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射斗牛
雙龍劍
射牛斗
斗牛光
沖星劍
延平劍
干牛斗
龍光牛斗
望牛斗
牛斗之氣
寶劍出
斗間紫氣
兩劍
兩龍劍
豐城氣
牛斗氣
豐城雙劍
劍合延津
豐獄劍
豐城龍劍
雷劍
匣中孤劍
斗牛光焰
雷煥張華
沖斗劍
延平雙劍
沖天劍
劍合雙龍
劍躍雙龍
金劍沉埋
張公龍劍
報(bào)張華
劍虹浮
劍埋豐城
蛟龍子
龍劍合延津
南斗龍光
神光上斗牛
寶劍沉埋
寶劍沖牛斗
碧潭雙劍
斗沖劍氣
斗氣埋長劍
酆獄氣
劍津?qū)殮?/div>
劍埋獄底
雷煥掘劍
雷令劍龍
龍歸劍杳
龍淵觸牛斗
牛斗變化
牛斗空
牛斗龍泉?dú)?/div>
射斗光芒
神龍雙劍
雙劍
為龍信息
匣龍雙起
星辰占寶劍
星斗見光氣
延津龍去
腰間劍去
張雷識劍
紫氣飛空
紫氣干星
寶劍豐城寒
豐城陸沉
豐城埋沒
豐獄埋劍
干將沖牛射斗
合劍龍津
化龍
劍龍辭延津
劍埋龍壤
劍氣射天
劍水二龍
劍閑夜沖星
掘預(yù)藏劍
掘獄張雷
龍泉動牛斗
牛斗紫氣
神光埋泉壤
神劍躍平津
神物化延平
雙飛歸延津
雙劍埋獄
雙龍斗牛氣
匣劍同處
延平
一旦為龍
張雷辨氣
紫氣辨斗牛
紫氣劍一雙
相關(guān)人物干將
張華
莫邪
雷煥
參考典故干將
《晉書》卷三十六〈張華列傳〉~075~
初,吳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氣,道術(shù)者皆以吳方強(qiáng)盛,未可圖也,惟華以為不然。及吳平之后,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dá)緯象,乃要煥宿,屏人曰:「可共尋天文,知將來吉兇?!挂虻菢茄鲇^。煥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間頗有異氣?!谷A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于天耳?!谷A曰:「君言得之。吾少時(shí)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當(dāng)?shù)脤殑ε逯?。斯言豈效與!」因問曰:「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華曰:「欲屈君為宰,密共尋之,可乎?」煥許之。華大喜,即補(bǔ)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馀,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并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間氣不復(fù)見焉。煥以南昌西山北巖下土以拭劍,光芒艷發(fā)。大盆盛水,置劍其上,視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劍并土與華,留一自佩?;蛑^煥曰:「得兩送一,張公豈可欺乎?」煥曰:「本朝將亂,張公當(dāng)受其禍。此劍當(dāng)系徐君墓樹耳。靈異之物,終當(dāng)化去,不永為人服也?!谷A得劍,寶愛之,常置坐側(cè)。華以南昌土不如華陰赤土,報(bào)煥書曰:「詳觀劍文,乃干將也,莫邪何復(fù)不至?雖然,天生神物,終當(dāng)合耳。」因以華陰土一斤致煥。煥更以拭劍,倍益精明。華誅,失劍所在。煥卒,子華為州從事,持劍行經(jīng)延平津,劍忽于腰間躍出墮水。使人沒水取之,不見劍,但見兩龍各長數(shù)丈,蟠縈有文章,沒者懼而反。須臾光彩照水,波浪驚沸,于是失劍。華嘆曰:「先君化去之言,張公終合之論,此其驗(yàn)乎!」華之博物多此類,不可詳載焉。
《藝文類聚》卷六十〈軍器部·劍〉~08~
《豫章記》曰:吳未亡。恒有紫氣見牛斗之間。張華聞雷孔章妙達(dá)緯象。乃要宿。問天文??渍略?。惟牛斗之間有異氣。是寶物也。精在豫章豐城。張華遂以孔章為豐城令。至縣。掘深二丈。得玉匣。長八尺。開之。得二劍。其夕斗牛氣不復(fù)見??渍履肆羝湟幌弧6M(jìn)之。劍至。光曜煒曄。煥若電發(fā)。后張華遇害。此劍飛入襄城水中??渍屡R亡。戒其子。恒以劍自隨。后其子為建安從事。經(jīng)淺瀨。劍忽于腰閒躍出。遂視。見二龍相隨焉。
簡釋
豐城氣:喻有聲譽(yù)。才華。唐楊炯《和劉長莊答十九兄》:“寶劍豐城氣、明珠魏國珍。”
豐城龍劍:指寶劍,或喻出類拔革之人及華美寶貴之物。金元好問《贈答平陽仇舜臣》:“滄海驪珠能幾見,豐城龍劍不終藏?!?/p>
劍化:喻人去世。唐韓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三首》之二:“鳳飛終不返,劍化會相從?!?/p>
例句
負(fù)戶愁讀書,劍光忿沖斗。
牛斗之氣,蓄于昆溪。
幽匣獄底埋,神人水心守。本是稽泥淬,果非雷煥有。
劍氣射云天,鼓聲振原隰。
怪君近日文鋒利,新向延平看劍來。
二星來不返,雙劍沒相隨。
竹在曉煙孤鳳去,劍荒秋水一龍沉。
雙魂終會合,兩劍遂蜿蜒。
泉下雙龍無再期,金蠶玉燕空銷化。
埋劍誰識氣,匣弦日生塵。
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
氣有沖天劍,星無犯斗槎。
蒿里埋雙劍,松門閉萬春。
遽聞傷別劍,忽復(fù)嘆藏舟。
匣氣沖牛斗,山形轉(zhuǎn)轆轤。
尚如匣中劍,分形會同處。
自于南國同埋劍,誰向東門便掛冠。
白虹時(shí)切玉,紫氣夜干星。
蜀郡靈槎轉(zhuǎn),豐城寶劍新。
雷煥張華久已無,沉冤知向何人說。
寶劍雙蛟龍,雪花照芙蓉。雌雄終不隔,神物會當(dāng)逢。
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shí)。
自從星坼中臺后,化作雙龍去不歸。
雷煥豐城掘劍池,年深事遠(yuǎn)跡依稀。
薛公龍泉姿,其氣在斗牛。
半夜劍吹牛斗動,二年門掩雀羅愁。
未掘雙龍牛斗氣,高懸一榻棟梁材。
斗間紫氣龍埋獄,天上洪爐帝鑄顏。
明月無瑕豈容易,紫氣郁郁猶沖斗。
蛟龍纏倚劍,鸞鳳夾吹簫。
把臂開尊飲我酒,酒酣擊劍蛟龍吼。
掘劍知埋獄,提刀見發(fā)硎。
夜看豐城氣,回首蛟龍池。
經(jīng)過辨豐劍,意氣逐吳鉤。
斗間收紫氣,臺上掛清光。
翠帷雙卷出傾城,龍劍破匣霜月明。
寶劍豐城氣,明珠魏國珍。
行看轉(zhuǎn)牛斗,持此報(bào)張華。
分鸞豈遐阻,別劍念相尋。
向非張茂先,孰辨斗牛光。
延平一旦為龍?zhí)帲慈★L(fēng)云布九州。
孤負(fù)平生劍,空憐射斗光。
劍埋獄底誰深掘,松偃霜中盡冷看。
杜陵書積蠹,豐獄劍生苔。
蕭散弓驚雁,分飛劍化龍。
淬之幾墮前池水,焉知不是蛟龍子。
不知雷氏劍,何處更沖天。
雙劍曾埋獄,司空問斗牛。
埋沒劍中生紫氣,塵埃瑟上動清商。
雙劍變成龍化去,兩溪相并水歸南。
恩重匣中孤劍在,夢余江畔數(shù)峰青。
延平有風(fēng)雨,從此是騰驤。
發(fā)硎思剸玉,投水化為龍。
三尺握中鐵,氣沖星斗牛。
良樂知騏驥,張雷驗(yàn)鏌铘。
自憐非劍氣,空向斗牛星。
劍埋龍守壤,石臥虎司碑。
寶劍終應(yīng)出,驪珠會見珍。
但埋酆獄氣,未發(fā)爨桐音。
不應(yīng)雙劍氣,長在斗牛傍。
成丹始見金無滓,沖斗方知劍有神。
直應(yīng)宣室還三接,未必豐城便陸沉。
斗間紫氣分明后,擘地成川看化龍。
鳳飛終不返,劍化會相從。
雷煥掘?qū)殑Γ┓障放!?
雙劍來時(shí)合,孤桐去日凋。
詎憐沖斗氣,猶向匣中鳴。
有氣還沖斗,無時(shí)會鑿壞。
雷令劍龍知去未,虎夷云鶴亦來無。
典故天柱折
天柱傾
折柱
折天柱
共工觸不周
共工折
不周崩摧
觸天柱
昆倉傾砥柱
頭觸不周折
懮天缺
相關(guān)人物共工
《淮南子》卷三〈天文訓(xùn)〉~80~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淮南子》卷一〈原道訓(xùn)〉~22~
昔共工之力,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與高辛爭為帝,遂潛于淵,宗族殘滅,繼嗣絕祀。
《水經(jīng)注疏》卷一〈河水〉~65~
舊題漢·東方朔《神異經(jīng)》曰:「昆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span>
典故羊蹴蔬
蹴蔬羊
踏破菜園
蔬園畏蹴
無羊敗吾蔬
羊觸蔬
羊踏寒蔬
菜園來羊腳
老羝春蔬崇
《笑林》~69~
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夢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園!』
典故三萬卷
書滿架
牙簽三萬軸
萬軸牙簽
鄴侯三萬軸
三萬簽
牙簽富
架簽
鄴侯萬簽
萬卷書插架
牙簽未觸
架盈鄴
四壁牙簽
相關(guān)人物李泌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二〈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案:李繁時(shí)為隨州刺史。宰相泌之子也。】
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一一懸牙簽,新若手未觸。為人強(qiáng)記覽,過眼不再讀。偉哉群圣文,磊落載其腹。行年五十馀【行年馀五十】,出守?cái)?shù)已六。京邑有舊廬,不容久食宿。臺閣多官員,無地寄一足。我雖官在朝,氣勢日局縮。屢為丞相言,雖懇不見錄。送行過浐水【送行過淮水】,東望不轉(zhuǎn)目。今子從之游,學(xué)問得所欲。入海觀龍魚,矯翮逐黃鵠。勉為新詩章,月寄三四幅。
典故 掛朝衣
塵冠掛
掛冠服
掛兩梁冠
掛觸邪冠
掛冠裂冕
掛冠侶
掛冠貞白
逢萌解冠
掛官辭朝
華陽掛冠
相關(guān)人物逢萌
《太平御覽》卷九百四十八〈蟲豸部五·蜘蛛〉~4339~2~
《金樓子》:「楚國龔舍初隨楚王朝,宿未央宮,見蜘蛛焉。有赤蜘蛛大如栗,四面縈羅網(wǎng),有蟲觸之而死者,退而不能得出焉。舍乃嘆曰:『吾生亦如是耳,仕宦者人之網(wǎng)羅也,豈可淹歲。』于是掛冠而退。時(shí)人笑之,謂舍為蜘蛛之隱?!?/span>
《后漢書》卷四十四〈鄧張徐張胡列傳·胡廣〉~504~
胡廣字伯始,南郡華容人也。六世祖剛,清高有志節(jié)。平帝時(shí),大司徒馬宮辟之。值王莽居攝,剛解其衣冠,縣府門而去,遂亡命交阯,隱于屠肆之閒。后莽敗,乃歸鄉(xiāng)里。父貢,交阯都尉。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逢萌〉~2759~
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貧,給事縣為亭長。時(shí)尉行過亭,萌候迎拜謁,既而擲楯嘆曰:「大丈夫安能為人役哉!」遂去之長安學(xué),通春秋經(jīng)。時(shí)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辜唇夤趻鞏|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于遼東。
簡釋
掛冠:詠辭官歸隱,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客則掛冠至,交非傾蓋新?!?/p>
例句
設(shè)醴降華幡,掛冠守空谷。
圣朝思直諫,不是掛冠時(shí)。
掛卻衣冠披薜荔,世人應(yīng)是笑狂愚。
名在儀曹籍,何人肯掛冠。
遲爾同攜手,何時(shí)方掛冠。
即事遂幽賞,何心掛儒冠。
君子滿清朝,小人思掛冠。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掛冠東都門,采蕨南山岑。
掛冠謝朝侶,星駕別君門。
客來不用呼清風(fēng),此處掛冠涼自足。
自于南國同埋劍,誰向東門便掛冠。
昔人懷井邑,為有掛冠期。
掛冠知止足,豈獨(dú)漢疏賢。
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掛冠。
常稱掛冠吏,昨日歸滄洲。
有計(jì)冠終掛,無才筆謾提。
故國何年到,塵冠掛一枝。
看著掛冠迷處所,北山蘿月在移文。
客則掛冠至,交非傾蓋新。
惆悵都南掛冠吏,無人解向此山居。
即事遂幽賞,何心掛儒冠。
借問檐前樹,何枝曾掛冠。
南北東西無所羈,掛冠目在勝分司。
掛冠顧翠緌,懸車惜朱輪。
七旬才滿冠已掛,半祿未及車先懸。
臥憶郊扉月,恩深未掛冠。
每挹掛冠侶,思從初服旋。
行當(dāng)掛其冠,生死君一訪。
《春秋左傳·昭公四年》
「鄭子產(chǎn)作丘賦,國人謗之,曰:『其父死于路,己為蠆尾。以令于國,國將若之何?!弧箷x·杜預(yù)注:「謂子產(chǎn)重賦,毒害百姓。」
例句
曾經(jīng)觸蠆尾,猶得憑熊軒。
誤曾公觸尾,不敢夜循墻。
《周易》卷四《大壯》
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
《昭明文選》卷二十一晉·郭景純(璞)《游仙詩七首》其一
「進(jìn)則保龍見,退為觸藩羝?!固?#183;李善注:「退,謂處俗也。」
例句
高鳥能擇木,羚羊漫觸藩。
寄世知嬰繳,辭榮類觸藩。
自塵何太甚,休笑觸藩羝。
爾幸無羸角,何用觸吾藩。
少寬窮涸鮒,猶憫觸藩羝。
進(jìn)則恥保躬,退乃為觸藩。
立政思懸棒,謀身類觸藩。
狂劇時(shí)穿壁,橫強(qiáng)幾觸藩。
《樂府詩集》卷三十九、三國魏·曹植《野田黃雀行》
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
典故蠻觸爭
兩蝸角
蝸角爭
蝸牛角
觸與蠻
斗蠻觸
蝸角名
蠻觸斗
蝸角戰(zhàn)
蝸?zhàn)蠼?/div>
蠻觸交爭
蝸名
戰(zhàn)蝸角
觸蠻斗
蠻攻觸
蠻爭觸戰(zhàn)
觸蠻交戰(zhàn)
角上蠻觸
征蠻
左處右蠻
《莊子集釋》卷八下〈雜篇·則陽〉~89~
惠子聞之而見戴晉人。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shí)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箷x·郭象注:「誠知所爭者若此之細(xì)也,則天下無爭矣?!固?#183;成玄英疏:「蝸之兩角,二國存焉。蠻氏觸氏,頻相戰(zhàn)爭,殺傷既其不少,進(jìn)退亦復(fù)淹時(shí)。此起譬也?!?/span>
簡釋
蝸角:喻無謂之爭。唐白居易《不如來飲酒七首》其七:“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p>
《詩經(jīng)·召南·殷其雷》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陽。」?jié)h·毛氏傳:「山出云雨,以潤天下?!?/span>
《春秋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
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雨乎天下者,唯泰山爾。
例句
觸石晴云凝翠鬢,度江寒雨濕羅衣。
山頭觸石應(yīng)常在,天際從龍自不歸。
《南史》卷二十九〈蔡廓列傳·蔡興宗〉~765~
竟陵王誕據(jù)廣陵為逆,事平,孝武輿駕出宣陽門,敕左右文武叫稱萬歲。興宗時(shí)陪輦,帝顧曰:「卿獨(dú)不叫?」興宗從容正色答曰:「陛下今日政應(yīng)涕泣行誅,豈得軍中皆稱萬歲?!沟鄄粣?。興宗奉旨慰勞廣陵,州別駕范義與興宗素善,在城內(nèi)同誅。興宗至,躬自收殯,致喪還豫章舊墓。上聞謂曰:「卿何敢故爾觸網(wǎng)?」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七〈奏彈孔稚圭違制啟假事〉~3~2~
臣聞禁憲有章,士子攸慎,守官有典,觸綱斯及,蓋所以崇威闡法,下肅上尊,謹(jǐn)案。廷尉會稽品中正臣稚圭,歷俸朝班,頻登要近,九棘之任,理無休謁,冒制干聞,實(shí)虧恒典。恩許雖降,所制不關(guān),違犯之條,猶合約黜。且稚圭俯自內(nèi)轄,作士下闈,通制明文,日陳幾案,自踰規(guī)矩,莫斯為甚。臣等恭議,請以見事免稚圭所居官,除中正官名,輒下禁止。
《韓非子》卷四《說難》
夫龍之為蟲也,可擾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人有嬰之,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之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例句
有策不敢犯龍鱗,竄身南國避胡塵。
英主任賢增虎翼,假王徼福犯龍鱗。
客道恥搖尾,皇恩寬犯鱗。
處困羞搖尾,懷忠壯犯鱗。
曾犯龍鱗容不死,欲騎鶴背覓長生。
典故天傾西北
共工觸斷天柱
相關(guān)人物共工氏
《列子集釋》卷五〈湯問篇〉~50~
然則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補(bǔ)其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后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span>
《漢語大詞典》:冠豸
(1).戴豸冠。豸冠,即獬豸冠,古代御史所戴的帽子。 唐
白居易 《見蕭侍御舊山草堂詩因以繼和》:“臺中 蕭侍御 ,心與鴻鶴同,晚起慵冠豸,閑行厭避驄。” 明
方孝孺 《張文敏畫像贊》:“使之正色立朝,簪筆冠豸,庸邪當(dāng)破膽而潛遁。”
(2).指擔(dān)任御史之類的官吏。 唐
孟郊 《寄院中諸公》詩:“冠豸猶屈蠖,匣龍期剸犀?!?/div>
《國語辭典》:獬豸冠 拼音:xiè zhì guān
古代執(zhí)法的人所戴的禮帽。《續(xù)漢書志。第三○。輿服志下》:「或謂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唐。
張謂 詩:「越人自貢珊瑚樹,漢使何勞獬豸冠?!挂沧鳌附夤凇埂ⅰ糕彻凇?。
《漢語大詞典》:觸邪(觸邪)
(1).謂辨觸奸邪。古代傳說中有神羊,名獬豸,能辨邪觸不正者。
《晉書·束晳傳》:“朝養(yǎng)觸邪之獸,庭有指佞之草。” 唐
元稹 無名氏 《鳴鳳記·幼海議本》:“青瑣初開散御香,掀髯長笑入朝陽,觸邪自信有神羊。” 清
方文 《太湖壽李溉林明府百韻》:“觸邪承密勿,持法定訏謨?!?br />(2).即觸邪冠。 唐
蘇颋 《同餞陽將軍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詩:“旗合無邀正,冠危有觸邪。” 清
金義植 《懷高武康侍御軍臺》詩:“身訝新擐甲,冠為舊觸邪?!眳⒁姟?觸邪冠 ”。
《漢語大詞典》:觸邪冠(觸邪冠)
即獬豸冠。神獸獬豸,能觸奸邪。古代為法冠之飾。 唐
劉長卿 《爪洲驛餞張侍御》詩:“風(fēng)生趨府步,筆偃觸邪冠。”參見“ 獬豸冠 ”。
《國語辭典》:醉尉 拼音:zuì wèi
盛氣凌人的人。參見「霸陵呵夜」條。宋。蘇軾〈南極〉詩:「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div>
《國語辭典》:故將軍(故將軍) 拼音:gù jiāng jūn
舊時(shí)的將軍或失勢的人。北周。庾信〈奉和趙王西京路春旦〉詩:「誰知灞陵下,猶有故將軍?!?/div>
《漢語大詞典》:李飛將(李飛將)
指 漢 名將 李廣 。因其作戰(zhàn)勇猛, 匈奴 稱其“ 漢 飛將軍”。 唐
李白 《古風(fēng)》詩之六:“苦戰(zhàn)功不賞,忠誠雜可宣。誰憐 李飛將 ,白首沒三邊。”
《國語辭典》:灞陵呵夜 拼音:bà líng hē yè
失勢的人遭受欺凌。參見「霸陵呵夜」條。宋。辛棄疾〈賀新郎。碧海成桑野〉詞:「千騎而今遮白發(fā),忘卻滄浪亭榭。但記得,灞陵呵夜?!?/div>
《國語辭典》:灞陵夜獵(灞陵夜獵) 拼音:bà líng yè liè
失勢的人遭受欺凌。參見「霸陵呵夜」條。北周。庾信〈哀江南賦〉:「豈知灞陵夜獵,猶是故昔將軍;咸陽布衣,非獨(dú)思?xì)w王子?!固?。李商隱〈少年〉詩:「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寒郊自轉(zhuǎn)蓬?!?/div>
《國語辭典》:霸陵醉尉 拼音:bà líng zuì wèi
漢將李廣因征伐匈奴失敗,隱居于藍(lán)田南山中。夜出打獵,與人飲酒,歸至霸陵亭時(shí),遭酒醉的霸陵尉呵斥。見《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后以霸陵醉尉指盛氣凌人的人。也作「灞陵醉尉」。
《國語辭典》:飛將(飛將) 拼音:fēi jiàng
1.飛將軍的簡稱。參見「飛將軍」條。唐。
王昌齡 〈〉二首之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固?。
李白 〈〉詩五九首之六:「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父侍挠惺a,空留后人之思;飛將難封,徒博數(shù)奇之嘆?!?br />2.矯健敏捷的將領(lǐng)?!度龂尽>砥?。魏書。呂布臧洪傳。呂布》:「布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姑?。陳汝元《金蓮記》第二七出:「十萬伍雄兵飛將,皆能略地攻城;三千員猛士謀臣,豈但如云似雨?!?/div>
《國語辭典》:飛將軍(飛將軍) 拼音:fēi jiāng jūn
1.漢代名將李廣。《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列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固?。李翰〈裴將軍昊射虎圖贊并序〉:「昔漢飛將軍亦為北平守,擊胡有困辱之事?!购喎Q為「飛將」。
2.泛指驍勇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元。
郝經(jīng) 〈〉詩:「赭袍白馬飛將軍,闊劍長槍不識字。」《儒林外史》第四○回:「飛將軍數(shù)奇,古今來大概如此!」
3.飛官,指戰(zhàn)斗機(jī)上的飛行員。如:「他從小立志要做個(gè)飛將軍,保家衛(wèi)國。」
《國語辭典》:龍城飛將(龍城飛將) 拼音:lóng chéng fēi jiàng
龍城,漢代匈奴諸長集會,祭祀先祖、天地、鬼神的地方。「龍城飛將」指威震匈奴,被稱為「飛將軍」的漢代名將李廣。參見「李廣」條。唐。王昌齡〈出塞〉詩二首之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div>
《漢語大詞典》:別劍(別劍)
喻夫妻生離死別。語本 南朝 宋 鮑照 之六:“雙劍將別離,先在匣中鳴。煙雨交將夕,從此遂分形。雌沉 吳 江里,雄飛入 楚 城。 吳 江深無底, 楚 闕有崇扃。一為天地別,豈直限幽明?”按,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謂, 楚 人 干將 、 莫邪 曾造雌雄之劍。 唐
岑參 《韓員外夫人清河縣君崔氏挽歌》之二:“遽聞傷別劍,忽復(fù)嘆藏舟。” 唐
楊衡 《夷陵郡內(nèi)敘別》詩:“分鸞豈遐阻,別劍念相尋。”
《國語辭典》:劍化(劍化) 拼音:jiàn huà
晉時(shí)張華命雷煥于豐城掘得龍泉、太阿雙劍,華與煥各佩一把,二人死后,劍墮入水中,化為二龍的故事。見《晉書。卷三六。張華傳》。后比喻各從其類。唐。
韓愈 三首之二:「鳳飛終不返,劍化會相從?!?/div>
《國語辭典》:劍氣(劍氣) 拼音:jiàn qì
1.寶劍的精光。如:「劍氣沖霄」?!读凝S志異。卷二。聶小倩》:「女曰:『室有劍氣畏人。向道途之不奉見者,良以此故?!弧?br />2.比喻人的才華和才氣。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劍氣凌云,而屈跡萬夫之下?!固?。
錢起 詩一○○首之八三:「自憐非劍氣,空向斗牛星。」
《漢語大詞典》:埋劍(埋劍)
《晉書·張華傳》載, 張華 時(shí)見有紫氣映射于斗牛二宿之間,邀 雷煥 共議,以為系寶劍之光上沖所致,當(dāng)在 豫章 豐城 ,因命 雷 為 豐城 令訪察其物。 煥 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馀,果得龍泉、太阿二寶劍。后以“埋劍”喻被埋沒或不得彰顯。 唐 沈佺期
《移禁司刑》詩:“埋劍誰當(dāng)辨,偷金以自誣?!?唐
杜甫 《秦州見敕目除薛三璩畢四曜兼述索居》詩:“掘獄知埋劍,提刀見發(fā)硎。”分門集注引 梅堯臣 注:“喻 薛 畢 二子幾年埋沒,今始奮發(fā)?!?/div>
《漢語大詞典》:延津劍(延津劍)
亦稱“ 延津?qū)殑?”。 指 龍泉 、 太阿 兩劍。 明 陳所聞
《金落索·代王皖城答》曲:“遭逢不讓 延津 劍,棄擲休如緑綺絃?!?明
張鳳翼 :“ 延津 寶劍看重會, 合浦 明珠喜再逢。”參見“ 延平津 ”。
《漢語大詞典》:延平津
古代津渡名。 晉 時(shí)屬 延平縣 (今 福建省 南平市 東南),故稱。據(jù)
《晉書·張華傳》載, 豐城 令 雷煥 得 龍泉 、 太阿 兩劍,以其一與 張華 。后 華 被誅,劍即失其所在。 雷煥 死,其子持劍行經(jīng) 延平津 ,劍忽躍出墮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見兩龍?bào)纯M,波浪驚沸。劍亦從此亡去。 唐
黃滔 《浙幕李端公泛建溪》詩:“更愛 延平津 上過,一雙神劍是龍鱗。” 金
元好問 《換得云臺帖喜而賦詩》:“世間曾有 華陀 帖,神物已化 延平津 ?!眳⒁姟?延津 ”。
《漢語大詞典》:張雷(張雷)
晉 張華 、 雷煥 的并稱。傳說二人據(jù)天象在 豐城 掘得寶劍龍泉、太阿。 唐
白居易 《聞李尚書拜相寄賀微之》詩:“ 夔 禼 定求才濟(jì)世, 張 雷 應(yīng)辯氣衝天。” 唐
賈島 《寄令狐綯相公》詩:“ 良 樂 知麒驥, 張 雷 驗(yàn)鏌鎁?!?宋
劉克莊 《沁園春·吳叔永尚書和余舊作再答》詞:“便煩問訊 張雷 ,甚斗宿無光劍不回。”參見“ 豐城劍氣 ”。
《國語辭典》:豐城劍氣(豐城劍氣) 拼音:fēng chéng jiàn qì
比喻有寶物的地方,即有不平常的跡象。參見「豐城貫斗」條。
《漢語大詞典》:星辰劍(星辰劍)
泛指寶劍。典出 晉 張華 望斗牛間紫氣掘獄屋基得劍事。見
《晉書·張華傳》。 唐 杜甫
《偶題》詩:“鬱鬱星辰劍,蒼蒼雷雨池?!?/div>
《漢語大詞典》:沖斗(衝斗)
晉 司空 張華 ,望見斗牛之間常有紫氣,問之道術(shù)家 雷煥 。 煥 謂寶劍之精,上徹于天,其地當(dāng)在 豫章豐城 間。因補(bǔ) 煥 為 豐城 令,掘地果得龍泉、太阿兩寶劍。見
《晉書·張華傳》。后因以“衝斗”比喻人的志氣超邁或才華英發(fā)。 唐
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詩:“有氣還衝斗,無時(shí)會鑿壞。” 唐
劉禹錫 :“諒衝斗兮誰見,伊戴盆兮何望?!?宋
王禹偁 《賦得南山行送馮中允之辛谷冶按獄》詩:“是何 屈子 不知己,衝斗太阿教補(bǔ)履?!?/div>
《漢語大詞典》:豐城劍(豐城劍)
《晉書·張華傳》謂 吳 滅 晉 興之際,天空斗牛之間常有紫氣。 張華 聞 雷煥 妙達(dá)緯象,乃邀與共觀天文。 煥 曰:“斗牛之間頗有異氣”,是“寳劍之精,上徹于天耳”,并謂劍在 豫章 豐城 。 華 即補(bǔ) 煥 為 豐城 令,“ 煥 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并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間氣不復(fù)見焉?!焙笫涝娢挠谩柏S城劍”贊美杰出人才,或謂杰出人才有待識者發(fā)現(xiàn)。 宋
葉適 《送孫偉夫》詩:“遠(yuǎn)尋 豐城 劍,虛負(fù) 歷山 月;發(fā)嫌梅柳催,到恨桃杏歇?!?元
柳貫 《送董侍御由江右赴南臺》詩:“熒光下合 豐城 劍,紫氣中懸執(zhí)法星。” 清
孫枝蔚 《贈魏生》詩:“才華順?biāo)?豐城 劍,和氣當(dāng)如春草軒?!币嗍∽鳌?豐劍 ”。 唐
杜甫 :“年事推兄忝,人才覺弟優(yōu);經(jīng)過辨 豐 劍,意氣逐 吳 鉤。”
《漢語大詞典》:豐城劍(豐城劍)
《晉書·張華傳》謂 吳 滅 晉 興之際,天空斗牛之間常有紫氣。 張華 聞 雷煥 妙達(dá)緯象,乃邀與共觀天文。 煥 曰:“斗牛之間頗有異氣”,是“寳劍之精,上徹于天耳”,并謂劍在 豫章 豐城 。 華 即補(bǔ) 煥 為 豐城 令,“ 煥 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并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間氣不復(fù)見焉?!焙笫涝娢挠谩柏S城劍”贊美杰出人才,或謂杰出人才有待識者發(fā)現(xiàn)。 宋
葉適 《送孫偉夫》詩:“遠(yuǎn)尋 豐城 劍,虛負(fù) 歷山 月;發(fā)嫌梅柳催,到恨桃杏歇。” 元
柳貫 《送董侍御由江右赴南臺》詩:“熒光下合 豐城 劍,紫氣中懸執(zhí)法星?!?清
孫枝蔚 《贈魏生》詩:“才華順?biāo)?豐城 劍,和氣當(dāng)如春草軒?!币嗍∽鳌?豐劍 ”。 唐
杜甫 :“年事推兄忝,人才覺弟優(yōu);經(jīng)過辨 豐 劍,意氣逐 吳 鉤?!?/div>
《漢語大詞典》:雙龍(雙龍)
(1).兩條龍。 北周
庾信 :“自當(dāng)八風(fēng)通,慶云聚,五老同游,三星運(yùn)曜,豈直雙龍?jiān)儋n,九雉重飛而已哉?!?唐
李白 《玉真仙人詞》:“清晨鳴天鼓,飆歘騰雙龍?!?唐
李商隱 《九成宮》詩:“云隨 夏后 雙龍尾,風(fēng)逐 周王 八馬蹄。”
(2).稱譽(yù)同時(shí)著名的兩個(gè)人,多指兄弟。著名的有 東漢 許虔 、 許邵 , 南朝 梁 謝舉 、 謝覽 , 柳惔 、 柳悅 , 唐 烏承玼 、 烏承恩 等。
《晉書·陸云傳》:“矯翮南辭,翻棲火樹;飛鱗北逝,卒委湯池。遂使穴碎雙龍,巢傾兩鳳?!卑矗酥?陸機(jī) 、 陸云 。
(3).相傳 晉 代 張華 見斗、牛二星之間常有紫氣,推知 豫章 豐城 有寶劍。 張華 派 雷煥 到 豐城 ,掘獄屋基,得寶劍二把。 張華 和 雷煥 各得其一。后 張華 被誅,其劍頓失。 雷煥 卒, 雷煥 之子持劍行經(jīng) 延平津 ,劍忽于腰間躍出墮水。使人下水取劍,不見劍,但見兩龍各長數(shù)丈,蟠縈有文章。后以“雙龍”用為寶劍之典。 唐
杜牧 《懷鍾陵舊游》詩之二:“未掘雙龍牛斗氣,高懸一榻棟梁材?!?宋
司馬光 《華星篇時(shí)視役河上寄郡中諸同舍》詩:“匣中夜半雙龍吼,乃知神物不自藏?!?清
孫枝蔚 《遇張容庵話舊》詩:“匣里雙龍?jiān)?,人間猛虎愁?!?梁啟超
《俠情記傳奇·緯憂》:“昨夜雙龍匣劍鳴,負(fù)汝汝難忍。”參閱
《晉書·張華傳》。
《漢語大詞典》:雷氏劍(雷氏劍)
傳說 三國 吳 未滅時(shí),斗、牛二星之間常有紫氣。及 吳 平,紫氣愈明。 豫章 人 雷煥 妙達(dá)緯象,言紫氣為 豫章 豐城 寶劍之精。尚書令 張華 即補(bǔ) 雷煥 為 豐城 令,密令尋之。 煥 至任,掘獄屋基,得雙劍,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紫氣不復(fù)見。及 張華 、 雷煥 死,兩劍化龍飛去。見
《晉書·張華傳》。 唐 谷神子
《博異志·韋思恭》:“昔 葛陂 之竹,漁父之梭, 雷氏 之劍,尚皆為龍,安知此名山大鎮(zhèn),豈非龍潛其身耶!”
《國語辭典》:共工 拼音:gōng gōng
1.神話傳說中炎帝的后裔。相傳與顓頊爭天子失敗,怒觸不周山而導(dǎo)致天柱折,地維絕。見漢。王充《論衡。談天》。又相傳共工為水神。《左傳。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jì),故為水師而水名。」也稱為「康回」。
2.職官名。堯時(shí)負(fù)責(zé)治水及掌百工事宜的官吏?!稌?jīng)。堯典》:「共工方鳩僝功?!?/div>
《國語辭典》:羊踏菜園(羊踏菜園) 拼音:yáng tà cài yuán
從前有個(gè)常吃青菜的人,一次吃了羊肉后,夢見五臟神說羊踏破了菜園。見隋。侯白《啟顏錄》。后譏笑人貪吃美食卻損傷了腸胃。
《國語辭典》:插架萬軸(插架萬軸) 拼音:chā jià wàn zhóu
萬軸書卷置于書架上。形容藏書豐富。宋。秦觀〈掩關(guān)銘〉:「插架萬軸兮星宿懸,口唫目披兮游圣賢?!?/div>
《漢語大詞典》:鄴侯書(鄴侯書)
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jì)聞·考史》:“﹝ 鄴侯 ﹞ 李泌 父 承休 ,聚書二萬餘卷,戒子孫不許出門,有求讀者,別院供饌。 鄴侯 家多書,有自來矣?!焙笠浴班捄顣睘椴貢醵嗟牡鋵?shí)。 宋
陳師道 《謝傅監(jiān)》詩:“平分太倉粟,盡讀 鄴侯 書?!?/div>
《漢語大詞典》:鄴侯架(鄴侯架)
同“ 鄴架 ”。 明 楊焯
《宣德窯脂粉箱歌為萊陽姜仲子賦》:“藥房藝圃比清閟,玉軸牙籤 鄴侯 架。” 清
查慎行 詩:“ 婁東 富文獻(xiàn),世守 鄴侯 架?!?/div>
《國語辭典》:鄴架(鄴架) 拼音:yè jià
唐代李泌家藏書豐富,泌封鄴侯,后人稱人藏書的地方為「鄴架」。
《漢語大詞典》:冠掛
謂帽子被東西鉤去。
《淮南子·原道訓(xùn)》:“ 禹 之趨時(shí)也,履遺而弗取,冠掛而弗顧。” 漢
崔駰 :“與其有事,則褰裳濡足,冠掛不顧,人溺不拯,則非仁也?!?/div>
《國語辭典》: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比喻辭去官職。參見「掛冠」條。唐。
岑參 〈〉詩:「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div>
《國語辭典》:掛冠(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漢王莽殺子,逢萌以為禍將累人,乃解冠掛東都城門而去。見《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逢萌》。后比喻辭官。《南齊書。卷五四。高逸列傳。杜京產(chǎn)》:「泰始之朝,掛冠辭世,遁舍家業(yè),隱于太平。」宋。
歐陽修 詩:「民淳政簡居多樂,無苦思?xì)w欲掛冠?!埂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缚蠢鲜琅_這等襟懷高曠,尊大人所以得暢然掛冠?!挂沧鳌笒旃凇埂ⅰ笒煲鹿凇?。
《國語辭典》:掛衣冠 拼音:guà yī guān
辭去官職。參見「掛冠」條。金。王寂〈日暮倚杖水邊〉詩:「蒼顏華發(fā)今如許,便掛衣冠已是遲?!?/div>
《國語辭典》: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比喻辭去官職。參見「掛冠」條。唐。
岑參 〈〉詩:「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國語辭典》:掛冠(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漢王莽殺子,逢萌以為禍將累人,乃解冠掛東都城門而去。見《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逢萌》。后比喻辭官。《南齊書。卷五四。高逸列傳。杜京產(chǎn)》:「泰始之朝,掛冠辭世,遁舍家業(yè),隱于太平。」宋。
歐陽修 詩:「民淳政簡居多樂,無苦思?xì)w欲掛冠?!埂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缚蠢鲜琅_這等襟懷高曠,尊大人所以得暢然掛冠?!挂沧鳌笒旃凇埂ⅰ笒煲鹿凇?。
《國語辭典》:羝羊觸藩(羝羊觸藩) 拼音:dī yáng chù fán
公羊以角撞籬笆,被籬笆纏住,前進(jìn)后退不得。語出《易經(jīng)。大壯卦。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埂斗馍裱萘x》第七回:「紂王沉吟不語,心下煎熬,似羝羊觸藩,進(jìn)退兩難。」《幼學(xué)瓊林。卷四。鳥獸類》:「進(jìn)退兩難,曰羝羊觸藩?!挂沧鳌秆蛴|藩籬」。
《漢語大詞典》:羝觸藩(羝觸藩)
見“ 羝羊觸藩 ”。
《國語辭典》:羝羊觸藩(羝羊觸藩) 拼音:dī yáng chù fán
公羊以角撞籬笆,被籬笆纏住,前進(jìn)后退不得。語出《易經(jīng)。大壯卦。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埂斗馍裱萘x》第七回:「紂王沉吟不語,心下煎熬,似羝羊觸藩,進(jìn)退兩難?!埂队讓W(xué)瓊林。卷四。鳥獸類》:「進(jìn)退兩難,曰羝羊觸藩。」也作「羊觸藩籬」。
《漢語大詞典》:觸藩(觸藩)
(1).以角抵撞藩籬。
《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漢
董仲舒 :“努力觸藩,徒摧角矣。”
(2).比喻碰壁,進(jìn)退兩難。 唐
駱賓王 《早秋出塞寄東臺詳正學(xué)士》詩:“弔影慙連茹,浮生倦觸藩?!?明 何大復(fù)
《進(jìn)舟賦》:“戇必至於觸藩兮,智或流於刻舟?!?清 泣紅
《胭脂血彈詞》第二回:“羵首常愁荒職任,觸藩又恐遇災(zāi)兇。”
《漢語大詞典》:觸藩羝(觸藩羝)
語本:“羝羊觸藩?!焙笠蛞浴坝|藩羝”比喻處于困境的人。 晉
郭璞 《游仙詩》之一:“進(jìn)則保龍見,退為觸藩羝?!?唐
杜牧 《朱坡》詩:“自塵何太甚,休笑觸藩羝?!?宋
葉夢得 詩:“不作巢幕燕,肯從觸藩羝。”參見“ 羝羊觸藩 ”。
《國語辭典》:羝羊觸藩(羝羊觸藩) 拼音:dī yáng chù fán
公羊以角撞籬笆,被籬笆纏住,前進(jìn)后退不得。語出《易經(jīng)。大壯卦。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埂斗馍裱萘x》第七回:「紂王沉吟不語,心下煎熬,似羝羊觸藩,進(jìn)退兩難?!埂队讓W(xué)瓊林。卷四。鳥獸類》:「進(jìn)退兩難,曰羝羊觸藩?!挂沧鳌秆蛴|藩籬」。
《漢語大詞典》:觸羅(觸羅)
(1).投入羅網(wǎng)。 唐
白居易 《感興》詩之二:“魚能深入寧憂釣,鳥解高飛豈觸羅?!?br />(2).打魚。謂隱退。 唐
李群玉 《留別馬使君》詩:“俱來海上嘆煙波,君佩銀魚我觸羅?!?/div>
《漢語大詞典》:戰(zhàn)蝸(戰(zhàn)蝸)
古代寓言,有建立在蝸牛角上的國家,右角上的叫 蠻氏 ,左角上的叫 觸氏 ,雙方常為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見
《莊子·則陽》。后以“戰(zhàn)蝸”比喻在細(xì)小事情上的爭奪。 元
趙孟俯 《蘇武慢》詞:“細(xì)看來聚蟻功名,戰(zhàn)蝸事業(yè),畢竟又成何濟(jì)!”
《漢語大詞典》:蝸角斗爭(蝸角鬭爭)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時(shí)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焙笠浴拔伣囚a爭”比喻因細(xì)事而引起爭斗。 宋
辛棄疾 《哨遍·秋水觀》詞:“蝸角鬭爭,左 觸 右 蠻 ,一戰(zhàn)連千里。”亦省作“ 蝸爭 ”。 清
魏源 之二:“蝸爭羶慕世間人,請來一共云山夕?!?/div>
《國語辭典》:蝸角(蝸角) 拼音:guā jiǎo
1.蝸牛的角。比喻細(xì)小。南朝梁。
沈約 詩:「蝸角列州縣,毫端建朝市?!贡敝堋?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0036' target='_blank'>庾信 〈〉:「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br />2.比喻為小事而時(shí)起爭端。參見「蠻觸相爭」條?!逗鬂h書。卷八八。西域傳。論曰》:「雖鄒衍談天之辯、莊周蝸角之論,尚未足以概其萬一?!?/div>
《漢語大詞典》:蝸角斗爭(蝸角鬭爭)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時(shí)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焙笠浴拔伣囚a爭”比喻因細(xì)事而引起爭斗。 宋
辛棄疾 《哨遍·秋水觀》詞:“蝸角鬭爭,左 觸 右 蠻 ,一戰(zhàn)連千里?!币嗍∽鳌?蝸爭 ”。 清
魏源 之二:“蝸爭羶慕世間人,請來一共云山夕?!?/div>
《國語辭典》:蝸角虛名(蝸角虛名) 拼音:guā jiǎo xū míng
比喻微不足道的浮名虛譽(yù)。參見「蠻觸相爭」條。宋。
蘇軾 詞:「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乾忙?!乖M鯇?shí)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徊瘌x鴦在兩下里。」
《國語辭典》:蝸角虛名(蝸角虛名) 拼音:guā jiǎo xū míng
比喻微不足道的浮名虛譽(yù)。參見「蠻觸相爭」條。宋。
蘇軾 詞:「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乾忙?!乖?。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div>
《漢語大詞典》:蝸角斗爭(蝸角鬭爭)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時(shí)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焙笠浴拔伣囚a爭”比喻因細(xì)事而引起爭斗。 宋
辛棄疾 《哨遍·秋水觀》詞:“蝸角鬭爭,左 觸 右 蠻 ,一戰(zhàn)連千里?!币嗍∽鳌?蝸爭 ”。 清
魏源 之二:“蝸爭羶慕世間人,請來一共云山夕。”
《國語辭典》:蠻觸(蠻觸) 拼音:mán chù
《莊子。則陽篇》中假設(shè)的兩小國。參見「蠻觸相爭」條。宋。
蘇軾 〈〉詩:「不知蠻觸氏,自有兩國憂?!?/div>
《漢語大詞典》:觸石(觸石)
(1).
《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 泰山 爾?!焙笠浴坝|石”謂山中云氣與峰巒相碰擊,吐出云來。
《文選·左思〈蜀都賦〉》:“岡巒糾紛,觸石吐云。” 李善 注:“
《春秋元命苞》曰:山有含精藏云,故觸石而出也?!?唐 李正辭
《賦得白云起封中》:“千年 泰山 頂,云起 漢皇 封。不作奇峯狀,寧分觸石容?!?br />(2).指險(xiǎn)峰。 晉
陸云 《喜霽賦》:“靖屏翳之洪隧兮,戢 太山 之觸石。”
《文選·郭璞〈江賦〉》:“播靈潤於千里,越 岱宗 之觸石。” 李周翰 注:“江中起云霧,疾速乃超越也?!?/div>
《國語辭典》:觸網(wǎng)(觸網(wǎng)) 拼音:chù wǎng
1.犯法?!赌鲜?。卷二九。蔡廓傳》:「卿何敢故爾觸網(wǎng)?」
2.球或球員碰觸球網(wǎng)。如:「這球觸網(wǎng),重新開球?!?/div>
《國語辭典》:嬰鱗(嬰鱗) 拼音:yīng lín
傳說龍喉下逆長著尺把長的鱗片,若有人觸犯鱗片,龍必怒而殺人。語本《韓非子。說難》:「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故后世將臣子勇于諫諍而冒犯君主威嚴(yán),或觸怒有強(qiáng)權(quán)的人而招致殺身者,稱為「嬰鱗」。宋。
蘇軾 〈〉:「出而從仕,有狂狷嬰鱗之愚?!挂沧鳌概骥[」。
《漢語大詞典》:批鱗(批鱗)
(1).謂敢于直言犯上。
《陳書·后主紀(jì)》:“若逢廷折,無憚批鱗。”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審平反紀(jì)略》:“ 曹御史 狂戇批鱗,不識忌諱,囚繫十載?!?清
邵長蘅 《題冀渭公所藏楊忠愍梅花詩卷》詩:“濺血九原仍化碧,批鱗一疏獨(dú)留丹?!?梁啟超
《中國歷史上革命之研究》:“足下而誠欲行革命也,誠欲行革命以救 中國 也,則批鱗逆耳之言,毋亦有一顧之價(jià)值耶!”參見“ 批逆鱗 ”。
(2).削除魚鱗。 元
李文蔚第二折:“快與我抹下淺盆,磨下刀刃,你看我雪片也似批鱗?!?/div>
《國語辭典》:批逆鱗(批逆鱗) 拼音:pī nì lín
逆鱗,指龍喉下倒生的鱗片。批逆鱗引申為直言諍諫。參見「嬰鱗」條。《戰(zhàn)國策。燕策三》:「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陛下導(dǎo)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數(shù)批逆鱗哉!」
《國語辭典》:犯鱗(犯鱗) 拼音:fàn lín
冒犯龍鱗。比喻直言諫諍?!蛾悤?。卷六。后主本紀(jì)》:「而世無抵角,時(shí)鮮犯鱗,渭橋驚馬,弗聞廷爭,桃林逸牛,未見其旨?!固?。許渾〈宣城贈蕭兵曹〉詩:「客道恥搖尾,皇恩寬犯鱗?!?/div>
《國語辭典》:嬰鱗(嬰鱗) 拼音:yīng lín
傳說龍喉下逆長著尺把長的鱗片,若有人觸犯鱗片,龍必怒而殺人。語本《韓非子。說難》:「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故后世將臣子勇于諫諍而冒犯君主威嚴(yán),或觸怒有強(qiáng)權(quán)的人而招致殺身者,稱為「嬰鱗」。宋。
蘇軾 〈〉:「出而從仕,有狂狷嬰鱗之愚?!挂沧鳌概骥[」。
《漢語大詞典》:觸龍鱗(觸龍鱗)
觸犯龍的逆鱗。比喻臣子對君主的過失犯顏直諫。
《后漢書·李云傳》:“故敢觸龍鱗,冒昧以請?!币嗍∽鳌?觸鱗 ”。
《舊唐書·高宗紀(jì)論》:“虛襟似納於觸鱗,下詔無殊於扇暍。” 明
王世貞 :“愛主投經(jīng)術(shù),如何遂觸鱗?!?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老蘇諫論》:“夫犯顏之禍,將彰君過。宜上思 召公 咨商之義,下念 鮑勛 觸鱗之誅也一段,又為 牧 之所本?!?/div>
《國語辭典》:逆鱗(逆鱗) 拼音:nì lín
指龍喉下倒生的鱗片?!俄n非子。說難》:「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