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不報(不報)
(1).不報復。《禮記·中庸》:“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span id="vnrrdjx" class="book">《國語·越語下》:“戰(zhàn)勝而不報,取地而不反?!?br />(2).不批復;不答復。東觀漢記·丁鴻傳:“ 鴻 當襲封,上書讓國於 盛 。書不報。” 唐 王維 《不遇詠》:“北闕獻書寢不報,南山種田時不登。” 周亮工 《尺牘新鈔》卷一引 明 高攀龍 《與葉適同書》:“朋友相與,須盡力砭其失,方有進處。弟施矣,足下不可不報。”
《國語辭典》:匿報(匿報)  拼音:nì bào
不具名或不具真實姓名的通報。如:「警方根據(jù)一通匿報,循線破獲了一個龐大的販毒集團。」
分類:隱匿不報
《漢語大詞典》:知情不報
知道情況而不報告,特指沒有犯罪的人主動地或被動地對檢察當局隱匿別人的叛逆罪或重罪的行為。例如:對叛逆罪的知情不報者。
《國語辭典》:牝雞無晨(牝雞無晨)  拼音:pìn jī wú chén
母雞不報曉。比喻婦人不當主事,獨攬大權?!稌?jīng)。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唐。皮日休〈憂賦〉:「牝雞無晨,中饋有主?!?/div>
《國語辭典》:報喜不報憂(報喜不報憂)  拼音:bào xǐ bù bào yōu
只報喜事而不報令人煩心憂慮的事。比喻隱瞞實情,只說好的話,卻絕口不提不利的事。如:「為了不讓父母擔心,打電話回家報平安,他總是報喜不報憂?!?/div>
《國語辭典》:匿戶(匿戶)  拼音:nì hù
隱匿戶口不報而逃稅者?!缎绿茣?。卷一三四。宇文融傳》:「融由監(jiān)察御史陳便宜,請校天下籍,收匿戶羨田佐用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