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迢遙(迢遙)  拼音:tiáo yáo
長遠。南朝梁。江淹橫吹賦〉:「迢遙沖山,崎曲抱津?!固?。張說灉湖山寺詩:「空山寂歷道心生,虛谷迢遙野鳥聲?!?/div>
《漢語大詞典》:年深
時間久長。 唐 柳宗元 《祭弟宗直文》:“由吾被謗年深,使汝負才自棄?!?唐 李商隱 《腸》詩:“擬問 陽臺 事,年深 楚 語訛?!?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監(jiān)·內臣何文鼎:“ 劉定之 子 稱 ,今陞至 南京 尚寶司丞,蓋由歷俸年深,循資陞職,非無故而陞者?!?/div>
分類:時間久長
《漢語大詞典》:億年(億年)
萬萬年。極言年歲久長。 漢 班固 《東都賦》:“登祖廟兮享圣神,昭靈德兮彌億年?!?唐 韓愈 《進撰平淮西碑文表》:“然而 淮西 之功,尤為俊偉,碑石所刻,動流億年。” 清 龔自珍 《瓦錄序》:“億年無疆。”
分類:年歲久長
《國語辭典》:芒芒  拼音:máng máng
1.廣大的樣子。《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埂段倪x。張衡。思玄賦》:「建罔車幕幕兮,獵青林之芒芒。」
2.遠的樣子。《文選。左思。魏都賦》:「綷以藻詠,芒芒終古。」
3.疲倦的樣子?!睹献?。公孫丑上》:「宋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br />4.無知的樣子。漢。武帝〈李夫人賦〉:「驩接狎以離別兮,宵寤夢之芒芒?!?br />5.多的樣子。《文選。束皙。補亡詩》:「芒芒其稼,參參其穡?!?br />6.盛的樣子?!段倪x。陸機。門有車馬客行》:「墳壟日月多,松柏郁芒芒?!?/div>
《國語辭典》:延長(延長)  拼音:yán cháng
1.久長、伸長。漢。班固 東都賦。白雉詩:「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長兮膺天慶。」
2.增多時日。如:「考試時間延長十分鐘」、「展覽延長一周」。
《漢語大詞典》:百疊(百疊)
(1).多重。 南朝 梁 江淹 《鏡論語》詩:“石紅青兮百疊,山濃淡兮萬里?!?br />(2).猶百代。形容年代久長。 晉 左思 《吳都賦》:“雖累葉百疊,而富彊相繼?!?/div>
《漢語大詞典》:千椿
千年的大椿。借指年壽久長。語出莊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歳為春,八千歲為秋。” 唐 吳筠 《游仙》詩之十四:“暫賞過千椿,遐齡誰復算。”
《漢語大詞典》:縣久(縣久)
歷時久長。荀子·性惡:“專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楊倞 注:“縣久,縣繫以久長?!?/div>
《漢語大詞典》:歷遠(歷遠)
(1).遠行。 漢 張衡 《思玄賦》:“不出戶而知天下兮,何必歷遠以劬勞?!?br />(2).經歷久長。孔叢子·答問:“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歷遠,遏姦勸善, 韓 氏未必非, 孔 氏未必得也?!?/div>
《漢語大詞典》:離數(shù)(離數(shù))
謂歷代相承,經歷久長。國語·晉語一:“吾聞以亂得聚者……非德不及世,非天不離數(shù)?!?韋昭 注:“離,歷也。非有天命祐助,不能歷世長久也?!?/div>
《漢語大詞典》:隆永
昌盛而久長。 隋 薛道衡 《隋高祖文皇帝頌》:“鼎業(yè)靈長,洪基隆永?!?/div>
分類:昌盛久長
《漢語大詞典》:遐慶(遐慶)
久長的幸福。 南朝 宋明帝 《皇業(yè)頌》:“ 堯帝 兆深祥, 元王 衍遐慶?!?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籍閟宮之遠烈兮,聞纘女之遐慶。” 南朝 陳 徐陵 《孝義寺碑》:“國家隆盛,同享遐慶。”
分類:久長幸福
《漢語大詞典》:遺蠹(遺蠹)
亦作“遺蠧”。
(1).見“ 遺蠹 ”。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 建武 遺蠧, 咸和 餘舛,金筒方員之制,飛流吐納之規(guī),變律改經,一皆懲革。”
(2).指前代遺下的破舊器物。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 建武 遺蠧, 咸和 餘舛,金筒方員之制,飛流吐納之規(guī),變律改經,一皆懲革?!?br />(3).指前代留下的被蛀蝕的書籍。因其時間久長,書生蛀蟲,故稱。 唐 羅隱 讒書·代韋征君遜官疏:“臣少而孱病,自念材君不可攀望多士,退縮山野,掀攪遺蠹,無片言以裨教化,無一字以紀休明。”
(4).猶短缺。 清 顧炎武 《孝陵圖》詩:“若夫本衛(wèi)官,衣食久遺蠹,及今盡流冗,存兩千百戶。”
《漢語大詞典》:隆長(隆長)
(1).大而久長。 明 李東陽 《求退錄·奏為老病陳情仰祈天鑒懇乞致仕事》:“仰惟陛下春秋鼎盛,福履隆長,紹統(tǒng)有年?!?br />(2).高而長。《人民日報》1946.11.13:“但他那隆長的鼻子,特別是那一雙炯炯發(fā)光照人肺腑的眼睛,卻顯示出 粟裕 將軍膽大心細、機警靈活的特性?!?/div>
分類:久長
《漢語大詞典》:豐長(豐長)
(1).豐富而久長。國語·鄭語:“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它平它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元 王惲 《慶趙仲器母八秩》詩:“氣沖自得豐長稟,德厚能高九十儀。”
(2).豐盛而長大。 宋 朱熹 《祭籍溪胡先生文》:“或漁於溪,或圃於岡;水鯉鮮腴,藥穎豐長。以是為養(yǎng),胡考寧康;以是為樂,逍遙相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