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句因包含“書三太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太息
詠史 其二 (丁卯) 清末至民國 · 黃節(jié)
押詞韻第十七部
王畿制既紊,大都乃偶國。
鄉(xiāng)遂變軌里,都鄙亂阡陌(周衰,大都偶國王畿之制紊。連鄉(xiāng)軌里之法行,鄉(xiāng)遂之制紊。贏秦阡陌,豪強兼并,都鄙一同之制亦紊)。
均人失所掌,平土惡可得。
元魏詔均田,自上之指給。
男婦逮奴婢,田受各有級(元魏太和間,下詔均給天下民田,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奴婢依良丁,牛一頭,受田三十畝)。
擾民恩不周,制地已無術(shù)。
元稹畫作圖,周主所嘆惜。
吏民詔先習(xí),一歲行不及(周世宗覽元稹《均田圖》,慨然嘆曰:“此致治之本也?!蹦嗽t頒其圖法,使吏民先習(xí)知之,期以一歲大均天下之田。事未及行而殂)。
視魏倘設(shè)施,五十或笑百。
宣和乃置局,投牒任誣白。
私田指天荒,主者反租役。
魯山闔縣田,盡括不留隙(宋宣和中,李彥置局汝州,凡民間美田,使他人投牒告陳,指為天荒。魯山闔縣盡括為公田,焚民故卷,使田主輸租,訴者輒加威刑。公田既無二稅,轉(zhuǎn)運使亦不為奏除,悉均之他州。王洙言:天下田稅不均,請用郭咨孫琳千步開方法,頒州縣,以均其稅,則不事均地而事均稅矣)。
奪良以入公,奪公復(fù)有賊。
均地不可行,均稅濟(jì)其塞。
郭咨孫琳方,救敝出末策。
美名固可慕,實施竟何益。
天下方騷然,廢書三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