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77—1853 【介紹】: 清江蘇婁縣人,字春木,一字子壽,號樗寮。監(jiān)生。在京師與洪亮吉、張問陶等唱和,有詩名。后受學姚鼐,以古文名。曾主講荊南、景吳書院。工畫墨竹。有《通藝閣詩錄》、《晚學齋文錄》、《樗寮文續(xù)稿》。又輯《清文錄》。晚晴簃詩匯·卷一二三
姚椿,字子壽,號春木,婁縣人。監(jiān)生,舉孝廉方正。有《通藝閣集》。船山詩草·序
爾來作者,彫文織采,終朝點綴,文章殆同書抄,體裁綺密,便稱才子,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張公,名家子,有殊才。仗氣愛奇,自致遠大,人實貧羸而文采高麗。推其文體,不避危仄,皆由直尋。善自發(fā)詩端,感蕩心靈,動無虛散,因物喻志,懷寄不淺,甚有悲涼之句,又巧構形似之言,無雕蟲之功,而韻入歌唱,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至乎吟詠性情,羌無故實,言在耳目之內,寓目輒書,使人忘其鄙近。然奇章秀句,良有鑿裁,得景陽之諔詭,含茂先之靡漫,雖復千篇,猶一體耳。嘗謂余曰:「我詩有生氣,譬應變將略,詎出經史?縱有乖文體,亦能自迥出?!褂嘀^文制,理過乎辭,精而難曉,此意銳而才弱也。動輒用事,拘攣補衲,傷其真美,有蕪漫之累矣。所以詩不得奇,殆均博弈。夫屬詞比事,但令清濁通流而鮮明緊健,斯為足矣。陳思贈弟,阮籍詠懷,謝客山泉,王微風月,季鷹黃華之唱,陶公詠貧之制,亦何以加焉?嶸今所錄,如流風回雪,似落花依草,一句一字,賞心流亮。每觀其文,幽居靡悶,欣欣不倦,請寄知者爾。乾隆壬子花朝,集鐘嶸《詩品》序,遂寧靈泉寺僧道嶸。船山詩草·自敘
自十五歲乾隆戊戌年始,至四十歲嘉慶癸亥年止,共二十六年,得詩三千五百五十二首,刪存一千七百四十六首,分為十五卷。其甲子四十以后詩,另卷附后,觀存者之有不必存,知刪者之有不應刪矣。愜心之事,難哉。嘉慶戊辰冬日,船山記,時年四十有五。船山詩草補遺·序
余未及冠,居里門,為博士弟子,與二三同志學為詩歌??陀凶跃焷碚撸⒎Q翰林檢討張船山先生之詩,見示一二篇,余讀之飄飄有仙氣,心竊愛慕之。又數(shù)年,有以先生《寶雞道中題壁》詩抄示者,余始駭然以驚。見其跋涉關河,崎嶇戎馬,欲歌欲泣,情見乎辭,以為太白、少陵復出也。又數(shù)年而先生解組僑寓吳門,余以南北奔馳,留京師者十年,恨未之見。及丁丑旋里,而先生歸道山矣。然所作詩業(yè)已刊行,懸書林不脛而走。余乃購得而盡讀之,則見其詩空靈縹緲,感慨跌蕩,脫盡古人窠臼,自成一家。如萬斛泉源,隨地涌出,洵乎天才亮特,非學力所能到也。然所刊詩,先生手自刪定,而敘中所言多至三千馀篇,存者僅千馀篇。余平日所見,如所作《分龍行》七言古風及《贈姚春木上舍》五言律數(shù)首,集中不載,意集外之詩,必有佳作弗得見者焉。先生所自言存有不應存,刪有不應刪者,其信然乎? 余以虧累被劾,匏系皖城,賴筆墨消遣,而陳君馭珊頻來視余,閒與談藝。先生其鄉(xiāng)人也,因言先生之詩不主故常,空諸依傍,句句出人之意外,語語入人之意中,心靈筆妙,為人所難及。尚有未刻之詩十五六卷,在其猶子張君立軒處,傳作尚多,可取以觀。余聞之不禁狂喜。翼日,果偕立軒挾詩以來,請于余日:「此先叔父刪剩之詩也,命藏于家,弗災棗梨。而吾鄉(xiāng)諸耆宿咸以為可傳,愿代為決擇,序而傳之?!褂辔┫壬?,如波斯寶藏,珊瑚木難、明珠翠羽充牣于中,而富商大賈往往不自寶重,及寒儉之家得其一二,方且誇耀于人,詫為希有,一旦委而棄之,不深可惜哉!爰擇其詞之名雋及有關風教者,復得四百馀篇以授立軒,謂之補遺。余不足以序先生之詩,而有不能已于言者,以道其平日愛慕如此也。道光二十有九年歲次己酉十月朔,梁溪后學顧翰蒹塘氏謹撰。船山詩草·跋
船山先生名噪海內,所刻《詩草》二十卷,久已家置一編矣。顧其詩乃先生手定,割愛頗多,往往有膾炙人口之作而集轉不載,讀者不能無遺珠之嘆。余與先生皆蜀人,慕先生之風,竊欲搜其原稿,為之補刊,而有志未逮。今年春,先生猶子立軒自蜀來皖,相遇于旅邸。啟其篋,得先生未刻遺稿,喜不自勝,因謀為重梓。而同鄉(xiāng)官皖中者,時有毛丹云、文鐘山、余方屏、李雨亭、周笏山、林辛柏諸君,復各出廉俸以襄厥成。爰倩顧君蒹塘選為六卷,弁以序言,付諸剞劂。其助為??闭撸瑒t又先生族人張君春衢與其弟仲昭也。道光己酉嘉平月,涪陵后學陳葆森謹跋。 (錄入:顧青翎 校對:周沛)
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
廿年節(jié)相望君門,手取輿圖奉至尊。
奢到汾陽難稱德,死如新息竟招魂。
任遭當?shù)缽椪录桑毎葜谐悢?shù)恩。
外戚勛名藩鎮(zhèn)罪,是非身后待誰論。
籌筆籌邊鬢有霜,酂侯勛伐在旂常。
岷峨形勝三持節(jié),戎馬功名幾戰(zhàn)場。
儒將軍容須整暇,暮年家難太倉皇。
孫宏東閣塵封后,誰下西州泣數(shù)行。
江南封事意如何,同唱西來出塞歌。
門戶竟分牛李局,邊庭終失鄧鐘和。
全家朝右恩榮極,三帥蠻中瘴癘多。
何幸武安猶免族,漫將朝露嘆蹉跎。
節(jié)鎮(zhèn)重登上將壇,炎風病骨易摧殘。
國恩畢竟捐軀報,公論都嗟得謚難。
百卷傳書名壽世,萬間廣廈士忘寒。
無干別有綏苗略,何止才人淚未乾。
七言絕句
離思天公也不堪,一星高動影毿毿。
烏靴紅笠青山路,不是江南是漢南。
絲鬢寥天感鳳笙,尊前翻唱柳枝情。
東君不怕離人苦,更遣明年著意生。
古風
三江合流勢初放,嘉州一城作堤障。
隔江群峰高插天,城中一峰屹相向。
江聲山色無盡姿,一峰盡納群峰奇。
穹樓乘風欲飛去,對面直撲三峨眉。
峨眉如美人,隱見乃有數(shù)。
太空無纖云,一角秀微露。
峰巔橫絕太古雪,直射雙眸氣寒冱。
兜羅綿影空濛濛,咫尺何曾墮煙霧。
君不見,東坡不作漢嘉守,太息陵云空載酒。
謝公家住會稽山,萬壑千巖重回首。
山巔白云殊有情,一片飛來落吟手。
登高著屐更持杯,宣城永嘉古來偶。
我聞蜀山首岷嶓,太蒙西來同嵯峨。
神仙靈跡閟終古,太沖賦出誰能訶。
名山不列五岳數(shù),灌莽堙沒千巖阿。
明朝徑擬入山去,飛云頂上?身過。
嘉慶之三載,孟夏月上旬。
舟行發(fā)巴渝,薄暮瀕江濱。
因思去年冬,此邑遭黃巾。
傳聞意尚惻,何況目睹真。
系纜上岸行,城市皆沈淪。
一山在城西,廟宇黯不新。
不知何王宮,樓觀棲微塵。
棟梁未盡圮,階級猶可循。
劫灰所偶遺,此亦靈光倫。
折行入禹廟,明德昭明禋。
謂當食萬年,何意荒荊榛。
內有前縣令,坐系經年春。
守土棄土走,何以腰垂紳。
諜告反得死,何以謝萬民。
廟前雙桂樹,圍大容轉輪。
曾見探丸來,烈焰飛城闉。
我欲從之語,無言獨含顰。
偶焉遇牙郎,為我瑣細論。
自云有父兄,同來達巴岷。
與君為同鄉(xiāng),身亦江南人。
嗟哉為利謀,豈意遭難屯。
先是驚風鶴,寇至聞比鄰。
自當靜境內,大義慷慨申。
民心既以安,士氣亦以振。
常時乏備御,臨難猶逡巡。
游偵彼何辜,乃向長流湮。
靜鎮(zhèn)爾豈能,聞賊意則瞋。
城中擊鐘鼓,城外叢棘矜。
此地高踞山,其下為通津。
寇來何坦如,不用設距堙。
官守死其職,去就民所遵。
縣令倉卒逃,余眾尤私身。
擠排大江中,戢戢為魚鱗。
親戚誰復知,但聞呼救頻。
縣尉獨守廨,平日頗寬仁。
賊渠知好官,推磨使之馴。
愿為厲鬼死,氣結不復呻。
元戎率滇師,解園策如神。
首問失城罪,有喙何能伸。
章綬宜在腰,積貯宜在囷。
犴狴宜有囚,庫藏宜有銀。
一一皆自服,縶俟軍事竣。
獨惜十萬家,一炬胥泯泯。
至今月黑時,野闊飛青磷。
眾者化為少,富者化為貧。
弟行尋其兄,兒啼號其親。
身亦有父兄,欲問無由詢。
孤身客他鄉(xiāng),已矣長含辛。
吾聞此言悲,涕泗橫無因。
蜀中苦兵久,惟有呼昊雯。
作詩紀姓氏,尉張令則陳。
生者戒守吏,死者勸為臣。
空山無人鳥欲棲,后者鴟嘯前猿啼。
兩面絕壁中一溪,眾峰壓天天亦低。
羲和有轡不得騁,山勢欲掣斜陽西。
斜陽到山不到地,影射瀑布晴無泥。
飛流直下二千丈,沖石石白一色齊。
有時欲落不肯落,片片擊碎青玻璃。
云根突兀峙崖底,沙石相夾成徑溪。
輿夫利涉視晴雨,我行雨過徑不迷。
平時暴漲盡淤沒,巨浸不許牛駕犁。
便思盛夏此消暑,道遠何用糇糧赍。
山行快意苦易盡,突落萬仞高崥嵽。
作勢傴僂磨盤蟻,舉步跼蹐藩觸羝。
仄身樹礙險被掛,當頭石崩如欲擠。
誰知此路有時上,風吹絕頂陰凄凄。
下坡走丸側復側,勢險節(jié)短不敢稽。
陂陀磈礨盡如此,直使人力窮攀躋。
令我回首望石峽,到此閣筆詩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