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樂之(樂之)
詩。窈窕淑女,鐘鼓樂之。于韓詩外傳:子夏讀詩已畢,夫子問曰:爾亦可言 詩矣。子夏對曰:詩之于事也,昭昭乎若日月之光明,燎燎乎如星辰之錯行,上有堯舜之道,下有三王之義,弟子不敢忘。雖居蓬戶之中,彈琴以詠先王之風(fēng),有人亦樂之,無人亦樂之,亦可發(fā)憤忘食矣。
分類:樂之
《分類字錦》:眾樂之先(眾樂之先)
陳氏樂書:古之人始作樂器,而葦籥居其先焉。震為六子之首,籥為眾樂之先,其斯以為稱。
分類:
《分類字錦》:禮樂之司(禮樂之司)
劉禹錫《為杜佑謝男師損等授官表》:太常實禮樂之司,非儒者勿履。 《唐書·張說傳》:中書舍人陸堅以學(xué)士或非其人而供擬太厚,無益國家者,議白罷之。說聞曰:“古帝王功成則有奢滿之失,或興池館,或尚聲色。今陛下崇儒向道,躬自講論,詳延豪俊,則稗正乃天子禮樂之司,所費細(xì)而所益者大陸。生之言蓋未達(dá)耶?”帝知遂薄堅。
《國語辭典》:留連(留連)  拼音:liú lián
1.徘徊不忍離去?!冻跖陌阁@奇》卷二七:「妻子既不見,留連于此無益?!埂度辶滞馐贰返谝灰换兀骸该坊ㄒ恢χθ绠嬙谏厦嫦嗨疲瑑晒恿暨B不忍相別。」也作「流連」。
2.一再挽留?!端疂G傳》第四回:「次日,趙員外要回,告辭長老,留連不住?!?/div>
《國語辭典》:學(xué)道(學(xué)道)  拼音:xué dào
職官名。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學(xué)校生員的考課升降等事務(wù)的官。也稱為「學(xué)政」。
《國語辭典》:學(xué)政(學(xué)政)  拼音:xué zhèng
1.有關(guān)教育的一切事務(wù)?!吨芏Y。春官。大司樂》:「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xué)政,而合國之子弟焉?!?br />2.職官名。為清代提督學(xué)政的簡稱,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學(xué)校生員的考課升降等事務(wù)。見《清史稿。卷一一六。職官志三》。也稱為「大宗師」、「學(xué)道」、「學(xué)臺」、「文宗」。
《國語辭典》:花柳  拼音:huā liǔ
1.紅花綠柳?!都t樓夢》第一回:「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br />2.妓院?!督鹌棵贰返诰帕兀骸溉闲∪擞行┎蛔悖猩僖凶?。」
《國語辭典》:花柳病  拼音:huā liǔ bìng
性病的俗稱。參見「性病」條。
《國語辭典》:歡聲(歡聲)  拼音:huān shēng
歡喜呼喊的聲音。如:「歡聲如雷」。《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黃忠傳》:「金鼓振天,歡聲動谷?!?/div>
《國語辭典》:樂處(樂處)  拼音:lè chù
快樂之處。唐。薛能〈并州寓懷〉詩:「??执诵臒o樂處,枉稱年少在并州。」
《國語辭典》:同歡(同歡)  拼音:tóng huān
一起歡樂。如:「耶誕夜他準(zhǔn)備了豐盛的大餐,邀請許多朋友到家里同歡。」南朝宋。吳邁遠(yuǎn)長相思〉詩:「虞卿棄相印,擔(dān)簦為同歡?!?/div>
《國語辭典》:宴樂(宴樂)  拼音:yàn lè
1.安樂?!兑捉?jīng)。需卦。象曰》:「君子以飲食宴樂?!?br />2.宴飲尋樂?!蹲髠鳌N墓哪辍罚骸肝糁T侯朝正于王,王宴樂之?!埂逗鬂h書。卷七二。董卓傳》:「諸豪帥有來從之者,卓為殺耕牛,與共宴樂。」
《國語辭典》:歡騰(歡騰)  拼音:huān téng
高興得手舞足蹈。如:「欣逢雙十國慶,普天同慶,全民歡騰?!挂沧鳌蛤v歡」。
《漢語大詞典》:無樂(無樂)
不舉樂。大戴禮記·公符:“公冠四加玄冕,饗之以三獻(xiàn)之禮,無介無樂。”
(1).沒有欲樂。列子·仲尼:“無樂無知,是真樂真知?!?span id="bsub13h" class="book">《淮南子·原道訓(xùn)》:“能至於無樂者,則無不樂;無不樂,則至極樂矣?!?br />(2).指無可樂之事。 晉 陶潛 《雜詩》之五:“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div>
《漢語大詞典》:需云(需雲(yún))
(1).語本《易·需》:“《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孔穎達(dá) 疏:“若言云上於天,是天之欲雨,待時而落。所以明需,大惠將施,而盛德又亨,故君子於此之時以飲食宴樂?!焙笥谩靶柙啤睘榫佳鐦分?。 唐玄宗 《同二相已下群官樂游園宴》詩:“撰日巖廊暇,需云宴樂初。” 宋 王明清 《揮麈后錄馀話》卷一:“臣有負(fù)薪之疾,不果預(yù)需云之燕?!?br />(2).喻為遍降于民的朝廷德澤。 宋 蘇軾 《郊祀慶成詩》:“需云遍枯槁,解雨達(dá)勾萌?!?/div>
《漢語大詞典》:鈴鐸(鈴鐸)
(1).金屬響器名。大者為鈴,小者為鐸。作為警戒、教化、齋醮、奏樂之用。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猶鈴鐸警耳,鐘鼓駭心?!?宋 洪邁 《夷堅丁志·沅州秀才》:“俄聞鈴鐸音,若數(shù)壯夫負(fù)巨水,欲上復(fù)下?!?br />(2).掛于殿、閣、塔、觀檐角的風(fēng)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中門當(dāng)涂,有三精舍,上置輪相,鈴鐸虛懸?!?清 曹寅 《十六日登虎丘作》詩:“葳蕤寒不鎖,鈴鐸夜微鳴?!?清 唐孫華 《東林寺》詩:“我行山足下,了不聞鈴鐸。”
(3).鈴鐺。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手搖鈴鐸,唪誦不輟。” 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一點比喻》:“山羊……脖子上還掛著一個小鈴鐸,作為智識階級的徽章?!?/div>
《漢語大詞典》:后夔
人名。相傳為 舜 掌樂之官。文選·張衡〈東京賦〉:“ 伯夷 起而相儀, 后夔 坐而為工?!?薛綜 注:“ 后夔 , 舜 臣,掌樂之官?!?唐 潘存實 《賦得玉聲如樂》詩:“ 后夔 如為聽,從此振琮琤。”參見“ 一夔 ”。
分類:人名樂之
《漢語大詞典》:一夔
夔 相傳為 堯 (一說 舜 )時樂正,僅有一足。 孔子 答 魯哀公 問,則說“足”是足夠之意,指有 夔 一人,就足夠制樂了。以后多從此說。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呂氏春秋·察傳》。后因以“一夔”指能獨當(dāng)一面的專門人才,或指一人雖多缺點,仍有專長。梁書·裴子野傳:“﹝ 子野 ﹞章句洽悉,訓(xùn)故可傳,脫置之膠庠,以弘奬后世,庶一 夔 之辯可尋,三豕之疑無謬矣?!眳⒁姟?一夔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