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拼音:níng jiào wǒ fù tiān xià rén,xiū jiào tiān xià rén fù wǒ
(諺語)情愿自己辜負所有的人,也不容許有人辜負自己。形容人自私自利,不顧他人生死。《三國演義》第四回:「宮曰:『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弧?/div>
《國語辭典》: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拼音:wàn wàn bù kě
表示絕對不容許。如:「瓦斯外漏時,萬萬不可點火或打開電器。」
《國語辭典》:不由的  拼音:bù yóu de
1.不容許。《儒林外史》第一八回:「今日是一把黃傘的轎子來,明日又是七八個紅黑帽子吆喝了來,那藍傘的官不算,就不由的不怕?!挂沧鳌覆挥傻谩?、「由不得」。
2.不禁、忍不住。參見「不由得」條。《紅樓夢》第三○回:「寶釵聽說,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樣,又不好怎樣?!埂段拿餍∈贰返谌幕兀骸肛股犓f得有趣,不由的又要笑,卻不敢大笑?!挂沧鳌覆挥傻谩?、「由不得」。
《國語辭典》:不容置喙  拼音:bù róng zhì huì
不容許插嘴或批評。如:「他發(fā)表言論時,滔滔不絕,又不容置喙,誰能勸得了他?」
《國語辭典》:號令如山(號令如山)  拼音:hào lìng rú shān
軍中號令威嚴,不可違背?!端问?。卷三六五。岳飛傳》:「岳節(jié)使號令如山,若與之敵,萬無生理?!骨?。洪升《長生殿》第二○出:「見鎗刀似雪,密匝匝鐵騎連營列。端的是號令如山把神鬼懾?!?/div>
《國語辭典》:不由分說(不由分說)  拼音:bù yóu fēn shuō
不容許分辯解釋?!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五:「眾人不由分說,夾嘴夾面,只是打罵。」《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些人駕了小船,跳在鹽船上,不由分說,把他艙里的子兒鹽,一包一包的,盡興搬到小船上?!挂沧鳌覆蝗莘终f」。
分類:不容分辯
《國語辭典》:不容置疑  拼音:bù róng zhì yí
十分真確,不容許有所懷疑。如:「他對公司的服務熱忱是不容置疑的?!?/div>
《國語辭典》:板上釘釘(板上釘釘)  拼音:bǎn shàng dìng dīng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容改變。如:「他這次出國,可說是板上釘釘了。」
《國語辭典》:迫不及待  拼音:pò bù jí dài
情況急迫,不能再等了。如:「由于實在太餓,雖然菜還沒上齊,他卻已經迫不及待吃了起來?!埂剁R花緣》第六回:「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并不奏聞請旨,任聽部下逞艷于非時之候,獻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駭人聽聞。」《文明小史》第一○回:「無奈紳士們置之不理,所以他迫不及待,就把地保按名鎖拿到衙?!?/div>
《漢語大詞典》: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舊時謂人不替自己打算,就會為天地所不容。 劉少奇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這種人的腦筋,浸透著剝削階級的思想意識,他相信這樣的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甚至用這一大套剝削階級的話,來為他的自私自利和個人主義辯護?!?span id="qusp42z" class="book">《花城》1981年第3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份千百年私有制最沉重的遺產,風靡舊世界的腐朽人生哲學,在這里被打碎了?!?/div>
《漢語大詞典》:老虎屁股摸不得
比喻自以為了不起,不容他人觸犯。如:不負責任,不許人講話,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這種態(tài)度的人,十個有十個要失敗。
《國語辭典》:刻不容緩(刻不容緩)  拼音:kè bù róng huǎn
緩,拖延??滩蝗菥徯稳萸閯菔志o迫,一刻也不容耽擱。《清史稿。卷一○。高宗本紀一》:「乙卯,諭曰:『江南水災地畝涸出,耕種刻不容緩?!弧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三回:「但是如今這兩件事情,都是刻不容緩的,所以卑府才趕到省里,來面回大帥?!?/div>
《國語辭典》:間不容息(間不容息)  拼音:jiàn bù róng xí
極言時間急迫,不容稍有喘息延遲。《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馀傳》:「將軍毋失時,時間不容息?!?/div>
閻王判你三更到,定不容人到四更
【俗語佛源】
中國民間多把死和地獄、閻王聯(lián)系在一起。原來,中國古代便有死入黃泉、陰間的說法。泰山、酆都都是民間熟悉的陰曹地府,東岳大帝為百鬼之主,酆都大帝為幽冥之王。佛經傳入后,關于地獄的詳盡描繪大大豐富了「鬼世界」的內容。通過俗講(變文)、壁畫(變相)和通俗小說等的傳播,地獄、閻王等深入人間,并和中國原有的傳說糅合在一起。其實,按佛教「六道輪回」的說法,人死了未必都入地獄,只有犯「五逆十惡」的人才會入地獄。俗語「閻王判你三更死,定不容人到四更」,反映了中國民間舊時「死生有命」的觀點,謂人的壽數(shù)是命中注定的,「大限」一到,非死不可。民間還傳說,閻羅王掌管生死簿。如《警世通言》卷二八:「(許宣)折身便回來長橋堍下,自言自語道:『時衰鬼弄人,我要性命何用?』看著一湖清水,卻待要跳。正是:閻王判你三更死,定不容人到四更?!勾怂渍Z的變式很多,再舉兩例:如《濟公全傳》第二八回:「昨天要死沒死了,是還有兩天罪沒受完呢。這真是閻王注定三更死,那敢留人到五更?!褂秩鐒⑿小短酗L云》二:「萬般皆由命,半點不由人。閻王叫你五更去,不能雞叫到天明。今日黑暗睡下,明早穿不穿鞋,誰知道?這都是命里定的?!梗ɡ蠲鳈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