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5詞典 6分類詞匯 69
《漢語大詞典》:政理
(1).謂為政之道。鬼谷子·本經(jīng)陰符:“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戶而知天下?!?唐 韓愈 《應(yīng)所在典帖良人男女等狀》:“鞭笞役使,至死乃休。既乖律文,實(shí)虧政理?!?宋 陳亮 《書〈歐陽文粹〉后》:“公之文根乎仁義而達(dá)之政理,蓋所以翼‘六經(jīng)’而載之萬世者也?!?明 黃綰 《明道編》卷四:“故當(dāng)時(shí)政理清明,風(fēng)俗淳厚?!?br />(2).謂有卓越的政績。后漢書·張衡傳:“ 衡 下車,治威嚴(yán),整法度,陰知姦黨名姓,一時(shí)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論》:“ 亮 之器能政理,抑亦 管 蕭 之亞匹也,而時(shí)之名將無 城父 、 韓信 ,故使功業(yè)陵遲,大義不及邪?”
(3).政治。管子·重令:“兵雖彊,不輕侮諸侯,動眾用兵必為天下政理?!?郭沫若 等集校引 安井衡 曰:“‘理’下文作‘治’,此作‘理’者, 唐 人避諱,而后儒未訂也。”
《國語辭典》:吏道  拼音:lì dào
1.官吏處理政務(wù)之道?!段倪x。張華。答何劭詩二首之一》:「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埂杜f唐書。卷九八。盧懷慎傳》:「懷慎自以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讓之?!?br />2.古代韓國由漢字組成的一套音節(jié)符號。參見「吏讀」條。
分類:為政道路
《漢語大詞典》:吏能
為政的才能。后漢書·堅(jiān)鐔傳:“ 世祖 討 河北 ,或薦 鐔 者,因得召見。以其吏能,署主簿?!?span id="dcbzjke" class="book">《南史·孔琇之傳》:“ 琇之 有吏能,仕 齊 為 吳 令?!?span id="hqlvgmx" class="book">《宋史·孝宗紀(jì)二》:“詔侍從、臺諫、兩省官舉任刑獄、錢穀及有智略吏能者各二人?!?/div>
分類:為政才能
《漢語大詞典》:政路
(1).為政的途徑。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臣愚以為宜擢 文 右職,以勸忠謇,宣聲海內(nèi),博開政路?!?br />(2).指仕路、仕宦。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公既登政路,法當(dāng)?shù)脡炈??!?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上:“ 韓持國維 寶元 閒偕兄弟應(yīng)進(jìn)士舉,預(yù)南省奏名,而下第士子有 韓 家四子連名之嘲,蓋以其父 忠憲公 見在政路也?!?/div>
《漢語大詞典》:政本
(1).為政的根本。漢書·蕭望之傳:“ 望之 以為中書政本,宜以賢明之選?!?宋 曾鞏 《中大夫尚書左丞蒲宗孟追封三代益進(jìn)封妻制》:“朕稽于古以正百官,惟尚書政本?!?br />(2).借指尚書。清史稿·剛果貝勒巴雅喇傳:“然內(nèi)襄政本,外領(lǐng)師干,與 明 所謂不臨民、不治事者乃絶相反?!?/div>
《國語辭典》:問政(問政)  拼音:wèn zhèng
1.咨詢?yōu)檎馈!妒酚洝>硭钠?。孔子世家》:「他日又?fù)問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節(jié)財(cái)?!弧?br />2.從事政治事務(wù)。如:「他在政壇問政多年,對地方貢獻(xiàn)良多?!?/div>
《國語辭典》:政體(政體)  拼音:zhèng tǐ
1.施政的要領(lǐng)、方針?!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下》:「故能明慎政體,總攬權(quán)綱。」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史傳》:「故本紀(jì)以述皇王,列傳以總侯伯,八書以鋪政體,十表以譜年爵,雖殊古式,而得事序焉?!?br />2.國家的政治形態(tài),即國家運(yùn)用政權(quán)所表現(xiàn)的形式。如:「民主政體」、「專制政體」。
《漢語大詞典》:言道
(1).談?wù)摚徽f。后漢書·皇后紀(jì)上·明德馬皇后:“常與帝旦夕言道政事?!?span id="kcxhzqt" class="book">《花月痕》第十三回:“ 賈氏 坐下言道:‘ 韓師爺 好幾天不來,今天卻送甚柬帖兒,叫你這樣苦惱?’”京劇《獵虎記》第七場:“ 解珍 : 毛壽 言道:‘鎖簧生銹,后園已然多日無人進(jìn)入?!?br />(2).指議論為政之道。 唐 柳宗元 《與蕭翰林俛書》:“獨(dú)喜 思謙 之徒,遭時(shí)言道?!?/div>
《漢語大詞典》:通方
(1).通曉道術(shù)。漢書·韓安國傳:“通方之士,不可以文亂?!?顏師古 注:“方,道也。”
(2).指通曉為政之道。 宋 葉適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塢狀》:“伏乞朝廷速賜選擇總練通方老於智謀之士,前來 建康 ,糾剔某妄作疏漏之失?!?br />(3).共通的道理。后漢書·王充王符等傳論:“數(shù)子之言當(dāng)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謬通方之訓(xùn),好申一隅之説。” 宋 曾鞏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庶幾識古今之通方,知國家之大體?!?br />(4).變通;靈活。《豆棚閑話·首陽山叔齊變節(jié)》:“只因 伯夷 生性孤僻,不肯通方,父親道他不近人情,沒有容人之量?!?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外國人不比 中國 人通方,你既當(dāng)面同他講了,他就得跟你當(dāng)面交待?!?br />(5).指不限于一經(jīng)一論的研究方法。 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第六講:“這種不限于一經(jīng)一論的研究方法,叫作‘通方’,即通達(dá)一切。”
《國語辭典》:德風(fēng)(德風(fēng))  拼音:dé fēng
語出《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挂哉虨轱L(fēng)。唐。宋璟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詩:「德風(fēng)邊草偃,勝氣朔云平。」
《漢語大詞典》:治聲(治聲)
為政有成績而獲得的聲譽(yù)。后漢書·王堂傳:“﹝ 王堂 ﹞曾孫 商 , 益州 牧 劉焉 以為 蜀郡 太守,有治聲。”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lán)記·追光寺:“﹝ 元略 ﹞為政清肅,甚有治聲?!?清 姚鼐 《建昌新城陳母楊太夫人墓志銘》:“夫以儒興,子有治聲。”
《國語辭典》:治績(治績)  拼音:zhì jī
施政的成績。《三國志。卷四五。蜀書。鄧芝傳》:「清嚴(yán)有治績,入為尚書。」《隋書。卷四三。河間王弘傳》:「累遷滎陽郡太守,頗有治績?!?/div>
《漢語大詞典》:寬政(寬政)
謂為政寬大,不苛刻。左傳·莊公二十二年:“羈旅之臣,幸若獲宥,及於寬政,赦其不閑於教訓(xùn)而免於罪戾,弛於負(fù)擔(dān),君之惠也?!?span id="jxzzduj" class="book">《后漢書·王龔傳》:“ 暢 深納 敞 諫,更崇寬政,慎刑簡罰,教化遂行?!?唐 韓愈 《寒食日出游》詩:“自嗟孤賤足瑕疵,特見放縱荷寬政。”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二節(jié):“ 隋煬帝 橫征暴斂,大興兵役,課役法全被破壞,所謂寬政,無非是些具文而已。”
《漢語大詞典》:吏才
(1).為政的才能。后漢書·崔寔傳:“明於政體,吏才有餘;論當(dāng)世便事數(shù)十條,名曰《政論》。”南齊書·明帝紀(jì):“帝明審有吏才,持法無所借,制御親幸,臣下肅清。”
(2).指有為政才能的人。 唐 孫逖 《送靳十五侍御使蜀》詩:“天使出霜臺,行人擇吏才。”
《漢語大詞典》:得政
為政,治理國政。國語·晉語五:“不得政何以逞怒?余將致政焉,以成其怒。” 韋昭 注:“得政,為政也?!?span id="azyqijq" class="book">《新唐書·柳宗元傳》:“及得政,引內(nèi)禁近,與計(jì)事,擢禮部員外郎,欲大進(jìn)用?!?宋 岳珂 桯史·館娃浯溪:“ 義豐 賦 館娃 曰:‘…… 關(guān)大夫 進(jìn), 夏 德豈昏; 微子 得政, 商 豈穢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