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46—816 【介紹】: 唐僧。會稽人,俗姓湯,字澄源。幼年出家。讀書勤苦,受詩法于嚴維。后抵吳興,與皎然居何山游講,又與劉長卿、皇甫曾等以詩唱和,為包佶激賞。德宗貞元中,游長安,名振輦下。因流語激怒中貴,遭誣奏,徙汀州,后赦歸東吳。有詩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46或749—816 一作靈徹。詩僧。俗姓湯,字源澄(一作澄源),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出家后,住越州云門寺。長于律學,著有《律宗引源》21卷(今不存),為僧徒所稱。尤善詩文。初從嚴維學詩。自代宗大歷初年起,即名播一時。約于大歷末移居吳興何山,與詩僧皎然游,常相唱和。德宗興元元年(784),皎然致書于文壇盟主包佶、李紓,盛稱其詩。靈澈旋入長安,名振輦下。約于貞元三四年間,經(jīng)廬山、洪州,復歸越州。約于貞元六年(790),再入京師。約于貞元末因僧徒所疾,被誣獲罪,徙居汀州。憲宗元和初遇赦北歸。元和四年(809)住廬山東林寺,與江西節(jié)度使韋丹相往還。旋東歸湖州。后因宣歙觀察使范傳正之邀,往住宣州開元寺。元和十一年(816)卒。生平事跡散見劉禹錫《澈上人文集紀》、《宋高僧傳》卷一五、《唐才子傳》卷三。靈澈以善詩擅名江南達數(shù)十年之久。當時詩人如皎然、劉長卿、權德輿、柳宗元、劉禹錫、呂溫等,皆與其有過從。平生作詩凡2000首,由其門人刪取300篇,編為詩集10卷,另取其自大歷至元和50年間與時人唱和酬別之作,編為《酬唱集》10卷。二集今皆不存。今存詩以送別酬寄之詩為多,其中《東林寺酬韋丹刺史》、《歸湖南作》等篇,頗為后人所稱道。《全唐詩》編其詩為1卷,僅存16首及殘句10余則。另《澈上人文集紀》、《會稽掇英總集》尚存其詩1首及殘句2則,《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唐詩匯評
靈澈(746一816),字源澄,俗姓湯,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于云門寺出家,雖受經(jīng)論,篤好篇章,從嚴維學詩。建中末,居吳興何山,與皎然游。皎然以書薦于包佶、李紓。貞元初,北游長安,曾居嵩山蘭若。南返,至廬山,后歸越州。貞元中復至京師,為飛語所中,得罪徙汀州。后遇赦歸越。元和初,復游江西,又至澗州、湖州,終于宣州開元寺。有《靈澈詩集》及《酬唱集》各十卷,均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十六首,殘句若干。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八 攝念科(二)
稟賦純粹。篤學善屬文尤工詩章居越溪之云門寺。成立之歲。即聲譽遠播以毗尼講訓。從之游者。如趨阛阓。秘書監(jiān)嚴維隋州刺史劉長卿殿中侍御史皇甫曾。豈徒諧黃絹色絲 辭。亦且悟翠竹黃華之指。過吳興杼山。時皎然如晝。方獲重名。一見遂定林下交。盡予包佶中丞書。推致殊甚。及徹見佶。禮貌非常人所得。后權德輿。又移書問徹于晝。晝答之。如前書。其為儕輩所許如此。著律宗引源二十一卷。宋高僧傳·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釋靈澈。不知何許人也。稟氣貞良執(zhí)操無革。而吟詠性情尤見所長。居越溪云門寺。成立之歲為文之譽襲遠。講貫無倦生徒戾止如阛阓焉。故秘書郎嚴維劉隋州長卿前殿中侍御史皇甫曾。睹面論心皆如膠固。分聲唱和名散四陬。澈游吳興與杼山晝師一見為林下之游?;ハ鄵艄?jié)。晝與書上包佶中丞盛標揀其警句最所重者歸湘南作。則有山邊水邊待月明。暫向人間。借路行。如今還向山邊去。唯有湖水無行路句。此僧諸作皆妙。獨此一篇使老僧見欲棄筆硯。伏冀中丞高鑒深量。其進諸乎。其舍諸乎。方今天下有故大賢勤王。輒以非急干請視聽。亦昭愚老僧不達時也。然澈公秉心立節(jié)不可多得。其道行空慧無慚安遠。復著律宗引源二十一卷。為緇流所歸。至于玄言道理應接靡滯。風月之間亦足以助君子之高興也。其為同曹所重也如此。晝又赍詩附澈去見。佶禮遇非輕。又權德輿聞澈之譽。書問晝公?;睾啒O筆稱之。建中貞元已來。江表諺曰。越之澈洞冰雪。可謂一代勝士。與杭標霅晝分鼎足矣。不測其終。
作品評論
皎然《答權從事德輿書》
共20,分1頁顯示 靈澈上人,足下素識,其文章挺拔瑰奇,自齊梁以來,詩僧未見其偶。但此子跡冥累遷,心無營營,雖然,至于月下風前,猶未廢是。劉禹錫《澈上人文集紀》
世之言詩僧多出江左,靈一導其源,護國襲之,清江揚其波,法振沿之。如么弦孤韻,瞥入人耳,非大樂之音。獨吳興晝公,能備眾體,澈公承之。至如《芙蓉園新寺》詩云:“經(jīng)來白馬寺,僧到赤烏年。”《謫汀州》云:“青蠅為吊客,黃太寄家書?!笨芍^入作者閫域,豈獨雄于詩僧間耶!苕溪漁隱叢話
《雪浪齋日記》云:靈澈詩,僧中第一,如“海月生殘夜,江春入暮年”、“窗風枯硯水,小雨慢琴弦”、“經(jīng)來白馬寺,僧到赤烏年”,前輩評此詩云:“轉石下千仞江”。唐才子傳
(靈澈)上人詩多警句,能備眾體……里結念云壑,而才名拘牽,罄息經(jīng)微,吟諷無已。所謂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
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
五言絕句
七言絕句
天寒猛虎叫巖雪(一作穴),林(一作松)下無人空有月。
千年像教今不聞,焚香獨為鬼神說。
古風
致閑在一郡,民安已三年。
每懷貞士心,孫許猶差肩。
采異百代后,得之古人前。
捫險路坱圠,臨深聞潺湲。
上有千歲樹,下飛百丈泉。
清谷長雷雨,丹青凝霜煙。
遙將大壑近,闇與方壺連。
白石顏色寒,老藤花葉鮮。
軒皇自茲去,喬木空依然。
碧山東極海,明月高升天。
平野生竹柏,雖遠地不偏。
永愿酬國恩,自將布金田。
穆穆早朝人,英英丹陛賢。
誰思滄洲意,方欲涉巨川。
湖邊歸鶴唳寥泬,僧房半倚秦峰缺。
云生幽石何逍遙,泉去疏林幾嗚咽。
天寒猛虎叫巖月,松下無人空有雪。
千年像教人不聞,燒香獨為鬼神說。
按:見《會稽掇英總集》卷七,以《古今禪藻集》卷三相校
句
共20,分1頁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