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共 1243613 首) 目錄 下篇 作品不分行

鄱陽湖行·鳥類 此文由攝影記者陳逸航隨氣候觀察團(tuán)前往鄱陽湖考察后撰寫并配圖。搜韻網(wǎng)配詩。

攝影·文字 | 陳逸航
時間·地點 | 2011年5月、2012年10月,鄱陽湖周邊



小鸊鵜。游禽的一種,體小而矮扁,比鴨稍小。腳近尾端(通常,游禽的腿越偏向身體后部,潛水能力越強(qiáng),潛水深度越深),翅短小,不善飛行。極會潛水,常成群游于水面,受驚即潛入水中。俗稱“油鴨”。


由于常在水中活動,小鸊鵜有發(fā)達(dá)的尾脂腺分泌油脂,用喙涂抹在羽毛上可以用來防水。


小鸊鵜是中國最常見的水鳥之一,多在山地小型水面活動。營巢于沼澤、池塘、湖泊中叢生蘆葦、燈心草、香蒲等地。

 鸊鵜賦 (晉·張望)
余睹鸊鵜之為鳥也。形貌叢蔑。尾翮燋陋。樂水以游。隨波淪躍。汎然任性。而無患也。惟鸊鵜之小鳥。托川湖以繁育。翩舒翮以和鳴。匪窘惕于籠畜。瀺灂池沼。容與河洲。翔而不淹。集而不留。值污則止。遇澤則游。淪潭里以銜魚。躍浪表而相求。萃不擇渠。娛不擇川。隨風(fēng)騰起。與濤回旋。沉竄則足撥圓波。浮泳則臆排微漣。率性命以閑放。獨(dú)遨逸而獲全。



鸕鶿,俗稱魚鷹、水老鴉。善于潛水,以長而鉤的嘴捕魚。營巢于中國各地湖泊中礫石小島或沿海島嶼。鸕鶿頷下有喉囊,可把捕捉到的魚貯在里面,因此有漁民把它們馴養(yǎng),用來捕魚。

 觀放鸕鶿 (宋·艾性夫)
烏鬼淋漓受指呼,江魚終日為人驅(qū)。
扼吭不及能言鴨,哇肉幾同反哺烏。
暫滿空喉如癭大,竟無半尾塞腸枯。
少寬頸組方謀飽,水冷沙寒日已晡。

 效唐僧無則詠物詩四首 其二 鸕鶿鳥 (元末明初·張昱)
縭褷羽翼作群飛,殘害溪魚欲自肥。
滿嗉腥涎吞不下,為人長忍一生饑。


荒廢田野上的牛背鷺。俗稱黃頭鷺、放牛郎。在濕地中較干的地方出現(xiàn),常跟水牛在一起,啄食其從草地上引來的昆蟲,兼食魚、蛙等。因常在牛背上歇息而得名。


幾近干涸的魚塘中,飛起的一只鷺鷥,枕部兩條細(xì)長飾羽顯示其處于繁殖期。以各式魚蝦為主食,兼食甲殼動物和昆蟲。繁殖期和黃頭鷺、夜鷺集體筑巢于竹林、樹林中。

 鷺鷥 (唐·杜牧)
雪衣雪發(fā)青玉觜,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yuǎn)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fēng)。

 鷺鷥 (唐·羅隱)
斜陽澹澹柳陰陰,風(fēng)裊寒絲映水深。
不要向人誇素白,也知常有羨魚心。

 夜鷺 (元·張玉娘)
白鷺?biāo)耷镖?,夜寒如墮雪?
久立不飛去,月明霜?dú)赓?/p>


缺水魚塘里,泥涂上的兩只鶴鷸。喜歡小群出現(xiàn)于魚塘、沿海灘涂及沼澤地帶,不時會涉水覓食,甚至游泳。


黑翅長腳鷸。喜歡在沿海淺水及淡水沼澤地活動。體型修長,擁有一雙可以在較深水的地方覓食長腳。以體型細(xì)小的魚類、昆蟲、蝌蚪為食物。


把珠湖“瓢里山”(小島)作為棲息地的夜鷺?;顒雍腿∈秤谡訚伞⒑雍嫔?。主要取食蛙類、小魚、蝦等水生動物,偶爾吃一些植物性食物。


中國全境都能看到夜鷺的身影,在東北、華北、甘肅、四川、華中、長江流域等省區(qū)為夏候鳥,在長江以南省份為留鳥。


夜鷺常棲息于臨近水域的闊葉樹林中,往往以數(shù)百只的大群占據(jù)一片樹林營巢。


一只飛行的中的大白鷺。它們同樣以瓢里山為棲息地。大白鷺喜在水邊淺水處涉水覓食,也常在水域附近草地上慢慢行走,邊走邊啄食。大白鷺喜歡群居,因此很容易被人大量捕捉,已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名單。


田野上空的一只灰頭麥雞,飛行時發(fā)出尖聲。體長約35厘米,是典型的曠野鳥類,棲于近水的開闊原野、河灘、稻田及沼澤,以蚯蚓、昆蟲、螺類等為食。


灰頭麥雞為全球性易危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