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詞典 1分類詞匯 36
《國語辭典》:拾得  拼音:shí dé
1.揀獲、拾取。如:「他于路旁拾得一百塊?!?br />2.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約西元七世紀末至八世紀初在世,生卒年不詳。相傳天臺山國清寺僧豐干行至赤城,于道傍拾獲,遂攜入寺中為僧,故稱為「拾得」。與寒山子交游,有偈詞,附于《寒山集》中。
《國語辭典》:黃教(黃教)  拼音:huáng jiào
西藏佛教格魯派的別稱。參見「格魯派」條。
《國語辭典》:馬內(nèi)(馬內(nèi))  拼音:mǎ nèi
Edouard Manet
人名。(西元1832~1883)十九世紀末葉法國印象派大師之一。常至戶外,在陽光下寫生,因而創(chuàng)立色彩明朗而畫風(fēng)寫實的印象主義。代表作有〈奧林匹亞〉、〈草地上的午餐〉等。也譯作「馬奈」。
《國語辭典》:南北朝  拼音:nán běi cháo
(西元420~589)東晉以后,宋、齊、梁、陳四朝先后于南方建立政權(quán),是為南朝。后漢、東西魏、北齊、北周于北方建立政權(quán),是為北朝。南北分裂百馀年,至隋篡周滅陳,方告統(tǒng)一。
《國語辭典》:沙龍(沙龍)  拼音:shā lóng
1.法語salon的音譯。原為客廳之意,因法國十八世紀時,文人常在貴族客廳中談?wù)撐乃嚂r事,故漸成文藝集會的專稱。
2.昔時巴黎每年所舉行的圖畫、雕刻等美術(shù)品展覽會。
3.設(shè)計雅致,供人飲酒談天的場所。
《漢語大詞典》:沙籠(沙籠)
馬來語saron的譯音。 東南亞 一帶人圍的一種裙子。 光未然 《綠色的伊拉瓦底》詩三:“把長袍換成沙籠,把他鄉(xiāng)當作故鄉(xiāng)?!?/div>
《國語辭典》:藍調(diào)(藍調(diào))  拼音:lán diào
Blues
1.樂曲形式的一種。源于十九世紀末美國南部,慢速含有幾許憂郁氣氛的爵士音樂、歌曲。也稱為「布魯斯」、「勃露斯」。
2.一種舞蹈。節(jié)奏為四四拍,每一慢步二拍,一快步一拍。主要步法為前進走步、后退走步及并步。也稱為「四步舞」。
《國語辭典》:摩洛  拼音:mó luò
Gustave Moreau
人名。(西元1826~1898)十九世紀末,當法國印象派盛行時,獨自一人描繪宗教、異國情調(diào)等充滿幻想與神秘的題材。他亦是杰出的美術(shù)教育家,馬蒂斯、盧奧等野獸派大畫家均出自他門下。
《國語辭典》:十字軍(十字軍)  拼音:shí zì jūn
本指十一世紀末到十三世紀末,羅馬教皇和西歐的基督徒,為奪回被土耳其伊斯蘭教徒占領(lǐng)的耶路撒冷,所號召組成的軍隊。因士兵皆以紅十字章著于肩上,故稱為「十字軍」。后泛指任何經(jīng)教會贊許、教宗核可,討伐異教徒的軍隊;一般也引申指打擊罪惡的團體。
《國語辭典》:世紀末(世紀末)  拼音:shì jì mò
一個世紀的末期,本指十九世紀而言,因當時社會變革劇烈,人心浮動不安,到了極點,故有世紀末之稱。后用以指沒落的時代,世紀末的普遍傾向是絕望而追求刺激。
《漢語大詞典》:潞氏
春秋 國名。 赤狄 之別種。公元前六世紀末,為 晉 所滅。故城在今 山西省 潞城縣 東北四十里。左傳·宣公十五年:“六月癸卯, 晉 師滅赤 狄 潞氏 ?!?杜預(yù) 注:“ 潞 , 赤狄 之別種。 潞氏 ,國,故稱氏?!?/div>
《國語辭典》:唯美主義(唯美主義)  拼音:wéi měi zhǔ yì
十九世紀末流行于歐洲的文藝思想。主張藝術(shù)只為本身的美而存在,即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認為審美的標準應(yīng)不受道德、功利、社會風(fēng)氣等影響。
《漢語大詞典》:象征主義(象徵主義)
十九世紀末葉在 法國 興起的頹廢主義文藝思潮中的一個主要流派。其理論基礎(chǔ)是主觀唯心主義,認為現(xiàn)實世界是虛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澀難解的語言刺激感官,產(chǎn)生恍惚迷離的神秘聯(lián)想,形成某種“意象”,即所謂“象征”。 法國 象征派詩人以 馬拉美 、 魏爾倫 等為代表;戲劇方面以 梅特林克 為代表;美術(shù)方面以 摩羅 為代表。 魯迅 《且介亭雜文·臉譜臆測》:“近來的 中國 戲是否象征主義,或 中國 戲里有無象征手法的問題,我是覺得很有趣味的?!?/div>
《國語辭典》:象徵主義(象徵主義)  拼音:xiàng zhēng zhǔ yì
西洋文學(xué)、藝術(shù)上,以主觀推理或感情想像為內(nèi)容,表現(xiàn)精神的超感覺意義的主義。最初是指西元一八八五年以來,源起于法國文學(xué)反現(xiàn)實主義與自然主義劇等層面的藝文活動,后擴至繪畫和戲劇等層面。主張用隱喻、音樂,表現(xiàn)抽象感受。
《漢語大詞典》:邪馬臺國(邪馬臺國)
日本 古國名。約公元一世紀末二世紀初出現(xiàn)在 九州 北部,公元四世紀末亡于 古大和國 。
《漢語大詞典》:新印象畫派
也稱“點彩派”。19世紀末從法國印象畫派發(fā)展而來。該派認為印象畫派表現(xiàn)光色效果的方法不夠嚴格,主張用不同的色點排列組合作畫,具有鑲嵌裝飾畫的效果,但畫法機械。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