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邪說異端(邪說異端)  拼音:xié shuō yì duān
異于正統(tǒng)思想的學說、主張。如:「世亂則邪說異端橫行?!挂沧鳌府惗诵罢f」。
《國語辭典》:武裝中立(武裝中立)  拼音:wǔ zhuāng zhōng lì
中立國采取軍事防衛(wèi)措施,使它們所主張的中立權利不受任一交戰(zhàn)國的威脅。
《國語辭典》:先驗主義(先驗主義)  拼音:xiān yàn zhǔ yì
與經(jīng)驗主義相對,先驗即先于經(jīng)驗,主張無需經(jīng)驗或先于經(jīng)驗可以獲得知識的哲學思潮。通常理性主義者相信存在先驗知識。
《國語辭典》:行為主義(行為主義)  拼音:xíng wéi zhǔ yì
一種心理學理論。主張研究人類行為應與研究動物行為一樣,利用客觀測量,解釋環(huán)境與行為學習之間的關系,不探討意識與一切內(nèi)在心理歷程對行為的影響。
《國語辭典》:土地國有(土地國有)  拼音:tǔ dì guó yǒu
1.一種土地改革。主張凡山林、沼澤、水利、礦場等非私人土地,都歸政府所有,由政府管理開發(fā)。
2.主張一國之內(nèi)的土地,皆歸國家所有,由國家管理與開發(fā)之觀點。源于馬克思主義對土地公共化的相關論述。
《國語辭典》:五權分立(五權分立)  拼音:wǔ quán fēn lì
孫中山先生所提出之政府治權分化主張,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jiān)察五項,各自平等相維。
《國語辭典》:萬法唯識(萬法唯識)  拼音:wàn fǎ wéi shì
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張。謂一切現(xiàn)象都是心識的轉化變現(xiàn)。所以現(xiàn)象是虛幻,只有心識是真實有。鎮(zhèn)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所以夢、幻、空花,何勞把捉?!?/div>
《國語辭典》:種族主義(種族主義)  拼音:zhǒng zú zhǔ yì
Racism
種族主義是一套思想主張,相信個體的智商與能力優(yōu)劣取決于其所屬種族的身體遺傳等本質性特質,而非后天社會文化涵養(yǎng)所形成;并認為種族之間有高下之別,特定種族的品質優(yōu)于其他種族。
《國語辭典》:姚江學派(姚江學派)  拼音:yáo jiāng xué pài
明代王守仁所創(chuàng)的學派。主張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因王守仁是浙江省馀姚人,故其學說稱為「姚江學派」。也稱為「陽明學派」。
《國語辭典》:陽明學派(陽明學派)  拼音:yáng míng xué pài
明王守仁所創(chuàng)的學派。主張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因王守仁是浙江省馀姚人,故其學說也稱為「姚江學派」。
《國語辭典》:陽明哲學(陽明哲學)  拼音:yáng míng zhé xué
明王守仁所主張的學說。以致良知為主,提倡知行合一之說。
《國語辭典》:馀姚之學(馀姚之學)  拼音:yú yáo zhī xué
明代王守仁主張的學說。以致良知為主,提倡知行合一。因王守仁為浙江省馀姚縣人,故稱為「馀姚之學」。
《國語辭典》:右翼分子  拼音:yòu yì fèn zǐ
主張維持政經(jīng)、社會等的現(xiàn)狀,反對激烈改革的人。亦泛指在文藝、學術、思想等方面趨于保守的人。如:「他是個極保守的右翼分子,對于公司的種種改革均力表反對?!?/div>
《國語辭典》:印象主義(印象主義)  拼音:yìn xiàng zhǔ yì
不以客觀的態(tài)度描寫事物,而以個人直接所感受的印象為主體的創(chuàng)作主張。
《國語辭典》:超人論(超人論)  拼音:chāo rén lùn
德國哲學家尼采所創(chuàng)的學說。主張極度發(fā)展自我而征服一切,認為人類的目的在自躋于超乎自身的更高生命。這種崇拜強力的思想,一直為法西斯主義者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