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玉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玉京
第 5 句因包含“飛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飛廉
第 8 句因包含“金石,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金石聲
第 11 句因包含“翟衣”,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翟衣
第 15 句因包含“三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山
第 16 句因包含“九轉(zhuǎn)”,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九轉(zhuǎn)
第 5 句因包含“飛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飛廉
第 8 句因包含“金石,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金石聲
第 11 句因包含“翟衣”,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翟衣
第 15 句因包含“三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山
第 16 句因包含“九轉(zhuǎn)”,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九轉(zhuǎn)
京師至德觀法王孟法師碑銘 隋末唐初 · 岑文本
四言詩 出處:全唐文卷一百五十
觀夫太陽始旦。指崦嵫其若馳。巨川分流。趨渤澥而不息。是以至人無已。先天地而御六氣。列仙神化。隘宇宙而遺萬物。與大齊魯搢紳。束名教于俄景。漢魏豪杰。徇榮利于窮途。何異于蜉蝣生于崇朝。爭長于龜鶴。秋毫出于末兆。計(jì)大于昆閬者哉。若乃岱山龍駕。傳神丹之秘訣。秦都鳳祠。流洞簫之妙響。用能延頹年于昧谷。振朽骨于元廬。白玉之簡。祈西王而可迎。青云之衣。師東陵而易襲。豈非度世之寶術(shù)。登遐之妙道焉。法師俗姓孟氏。諱靜素。江夏安陸人也。其先徙里成仁。繼跡于孔墨。冬筍表德。齊聲于曾閔。是以貽則當(dāng)世。錫類后昆。軒冕之盛。既富于天爵。賢明之質(zhì)。獨(dú)表于仙才。固以軼仲弓之奕葉。邁陽元之馀慶者矣。法師稟兩儀之靈和。體五常之休德。崇蘭散馥。掩蕭艾于芳春。朗月揚(yáng)輝。蕩云霧于清夜。盈尺之寶。出鄢郢而連城。徑寸之珍。入大梁而照乘。豈惟揚(yáng)號異才。馳聲益部。曹稱孝行。播美上虞而已哉。幼而慕道。超然拔俗。志在芝桂。譬芻豢于糠秕。心系煙霞。方綺羅于桎梏。既而初笄云畢。迨吉有興。懿戚托繼世之援。慈親割相離之情。千金甫陳。百兩將戒。法師凌霜之操。必守節(jié)于元冬。匪石之誠。誓捐生于白刃。素概難奪。嘉禮遽寢。乃脫屣通德之門。絕景集靈之館。虔修經(jīng)戒。長甘蔬菲。漱元?dú)?/span>于亭午。思輕舉于中夜。若夫金簡玉字之馀論。元化道樞之妙旨。三皇內(nèi)文。九鼎丹法。莫不究其條貫。猶登山而小魯。踐其戶庭。若披云而見日。允所謂天挺才名。人宗???/span>者已。隋高祖文皇帝聞風(fēng)而悅。徵赴京師。亦既來儀。居于至德之觀。公卿虛已。士女翹心。于是高視神州。廣開眾妙。懸明鏡于講肆。陳鴻鐘于靈壇。著箓之侶。升堂者比跡。問道之客。及門者成偫。雖列星之仰天津。眾山之宗地軸。未足以喻也。我高祖以大圣締基。功踰覆載。皇上以欽明纂緒。道冠犧農(nóng)。崇三清以緯民。懷九仙而濟(jì)俗。天地交泰。中外和平。法師維持科戒。宏宣經(jīng)典。時(shí)歷夷險(xiǎn)。懷趙璧而無玷。年殊盛衰。鼓吳濤而不竭。跡均有待。心葉無為。循大小于天倪。既齊椿菌。忘壽夭于物化。寧辨彭殤。而靈氣有感。仙骨夙著。金液方授。駕白龍而不反。玉棺遽掩。望青鳥之來翔。以貞觀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遺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顏色如生。舉體柔弱。斯蓋仙經(jīng)所謂尸解者也。冕旒惜道門之梁壞。搢紳悼人師之云亡。固以恩侔撤樂。悲踰輟相。有敕賜以賻禮。資給葬事。并加隆焉。弟子陳光等。義結(jié)在三。名高入室。對衣履而增絕。瞻風(fēng)云而永慕。思欲寄銘贊以敘思。勒琬璧以紀(jì)德。俾夫成銀之室。神變久而若在。遺履之地。靈跡垂于不朽。其詞曰。
西秦簫響,東陵圣跡。
霞舉玉京,云開金液。
飛廉先路,勾芒奉璧。
形表丹青,聲流金石。
元風(fēng)誰纂,允屬賢明。
翟衣絕志,鶴御依情。
棲心大道,投跡長生。
三山可陟,九轉(zhuǎn)方成。
靈化人間,高翔羽服。
白蜺擁蓋,青虬夾轂。
丹灶留煙,仙壇馀竹。
貽則終古,永播蘭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