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不覺(不覺)  拼音:bù jué
1.沒有察覺、感覺不到?!段倪x。張衡。東京賦》:「流遁忘反,放心不覺?!埂度辶滞馐贰返谖迦兀骸戈惸灸掀鹗走€不覺的,到了半盤,四處受敵?!?br />2.某動(dòng)作出于自然而非做作?!段倪x。潘岳。悼亡詩三首之二》:「撫衿長嘆息,不覺涕沾胸?!埂都t樓夢》第二八回:「不覺慟倒山坡之上,懷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br />3.不料,意想不到?!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概F盅鄣傻傻耐S衿缘哪樥f,不覺一腳蹉了個(gè)空,半截身子掉下塘去?!?/div>
《國語辭典》:不由  拼音:bù yóu
1.不經(jīng)由?!段倪x。韋曜。博奕論》:「立身者不階其術(shù),徵選者不由其道?!?br />2.不用、不需要?!毒劳ㄑ?。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xué)士》:「此老下筆數(shù)千言,不由思索?!?br />3.由不得、不容許。《文選。嵇康。幽憤詩》:「民之多僻,政不由己?!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六:「地方人一時(shí)鬧動(dòng),走上了一堆人,圍住他道:『殺人的,不是他,是誰?』不由分辨,一索子裍住了,拉到縣里來。」
4.不禁、忍不住?!都t樓夢》第四七回:「提起這些事來,不由我不生氣?!?/div>
《國語辭典》:不經(jīng)(不經(jīng))  拼音:bù jīng
1.不合于常規(guī)?!稌?jīng)。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br />2.違反常道,近乎荒誕?!妒酚洝>砥咚?。孟子荀卿傳》:「其語閎大不經(jīng),必先驗(yàn)小物,推而大之,至于無垠?!埂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俗傳系出女兒國中,云彼國此種最盛,亦荒唐不經(jīng)之說罷了?!?/div>
《國語辭典》:由不得  拼音:yóu bù de
1.不容許、不能依從?!都t樓夢》第三七回:「他要來,又由不得他;不來,他又牽腸掛肚的?!挂沧鳌覆挥傻摹埂ⅰ覆挥傻谩?。
2.不禁、不得不?!都t樓夢》第七一回:「鳳姐由不得越想越氣越愧,不覺的灰心轉(zhuǎn)悲,滾下淚來?!埂段拿餍∈贰返谌幕兀骸肛股纯催@鋪?zhàn)雍苡X整齊,由不得自己贊道:『文明得極!文明得極!』」也作「不由的」、「不由得」。
《國語辭典》:不由得  拼音:bù yóu de
1.不容許。《儒林外史》第四回:「知縣見他說的口若懸河,又是本朝確切典故,不由得不信?!埂都t樓夢》第六四回:「說得天花亂墜,不由得尤老娘不肯?!挂沧鳌覆挥傻摹?、「由不得」。
2.忍不住、不能自制?!段拿餍∈贰返谌呋兀骸钢傧杪犓恼f話,見他的模樣,不由得好笑。」也作「不由的」、「由不得」。
分類:不禁不容
《國語辭典》:不禁  拼音:bù jīn
控制不住,禁不起?!段宕菲皆挕x史。卷下》:「天福六年正月,吐谷渾從晉割雁門后部屬契丹,不禁契丹貪虐,思?xì)w中國?!埂都t樓夢》第五回:「寶玉因聞得此酒清香甘冽,異乎尋常,又不禁相問?!?/div>
《國語辭典》:不戒  拼音:bù jiè
1.不警備。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遂往不戒,身沒被戮,宗廟崩弛,國家為墟?!埂缎绿茣>砣?。高宗本紀(jì)》:「高宗溺愛衽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br />2.不禁止。晉。潘岳〈閞中詩〉:「微火不戒,延我寶庫。」《西游記》第一二回:「若貪淫樂禍的愚僧,不齋不戒的和尚,毀經(jīng)謗佛的凡夫,難見我袈裟之面,這便是不好處。」
3.不忌。三國魏。李康〈運(yùn)命論〉:「蓋知伍子胥之屬鏤于吳,而不戒費(fèi)無忌之誅夷于楚也。」
《國語辭典》:山陽笛(山陽笛)  拼音:shān yáng dí
晉向秀途經(jīng)山陽舊廬,聞鄰人吹笛,感音而嘆,懷念亡友嵇康、呂安,遂作〈思舊賦〉以追思二人。見《晉書。卷四九。向秀傳》。后以山陽笛表示傷悼、懷念舊友。北周。庾信〈傷王司徒褒〉詩:「唯有山陽笛,悽余思舊篇。」宋。張炎〈探芳信。坐清晝〉詞:「舊情懶聽山陽笛,目極空搔首?!?/div>
《國語辭典》:不由的  拼音:bù yóu de
1.不容許?!?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一八回:「今日是一把黃傘的轎子來,明日又是七八個(gè)紅黑帽子吆喝了來,那藍(lán)傘的官不算,就不由的不怕?!挂沧鳌覆挥傻谩?、「由不得」。
2.不禁、忍不住。參見「不由得」條?!?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三○回:「寶釵聽說,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樣,又不好怎樣?!埂段拿餍∈贰返谌幕兀骸肛股犓f得有趣,不由的又要笑,卻不敢大笑?!挂沧鳌覆挥傻谩?、「由不得」。
《漢語大詞典》:放偷
金 元 時(shí)農(nóng)歷正月十六日不禁偷竊謂之“放偷”。 宋 文惟簡 《虜廷事實(shí)》:“虜中每至正月十六日夜,謂之放偷。俗以為常,官亦不能禁。其日夜人家若不畏謹(jǐn),則衣裳、器用、鞍馬、車乘之屬為人竊去。隔三兩日間,主人知其所在,則以酒食錢物贖之,方得原物?!?明 郎瑛 七修類稿·事物五·放偷:“ 金 與 元 國俗,正月十六日謂之放偷。是日,各家皆嚴(yán)備,遇偷至,則笑遣之;雖妻女、車馬、寶貨為人所竊,皆不加罪。聞今 揚(yáng)州 尚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