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臨

共 2 首
國學(xué)蘭亭歌(辛丑) 清 · 翁方綱
廿年寤寐天師庵,中山遺事故老談。
楊東里語亦疑似,臨自松雪夫誰諳。
梅岑來浚亦云爾,爭坐位石初同龕。
永樂中年鋤圃得,四分?jǐn)嗳魟θ辩啞?div class="fhhhbbz" id='poem_sentence_3_1138798_comment'>
行行位置都舛失,豈合稧序馳交驂。
此序雖云定武樣,界絲已爽銖兩三(每行視定武真本矮至二分或三分。)。
孫藏瘦本政如此,以配落水將毋慚。
孫叟又疑薛氏刻,虛舟謂勝東陽堪。
孰為薛法孰趙法,各以丹素殊辛甘。
樂毅趙臨儻并案,牡丹舒賦應(yīng)同耽。
吾謂定武此嫡嗣,未許潁井旁支參。
然終恨多嫵媚勢,后學(xué)盡向鷗波探。
蘭亭古法該篆籀,晉唐一脈元?dú)夂?div class="5nz1jbp" id='poem_sentence_12_1138798_comment'>
惜哉石膚磨拭久,弱縷細(xì)似眠春蠶。
我今水沃復(fù)手剔,淡墨猶真真青藍(lán)。
石瑩如鏡潤如玉,寶氣何啻初開函。
中鋒擪押語國子,要以筆正為指南。
橋門槐景卓亭午,滿院風(fēng)露來松楠。
云麾碑歌(丁巳) 清 · 翁方綱
趙董書皆出北海,書評(píng)反以趙亂真。
云麾二李趙所祖,趙臨之說何紛紛。
初從宋人有摹本,侈說唐拓疑前聞。
爾時(shí)尚未六礎(chǔ)斲,拓本已憾全文湮。
華亭戲鴻敘更置,天吳紫鳳顛非倫。
空馀二礎(chǔ)學(xué)祠壁,誤驚汴水搜羅勤
賤子童年游學(xué)舍,以手量礎(chǔ)如披榛。
銘詞尚辨句一二,意揣全石從圓輪。
乃知華亭敘次誤,如拓岳麓邊行循。
今年北海墨緣合,麓碑陰宇苔花新。
吳門果有舊拓在,故人惠許鉤摹親。
華亭董莫遞珍弆,咨嗟古墨如有神。
陜碑云麾相比似,強(qiáng)以肥瘦區(qū)龂龂。
又說鷗波在門外,竟憑鴻堂壽茲文。
嗚呼斯事豈小技,文章風(fēng)節(jié)于中存。
少陵長嘯滿天地,元?dú)夂剖幣徘飼F。
丸煤寸楮蒼勁骨,開元天寶磊落人。
并化麓碑界格勢,豈僅陜刻行押鄰。
及今可復(fù)茲石舊,大書豹韜翊府軍。
靈昌是年初改郡,壬午朔月月建寅。
太原逸人為摹勒,范陽福祿鄉(xiāng)前墳。
是吾北平古名跡,擬以臼礎(chǔ)同追論(石鼓作臼,云麾作礎(chǔ)。)。
況有錢子篆刻手,李君為琢青嶙峋(李春潭諾為伐石。)。
肯效華亭誤編甲,何傷籀鼓文闕辛。
只以真面還北海,一掃石墨鐫西秦。
中間斷齾質(zhì)疑處,多少秘奧難宣陳。
勿刪張寰馬駿跋,更通小篆參八分。
未必汴中四礎(chǔ)合,喜并李蔭題齋辰。
豈敢輕量趙與董,北平真意馳吳門。
嘉慶二年長至月,覃溪書約錢立群。
⑴ 十年前,畢秋帆中丞于汴城得一礎(chǔ),疑此碑之徙汴者,及洗視,乃隋舍利銘耳。
⑵ 北海書岳麓寺碑尾,極邊一行尚有北海書贊,予諦審舊本得之。此云麾碑前一礎(chǔ)之首邊一行,予洗石諦視,隱隱辨「邕文并」三字,今拓本失之。
⑶ 于曹倦翁藏本得岳麓碑陰北海小楷三百馀字。
⑷ 趙子函《石墨鐫華》考此碑,最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