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上邦  拼音:shàng bāng
近王都之國?!段倪x。左思。吳都賦》:「習其弊邑而不睹上邦者,未知英雄之所躔也。」《西游記》第一六回:「老爺自上邦來,可有甚么寶貝,借與弟子一觀?」
分類:上國
《國語辭典》:上國(上國)  拼音:shàng guó
1.舊時,南方吳、楚諸國對中原諸侯國的稱呼?!蹲髠?。定公四年》:「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谷龂?。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及其抗衡上國,與晉爭長?!?br />2.外藩對朝廷或附庸國對宗主國的稱呼。三國魏。曹植 與楊德祖書:「吾雖德薄,位為蕃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埂对?。卷二○九。外夷列傳二。安南》:「乞念臣自降附上國,十有馀年,雖奉三年一貢,然迭遣使臣,疲于往來,未嘗一日休息?!?br />3.京師?!顿Y治通鑒。卷二二六。唐紀四二。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內(nèi)無事,自上國來者,皆言天子聰明英武,志欲致太平?!埂都t樓夢》第四回:「薛蟠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其實則為游覽上國風光之意?!?br />4.國都的西邊。因位上游而得名?!蹲髠?。昭公十四年》:「楚子使然丹簡上國之兵于宗丘,且撫其民?!箷x。杜預。注:「上國,在國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謂之上國?!?/div>
《國語辭典》:上國(上國)  拼音:shàng guó
1.舊時,南方吳、楚諸國對中原諸侯國的稱呼?!蹲髠?。定公四年》:「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谷龂?。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及其抗衡上國,與晉爭長?!?br />2.外藩對朝廷或附庸國對宗主國的稱呼。三國魏。曹植 與楊德祖書:「吾雖德薄,位為蕃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元史。卷二○九。外夷列傳二。安南》:「乞念臣自降附上國,十有馀年,雖奉三年一貢,然迭遣使臣,疲于往來,未嘗一日休息?!?br />3.京師?!顿Y治通鑒。卷二二六。唐紀四二。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內(nèi)無事,自上國來者,皆言天子聰明英武,志欲致太平?!埂都t樓夢》第四回:「薛蟠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其實則為游覽上國風光之意?!?br />4.國都的西邊。因位上游而得名?!蹲髠?。昭公十四年》:「楚子使然丹簡上國之兵于宗丘,且撫其民?!箷x。杜預。注:「上國,在國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謂之上國?!?/div>
《國語辭典》:大邑  拼音:dà yì
1.大城鎮(zhèn)。如:「通都大邑」。《書經(jīng)。多士》:「今朕作大邑于茲洛,予惟四方罔攸賓?!?br />2.大國?!睹献?。滕文公下》:「紹我周王見休,惟臣附于大邑周?!?/div>
《漢語大詞典》:風光好(風光好)
(1).詞牌名。 宋 陶穀 使 南唐 ,自恃為上國使者,辭色毅然不可犯。 韓熙載 乃命妓 秦弱蘭 佯為驛卒女, 穀 與相昵,并作《風光好》詞贈之。后 穀 于 后主 席上辭色如前,乃命 弱蘭 歌此詞, 穀 即日窘歸。見 宋 鄭文寶 南唐近事。參閱 宋 沈遼 云巢編。 穀 詞雙調(diào)三十六字,平韻。
(2).曲牌名。屬南曲羽調(diào)。字句格律與詞牌同。用作引子。
《國語辭典》:下番  拼音:xià fān
1.下班?!毒劳ㄑ?。卷二○。計押番金鰻產(chǎn)禍》:「偶一日,下番在家,天色卻熱,無可消遣?!?br />2.工役。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九。顧覓人力》:「上門下番當直安童,俱各有行老引領?!乖?。周密《武林舊事。卷六。酒樓》:「每庫有祗直者數(shù)人,名曰『下番』?!?br />3.到國外去。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七。金甲》:「嘉定州大場沈氏,因下番買賣致巨富?!?/div>
《國語辭典》:聯(lián)盟(聯(lián)盟)  拼音:lián méng
團體或組織之間因利害關系或共同目的而締結(jié)盟約,形成組織,稱為「聯(lián)盟」。
《漢語大詞典》:傖楚(傖楚)
(1). 魏 晉 南北朝 時, 吳 人以上國自居,鄙視 楚 人粗傖,謂之“傖楚”。因亦用為 楚 人的代稱。宋書·殷孝祖?zhèn)?/a>》:“ 義興 賊垂至 延陵 ,內(nèi)外憂危,咸欲奔散。 孝祖 忽至,眾力不少,并傖 楚 壯士,人情於是大安?!?span id="7dftvdh" class="book">《南齊書·王融傳》:“ 融 文辭辯捷……傾意賓客,勞問周款,文武翕習輻湊之。招集 江 西傖 楚 數(shù)百人,竝有干用?!?span id="pzrvxdd" class="book">《北齊書·王琳傳》:“ 孝昭帝 遣 琳 出 合肥 ,鳩集義故,更圖進取。 琳 乃繕艦,分遣招募, 淮 南傖 楚 ,皆愿戮力?!?清 吳偉業(yè) 《楚兩生行》序:“有識之者曰:‘彼傖 楚 ,乃竊言是非,思有以挫之?!?br />(2).指 楚 地方音。 清 黃遵憲 《雜感》詩:“我生千載后,語音雜傖 楚 ?!?br />(3).北方人對南方人的蔑稱。《北史·王昕傳》:“偽賞賓郎之味,好詠輕薄之篇,自謂模擬傖 楚 ,曲盡風制。推此為長,餘何足取?!?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我謂‘南人不復反矣’,傖楚何敢乃爾!必當有以報之!”
(4).粗俗。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曩 半塘老人 跋《藏春樂府》云:‘雄廓而不失之傖楚,醖藉而不流於側(cè)媚?!鄧L懸二語心目中,以賞會《藏春詞》?!?/div>
《漢語大詞典》:效璽(效璽)
獻上國君的玉璽。表示臣服。韓非子·五蠹:“獻國則地削,效璽則名卑。地削則國削,名卑則政亂矣?!?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史記·秦始皇本紀》:“異日 韓王 納地效璽,請為藩臣,已而倍約?!?/div>
《國語辭典》:攻守同盟  拼音:gōng shǒu tóng méng
二國以上,締結(jié)為盟,相約軍事上一致攻擊或防守的行動。即同盟國中有一國與盟外的他國開戰(zhàn)時,其他同盟國須共起助之。
《漢語大詞典》:多國公司
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資本聯(lián)合組成的國際經(jīng)濟組織。其活動范圍和經(jīng)營特點類似跨國公司,不同的是它不屬于一國壟斷資本所有。第三世界國家與外資的聯(lián)合,一般屬于聯(lián)合企業(yè)組織,如中外合資企業(yè)。
《國語辭典》:多邊貿(mào)易(多邊貿(mào)易)  拼音:duō biān mào yì
兩個以上的國家之間,為保持貿(mào)易收支平衡,所進行的貿(mào)易。如:「兩國正積極進行多邊貿(mào)易?!?/div>
《漢語大詞典》:國際河流
流經(jīng)國界或流貫兩個和兩個以上國家的河流。多瑙河、尼羅河和湄公河等都是著名的國際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