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賓客(賓客)  拼音:bīn kè
1.泛稱客人。《三國演義》第三八回:「承父兄基業(yè),廣納賢士,開賓館于吳會(huì),命顧雍、張纮延接四方賓客?!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五:「賓客里面有愿聘的,便赴今夕佳期,有眾親在此作證盟,都可做大媒?!?br />2.別國來的使者?!墩撜Z。公冶長》:「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顾巍P媳?。疏:「可使與鄰國之大賓小客言語應(yīng)對也?!埂妒酚洝>砣?。吳太伯世家》:「令其子為吳行人。」南朝宋。裴骃。集解:「服虔曰:『行人,掌國賓客之禮籍,以待四方之使,賓大客,受小客之幣辭?!弧?br />3.古代豪門所養(yǎng)的食客?!妒酚?。卷七五。孟嘗君列傳》:「孟嘗君在薛,招致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皆歸孟嘗君?!埂度龂萘x》第一○六回:「爽命弟曹羲為中領(lǐng)軍,曹訓(xùn)為武衛(wèi)將軍,曹彥為散騎常侍,各引三千御林軍,……于是曹爽門下賓客日盛。」
《國語辭典》:使節(jié)(使節(jié))  拼音:shǐ jié
1.古時(shí)稱使臣所持的符節(jié)信物。如:「漢朝蘇武身負(fù)王命,手持使節(jié)出使匈奴。」
2.使者,常駐他國的外交官員,或派往國外辦理事務(wù)的代表。如:「為了這項(xiàng)外交政策,政府打算派遣外交使節(jié)前往該國進(jìn)行說明?!?/div>
《國語辭典》:游宦  拼音:yóu huàn
在外做官?!稘h書。卷二八。地理志下》:「及司馬相如游宦京師諸侯,以文辭顯于世,鄉(xiāng)黨慕循其跡?!埂逗鬂h書。卷四九。王符傳》:「自和、安之后,世務(wù)游宦,當(dāng)涂者更相薦引,而符獨(dú)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進(jìn)?!挂沧鳌赣位隆埂?/div>
《國語辭典》:逐客  拼音:zhú kè
1.驅(qū)逐由外國至本國游說或任官的人。《史記。卷八七。李斯傳》:「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br />2.遭流放貶謫的人。唐。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一:「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div>
《國語辭典》:重譯(重譯)  拼音:chóng yì
1.輾轉(zhuǎn)翻譯?!妒酚?。卷六○。三王世家》:「遠(yuǎn)方殊俗,重譯而朝,澤及方外?!谷龂?。應(yīng)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越裳重譯,充我皇家?!?br />2.重新翻譯。如:「老闆希望這件英文信函能重譯?!?/div>
《漢語大詞典》:六時(shí)(六時(shí))
(1).攻伐他國的六種時(shí)機(jī)。逸周書·武紀(jì):“伐國有六時(shí)、五動(dòng)、四順。間其疏,薄其疑,推其危,扶其弱,乘其衰,暴其約,此謂六時(shí)?!?br />(2).佛教分一晝夜為六時(shí):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后夜。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乃起九層磚墖,形相巍然,六時(shí)虔拜?!?吳兆宜 注:“《龍樹十住論》:菩薩晝夜各有三時(shí),於此六時(shí)禮拜十方諸佛。”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六時(shí)合成一日一夜,晝?nèi)谷??!?唐 李商隱 《題白石蓮華寄楚公》詩:“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shí)長捧佛前燈?!?清 錢謙益 《仙壇倡和詩》之三:“已悔六時(shí)違凈業(yè),誰傳四始立詩宗?!?br />(3).古分一晝夜為十二時(shí),晝夜分言,則謂“六時(shí)”。常以指白日。《南齊書·武帝紀(jì)》:“喪禮每存省約,不須煩民。百官停六時(shí)入臨,朔望祖日可依舊?!?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到京知夫行蹤》:“七寶樓晶光耀日,六時(shí)里頻響洪鐘?!?清 周亮工 《須江延醫(yī)》詩:“過嶺人傳多瘴癘,六時(shí)茗粥自兢兢?!?/div>
《國語辭典》:公使  拼音:gōng shǐ
政府派駐外國處理交涉事務(wù)的外交官,地位次于大使。
《國語辭典》:寓公  拼音:yù gōng
1.亡國后寄居他國的諸侯貴族?!抖Y記。郊特牲》:「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繼世。」
2.寄寓國外的有錢人。如:「他把家產(chǎn)變賣后,移民國外去當(dāng)寓公?!?/div>
《漢語大詞典》:異境(異境)
(1).奇妙的境界。 唐 韓愈 《桃源圖》詩:“文工畫妙各臻極,異境怳惚移於斯?!?清 姚鼐 《〈食舊堂集〉序》:“﹝ 王禹卿 ﹞負(fù)氣好奇,欲盡取天下異境以成其文?!?br />(2).猶異域,他國。文獻(xiàn)通考·經(jīng)籍七:“其始至也,茫然如入異境,積日累月,方能諳其土俗而施以政令?!?span id="iakadnp" class="book">《金史·胥鼎傳》:“況 潞州 北即為異境,日常備戰(zhàn),事務(wù)方殷?!?/div>
《漢語大詞典》:出疆
猶出境。古代指離開某一封國疆土,前往他國。禮記·曲禮下:“大夫私行,出疆必請,反必有獻(xiàn);士私行,出疆必請,反必告?!?span id="ycqeetb" class="book">《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 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zhì)?!?span id="paoagqu" class="book">《史記·晉世家》:“ 宣子 ,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出疆乃免?!?明 劉基 《春秋明經(jīng)·公子結(jié)勝陳人之婦于郵遂及齊侯宋公盟齊人宋人陳人伐我西鄙》:“古者,大夫之出疆也,受命而不受詞,有可以安社稷利民人者專之可也?!?梁啟超 《意大利建國三杰傳》二六:“凡欲救國者,不可無其具;農(nóng)夫出疆,猶不能舍耒耜?!?/div>
《國語辭典》:貴主(貴主)  拼音:guì zhǔ
1.公主的別稱。唐。陳鴻《東城老父傳》:「諸王子家、外戚家、貴主家、侯家傾帑破產(chǎn)市雞,以償雞直。」
2.尊稱對方的主人?!稌x書。卷一二一。李雄載記》:「雄大悅,謂淳曰:『貴主英名蓋世,土險(xiǎn)兵強(qiáng),何不自稱帝一方?』」
《漢語大詞典》:昌歜
(1).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稱昌菹。昌,通“ 菖 ”。古以饗他國之來使,以示優(yōu)禮。
(2).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稱昌菹。昌,通“ 菖 ”。傳說 周文王 嗜昌歜, 孔子 慕 文王 而食之以取味。后以指前賢所嗜之物。 唐 韓愈 《送無本師歸范陽》詩:“來尋吾何能?無殊嗜昌歜?!?唐 皮日休 《郢州孟亭記》:“既慕其名,亦覩其貌,蓋 仲尼 思 文王 ,則嗜昌歜?!?宋 蘇軾 《仁宗皇帝御飛白記》:“存昌歜以追嗜好,不若因褒貶以想見其所與之人。” 宋 陸游 《夜坐觀小兒作擬毛詩欣然有賦》:“即今見汝尚懽欣,此癖真同嗜昌歜?!?br />(3).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稱昌菹。昌,通“ 菖 ”。端午節(jié)有食菖蒲菹與飲菖蒲酒之俗。 宋 范成大 《代兒童作端午貼門詩》之三:“黍筒小費(fèi)名田課,昌歜多浮樂圣杯。” 清 宮鴻歷 《長安午日》詩:“綵結(jié)靈符聊辟鬼,盤堆昌歜故愁吾?!?/div>
《漢語大詞典》:兼國(兼國)
兼并他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武 獻(xiàn) 以下,兼國多矣。”呂氏春秋·貴直:“昔吾先君 獻(xiàn)公 ,即位五年,兼國十九。” 漢 桓寬 鹽鐵論·結(jié)和:“圣人不困其眾以兼國,良御不困其馬以兼道?!?/div>
分類:兼并他國
《國語辭典》:干涉  拼音:gān shè
1.干預(yù)。如:「不要干涉他人的私事。」
2.牽連。《水滸傳》第二二回:「他與老漢水米無交,并無干涉?!埂都t樓夢》第六六回:「來自情天,去由情地,前生誤被情感,今既恥情而覺,與君兩無干涉?!?br />3.一國專斷的以自己的意思強(qiáng)行加于他國,而要求他國從事或不從事某種行為。
4.兩列(含)以上的波在相會(huì)時(shí)疊加,而形成新波形的現(xiàn)象,稱為「干涉」。
《漢語大詞典》:侵伐
興兵越境討罪;進(jìn)攻他國。左傳·桓公十年:“ 鄭 人怒,請師於 齊 , 齊 人以 衛(wèi) 師助之,故不稱侵伐?!?span id="umwgbbe" class="book">《春秋·桓公十年》“ 齊侯 、 衛(wèi)侯 、 鄭伯 來戰(zhàn)于 郎 ” 晉 杜預(yù) 注:“改‘侵伐’而書‘來戰(zhàn)’。” 孔穎達(dá) 疏:“然則侵伐者,師旅討罪之名也?!?宋 蘇轍 《禮義信足以成德論》:“ 周 衰,凡所以教民之具既廢,而戰(zhàn)攻侵伐之役交橫于天下。”《秦併六國平話》卷上:“休萌戰(zhàn)攻侵伐之謀,共享安凈和平之福?!?曹禺 等《膽劍篇》第一幕:“紀(jì)元前四百九十四年, 吳 王 夫差 侵伐 越國 , 越國 大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