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6分類詞匯 56
《國語辭典》:弓琴  拼音:gōng qín
樂器名。臺(tái)灣原住民的傳統(tǒng)樂器。其構(gòu)造簡單,用一竹片彎成弓型,竹片兩端系以絲線。演奏時(shí),演奏者將弓琴一端靠在嘴邊,一端以手持,利用手的張、壓改變弦的松緊,再以另一手撥弦,利用弦的松緊改變而有高低音階,但音階表現(xiàn)力不大,偏向節(jié)奏的表現(xiàn)。
《漢語大詞典》:胡博詞(胡博詞)
樂器名。即火不思(胡撥思)。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詞曲·俚語:“今樂器中,有四絃長頸圓鼙者,北人最善彈之,俗名琥珀槌,而京師及邊塞人又呼胡博詞。予心疑其非。后偶與教坊老妓談及,曰:‘此名渾不是,蓋以狀似箜篌,似三絃,似琵琶,似阮,似胡琴,而實(shí)皆非,故以為名。本虜中馬上所彈者。’予乃信以為然,及查 正統(tǒng) 年間賜迤北 瓦剌 可汗諸物中,有所謂虎撥思者,蓋即此物。而元史中又稱火不思。始知渾不是之説亦訛耳?!卑矗觊?、胡博詞、渾不是、虎撥思、火不思等,均為同一樂器名之不同音譯。參見“ 胡撥思 ”。
《漢語大詞典》:胡撥思(胡撥思)
樂器名。即火不思。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渾不似》:“渾不似製如琵琶,直徑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絃皮絣同一弧柱。相傳 王昭君 琵琶壞,使 胡 人重造,造而其形小。 昭君 笑曰:‘渾不似?!煲悦?span id="xljh3fn" class="book">《元史》以為火不思,今以為胡撥思,皆相傳之譌。”按火不思、渾不似、胡撥思均為同一樂器名的音轉(zhuǎn)。參閱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火不思。參見“ 火不思 ”。
《漢語大詞典》:胡撥思(胡撥思)
樂器名。即火不思。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渾不似》:“渾不似製如琵琶,直徑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絃皮絣同一弧柱。相傳 王昭君 琵琶壞,使 胡 人重造,造而其形小。 昭君 笑曰:‘渾不似?!煲悦?span id="x19znnv" class="book">《元史》以為火不思,今以為胡撥思,皆相傳之譌。”按火不思、渾不似、胡撥思均為同一樂器名的音轉(zhuǎn)。參閱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火不思。參見“ 火不思 ”。
《國語辭典》:火不思  拼音:huǒ bù sī
qobuz
樂器名,彈撥樂器。直頸,無品,槽有棱角。宋代俞琰《席上腐談》卷上:「王昭君琵琶懷,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渾不似』今訛為胡撥四?!辜s于宋元時(shí)由波斯傳入我國?!对贰>砥咭?。禮樂志五》:「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頸,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挂卜Q為「和必斯」、「胡撥思」、「渾不似」、「胡撥四」。
《漢語大詞典》:琥珀詞(琥珀詞)
樂器名。似琵琶,亦名“渾不似”、“火不思”。 清 方以智 通雅·樂器:“火不思,即今之琥珀詞也?!?清 方以智 通雅·樂器:“火不思制如琵琶……今 山 、 陜 、 中州 皆彈琥珀詞,其製似之,蓋渾不似之轉(zhuǎn)語也?!?/div>
《漢語大詞典》:和必斯
樂器名。又名渾不似,火不思等。突厥語qobuz,qūpūz音譯。 波斯 、 阿拉伯 古撥弦樂器,亦流行于我國西北等地區(qū)。《清文獻(xiàn)通考·樂十》:“《律呂正義后編》曰:‘和必斯,似琵琶而狹小,直柄曲首,四絃。’”
《漢語大詞典》:別柎
樂器名。鼓的一種。漢書·禮樂志:“剛、別柎員二人。” 顏師古 注:“剛及別柎皆鼓名也。柎音膚?!?/div>
《漢語大詞典》:擔(dān)鼓(擔(dān)鼓)
(1).牽牛星的別名。爾雅·釋天“河鼓” 晉 郭璞 注:“今 荊楚 人呼牽牛星為擔(dān)鼓。”擔(dān),一本作“ 檐 ”。 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上:“牽牛河鼓詩人多用為七夕事。按爾雅‘河鼓謂之牽?!?,今 荊楚 呼牽牛為擔(dān)鼓。擔(dān)者何也,何音荷,以平聲讀,從水者非?!?br />(2).樂器名。通典·樂四:“擔(dān)鼓如小甕,先冒以革而漆之。”按,舊唐書·音樂志二作“檐鼓”。
《漢語大詞典》:匏琴
樂器名。 隋煬帝 時(shí)由 扶南 傳入。我國 唐 時(shí)鄰國 驃國 ( 緬甸伊洛瓦底江 流域)亦有這種琴。新唐書·南蠻傳下·驃:“有大匏琴二,覆以半匏,皆彩畫之,上加銅甌。以竹為琴,作虺文橫其上,長三尺餘,頭曲如拱,長二寸,以絛繫腹,穿甌及匏本,可受二升?!眳㈤?span id="n9pfzrl" class="book">《文獻(xiàn)通考·樂十》。
《國語辭典》:薩克管(薩克管)  拼音:sà kè guǎn
樂器名。為比利時(shí)人阿多非。薩克斯在西元一八○四年左右發(fā)明。以圓錐形彎曲的金屬管制成,管鍵上有二十或二十以上的開孔,屬管樂器。利用吹氣時(shí)簧片的振動(dòng)引起管內(nèi)空氣的振動(dòng),配合開孔的開合,可吹出不同的音調(diào)。音色豐富而寬廣,最早于軍樂隊(duì)中使用,后亦廣泛引用于一般演奏中。也稱為「薩克斯風(fēng)」。
《國語辭典》:三角鐵(三角鐵)  拼音:sān jiǎo tiě
樂器名,打擊樂器。金屬制,現(xiàn)在通常以鋼造,并彎曲成三角形,但有一角不銜接。演奏時(shí)一手持三角鐵上的系繩,一手持金屬棒敲擊。通常有分單擊以及連擊兩種。單擊主要用于點(diǎn)綴樂曲,連擊則用于提升樂曲聲勢。
《漢語大詞典》:金口角
樂器名。即嗩吶。形似喇叭。因其兩端以銅為口,故名。北堂書鈔卷一二一引 晉 陶侃 表:“伏維武庫傾蕩,宿衛(wèi)有闕,輒簡選其差可奉獻(xiàn)金口角一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