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偏駁 ”。
1.不周遍。 漢
劉向 《說苑·至公》:“所以自奉者,殫天下,竭民力,偏駮自私,不能以及人?!?span id="v3brpzf" class="book">《
漢書·谷永傳》:“抗湛溺之意,解偏駮之愛。” 顏師古 注:“駮,不周普也?!?br />2.不純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 袁 張 所製,偏駁不倫。” 宋
葉適 :“不以華為辯,不以意為覺,無偏駁之説,無新特之論?!?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十二月初十》:“其道不免偏駮,失之毫釐,差以千里,不信然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