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三冬愛日
愛景掛扶桑
相關(guān)人物賈季
趙衰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九上〈文公·傳七年〉~38~
狄侵我西鄙。公使告于晉。趙宣子使因賈季問酆舒。且讓之。酆舒問于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晉·杜預(yù)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簡釋
趙日:喻冬天的太陽。清阮葵生、嚴(yán)長明《集陸耳山新居聯(lián)句》:“寒避莊噫沖,暖迎趙日曬。
典故 重連城
沖冠發(fā)
相如璧
連城貴
全趙璧
回趙璧
頭碎柱
抱璧還
酬趙璧
能回趙璧
頭與璧俱還
邯鄲玉
璧終全
藺卿全璧
秦璧歸
碎壁
先生令趙重
趙璧猶全
指圖睨柱
睨柱吞贏
秦城未易
入貢全璧
相關(guān)人物秦昭王
藺相如
《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2439~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抡吡羁娰t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雇鯁枺骸负我灾??」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jié)友」。以此知之,故欲往?!幌嗳缰^臣曰:『夫趙彊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zhì)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褂谑峭跽僖姡瑔柼A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彊而趙弱,不可不許?!雇踉唬骸溉∥徼担挥栉页?,柰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雇踉唬骸刚l可使者?」相如曰:「王必?zé)o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冠w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fù)其彊,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jié)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fù)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xiàn)。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彊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fù)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秦王齋五日后,乃設(shè)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馀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故令人持璧歸,閒至趙矣。且秦彊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彊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dāng)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骨赝跖c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昭明文選》卷四十二〈書中·與鐘大理書〉~900~
近日南陽宗惠叔稱君侯昔有美玦,聞之驚喜,笑與抃會。當(dāng)自白書,恐傳言未審,是以令舍弟子建因荀仲茂時從容喻鄙旨。乃不忽遺,厚見周稱,鄴騎既到,寶玦初至,捧匣跪發(fā),五內(nèi)震駭,繩窮匣開,爛然滿目。猥以蒙鄙之姿,得睹希世之寶,不煩一介之使,不損連城之價,既有秦昭章臺之觀,而無藺生詭奪之誑,嘉貺益腆,敢不欽承。謹(jǐn)奉賦一篇,以贊揚麗質(zhì)。
例句
連城猶隱石,唯有卞和知。
璧從全趙去,鵬自北溟摶。
隨珠此去方酬德,趙璧當(dāng)時誤指瑕。
一片瓊英價動天,連城十二昔虛傳。
映石先過魏,連城欲向秦。
誇作天下珍,卻哂趙王璧。趙璧無緇磷,燕石非貞真。
秦欺趙氏璧,卻入邯鄲宮。
趙璧為誰點,隋珠枉被彈。
連城為寶重,茂宰得才新。
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
連城之璧不可量,五百年知草圣當(dāng)。
因知君有用,高價佇連城。
色共梁珠遠(yuǎn),光隨趙璧圓。
再取連城璧,三陟平津侯。
魏珠能燭乘,秦璧許連城。
誰為傾國媒,自許連城價。
典故上蔡門
黃犬悲
上蔡悲
李斯犬
上蔡黃犬
上蔡公子
黃犬應(yīng)聞笑李斯
東門犬(狗)
呼鷹上蔡頭
黃犬回頭
東門黃犬
思大東門
上蔡
李斯拘秦桎
李斯追悔
上蔡呼鷹
相關(guān)人物李斯
趙高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2539~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shù)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獄,治罪,責(zé)斯與子由謀反狀,皆收捕宗族賓客。趙高治斯,榜掠千馀,不勝痛,自誣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負(fù)其辯,有功,實無反心,幸得上書自陳,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從獄中上書曰:「臣為丞相治民,三十馀年矣。逮秦地之陜隘。先王之時秦地不過千里,兵數(shù)十萬。臣盡薄材,謹(jǐn)奉法令,陰行謀臣,資之金玉,使游說諸侯,陰脩甲兵,飾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祿,故終以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虜其王,立秦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廣,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見秦之彊。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親。罪三矣。立社稷,脩宗廟,以明主之賢。罪四矣。更剋畫,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罪五矣。治馳道,興游觀,以見主之得意。罪六矣。緩刑罰,薄賦斂,以遂主得眾之心,萬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盡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書上,趙高使吏棄去不奏,曰:「囚安得上書!」趙高使其客十馀輩詐為御史、謁者、侍中,更往覆訊斯。斯更以其實對,輒使人復(fù)榜之。后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敢更言,辭服。奏當(dāng)上,二世喜曰:「微趙君,幾為丞相所賣?!辜岸浪拱溉ㄖ刂?,則項梁已擊殺之。使者來,會丞相下吏,趙高皆妄為反辭。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太平御覽》卷九百二十六〈羽族部十三·鷹〉~4245~2~
《史記》曰:「李斯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不可得矣。」
簡釋
黃犬悲:指為官受害而追悔莫及。宋蘇軾《雨中過舒教授》:“飛鳶悔前笑,黃犬悲晚悟。”
例句
赤龍已赴東方暗,黃犬徒懷上蔡悲。
青蠅豈獨悲虞氏,黃犬應(yīng)聞笑李斯。
秦家李斯早追悔,虛名撥向身之外。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
魚游滄海深,呼鷹過上蔡。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咸陽市上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
范曄顧其兒,李斯憶黃犬。
顧索素琴應(yīng)不暇,憶牽黃犬定難追。
鄒衍銜悲系燕獄,李斯抱怨拘秦桎。
《春秋左傳·文公七年》
酆舒問于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晉·杜預(yù)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典故 因風(fēng)去
舞臺風(fēng)
舞罷隨風(fēng)去
相關(guān)人物劉驁(漢成帝)
趙飛燕
《太平廣記》卷二百三十六〈奢侈一·沙棠舟〉~80~
漢成帝常以三秋暇日,與飛燕游戲太液池。以沙棠為舟,貴其不沉也。以云母飾于鹢首,一名云舟。又刻大桐木為虬龍,雕飾如真象,以夾云舟而行,以紫文桂為柂枻。每觀云棹水,玩擷菱渠,則憂輕蕩以驚飛燕。命佽飛之士,乃以金鎖纜云舟,使佽飛于水底引之。值輕風(fēng)時至,飛燕殆以風(fēng)飄搖,隨風(fēng)入水。帝以翠纓結(jié)飛燕之裾,游倦乃返。飛燕后漸見疏,常怨恚曰:「以妾微,何時復(fù)預(yù)纓裾之游,漾云舟于波上耶。」帝為之憮然。今液池中尚有成帝避風(fēng)臺、飛燕結(jié)裾處。
《拾遺記》卷六
帝常以三秋閑日,與飛燕戲于太液池……每輕風(fēng)時至,飛燕殆欲隨風(fēng)入水。帝以翠纓結(jié)飛燕之裙,游倦乃返。飛燕后漸見疏,常怨曰:「妾微賤,何復(fù)得預(yù)纓裙之游?」今太液池尚有避風(fēng)臺,即飛燕結(jié)裙之處。
例句
向春羅袖薄,誰念舞臺風(fēng)。
方知漢成帝,虛筑避風(fēng)臺。
典故 平原酒
平原飲
賓客平原
極歡留十日
平原燕浹旬
平原期
平原張宴
相關(guān)人物秦昭王
趙勝(平原君)
《史記》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列傳·范雎列傳〉~245~
秦昭王聞魏齊在平原君所,欲為范雎必報其仇,乃詳為好書遺平原君曰;「寡人聞君之高義,愿與君為布衣之友,君幸過寡人,寡人愿與君為十日之飲。」
《新校本漢書》卷五十七下《司馬相如傳》
嘗從上至長楊獵。是時天子方好自擊熊豕,馳逐眾獸,相如因上疏諫。
簡釋
十日歡:指朋友相見而飲酒盡歡。唐李白《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近作十曰歡,遠(yuǎn)為千載期?!?/p>
《春秋左傳·昭公十七年》
「昭子問焉,曰:『少皞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云紀(jì),故為云師,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紀(jì),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jì),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jì),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摰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jì)于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晉·杜預(yù)注:「伯趙,伯勞也。以夏至鳴,冬至止?!?/span>
典故 蹈東海
卻秦
蹈滄海
恥帝秦
談笑卻秦軍
卻賞
魯連歸
滄海難追
蹈滄州
海見魯連心
魯連解圍
魯連遺風(fēng)
跳東海
一笑無秦帝
仲連逃海上
適趙解紛
終撓趙帝秦
仲連逃海
相關(guān)人物魯仲連
《戰(zhàn)國策》卷二十〈趙策·秦圍趙之邯鄲〉
秦圍趙之邯鄲。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蕩陰,不進(jìn)。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湣王爭強(qiáng)為帝,已而復(fù)歸帝,以齊故。今齊湣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趙誠發(fā)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此時魯仲連適游趙,會秦圍趙,聞魏將欲令趙尊秦為帝,乃見平原君曰:「事將柰何?」平原君曰:「勝也何敢言事!前亡四十萬之眾于外,今又內(nèi)圍邯鄲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令趙帝秦,今其人在是。勝也何敢言事!」魯仲連曰:「吾始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請為君責(zé)而歸之?!蛊皆唬骸竸僬垶榻B介而見之于先生。」平原君遂見新垣衍曰:「東國有魯仲連先生者,今其人在此,勝請為紹介,交之于將軍?!剐略茉唬骸肝崧勽斨龠B先生,齊國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職,吾不愿見魯仲連先生?!蛊皆唬骸竸偌纫研怪?。」新垣衍許諾。魯連見新垣衍而無言。新垣衍曰:「吾視居此圍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觀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魯仲連曰:「世以鮑焦為無從頌而死者,皆非也。眾人不知,則為一身。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quán)使其士,虜使其民。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于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所為見將軍者,欲以助趙也。」……其后二十馀年,燕將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讒之燕,燕將懼誅,因保守聊城,不敢歸。齊田單攻聊城歲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魯連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將。書曰:「……」燕將見魯連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燕,已有隙,恐誅;欲降齊,所殺虜于齊甚眾,恐已降而后見辱。喟然嘆曰:「與人刃我,寧自刃?!鼓俗詺?。聊城亂,田單遂屠聊城。歸而言魯連,欲爵之。魯連逃隱于海上,曰:「吾與富貴而詘于人,寧貧賤而輕世肆志焉?!?/span>
《史記》卷八十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
于是新垣衍起,再拜謝曰:「始以先生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吾請出,不敢復(fù)言帝秦。」秦將聞之,為卻軍五十里。適會魏公子無忌奪晉鄙軍以救趙,擊秦軍,秦軍遂引而去。于是平原君欲封魯連,魯連辭讓者三,終不肯受。
簡釋
蹈海:指不畏強(qiáng)敵,寧死不屈。唐李白《送岑徵君歸鳴皋山》:“蹈海寧受賞,還山非問津?!?/p>
例句
莫學(xué)仲連逃海上,田單空愧取聊城。
誰云秦軍眾,摧卻魯連舌。
卻秦不受賞,擊晉寧為功。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卻秦。
魯連所以蹈東海,古往今來稱達(dá)人。
知愛魯連歸海上,肯令王剪在頻陽。
適趙非解紛,游燕往無說。
魯連未必蹈滄海,應(yīng)見麒麟新畫圖。
典故 長平事
長平苦
長平冤氣
相關(guān)人物白起(武安君)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826~
趙遂發(fā)兵取上黨。廉頗將軍軍長平。七月,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馀萬皆坑之。王悔不聽趙豹之計,故有長平之禍焉。
簡釋
長平苦:喻指戰(zhàn)爭慘敗。唐李益《從軍夜次六胡北飲馬磨劍石為祝殤辭》:“畢昴不見胡天陰,東征曾吊長平苦、”
例句
豈令冤氣積,千古在長平。
感念殽尸露,咨嗟趙卒坑。
縱未移周鼎,何辭免趙坑。
邯鄲四十萬,同日陷長平。
畢昴不見胡天陰,東征曾吊長平苦。
設(shè)伏軍謀密,坑降塞邑愁。
上黨爭為天下脊,邯鄲四十萬秦坑。
人非西喻蜀,興在北坑趙。
扈從由來是方朔,為申冤氣在長平。
武安君何在,長平事已空。
《五朝小說大觀·魏晉小說》
舊題漢·玄伶《趙飛燕外傳》:「池中起為瀛洲榭,高四十尺。帝御流波文谷無縫衫,后衣南岳所貢云英紫裙,碧瓊輕綃。廣謝上,后歌舞〈歸風(fēng)送遠(yuǎn)之曲〉。帝以文犀簪?玉甌,令后所愛侍郎馮無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風(fēng)大起,后順風(fēng)揚音,無方長噏細(xì)裊與相蜀。后裙髀,曰:『顧我,顧我!』后揚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寧忘懷乎!』帝曰:『無方,為我持后?!粺o方舍吹,持后履。久之,風(fēng)霽。后泣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粣澣宦鼑[,泣數(shù)行下。帝亦愧愛后。賜無方千萬,入后房闥。他日宮姝幸者,或襞裙為除縐,號曰留仙裙?!?/span>
《漢書》卷六十九《趙充國傳》
「其秋,充國病,上賜書曰:『制詔后將軍:聞苦?脛、寒泄,將軍年老加疾,一朝之變不可諱,朕甚憂之。今詔破羌將軍詣屯所,為將軍副,急因天時大利,吏士銳氣,以十二月?lián)粝攘闱肌<醇矂?,留屯毋行,獨遣破羌、彊弩將軍。』時羌降者萬馀人矣。充國度其必壞,欲罷騎兵屯田,以待其敝。作奏未上,會得進(jìn)兵璽書,中郎將卬懼,使客諫充國曰:『誠令兵出,破軍殺將以傾國家,將軍守之可也。即利與病,又何足爭?一旦不合上意,遣繡衣來責(zé)將軍,將軍之身不能自保,何國家之安?』充國嘆曰:『是何言之不忠也!本用吾言,羌虜?shù)弥潦切??往者舉可先行羌者,吾舉辛武賢,丞相御史復(fù)白遣義渠安國,竟沮敗羌。金城、湟中谷斛八錢,吾謂耿中丞,糴二百萬斛谷,羌人不敢動矣。耿中丞請糴百萬斛,乃得四十萬斛耳。義渠再使,且費其半。失此二冊,羌人故敢為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是既然矣。今兵久不決,四夷卒有動搖,相因而起,雖有知者不能善其后,羌獨足憂邪!吾固以死守之,明主可為忠言?!凰焐贤吞镒唷埂干嫌谑菆蟪鋰唬骸夯实蹎柡髮④?,上書言羌虜可勝之道,今聽將軍,將軍計善。其上留屯田及當(dāng)罷者人馬數(shù)。將軍強(qiáng)食,慎兵事,自愛!』上以破羌、強(qiáng)弩將軍數(shù)言當(dāng)擊,又用充國屯田處離散,恐虜犯之,于是兩從其計,詔兩將軍與中郎將卬出擊。強(qiáng)弩出,降四千馀人,破羌斬首二千級,中郎將卬斬首降者亦二千馀級,而充國所降復(fù)得五千馀人。詔罷兵,獨充國留屯田?!?/span>
《漢書》卷六十九《趙充國傳》
「趙充國字翁孫,隴西上邽人也。」「武帝時,以假司馬從貳師將軍擊匈奴。」「與大將軍霍光定冊尊立宣帝,封營平侯。本始中,為蒲類將軍征匈奴,斬虜數(shù)百級,還為后將軍、少府?!埂赋酰鋰怨Φ屡c霍光等列,畫未央宮。成帝時,西羌嘗有警,上思將帥之臣,追美充國,乃召黃門郎揚雄即充國圖畫而頌之?!?/span>
《漢書》卷五十四《蘇建傳》附《蘇武傳》
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于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次曰后將軍營平侯趙充國。
《漢書》卷六十九《趙充國傳》
時充國年七十馀,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問誰可將者,充國對曰:「亡踰于老臣者矣?!股锨矄栄桑唬骸笇④姸惹继敽稳?,當(dāng)用幾人?」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然羌戎小夷,逆天背畔,滅亡不久,愿陛下以屬老臣,勿以為憂。」上笑曰:「諾?!?/span>
典故 擊筑歌
燕趙悲歌
燕市筑
悲歌燕市
漸離擊筑
荊卿歌
行歌燕市
燕市狂歌
歌酒市
燕市擊筑
薊門歌
市筑
燕市泣
高歌酒市
擊殘哀筑
擊筑漸離
漸離弦
荊歌高筑
離擊筑
秦廷筑
燕酒初酣
相關(guān)人物高漸離
荊軻
狗屠
《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荊軻〉~2528~
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筑者高漸離。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荊軻雖游于酒人乎,然其為人沈深好書;其所游諸侯,盡與其賢豪長者相結(jié)。其之燕,燕之處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其明年,秦并天下,立號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荊軻之客,皆亡。
簡釋
沖冠:喻指憤怒。唐盧照鄰《詠史四首》之四:“直發(fā)上沖冠,壯氣橫三氣。”
例句
高唱荊卿歌,亂擊相如缶。
燕市悲歌又送君,目隨征雁過寒云。
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門亦偶然。
漸離初擊筑,司馬正彈琴。
欲邀擊筑悲歌飲,正值傾家無酒錢。
擊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濱。
酒蘭擊筑語,及此離會因。
吹簫入?yún)鞘校瑩糁窝嗨痢?
嬴氏歸山陵已掘,聲聲猶帶發(fā)沖冠。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
典故囊中錐
處囊中
處囊錐
脫穎出
收毛
錐出囊
毛遂錐
露囊錐
毛遂穎脫
錐在囊
利錐末
囊未出
脫穎人
重毛遂
斂穎
囊透錐
囊錐
穎露囊錐
穎囊
錐難自薦
相關(guān)人物毛遂
趙勝(平原君)
《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2366~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于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馀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蛊皆唬骸赶壬巹僦T下幾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蛊皆唬骸阜蛸t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姑煸唬骸赋寄私袢照?zhí)幠抑卸J顾煸榈锰幠抑?,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蛊皆古c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姑彀磩v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钩踹吃唬骸负幌拢∥崮伺c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nèi),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縣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jù)其勢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彊,天下弗能當(dāng)。白起,小豎子耳,率數(shù)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zhàn),一戰(zhàn)而舉鄢郢,再戰(zhàn)而燒夷陵,三戰(zhàn)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jǐn)奉社稷而以從。」毛遂曰:「從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姑旆钽~槃[三]而跪進(jìn)之楚王曰:「王當(dāng)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顾於◤挠诘钌稀C熳笫殖謽勓沂终惺湃嗽唬骸腹嗯c歃此血于堂下。公等錄錄,[五]所謂因人成事者也?!蛊皆讯◤亩鴼w,歸至于趙,曰:「勝不敢復(fù)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shù),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fù)相士?!顾煲詾樯峡汀?/span>
例句
葉怯穿楊箭,囊藏透穎錐。
穎微囊未出,寒甚谷難吹。
白璧贈穰苴,黃金奉毛遂。
明時公道還堪信,莫遣錐鋒久在囊。
毛君能穎脫,二國且同盟。
毛遂登門雖異賞,韓非入傳濫齊名。
善知應(yīng)觸類,各藉穎脫手。
追隨燕薊兒,穎銳物不隔。
陳王抗表日,毛遂請行秋。
雖非倚天劍,亦是囊中錐。
公子求賢未識真,欲將毛遂比常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