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與鄂爾泰同任閣臣最久者為張廷玉廷玉桐城人前大學士張英之子由康熙庚辰翰林直南書房薦陟內閣學士擢侍郎皇考御極晉尚書授大學士為軍機大臣余即位每優(yōu)遇之以其為兩朝舊臣小心慎密有足嘉者乾隆十四年致仕余賦詩以寵其行乃陛辭時乞余一言為配享太廟左券則非臣子所宜請及廷玉卒于家余仍遵皇考遺詔行而彼時不得不示以懲戒固亦瑕瑜不能相掩也
風度如九齡,祿位兼韋平。
承家有厚德,際主為名卿。
不茹還不吐,既哲亦既明。
述旨信無二,萬言頃刻成。
繕皇祖實錄,記注能盡誠。
以此蒙恩眷,顧命配享行。
及予之蒞政,倚任原非輕。
時時有贊襄,休哉國之楨。
懸車回故里,乞言定后榮。
斯乃不信吾,此念詎宜萌。
臧武仲以防,要君圣所評。
薄懲理固當,以示臣道貞。
后原與配食,遺訓敢或更。
求享彼過昭,仍享吾意精。
斯人而有知,猶應感九京。
⑴ 余于臣下無不推誠相待矧朝夕左右之大臣何轉不能諒余心乎廷玉配享以此太廟本皇考遺詔余曷敢不遵乃廷玉將歸為請則不免于要君矣
⑵ 廷玉雖有過余仍不加重譴即廷議謂當削爵奪職不準配享并不準回籍余猶念其大學士由享雖屬過分然已恭奉皇考簡用不忍罷斥至配遺詔亦不忍改惟伯爵乃余所特加彼既忍于負予不宜令其誇榮田里因削去伯爵仍準以大學士銜休致及其既卒仍令配享太廟余于廷玉曲示保全使彼泉下有知當如何銜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