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多音字下載詞林正韻表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潛 鹽韻,平聲 (qián):音???!墩f文》涉水也?!稉P(yáng)子·方言》潛涵,沉也。又藏也。
潛 艷韻,去聲 (qián):音??。義同。一曰伏流。
繁體或異體字:
拼音:qián  韻部:鹽、艷

〈動〉
    (形聲。本義:沒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動)
  • 同本義
    • 潛,涉水也?!墩f文》。朱駿聲按:沒水以涉曰潛。
    • 潛龍。——《易·乾龍》
    • 潛雖伏矣?!?a href='/Query.aspx?type=poem1&id=300'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詩·小雅·正月》
    • 游魚潛綠水?!?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5338' target='_blank'>曹植《情詩》
    • 沈潛相克?!稌ず榉丁?/li>
    • 潛龍騰淵?!?span id="qpfw6ai" class='label'>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 又如:潛水
  • 隱藏
    • 潛服賊器不入宮?!吨芏Y·閽人》
    • 潛醢以食后?!蹲髠鳌ふ压拍辍?/li>
    • 日星隱耀,山岳潛形?!?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783' target='_blank'>范仲淹《岳陽樓記》
    • 膽寒潛蹤。——《廣東軍務(wù)記》
    • 又 潛避兩炮臺中。
  • 又如:潛晦(潛藏養(yǎng)晦。又指隱藏才能);潛德(韜養(yǎng)隱藏的內(nèi)涵、美德);潛逸(隱逸);潛戶(隱藏的洞穴);潛包,潛苞(包藏);潛光(隱藏光彩);潛名(隱姓埋名)
  • 深隱;隱居 。如:潛居草野(隱居在民間);潛而不用(小人當(dāng)?shù)溃ト酥灰藵摬?,不可有?;潛夫(隱者);潛升(謂或隱或顯);潛戶(深隱的門戶)
  • 專心 。如:潛志(專心致志);潛研(專心鉆研);潛修(專心修養(yǎng));潛神(猶專心)
  • 潛入水中 。如:一只大水鼠從此岸潛下
  • 埋葬
    • 西望大澤,后稷所潛也?!渡胶=?jīng)》
  • 暗流
    • 東望澤,河水所潛也?!渡胶=?jīng)》
  • 又如:潛演(水在地下流動);潛源(潛伏著的水源)
  • 測量;探測
〈形〉
  • 深;沉
  • 又如:潛林(高深的樹林);潛深(幽深隱蔽);潛渫(深浚);潛寐(深眠);潛運(yùn)(深謀);潛潤(深深沾惠)
  • 無形中 。如:潛毀(潛移默化地毀謗);潛息(無形中止息);潛移(無形中變化);潛潰(無形中毀壞)
〈副〉
  • 秘密地;暗中
    • 同惡潛謀?!吨軙の恼?/li>
    • 于是潛行而去?!稇?zhàn)國策·秦策》
    • 隨風(fēng)潛入夜。——·杜甫《春夜喜雨》
    • 多潛易之。——·方苞《獄中雜記》
    • 封奏時(shí)潛易。
  • 又如:潛地(偷偷地);潛息(悄悄止息);潛目(偷看);潛使(秘密出使);潛師(秘密出兵);潛逸(秘密逃跑)
康熙字典



  • 唐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鹽切,??音??。
  • 說文》涉水也?!稉P(yáng)子·方言》潛涵,沉也。又游也?!对]》潛行水中,亦曰游。
  • 又藏也?!?a target='_blank'>易·乾卦》陽氣潛藏。
  • 又《爾雅·釋言》潛,深也?!?a target='_blank'>詩·小雅》潛雖伏矣。
  • 又漢水之別名?!?a target='_blank'>爾雅·釋水》水自江出爲(wèi)沱,漢爲(wèi)潛。《書·禹貢》沱潛旣道。
  • 又丘名?!?a target='_blank'>爾雅·釋丘》晉有潛丘。
  • 又地名。《春秋·隱二年》公會戎于潛。
  • 又邑名?!?a target='_blank'>史記·楚世家》吳取楚之六潛。
  • 又潛江,縣名?!稄V輿記》屬安陸府。
  • 又牛名?!?a target='_blank'>酉陽雜俎》句漏縣大江中有潛牛。
  • 又姓。宋安撫使?jié)撜f友。
  • 又《小爾雅》魚之所息謂之潛?!?a target='_blank'>詩·周頌》潛有多魚?!秱鳌窛摚R也。
  • 又《廣韻》《集韻》??慈艷切,音??。 (艷韻)
  • 義同。一曰伏流。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涉水也。上文云潛行水中。對下文浮行水上言之。邶風(fēng)傳云。由厀以上爲(wèi)涉。然則言潛者、自其厀以下??於水言之。所謂泳也。左傳哀十七年。越子以三軍潛涉。又按潛汓等字、後人不甚分明。若水經(jīng)注江水篇云。有潛客泳而視之。見水下有兩石牛。此則謂潛全??水中矣。一曰藏也。此今日通行義。釋言曰。潛、深也。方言曰。潛、涵、沈也。從水。朁聲。昨鹽切。七部。一曰漢爲(wèi)潛。釋水文。劉逵注蜀都賦云。禹貢梁州、迤潛旣道。有水從漢中沔陽縣南流。至梓潼漢壽縣。入大穴中。通罔山下。西南潛出。今名伏水。舊說云禹貢潛水也。郭樸爾雅音義同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