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年十月十八日。入攝山棲霞寺。登岸(廣弘明集作崖。注云:明本作岸。)極峭。頗暢懷抱。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又再游此寺。布法司施菩薩戒。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奉送金像還山。限以時務(wù)。不得恣情淹留。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更獲拜禮。仍停山中宿。永夜留連。棲神悚聽。但交臂不停。薪指俄謝。率制此篇。以記即目。俾后來賞者。知余山志。(廣弘明集作此志焉。注云:三本、宮本無焉字。)
凈心冰雪,暮齒逼桑榆。
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
歲華皆采穫,冬晚共嚴(yán)枯。
濯流濟(jì)八水,開襟入四衢。
玆山靈妙合,當(dāng)與天地俱。
石瀨乍深淺(廣弘明集云三本、宮本作淺深。),崖煙遞有無。
缺碑橫古隧,盤木臥荒涂。
行行備履歷,步步轔
高僧跡共遠(yuǎn),勝地心相符。
樵隱各有得,丹青獨不渝
遺風(fēng)佇芳桂,比德喻生芻。
寄言長往客,悽然傷鄙夫。
注:廣弘明集三十。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三作再游棲霞寺言志。詩紀(jì)百五。
⑴ 廣弘明集作迫。注云:明本一作逼。詩紀(jì)云:一作迫。文苑作通。
⑵ 廣弘明集作聿。注云:明本作華。文苑云:一作聿。
⑶ 廣弘明集作具。注云:明本作共。
⑷ 文苑作煙岸。注云:一作崖。
⑸ 文苑作憐。廣弘明集云:明本一作憐。詩紀(jì)云:一作憐。
⑹ 廣弘明集作崴。注云:明本作威。宮本作葳。
⑺ 寺猶有朗詮二師、居士明僧紹、治中蕭??塑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