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入定不定印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唐義凈譯。妙吉祥問菩薩之退行不退行。佛言:有五種之行:一羊車行,二象車行,三日月神力行,四聲聞神力行,五如來神力行。前二種有退,名為不定。后三種不退,名為入定。即入定與不定之法印也。
不共不定
【佛學大辭典】
(術語)因明六不定因之一。立因而其因通同喻,亦通異喻,因而使宗不定,謂之共不定,不通同喻,亦不通異喻,因而使宗不定,謂之不共不定。如聲為常(宗),以所聞性故(因),如虛空(同喻),如瓶(異喻),是所聞性之因,不通同喻,亦不通異喻,宗如何可決。
不定性
【佛學大辭典】
(術語)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聲聞,獨覺,菩薩三乘之種子皆具,或可為阿羅漢,或可為辟支佛,或可為佛,無有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此有四類:一具菩薩聲聞之二性,而開果不定也。二具菩薩獨覺之二性,而開果不定也。三具聲聞獨覺之二性,而開果不定也。四三乘皆具而開果不定也。此中第三者永無成佛之期,馀者時至而成佛者也。菩提心論曰:「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遇緣便回心向大,從化城起以為超三界,謂宿信佛故乃蒙諸佛菩薩加持力,而以方便遂發(fā)大心。」
【三藏法數】
謂遇緣熏習,修行不定,若近聲聞而習聲聞法,若近緣覺而習緣覺法,若近菩薩而習菩薩法,各隨所習而成其性,是名不定性也。
不定觀
【佛學大辭典】
(術語)臺家所立三種觀門之一。非初觀實相,又非次第由淺至深,無論修何法,過去宿習之所發(fā),豁然開悟,而證實相,謂之不定觀,天臺大師為陳尚書令毛喜所著,修禪六妙門是不定觀之法也。法華玄義十曰:「不定觀者,從過去佛深種善根。今修證十二門,豁然開悟得無生忍,即是毒在乳中,即能殺人也。(中略)學無作四圣行諦法華般舟等四種三昧,豁然心悟得無生忍,即是醍醐行中殺人也?!?/div>
不定教
【佛學大辭典】
(術語)臺家所立化儀四教之一。如來以不思議之力,能令眾生,于說小乘中得大乘之益,于說大乘中得小乘之益。如是得益不同者,謂之不定教。即同聽異聞得益不同之教法也。
【三藏法數】
謂別有經,雖非頓、漸所攝,而明佛性常住,即勝鬘經及金光明經等,是名不定教。
【三藏法數】
不定者,謂如來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能令聽法之眾,或聞小法而證大果;或聞大法而證小果,彼此相知,得益不定,故名不定教。
不定聚
【佛學大辭典】
(術語)與不定性聚同。無量壽經下曰:「彼佛國土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div>
不定止觀
【佛學大辭典】
(術語)天臺三種止觀之一。(參見:不定觀)
不定性聚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聚之一。此性或可為邪,或可為正,無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聚,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無間業(yè)者名定性邪聚,凡夫是不定性聚也。俱舍論九曰:「正邪定馀名不定,彼待二緣可成二故?!雇炇柙唬骸覆欢ㄐ哉?,除正邪外所馀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定性聚?!?br />【三藏法數】
謂此性或可為邪,或可為正,定非一向,是名不定性聚。
不定地法
【佛學大辭典】
(術語)心所六品之一。其性質非善非惡廣通善惡無記三性,亦如彼大地法一切之心,未必隨伴而起。尋,伺,睡眠,惡作,貪,瞋,慢,疑之八者屬之。
不定受業(yè)
【佛學大辭典】
(術語)四業(yè)之一。受果報而無決定之業(yè)也。
不定種性
【佛學大辭典】
(術語)與不定性同。
老少不定
【佛學大辭典】
(術語)言老人少年壽命不定也。慧心之觀心略要集曰:「世人之愚也,于老少不定之境,成千秋萬歲之執(zhí)?!?/div>
共不定
【佛學大辭典】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之一。因之十四過之第五。六不定之一。即因用于宗同品并宗異品,有全分關系之法之過失也。因明入正理論所謂:「共者,如言聲常,所量性故,常無常品皆共此因,是故不定。為如瓶等,所量性故,聲是無常。為如空等,所量性故,聲是其?!故且?。即共為所量性之因,于同宗品及異宗品,共有全分關系故,不能以此因決宗之常無常也。
同分異全不定過
【佛學大辭典】
(術語)似因十四過中,六不定過之一。具云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不定過。謂三支中之因,關系喻中同品之一部分,關系異品之全部也。例如謂:「或人為女子」(宗),「不產子故」(因),此宗之同品總為女子,因之同品,限于其中一部不生子之石女,故可謂因關系同品之一部,但異品之男子,總無生子者,故其關系全部勿論矣。
有待不定
【佛學大辭典】
(術語)有待之身,無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