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皇天鐘精于尼丘,肇錫余以道脈。
始余有志于心法,恐道統(tǒng)之莫續(xù)。
究精一于唐虞,南薰墟兮草碧。
溯淵源于商周,岐山郁兮愁云。
帝王遠(yuǎn)兮世已衰,孰繼持乎斯文。
曩余始倡于闕里,微回也吾誰與歸。
養(yǎng)天真于簞瓢,指圣域猶高追。
恒服膺而默契,邀堯舜與之為師。
道已成于四勿,庶幾斯道之有依。
紛吾正脈之攸主,幾年憂懼乎不傳。
始得子于三千,喜罔墜其極天。
既得人為之依歸,余縱死其何傷。
夫何彼蒼之不吊,奄一朝而云亡。
慨杏壇之無人,瞻陋巷其凄涼。
余以天為可恃,夫何禍余之斯酷。
昔聞仁者之必壽,今胡為乎邈邈。
豈余身之足悲,慮吾道之莫壽。
厥初堯舜之圣,爰執(zhí)中而相授。
儼禹湯之祗敬,逮道統(tǒng)(道統(tǒng)一作統(tǒng)緒)于文武。
幸一脈之屬我,豈自我而斷絕。
天既奪余之所恃,嗟余獨生其何益。
回之喪即余之喪,孰能開其后覺。
昔汝之潛伏陋巷,夫豈獨善之為樂。
吾既轍環(huán)乎四海,安貧窶而養(yǎng)德。
道雖不行于一時,庶將傳汝而永久。
況十年函丈之講明,情豈啻于君父。
哀中道而遽殞,謇余懷之罔極。
人或云賜也之穎悟,余獨惡其貨殖。
亦知夫商也之篤信,奚足與議夫傳統(tǒng)。
羌孰可與授受,增余懷之悲慟。
縱寬假于天命,實潛慟乎正學(xué)。
想精神于彷佛,邈余懷(余懷一作世顏)之不可接。
立洙泗而郁悒,渙余涕之盈眶。
嗟嗟乎柰何,仰視天之茫茫。
系曰:唐虞既遠(yuǎn),文武墜兮噫。
獨有顏回,其庶幾兮噫。
一朝飄逝,不可希兮噫。
天實喪余,將安適兮噫。
我罪伊何,罹此厄兮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