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句因包含“干旄”,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干旄
第 43 句因包含“燕昭,尊隗”,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尊隗
第 54 句因包含“石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石渠
第 59 句因包含“逃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逃名
進(jìn)善旌(以設(shè)之通衢俾人進(jìn)善為韻) 唐 · 陳諷
 出處:全唐文卷六百十四
哲王儲精庶務(wù)。示人降衷
一善之咸睹。俾偫情而大同。
抗以高旌。式觀于五達(dá)
萃茲多士。以聞乎四聰。
是用疵厲達(dá)幽仄。和上下而宣德風(fēng)。
有道無隱。善如流而必通。
原夫創(chuàng)自堯心。變昭漢列。
參夫析羽之制。有類干旄之設(shè)。
名既匪于司常。用有殊掌節(jié)。
多通達(dá)之要會。集寰海賢哲。
每聞致主之言。時得興邦之說。
足以見王臣之謇謇。圣德孜孜。
示人有作。虛已無私。
旌非善而罔進(jìn)。國非賢而不釐。
遵道員來。懋德音而親問。
擇陰斯止。備獻(xiàn)替陳詞
一德而見答。俾兆人而賴之。
徒美夫因事立名教人示信。
略孤表以遙集。掩偫才而得雋。
無勞負(fù)笈而來。豈必系轅而進(jìn)。
于以光啟帝道輝映天衢。
燕昭。小齊景之招虞。
正以居中。表宏道之在我。
直而端本。知立德不孤。
于是野絕遺賢。朝無闕典。
崇標(biāo)而勸義。臨廣術(shù)而來善。
豈比夫周聆木鐸之謠。漢尚石渠之選。
方今酌憲前古。肇康有人
葑菲而并采。俾弓旌而是陳。
故野無逃名之士。朝有俾象之臣。
舉善陟明。振遺芳于虞帝。
率心敗德。矯覆轍嬴秦。
然則庶績交修遐邇率俾。
片善可錄。庶無疑室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