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義符

相關人物:共 28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詩紀》云?!端螘繁緜髟唬毫脸醴钣篑{。道路賦詩三首。其一篇有憂懼之辭。按本傳。宋少帝廢。亮率行臺至江陵奉迎文帝。疑即此時作也。
夙棹發(fā)皇邑,有人祖我舟。
餞離不以幣,贈言重琳球。
知止道攸貴,懷祿義所尤。
四牡倦長路,君轡可以收。
張邴結(jié)晨軌,疏董頓夕辀。
東隅誠已謝,西景逝不留。
性命安可圖,懷此作前修。
敷衽銘篤誨,引帶佩嘉謀。
迷寵非予志,厚德良未酬。
撫躬愧疲朽,三省慚爵浮。
重明照蓬艾,萬品同率由。
忠誥豈假知,式微發(fā)直謳
⑴ ○《宋書》本傳?!对娂o》五十三。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其十 (757年12月) 盛唐 · 李白
七言絕句
① 天寶十五載六月己亥,祿山陷京師。七月庚辰,次蜀都。八月癸巳,皇太子即皇帝位于靈武。十二月丁未,上皇天帝至自蜀郡,大赦,以蜀郡為南京。
劍閣重關蜀北門,上皇歸馬若云屯。
少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上方繼統(tǒng)大寶。發(fā)號初年。
俾木鐸是徇。彰皇恩而宣。
清韻乍分。庶道乎無遠不浹。
長聲始振。將表乎有開必先。
蓋欲由舊章。布新令。
使有聞而必戒。如審樂以知政。
德音爰降。義符招諫之君。
大典允敷。道契多能之圣。
洪纖手運。斷續(xù)風移。
始條貫以遐遠。終激揚而廣施。
發(fā)千門以瀏亮。儆三條而逶迤。
將警乎偫心。斯乃有倫有要。
言提乎眾耳。孰可不識不知。
且夫洞然諧音。鏘爾立號。
豈比官師之職。無勞有司之告。
則知君立教。非鐸而不宣。
金有聲。非木而奚道。
所以酌彝古典。稽法前王。
范乎金。蓋取乎剛德示利。
振以木。期在乎直言有章。
罔非舌而是出。信有聲而必揚。
鄙伐鼓之坎坎。小和鈴之央央。
節(jié)奏中規(guī)。周旋有序。
合椌楬。諧律呂。
侈弇之制自異。陶匏之音不舉。
動而逾出。擊且殊于錞于。
虛以和鳴。懸匪勞于簨簴。
帶未央晨漏。時與俱來。
混南山殷雷。乍迷其所。
于以明盛禮。于以揚王猷。
日聞四方。聽思聰而廣被。
教覃萬國。澤咸霈而周流。
或乃妙響清越。綿綿將歇。
敢煩手于再振。冀駭耳于一發(fā)。
客有觀光以成文。愿刊象魏之闕。
黑云兵氣射天裂,壯士朝眠夢冤結(jié)。
祖龍一夜死沙丘,胡亥空隨鮑魚轍。
腐肉偷生三千里,偽書先賜扶蘇死。
墓接驪山土未乾,瑞光已向芒碭起。
陳勝城中鼓三下,秦家天地如崩瓦。
龍蛇撩亂入咸陽,少帝空隨漢家馬。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始予納履于重圍兮,期汗漫而遐征。
又眷眷而躊躇兮,觀國光于廣陵。
方郊禋之先慶兮,祥云郁乎帳殿。
忽黑幟之連林兮,朔吹激夫鳴箭。
瞻日隕于武林兮,又浴光于秦淮。
何羲和之鞭車兮,與吾愿以或乖。
吊夫差于姑蘇兮,望句踐于會稽。
送龍旂之翩翻兮,怒云氣之淫裔。
俯潮海之洋洋兮,蹇吾行之不濟。
傷春心乎江南兮,懷《九辯》乎三湘。
莽蒼梧之愁予兮,顧洞庭而浩湯。
計北歸之幾時兮,誓南征而徊徨。
星攸拱必北辰兮,客子懷惟故鄉(xiāng)。
雖山川之信美兮,非吾土以安翔。
結(jié)湘云以為廬兮,攬明月而為袂。
煮澗石以考槃兮,樂琴書而卒歲。
曷斂跡之遙遙兮,道未昧而孰睹?
鯨鯢翻于陸海兮,曠野嗥夫兕虎。
掃欃槍于紫清兮,翳黃道以榛莽。
蹙四方而靡騁兮,民曷罹此怒也!
豈天運抑人事兮,吾未聞其故也。
悼厲階之方梗兮,誰不仁而落基?
溯頹波以討源兮,我有云君其聽之。
監(jiān)自古與在昔兮,懿哲后之御極。
儼動作于威儀兮,起風化于衽席。
故妺喜、妲己兮,滅夏商之祀,飛燕、太真兮,傾漢唐之國。
何覆轍之荒忽兮,邇聲色而縱極。
曼三十六宮之蛾眉兮,承倩盼而弗懌。
慚柏谷之主人兮,托富平之貴客。
朝貰酒乎新豐兮,暮更衣乎綺陌。
湛露瀼瀼乎草茨兮,孔鸞雍雍乎枳棘。
九侯爭寵以迅眾兮,五家競麗于淫泆。
靡夜宴而絕纓兮,姱大庭而衷衵。
寵光爛以相紛兮,莫敢指乎東霓。
入聲。
故沬鄉(xiāng)采葑菲于要期兮,溱洧贈芍藥于戲劇。
三綱蕩而淪胥兮,此所以啟亂萌者一也。
人才不足以屹柱石兮,法度不足以斥麗敝。
崇傾宮與瑤臺兮,鳩班輸與工倕。
土賈埒于粟帛兮,木林蔽于河渭。
粲珠宮與貝闕兮,耀金涂而玉砌。
沙堂方連以蛾綠兮,網(wǎng)戶縹緲而朱綴。
矗穹窿而交翚兮,界夭邪而鱗次。
前鐘鼓之未移兮,后繩墨已新制。
曾步游之幾何兮,又改圖而更締。
眷蒼頭之下陳兮,錫歌兒之外嬖。
近皇宮之秀色兮,峙北闕之大第。
毀孤耋之室堵兮,快狐鼠之憑祟。
激宏侈以交夸兮,紛渠渠之莫計。
嗟赤子之流離兮,或風雨之無庇。
竟不得以托處兮,此所以失土宇者二也。
事遠略于四陲兮,辟疆境而孔貪。
收夜郎于已棄兮,指青海而必戡。
建石泉于成都兮,置真、播于巴灊。
策振武于河外兮,開古平于瘴嵐。
軍旅動而繹騷兮,民呻吟而弗堪。
竊弄兵于潢池兮,繡衣斧以斷斬。
又使講于強敵兮,航東海以揚帆。
遂渝盟而北師兮,授兵符于老閹。
罄大農(nóng)之陳陳兮,飽虓虎之饑饞。
乃計口而調(diào)庸兮,吏疾視而欲芟。
乖皇祖之仁術(shù)兮,換幽薊以帑縑。
府廄何知于璧馬兮,稱慶之觴猶未銜。
通烽火于甘泉兮,突騎已漫乎關南。
隳廟祏其何救兮,獵九土而血染。
微道德之安強兮,此所以不戢而自焚者三也。
舉籍包于四至兮,辟提封于禁地。
視昆閬之規(guī)模兮,壯天都之形勢。
作崔嵬之艮方兮,六五岳曰萬歲。
笑祖龍之驅(qū)石兮,憚瑤池之騁轡。
斲瑰特于太湖兮,浮巉巖于汴泗。
役歲星其兩周兮,崇嶪峨于天際。
望峰巒之連娟兮,瞰洞壑之遐邃。
跨玉梁于瀑下兮,漾金沙于澗涘。
珍林日以劍拔兮,嘉卉藹其云萃。
移西域之蒲萄兮,轉(zhuǎn)南海之丹荔。
空檀欒于江湖兮,牛曳輦以道瘁。
扛綺檻及雕籠兮,殫文毛與彩翅。
豈中貴人之未稱兮,又應奉焉有相使。
聳福威以享上兮,十五里而傳置。
盡動植之怪奇兮,夫烏識其稱謂?
疇若予之虞衡兮,日千斛為鳥飼。
宜便嬖之自忠兮,忍暴殄之滋熾。
或蕩析其家巷兮,咸此物之攸致。
胡為阱于國中兮,失一兔而與死。
比彼佞巧之偷樂兮,方腰束夫金賜。
通權(quán)科于私門兮,竊揮霍以如志。
邊塵坌其既揚兮,山猶覆乎一簣。
予及汝以偕亡兮,此所以不能獨樂者四也。
海上燕齊之士兮,神奸變化之語。
投耽肆以易惑兮,遂服行而莫悟。
上天安得而矯誣兮,曰李耳乃吾祖。
積氣何有于基扃兮,曰神霄其有府。
夫孰為此詼譎兮,幻羽客慧名而姓楮。
握符箓之小技兮,駭恍惚于呼吐。
神光煒其炳夜兮,雷隆隆而在戶。
赤劍鏗然電焱兮,墮梨棗以如雨。
按神變之是則兮,謂天地之神祇。
亦可睹降玉皇于圜丘兮,出方澤之后土。
接萬靈于明庭兮,紛肸蚃之延佇。
惕群臣之薦恭兮,閔下俗之聾瞽。
皇自躋于上帝兮,七廟曷其孔俯?
敞千柱之琳宮兮,兩帝君之攸處。
騰步虛之希聲兮,廣袖颯以翻舞。
遂覃風于八纮兮,黃冠紛其鶴舉。
排閶門游禁內(nèi)兮,戶者莫之敢禦。
日再中不可候兮,鼎金餌而何補?
渺三山之安在兮,奚用神之巨武?
豈聞異教之駁雜兮,正座講于黌宇。
六籍危其不焚兮,學士窘而如鼠。
痛人紀之俶擾兮,強鄰固宜予侮。
既彝倫之大斁兮,此將亡而聽于神者五也。
朝既列夫高位兮,國又賦于重祿。
圣王所以俟天下之豪杰兮,為億兆而作牧。
彼刀鋸之殘人兮,祗閽寺之役。
畜一身而二任兮,達內(nèi)外而妾仆。
資慘刻而厲荏兮,示柔靡而含毒。
任巾車而秦敗兮,殿國師而齊辱。
仰前古其一律兮,禍必發(fā)于所伏。
悼崇觀之已還兮,乃卒踐于往躅。
班輔國之王爵兮,建承宗之旄纛。
踵澄樞師傅于南漢兮,睎令孜總兵于西蜀。
根盤據(jù)于紫闥兮,奪萬乘之心腹。
以小善要君之諗己兮,以巧思逢君之多欲。
外攘擅以肆行兮,況奉承而加肅。
從媟狎于閨閤兮,事繕營于土木。
攬尚方之工技兮,筦靈囿之花竹。
司防捍于城闉兮,導津梁于河瀆。
籍稻畝于塘水兮,領修宮于洛卜。
資文武之二柄兮,將相涵其恩育。
稱門生其未厭兮,又申義子以敦篤。
口天憲而慘舒兮,脅不附己以赤族。
沛恩澤之四漸兮,走貨賂而上黷。
逮僣亂之引咎兮,勢已迫于指鹿。
昭廣陽之雙節(jié)兮,飛燕頷以食肉。
帷籌蠢其無良兮,百萬挫于一衄。
皇匆匆而內(nèi)禪兮,孽隸凜而頸縮。
就斧質(zhì)于倉卒兮,罪未書于獄牘。
雖少紓天下之憤兮,已無益于顛覆。
木蠹盡而自及兮,此親小人所以傾頹者六也。
姑置此而勿論兮,敢請循夫厥初。
河源可以濫觴兮,下流憂其為魚。
曾議道以持世兮,申商術(shù)而施諸。
昔愿治而更化兮,荊舒秉夫國政。
詆先后之持循兮,肇欲新夫邦命。
憎鼎鼐之敦古兮,工鑿之而鍛銷。
悅鄭衛(wèi)之利耳兮,罷希夷之咸韶。
陳王度以法律兮,興太平于聚斂。
惡私藏之削國兮,曰民富爾何僣?
日剝割而月朘兮,民岌岌其愁阽。
城高危而復隍兮,此損下而為漸。
飾六藝以文奸言兮,假皇威而敷之。
示好惡以同俗兮,蒙一世而愚之。
標榮利以為誘兮,敕罰法以為驅(qū)。
何中人之敢桀兮,謹?shù)下识∧!?div id="frzstyv"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154_1239837_comment'>
又憺威于西戎兮,拔將軍于利口。
俄斬將而軍沒兮,終兀擦于羌丑。
考氓利于畎洫兮,嗣涇漳之古功。
茗荈榷而奪商兮,掘五金于地中。
璅碎逮于手實兮,籍釜甑與彘狗。
坐市吏以龍斷兮,列賈肆而窶藪。
何下漁之竭悉兮,皇自富以九有。
行犖然而弗恤兮,捩萬情而力揉。
夫孰與羽翼斯化兮,裒細德之險巇。
斥忤恨之異己兮,群刺天而高飛。
久咸喻乎僻志兮,般新進之合黨。
黜諫說之忠辯兮,謂以私智非其上。
輔累葉之遺老兮,吁昊穹以血誠。
皇中疑而未決兮,雱欲殺而示懲。
勢崇成而權(quán)一兮,換斗魁而自斡。
闔辟洶其雷風兮,喬木萎而先拔。
鳳知幾而高逝兮,翔梟鴟而來巢。
赤麟不屑于好畤兮,紛孽狐之在郊。
綿七閏而弗績兮,皇晚悟而瘝恫。
罷輪臺以富民兮,授馬呂于震宮。
彼柏充亦何忍兮,迷德意而弗將順。
忽龍胡之不可攀兮,紛須厲以吾刃。
雖任姒之黃裳兮,席晏粲于九載。
慘鐘山之死屬兮,惎婿卞以無改。
卞先登而拔幟兮,京背水而力攻。
一戰(zhàn)勝而奪國兮,此蔡方之崇墉。
詭丕承之前修兮,謂遂非為達孝。
進興亡之大規(guī)兮,曰汝詈夫宗廟。
皇不核其損益兮,垂衣裳而聽之。
梟與狐其匯昌兮,迄進退而證之。
洽韋布之美譽兮,修禮樂之彌文。
茲誦播于要荒兮,殍瘠惠之宰墳。
鑄九金以聚粹兮,圖忠良為魑罔。
辟三雍而旌伐兮,植衛(wèi)輔以自廣。
劫特操以犴獄兮,鉗民口以誹謗。
裒善類而網(wǎng)舉兮,聯(lián)祖孫而流放。
襲貂蟬于幄內(nèi)兮,玩圭組于乳嬰。
著籍通于永巷兮,家人紛紜以紫庭。
夾城洞以澓流兮,輕舟飏而小輦。
角與徵其合奏兮,閟諼慝之非淺。
總六害以自躬兮,益蠱疾乎皇衷。
阿瞞肝膈之有要兮,巨君肯休乎漢公?
冠沐猴于巖廊兮,豺狼鬩其相牙。
飛廉舞以夷羊兮,白晝號乎鬼車。
歌桃李之成陰兮,乃雜族而此等也。
迫荒耄而未試兮,韜匕首而心猛也。
兵氣躔于岱華兮,橫彗孛于太微。
載頭顱而遽南兮,前星升而闡威。
披穴窟于城社兮,逐鮫鱷于潮海。
式拂除夫氛曀兮,或砧鑊以俎醢。
予以天為可恃兮,網(wǎng)不漏而恢恢。
豈霜霰之既零兮,杳陽春之不回。
少皇銳而致理兮,升陸沉之髦杰。
俾投戈于瀚海兮,奠弨笴而未發(fā)。
士云興而踴來兮,愿為皇而捐軀。
忍城下之盟辱兮,誰出口而矢謨?
約質(zhì)以皇之介弟兮,約盟以朝之臺袞。
獻服以國之冕輅兮,輸器以廟之圭瓚。
周赫赫之南仲兮,實獫狁之于襄。
我舊學之老傅兮,何執(zhí)計之不臧。
皇洞監(jiān)其不任兮,割邦寄于爰立。
傅忿懟而愎戾兮,怵自營而增急。
終故恩之攣攣兮,侍黃門而眷留。
薦呼吸其阿好兮,與清議而為仇。
嫉導日之啟明兮,彎大弧而落之。
妒止車之金柅兮,騰謗口而鑠之。
敵陽張而內(nèi)恇兮,虎臣蹙之以貙貔。
恥籌略之眾詘兮,得氣去而弗追。
愚自用而何燭兮,禍方隱于旋踵。
舒施施而委蛇兮,諛媚態(tài)以取寵。
么嗣子之讒儇兮,方舞智而矯虔。
間乃翁之多猜兮,罔上下而為后先。
斸畝蘭與畹蕙兮,畦藝之以艾蒿。
蔭嘉樹以方榮兮,逸殘剝之騰猱。
倘受和于三關兮,何并門之淪陷。
又割分以大河兮,何京師之環(huán)闞。
皇勤恤而旰宵兮,駭顧輔而托疇。
何望傅以隆平兮,傅遺臺以幽憂。
二百年之洪業(yè)兮,敵舉之如持葉。
沙漠漠以北吹兮,悽孤城之遺堞。
妖魃出不惴人兮,張楚坐而受圖。
欣藉藉而附攀兮,猶老奸之黨徒。
自熙寧之師臣兮,反淮蔡之維垣。
迄宮傅之調(diào)護兮,咸喪邦于一言。
坦周道之如砥兮,今胡鞠為茂草。
過宮闕而禾黍兮,涂黔黎之肝腦。
彼臨川之雄才兮,妄仰儔于伊皋。
偶睿思之有作兮,沕配合其自遭。
若賊京之巨猾兮,尚得輩于林甫。
嗟耿耿之庸暗兮,才阘茸而誰數(shù)?
貽大患之既彰兮,曾莫較其重輕。
嗟世俗之蒙欺兮,或未歸之罪名。
亂與敗孰甚于此兮,蓄萬古之遺憾。
往噬臍而奚及兮,吾將為來者之龜鑒。
惟黃茅與白葦兮,日既淹而就摧。
習新說之小生兮,亦寂歷于寒灰。
握京手而磨足兮,紛淫朋之比德。
天剿殛而莫逭兮,又多淪于鬼蜮。
獨傅黨之肖翹兮,銜卵翼之類我。
班陸離其錯綜兮,固幸時之轗軻。
膠投漆以締要兮,繘汲井而必隨。
指九天而誓日兮,憂一朝而顛隮。
辜少康之纘祀兮,又美衛(wèi)文與燕昭。
宣王遇災而側(cè)身兮,漢光四征而勞焦。
偉哲王之英達兮,撥亂世而反之正。
求豪杰與之馳騁兮,掃舊跡于邪徑。
蚤發(fā)軔于旸谷兮,行萬里以為期。
選騏驥使伏轅兮,駕玉輿而乘之。
建霓旌之千仞兮,五色耀其相章。
騰蛟龍之蠖略兮,驂云氣而高驤。
詔豐隆使導路兮,風伯屏夫埃昧。
役太歲而隸辰星兮,勇有進而無退。
遂弭節(jié)于清都兮,登通明而受朝。
昳蕩蕩而天門開兮,群仙侍而超遙。
樂九奏以萬舞兮,執(zhí)斗柄而斟酌。
調(diào)玉燭于四時兮,備太和于九洛。
懭下土之虐妖兮,流虹氣與星精。
嘯涕為霾霖兮,噓旱為螽螟。
帝有命以下討兮,集海岳之百職。
建修鋒而乘飛霆兮,洶震蕩而翕砉。
威橫廓以雷迅兮,欻掃滅而無蹤。
藐神凝而息癘兮,帝不言而自功。
噫嘻乎!
世幽郁而迫隘兮,黨人曷其猶紛。
就重華以陳詞兮,儻浚哲之予聞。
亂曰:天道周如循環(huán)兮,治與亂必因續(xù)。
吾端策而潔筮之兮,得七日而來復。
當前鼓笛又吹簫,戲作魚龍間眾囂。
禮樂虞周應大備,遠人何得少皇朝。
劉寄奴以下邳布衣奮臂江口,誅桓玄而延晉祚,東擒慕容超,南梟盧循,西滅譙縱,北殄姚泓,削平諸亂,卒移晉鼎。安弒恭禪,秣陵弗免。裕之于晉,豈特司馬德宗之曹操哉!《易》曰:“積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薄墩Z》曰:“心狠敗國?!痹V荩似溲曛?。故身沒未幾,而二子不得其死;傳世八葉,而六主不以壽終,有以也。義符不綱,義真同殞。宜都入嗣,元嘉之治,冠于江左。然黑衣參權(quán),冠屐失所;五臣秉軸,機密無常。壞汝長城,謀于白面。究至嬰兒舞槊,春燕巢林,美政不終,可為深惜。逆劭之禍,開辟未聞。能裁弟,不能裁兒。難生慮表,豈徒然歟?牙下殲兇,新亭即位;骨肉傷殘,土木錦繡。田舍公之儉素,玉燭然而土障銷矣。傖慳恣稱,雉盧爭得。家國之禍,豈獨始于無戚容之子乎?子業(yè)不道,納姑寵姊,豬驢諸父,裸逐宮人,不及熟也,固宜。湘東當壁,既克臺兵,又復剪落洪枝,剿拉同氣。世祖二十八子,靡一孑遺。百姓貼婦賣兒,乃云功德。螟蛉竊繼,將軍自稱。蒼梧弒而安成迎;非蕭公,何以了此?齊官進而別宮出,取司馬家亦如此。雖欲不甘心于是日,愿勿生于后身,嗟何及哉!
下邳振臂繇京口,擒數(shù)天子如摧朽。
歸老京師方自取,瑯琊赤紙甘心久。
秣陵何事終相蹂,營陽廬陵天假手。
元嘉美政終難守,長城已壞群心走。
舞槊初還禍生肘,神兵整辨除兇首。
新亭即位卑田叟,土木雖華宮闈丑。
子業(yè)窮兇金刀剖,湘東極暴洪枝揉。
螟蛉始罷新安狗,可憐粲秉誰堪偶。
安成未安仍解綬,侍中屬齊齊自有。
齊官何人休顏忸,處士齊書應不負。
職官表聯(lián)句(乾隆癸卯) 清 · 弘歷
七言排律
惟王建國綜六典以正萬民咨汝亮功撫五辰而凝庶績越二十二朝之損益遐哉鳥火云龍溯三百六十之源流備矣工虞禮樂昨者書成秘閣因四庫以考職官今當慶洽初韶宴重華而賡喜起自漢沿秦制更張三統(tǒng)規(guī)模宋仿唐階參錯六朝建置元興草創(chuàng)略踵遼金明季淪胥漸渝洪永惟治人斯有治法而守道不如守官我國家祗敘天工肇脩人紀龍興締造首詳三院之名虎旅奮揚爰建八旗之號定鼎而折衷百代因時有增設之員敕幾而澄敘九流接覲無貸權(quán)之事以至祗膺列爵札薩克世奉屏藩底定新疆衛(wèi)拉特勢聯(lián)候尉武成文守大法小廉品秩所以釐然班聯(lián)于斯肅矣乃欲循名而責實必先援古以證今申命儒臣博徵往跡立表而體兼乎志榷商遷固之遺文緯史而義準諸經(jīng)斟酌虞周之舊典旁行直上勤乙覽以披函列署分曹勵寅清而示鑒四千載目張綱舉遍攬前聞廿八人環(huán)轉(zhuǎn)珠聯(lián)合形新詠庶幾歌風解阜我君臣相悅以同聲更期思日贊襄爾寮采協(xié)恭以將事
股肱元首勖明良,表撰職官敕慎詳。
親族猶先重堯典,肆筵具邇邁姬章。
綸言直下中書省,阿柄寧移政事堂。
六典總持歸簡要(臣阿桂),三銓成法協(xié)平康。
度支計裕用恒節(jié),蠲賑恩頻富倍藏。
府庫籍收山積廣(臣三寶),泉源義取水流長。
時哉損益皇為極,懋爾寅清國有慶。
依律夔韶諧搏拊,占風象譯會梯航
中樞莫贊星鈐密,右選欣增歲祿穰
止辟祥刑恤圜土,好生大德體穹蒼。
共工熙績一人足,掌土居民九牧倡。
典屬今繁蘇武職,理藩全統(tǒng)衛(wèi)拉(平聲)。
剔除秕政清烏府,采聽芻言簡皂囊。
給事舊仍常侍署,警巡分??太平坊
封投閣秘懲關白,緘進郵遄核貼黃
讞集三司平庶獄(臣永貴),品儕九寺肅群綱
祠官董領歸宗伯,殷禮精虔飭奉常
禋恪豆籩供廟壝(臣梁國治),地嚴弓劍備丞郎。
詞曹華選飏鸞藻,吉士英培翙鳳岡(21)。
儤直螭坳垂筆橐(22),新銜蕓館檢緹緗(23)。
居今亦備參(入)(出)列,鑒古惟懷鄭重方(24)。
光祿減明十之九(御制),太官視漢半而強(25)。
牧坰秋狝驪黃比,蹕路天行幄幔張(26)。
帝澤巽申崇赤縣(臣曹秀先),農(nóng)祥吉亥捧青箱(27)。
臚音傳陛鳴鞭應,儐贊催班佩玉鏘(28)。
宵雅肄官優(yōu)廩餼(臣周煌),大昕鼓眾幸膠庠(29)。
算精勾股弧三角,術(shù)驗歐羅斗六匡(30)。
懸肘底須求大藥(臣劉墉),折肱應許遇長桑(31)。
重臣參筦釐供簿,尚御鉤嵇撤侍珰(32)。
皂服雄姿逢伯樂(臣王杰),仆緣精義析蒙莊(33)。
上林兼飭農(nóng)蠶務,內(nèi)府分司苑囿場(34)
劼毖戎裝卿武備(御制),簡儲御械衛(wèi)龍驤(35)。
舳艫漕轉(zhuǎn)來通潞,秷秸陳因?qū)嵈髠}(36)。
五部分曹員略具(臣劉墉),二京建尹秩相當(37)。
義符集賽排辰直,轄總勾陳列曜芒(38)。
立仗瑤閶開詄蕩(臣阿肅),鳴鑾葩瑵導飛翔(39)。
專旗統(tǒng)率連參佐,偏甲驍騰別正鑲(40)。
兩翼啟行先甲畢(臣董誥),前茅選勁耀戈铓(41)
紫垣鈴柝周廬禁,黃褶櫜鞬宿禦防(42)。
重鑰九門樞特綰(43),五營萬旅備毋忘(44)
習勤火器河稱玉(45),登練云梯山號香(46)。
御苑八旗惟守衛(wèi)(47),獵圍三面詎披猖(48)。
疇咨慎簡封圻寄,控制雄膺節(jié)鉞光(49)。
七省調(diào)供資發(fā)運(臣曹文埴),五年輪免緩輸將(50)
閘排濟兗疏宣暢,壩屹淮徐啟閉臧(51)
開府望聯(lián)卿士月(臣達椿),中丞銜帶內(nèi)臺霜(52)
承宣德意風行草,屏翰方隅蔭在棠(53)
律準平反親蔀屋(臣錢載),臬陳欽慎達巖廊(54)。
會垣駐為監(jiān)司重,列郡巡看直指襄(55)。
守出一麾稱自宋(56),制沿獨奏溯諸唐(57)
州云牧以幅員廣,縣曰令同師率蘉(58)。
佐貳孰無長民責(59),雜流亦取眾才量(60)。
白山黑水留都壯,豳邑豐原寶運昌(61)。
江左專轅及閩粵(臣紀昀),荊南巨閫逮秦涼(62)。
軍臺控馭柔藩部,佛藏綏懷護法王(63)。
二萬里胥環(huán)戶闥(臣汪廷玙),十千耦遍辟亭障(64)。
腹邊掄將聲聯(lián)絡,水陸蒐兵陣頡頏(65)。
總鎮(zhèn)指麾趨列弁(臣金士松),協(xié)戎訓練勵同裳(66)
遞分勇爵援枹振,并奮偏裨拔戟趪(67)
藻泮莪阿文治盛(臣陸費墀),松州榆塞教思彰(68)。
固稱煮海佐國計,應念朘膏致政傷(69)。
惕鑒前明司內(nèi)監(jiān)(70),織文異昔貢維揚(71)。
貨通山澤兼防宄,稅薄關津總惠商(72)。
十四等封繁玉牒(臣陸錫熊),二旬歲襲普銀潢(73)
前勛世賞延殊渥,后嗣家傳保令望(74)。
八命上公承禮器(臣倪承寬),五經(jīng)博士奉蕭薌(75)
寵加保傅寧輕授,力效涓埃愧久揚(76)。
鴻誥叨榮階秩秩(臣童鳳三),龍章錫類語煌煌(77)。
鐵牌訓勒嚴閽禁,金鏡明操戒灶煬(78)。
長史徵名循護從(臣王懿修),具寮執(zhí)事效趨蹌(79)。
舊新札薩官魚貫,內(nèi)外回番職雁行(80)
撫此群臣贊予治,一心惟勵敬無遑(81)
⑴ 乾隆庚子九月諭四庫館臣以國家設官分職制度詳備不殊周官其間因革損益名異實同今之某官即前代某官又或古有今無古無今有允宜勒定成書因命將本朝文武內(nèi)外官職階級與歷代沿襲異同之處詳稽博考纂成職官表錄入四庫全書刊布頒行以昭中外一統(tǒng)古今美備之盛
⑵ (宗人府即歷代之宗正寺掌皇族屬籍以時脩輯令左玉牒辨序昭穆爵祿均其惠養(yǎng)教令焉設官有宗右宗正左右宗人府丞左右理事等官分掌其事乾隆戊戌年諭復睿親王多爾袞等封號追謚襲封配享太廟壬寅九月諭將宗室王公子弟均照蒙古王公臺吉塔布囊等子嗣之例思給官頂其馀閒散一概給予四品頂戴并于今歲新正賜宴乾清宮錫賚有差展親睦族以昭渥典)。(御制)
⑶ 內(nèi)閣職司票本大學士以下有學士侍讀學士侍讀典籍中書等官自明太祖罷丞相以大學士專司票擬不過如知制誥之翰林其后職任漸崇閣權(quán)遂重伏讀乎官圣諭事權(quán)輕重原視乎人主之委任而不系職之崇卑我朝乾綱獨攬官府肅清閣臣惟知恪奉官常威柄不移洵從古所未有也
⑷ 六部尚書侍郎以下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筆帖式司務等官吏部主銓敘升降凡職官有缺依例銓選候引見欽定其大缺開列請旨盡除明代廷推之弊至內(nèi)外各官議處降革均按例題奏請旨遵行
⑸ 戶部平準出納以均邦賦出入有經(jīng)我部朝宮府歲支撙節(jié)帑藏充盈乾隆初年庫存銀三千萬兩今且?guī)装饲f兩并無加增賦稅且蒙恩普免天下地丁錢糧三次蠲免漕糧二次其馀賑貸不下萬萬而團用饒裕實史冊所未覯云
⑹ 三庫主財用出入掌國朝皆專派親信大臣之寶泉寶源二錢局主鼓鑄戶工二部右侍郎掌之其三庫司官及錢局監(jiān)督由各衙門保送引見恭候用簡
⑺ 禮部掌五禮凡祭祀燕饗朝會諸大典皆掌之本朝制度修明視漢唐為詳備其職尤重裁國家慶典頻蕃隆儀備舉無一不仰稟之治睿準今酌古繁簡得中洵足昭郅隆
⑻ 樂部即周官大司樂之職我更皇上審音合律訂正樂章制镈鐘特磬釐定樂舞之制悉歸雅正臣嵇璜
⑼ 會同四譯館乾隆年間改??禮部以司員攝鴻臚少卿領其事蓋如周官象胥掌客之職
⑽ 明代以兵部為中樞機宜進退悉以委之事多掣肘我朝命將征行皆仰稟功赫濯睿略兵部惟掌兵數(shù)及武選之事武良由措置得宜也邇年復奉各省恩旨添給武職養(yǎng)廉將原扣名糧改補實缺共添兵六萬六千馀名棋布星羅營制益昭整肅
⑾ 刑部綜司邦禁內(nèi)外問刑衙門一切讞斷皆核覆集題奏務期平允秋讞大典集九卿會議屆期復大學士廷臣會同刑部面承旨訓詳審再三寬嚴協(xié)中其緩決人犯間三四年復蒙德實恩命減等發(fā)落矜慎之心好生之為超軼前古臣福隆安御制
⑿ 今之工部掌營造修防兼有前代都水監(jiān)將作大匠之二職至內(nèi)外??要工程如壇廟城垣等工百務具舉均派親信大臣督辦物給價工給直并無絲毫派累且窮民得以工代賑無不踴躍子來
⒀ 我薩朝威德遠被蒙古王公扎克等及新疆衛(wèi)拉特回部均??理藩院歲時朝覲內(nèi)入宿衛(wèi)扈從行圍與內(nèi)地臣仆無異是理藩院職任雖亦如周禮之大小行人漢之典屬國而內(nèi)外聯(lián)屬統(tǒng)馭之制遠勝前代所設堂司各員亦與六部相等
⒁ 都察院本前代御史臺以察覈官常整飭綱紀為職我朝庶政肅清凡言官不奏事紏彈片言可采者無不立予準行科道等敢挾私樹黨互相攻訐前代積習為之一清
⒂ 六科給事中本古門下省官明代自為一署本朝雍正初改??都察院體統(tǒng)益昭嚴肅臣和珅
⒃ 五城御史如唐之左右街巡使司坊官如漢之長安雒陽部尉也
⒄ 通政使司掌進各省省題本如漢之公車令宋之銀臺司各題疏由驛赍到封送內(nèi)閣皆有定期按期查核無敢如前代之稽延抑滯高下其手者
⒅ 大理寺本出前代廷尉職在平反與刑部都察院稱三法司
⒆ 太常寺掌典守祭祀所壇壝少卿寺廟讀祝贊社以歲時序其設卿丞禮諸官例以禮部滿尚書領之如周官宗伯典禮之制我皇上精禋專恪恭遇郊執(zhí)廟大典躬親將事備極誠敬凡駮奔事無不仰瞻睟穆益凜度恭
⒇ 各祀丞諸壇各祀員廟設尉及祠祭署奉陵寢自總理事務大臣以下有掌關防官及禮部內(nèi)務府工部諸員以虔奉明禋恪供灑掃
(21) 翰林院典為國史圖籍制誥文章自古稱清華選我皇上親幸翰林院養(yǎng)樂御制詩章臣榮恩加宴賚并增葺庶常館教育尤極儒遇至經(jīng)筵講官及每科教習庶吉士均由翰林院奏請簡充
(22) 古左日講官如唐侍講宋說書日侍起居注官即右史凡恭遇大典分直以翰林官兼充保臣德
(23) 文淵閣于乾隆丙申肇建藏弆四庫全書設領閣事提舉閣事直閣事校理檢閱等官以大學士以下館閣諸臣充之規(guī)制周詳名實益為相副
(24) 詹事在歷代俱為宮官元史鄂勒哲署詹事長入?yún)⒅\議出掌環(huán)衛(wèi)云云至我朝惟存為翰林升轉(zhuǎn)之階蓋自古書生拘迂之見動以建儲為國本其實皆自為日后身家之計無裨國是試觀漢唐建儲如漢武帝唐太宗之英明猶有戾太子及承乾之變其他難以遍舉誠以立儲之后宵小乘間伺隙釀為亂階其弊有不可勝言者我國家三朝嗣服均未明言冊立而宮府肅清中外晏如儲之皇祖時理密親王之事仰煩籌知圣慮亦可知建斷不可行也朕于此往復熟之甚審我子孫當敬凜此訓奉為萬年法守也
(25) 明代各省額解光祿寺銀米甚多令中官提督寺事片紙傳取如數(shù)供億莫知真?zhèn)渭尉敢院髿q用逾四十萬廚役至四千馀名糜費無節(jié)諸弊叢生我朝自康熙年間定制錢糧皆歸戶部光祿以時支取歷加撙節(jié)今每歲祇支銀二萬兩月要其數(shù)以奏較之明代經(jīng)費尚不及十分之一所設有卿少卿丞簿等官別以大臣領之非若漢時之光祿勛兼為宿衛(wèi)之長以故官不冗而事易集品式有定出入有經(jīng)信足永昭儉德云
(26) 太仆寺掌張家口外左右翼牧埸均齊賞罰之政乃諸收埸之一也凡扈從卿及少卿網(wǎng)奏請一人隨等一蹕豫備幔城城駝蛓櫜駝切事宜
(27) 順天府即歷代京尹近年凡特命大臣兼管以重其職耕耤率僚屬從耕襄事
(28) 鴻臚寺木出漢大鴻臚其所掌引相朝儀與漢謁者臺唐宋閤門宣贊相近
(29) 圖子監(jiān)為成均重地屢蒙興所圣駕臨雍釋奠圜橋觀聽者無不感激奮屬滿漢蒙古學算學各助教等官分掌教士優(yōu)給膏火廩餼肄業(yè)期滿分別錄用規(guī)制最為周備
(30) 欽天監(jiān)兼有周太史馮相保章三職漢以來為太史令專主算術(shù)天文蘊本朝時憲兼用西洋算法御制數(shù)理精欽定儀象考成萬年書恊紀辨方等書天體地平諸儀推算精密考?詳審法實可垂永久
(31) 周有醫(yī)師秦漢有太醫(yī)令太醫(yī)監(jiān)分屬于少府太常今則自為一署置院使院判率其屬以供醫(yī)事焉
(32) 周官玉府內(nèi)府等職統(tǒng)之冢宰漢以來有少府寺殿中監(jiān)皆掌乘輿服御諸物自宋以后其職漸移于奄宧至明而流弊益甚國初罷十三監(jiān)特置內(nèi)務府分設七司以經(jīng)理大內(nèi)府諸政其總管無定員以王公及滿洲文武臣為之蓋即周官統(tǒng)于冢宰之意而規(guī)制尤為詳備云
(33) 上駟院掌馬匹駝只以供卿用當即國語所謂王馬如漢之太廄未央家馬諸令丞唐之左右仗廄飛龍使及尚乘等官凡遇時巡于御馬內(nèi)簡其尤良者以從又每歲秋狝行圍預于春月驅(qū)馬至喀喇河屯牧養(yǎng)備用向曾有詩于卿郎職司調(diào)習御馬諸法臚舉詳賅昨歲山莊有上駟詩辨及莊子仆緣詞義詳見按語
(34) 奉宸苑掌苑囿政職任亦如周官之掌舍掌次漢之水衡都尉上林令丞之類其所屬有稻田場溉水四千畦供上方玉粒凡京城內(nèi)外河道橋閘均由苑經(jīng)理董率蓄泄又織染局供織絹匹所司農(nóng)蠶水利衣食之原非僅古之林丞比也
(35) 武備院掌供矢櫜御用武備凡修整御幄帳殿甲胄弓鞬槍力成造皆其職掌如漢尚方考工諸令之職
(36) 倉場駐劄通州專管天下漕運輸納神倉實漢以來大司農(nóng)之職國家慎重天庾設蒲漢侍郎總督其事承以坐糧廳監(jiān)督等官歲派御史巡查間復差大臣稽核諸務釐剔漕政肅清
(37) 為盛京陪都重地綜以五部侍郎董以京尹頗準掌神京之視制而吏部則專統(tǒng)于京師學政則兼于府丞明代留京官制尤為斟酌盡善
(38) 以國初以八旗將士平定海內(nèi)選備隨侍宿衛(wèi)統(tǒng)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以先后宸御左右翊衛(wèi)輪直領宮禁職最親近若周官之宮正宮伯漢光祿勛三署唐之十六衛(wèi)元之四集賽諸職
(39) 鑾儀衛(wèi)若圍巾車大馭漢奉車都尉之職我朝設滿漢鑾儀使冠軍使云麾使治儀正整儀尉等官統(tǒng)以掌衛(wèi)事內(nèi)大臣一人職任尤重
(40) 善國家神武開基建旗辨色法良制居則衛(wèi)環(huán)周防出則折沖禦侮每旗設都統(tǒng)一員副都統(tǒng)二員所屬有參領佐領驍騎校等官我皇上教養(yǎng)八旗恩意周渥所由磐石黃安臂指相使誠超越百代垂治萬年者矣
(41) 前鋒統(tǒng)領掌督率前鋒警蹕宿衛(wèi)幾行幸則于御營外安設卡倫左右翼統(tǒng)領各一人或以王大臣兼領蓋如前代衛(wèi)尉御營使之職所屬有參領侍衛(wèi)校長等官以時訓練定其黜陟營制最為詳善
(42) 護軍統(tǒng)領掌衛(wèi)督率謢軍宿諸門掌其禁令亦前代衛(wèi)尉之職每旗統(tǒng)領一人督率訓諫以時考驗所屬有參領護軍校等官凡專司行在宿衛(wèi)扈營守蹕以參領營總掌之網(wǎng)城堆鋪頓衛(wèi)諸政尤為整肅
(43) 步軍統(tǒng)領提督京營掌管門禁巡捕郊畿蓋兼有前代司??校尉城門校尉執(zhí)金吾之職蒙國家整飭網(wǎng)維委任尤重惟親信重臣得簡授臣福長安
(44) 步軍向設巡捕三營上年增為五營添設兵四千馀名所屬文職有員外郎主事司務筆帖式等官武職有八旂翼尉協(xié)尉城門領副尉步軍尉等官五營各分設副將參將游擊守備外委干把總各官并募民充當番捕人役以伺察旗民法制益為周備
(45) 火器營掌教演火器之政令以時訓練乾隆三十八年移建西頂后之玉河岸邊別為一營以去城市遠俾得專心講習其演放進步連環(huán)鎗法有童而習之者技藝精熟為前代所無
(46) 健銳營習云梯馬步射鳥鎗水戰(zhàn)駕船駛風之技乾隆十四年于香山實勝寺傍列營聚處隨時教演從前平定西陲及兩金川屢經(jīng)調(diào)派出征最為勇敢均著勞績
(47) (雍正元年設圓明園八旗護軍營掌圓明園翊衛(wèi)之政令周圍駐劄守衛(wèi)以時訓練然不派兵隨圍)。(御制)
(48) 三旗虎槍管總統(tǒng)一人總領六人每旗虎槍二百人恭遇圣駕時巡佩虎槍于侍衛(wèi)前導若人名行圍遇大獸則列槍從之凡殺虎以首先刺虎奏聞
(49) 總督統(tǒng)轄文武其職如魏晉之大都督隨唐之大行臺巡國家慎重封圻例加兵部尚書及右都御史銜撫提督皆受其節(jié)制所轄兩省惟直??四川以總督兼巡撫事牘皇上整飭吏治督撫大吏簡用尤慎各省奏每至即蒙制久批答并諭廷寄諭旨隨事訓示伏讀御任詩誡諄詳蓋重其職任而尤嚴其考核云
(50) 漕運總督專司七省漕務所轄各省糧道及漕標將備衛(wèi)所各官體制優(yōu)隆不僅如前代水陸發(fā)運使之職我方歉皇上惠愷覃敷普免天下漕糧二次問遇一收每截漕以濟他省并每歲分漕命巡漕御史稽查催督務肅清經(jīng)理實為盡善
(51) 河道總督二員分司南河東河運道堤防諸政蓋即前代河堤使者之職而委任過之親加皇上軫念河防凡五次所屬南巡閱視指授修防宣泄各事宜道員諳習河務者每邀選恩破格簡署總督蓋重其也
(52) 巡撫綜理通省文武刑名錢谷諸政其名起于唐高宗特遣大臣分道巡撫蓋即古監(jiān)長連帥之任我朝委任特隆例加兵部侍郎及右副都御史銜職任與總督相守
(53) 布政使掌各直省財賦出納其職與宋諸道轉(zhuǎn)運使提舉司為近凡屬員升調(diào)督題補皆掌之有事例得專摺奏聞雖統(tǒng)于撫實為方面大員領袖
(54) 按察使為刑名總匯宋之諸道提刑是也凡屬員紏劾革審皆掌之其職級次于布政使而體制則同
(55) 糧儲鹽法兵備河庫茶馬屯田及守巡道各司其職以佐藩臬而布其教令蓋即前代所謂監(jiān)司也我皇上慎簡人材凡道員奏署兩司者得具摺奏事藉以觀其才識亦重其倚任也
(56) 知府督率所屬課農(nóng)桑礪風俗平獄訟各有同知通判等官以佐之皇上澄敘官方尤重牧守膺特命書知府以上名于簡任即蒙召對御屏凡知府初訓誨周詳蓋知府親臨屬縣賢否易知故重其選臣莊存與御制
(57) 直??州之職略如知府每于州縣中記名特簡考唐渤海國郢銅□三州為獨奏州不??于府猶今直??州也
(58) 知州知縣各治其土田戶口賦稅詞訟佐以丞簿等官國家首重親民牧令凡知州知縣由部選者均帶領引見職任繁簡量缺酌調(diào)其由大計卓異及稍有勞績奉旨引見者每予記名擢用
(59) 各省司府首領等官各司職業(yè)分任差委其才具出眾著有勤勞者每蒙恩破格超擢亦任官惟材之意
(60) 州縣雜職有吏目典史驛丞巡檢等官外又有閘官倉庫稅課大使或司一事或任差委他若各府州縣僧錄道錄等司及陰陽官醫(yī)官等亦掄選劄充俾各率其徒以備一職
(61) 官盛京自順治初即以內(nèi)大臣為總管統(tǒng)轄兩翼兵后吉林黑龍江各置將軍與副都統(tǒng)等分地鎮(zhèn)守大陪京重寄屏翰攸隆非親信臣莫克膺斯任也
(62) 江寧福州廣州荊州西安寧夏各設駐防將軍一員副都統(tǒng)一二員所屬有協(xié)領參領佐領城守尉防守尉防禦等官統(tǒng)率滿兵各資保障
(63) 遐國家盛德遠被荒絕徼咸置官鎮(zhèn)守如喀爾喀軍營烏里雅蘇臺庫倫西寧等處事設定邊左副將軍參贊大臣駐劄大臣等員董其西藏亦綏示命大臣駐守用以控馭撫無外之盛執(zhí)
(64) 我西域皇上圣武遠揚平定拓地二萬馀里其準回二部各設官置吏自伊犁將軍烏魯木齊都統(tǒng)以下或以大臣或侍衛(wèi)官員輪番蒞治視漢之都護校尉規(guī)模益宏遠矣
(65) 提督總統(tǒng)綠旗明號令閱軍實以整飭營伍其山東山西河南江西等省以巡撫兼之
(66) 總兵統(tǒng)轄鎮(zhèn)標有專閫之寄副將分統(tǒng)協(xié)標咸率其屬而訓練之陸路水師各資表率遇有缺出請旨簡放以重職守
(67) 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各按營汛分防水陸互應形勢相資視前代規(guī)制更為周密都司守備以上由督撫預保注冊兵部照例擬升其參游等官多蒙也記名簡用慎重營伍立法詳善
(68) 學政掌各省學校之政率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等訓迪諸生即元提舉學校之職國初設立各省學道雍正年間改為京差邇年于鎮(zhèn)西府承德府各建考棚設學額鄉(xiāng)試另編字號取中以彰文教之盛
(69) 鹽政即巡鹽御史浙江山西廣東福建等省皆督撫兼攝長蘆兩淮多以內(nèi)務府司員選充所屬有鹽運使運同運判大使之屬
(70) (江寧蘇州杭州織造各一人以內(nèi)務府司員選用所屬有司庫庫使筆帖式等官各司本職不得預干地方事前明內(nèi)監(jiān)滋擾之弊為之肅清)。(御制)
(71) 三處織造供尚衣回部御用及賞賚綺帛并新疆交易綢緞皆發(fā)辨帑造
(72) 我朝各省關稅輕減多交將軍督撫委大員監(jiān)收其張家口等處用各部保送司員龍江許墅南壯新關交織造兼管淮關粵海關之弊簡用京員盡洗前明閹寺司權(quán)
(73) 凡宗室封爵和碩親王世子多羅郡王長子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zhèn)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zhèn)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zhèn)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共十四等其子俱以次降襲惟功封親王郡王之子仍其父爵又親王至將軍除承襲父爵外其馀應授封者俟年及二十試馬步射分別給予封爵恩意備極周詳
(74) 公侯伯子男輕車都尉俱分三等又騎都尉云騎尉承襲次數(shù)均有差其授爵在順治九年詔前恩詔前及承恩公均世襲罔替又得封襲罔替詔后復以軍功加封至一等男以上亦世其因陣亡授爵襲次已完復蒙皇上特恩仍令世襲恩騎尉洵極酬庸渥典
(75) 國家重道隆儒超軼往代我皇上釋奠臨雍展謁闕里禮意有加定制二先師孔子后裔衍圣公外有博士學正學錄共人孔顏曾孟四氏有教授學錄各一人周公以下后裔受博士者二十五人又孔廟執(zhí)事官三品至九品四十一人優(yōu)禮圣賢后裔備至
(76) 保傅加銜前代為公孤之職本朝慎重名器不以輕授至宮銜之設以昭殊榮優(yōu)眷惟一二品大臣欽奉特恩者得邀其揚歷中外宣力勤勞者身后亦多蒙加賞
(77) 文職自光祿大夫至登仕佐郎凡十八階武職自榮祿大夫至奮武郎凡十三階皆明備誥敕所授即唐宋之文武散官而立制更為恭遇國家慶典錫類推恩其曾祖父母以下皆視本任階銜封贈有差凡誥敕制詞皆掌于內(nèi)閣
(78) 周官以閣人寺人內(nèi)豎屬之冢宰圣人立制用意深遠自漢置中常侍唐置內(nèi)侍省厚加爵祿馴致亂階明代設立司禮太監(jiān)假以秉筆之權(quán)太阿倒授凌轢政府若王振汪直曹吉祥劉瑾魏忠賢輩流弊接踵遂以亡明我世祖章皇帝定鼎以來力憊前鑒于順治十二年犯法干命立鐵牌嚴切勒諭裁定內(nèi)監(jiān)員數(shù)但有政竊權(quán)納賄囑記內(nèi)外衙門交結(jié)滿漢官員越分奏事及言官員賢否者立寘重典伏讀圣訓凜然永昭炯戒所置宮殿總管首領諸職賞給頂戴不過至四品而止但執(zhí)門禁灑掃之役而皆統(tǒng)于內(nèi)務府與周官之法實相吻合綦嚴我皇上祗奉前累朝奉守禁制謨防微杜漸曩于洵足御制全韻詩內(nèi)諄諄垂訓昭萬年家法也
(79) 親郡王以下置長史散騎郎護衛(wèi)典儀等官有差蓋即前代所稱國官也
(80) 蒙古部落內(nèi)屬者設官每旗札薩克一人以汗王貝勒貝子公臺吉等為之所屬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參領佐領驍騎校等官回部久經(jīng)內(nèi)屬者一如蒙古設札薩克其馀各回城皆設伯克其秩以三品至七品為差皆即以其部人為之至直省土官文則有土通判知州知縣州判巡檢知事等官武則有指揮使宣慰使安撫使宣撫使土守備千戶百戶千總把總等官并許其承襲罔不震詟奉化恪守約束近年平定兩金川命將軍攜帶各土司分年入覲與朝正外藩及年班回部等同與朝賀宴賚俾見我國家中外一家云
(81) (職官表古無成緬茲因辦理四庫全書俾館臣等綜核考鏡自經(jīng)史及說部博采旁稽上下四千馀年因沿改革一覽瞭然內(nèi)外大小臣工思日贊襄予治其共凜然于天祿天職之艱庶幾靖共爾位無負敬事后食之誼)。(御制)
五福五代堂聯(lián)句(乾隆丙午) 清 · 弘歷
箕疇次九曰五福未及太人之占華祝惟三曰多男徒紀堯民之頌荷天地祖宗之篤眷欲至萬年慶來昆仍云之開先其量百世堂承五代爰即舊額以增題宴錫重華用啟新韶而聯(lián)詠夫其位居左禁典奉東朝閣道旁通地發(fā)生而出震文峰對峙山靜壽以安頤都合宮而壽考且寧開別宇則福介爾景璇題賜邸兩言光云日之躔銀榜分楹一例揭宮園之殿廑肯構(gòu)肯堂而重葺他年預卜涂裘值而昌而熾之疊轃昨歲攜來文褓衍瓞曰曾孫之慶占熊維男子之祥時舉春巡章馳日騎達佳音于蹕路騰喜氣于江乘驩聲繞豹仗之民額手集鴻臣之使古來有幾傳宣翻四庫之書唐后方聞希闊臚六家之事先教晉爵有加禮而恩志抱孫且予錫名取諸詩而文聯(lián)篤慶結(jié)佩葉宜孫之吉語捧觴待就傳之初齡薌盛事以顏堂抒予懷而作記敬蒙昊蒼之貺念符祖考之心既沿地以宜名況書屏之有頌俾純嘏爾常矣古實所希攸好德則錫之皇其有極矧復潢源上溯戶版廣稽仰興運之綿長逮奉福壽而十有一世計齊民之長養(yǎng)有見曾元者百九四家斯則襲冠帶于天宗萬葉皆由一本繁丁黃之生齒四海不啻同堂者矣屬者入冬告三白之祥獻歲兆八蠶之盛旸而旸復雨而雨泛勝占之大有年子生子又孫生孫爾雅釋云引無極排簽入座授簡言堂拈吉韻之庚庚抽藻思之乙乙予一人敬以作所福維千億恒益凜保右命之自申爾諸臣詩以永言賡乃再三其毋忘風雅頌之各正也哉
帝王無不蒙天眷(御制),天眷由來萃大清。
上五世承下五世,今初生溯昔初生
之基之致福斯備,攸芋攸寧堂以名。
朱果祥貽支萬葉,白山源衍海重瀛。
武姬鳦子祥長發(fā),雅瓞風麟兆早呈。
四祖全光開似續(xù)(臣嵇璜),五朝駿業(yè)大宗祊。
祀周百八昌厥后,人越二千盛莫京。
詠發(fā)瑤舟深意示,旬修玉牒巨編成。
延禧垂裕先一揆,履順凝庥御八纮。
繼繼繩繩斯揖揖(臣梁國治),兢兢業(yè)業(yè)久怦怦。
紀元大衍重開帙(今歲五十一年符大衍重開之數(shù)),有六古稀賴賜禎。
佇待九年幸歸政,猶欽一日慎提衡。
天容春睟龍為表,神武秋高虎亦驚。
壽叟恩聯(lián)排席燕,耆臣朝許待宮鶯。
躬耕勸穡南東畝,親講圜橋大小黌。
閣滿瑯函峙吳越,義存金鑒括周明
吉祥梵印玉螭糾,妙應塔尖銀練橫
律呂聲更九宮譜,介僎禮肄六篇笙(21)。
大云臺麓金瞻象(本年二月中圣駕五次巡幸五臺),曉月盧溝石補鯨(22)。
勝事頻年登瑞牒(臣德保),吉音昨歲迓巡旌(23)。
迎鑾喜氣騰鳧藻,扈駕歡聲逮鹿蘋(24)。
因命儒臣翻四庫(25),稀聞古史溯三正(26)
嬴劉來鮮天家胄,唐宋下徵編戶氓(27)
朗教明經(jīng)仕州縣(28),燾官執(zhí)政出簪纓(29)
延陵仙眷卮為壽(30),國博儒風金滿籯(31)
嘉慶璿因作記顯(32),元春璧本以詩鳴(33)
遼哉六氏人閱世,美矣兩章辭見情(34)。
忍弗民之愛是亟(35),凜茲天所貺非輕(36)。
古來亦有薌其事,時至應知候不爭(37)
五福語從洪范演(臣紀昀),重修宮憶考工營(丙申年寧壽宮落成及今十載)。
前寧壽寫廟堂制(38),后景福圖(御制)燕寢亨。
圣祖當年奉孝惠(39),皇王作宇養(yǎng)升平。
庭披都福東分戺(景寧壽宮在運門之東),室邃頤和左接楹(40)
象取日升滄澥上(臣彭元瑞),宿臨星壽角亢瑩(角亢為東七宿之首爾雅壽星角亢也)。
翠鬟云竇盤?峭(41),佛日梵華垂珞瓔(佛日梵華二樓俱在景福宮后)。
保泰門開橫雉堞(保泰門東出正對臣紫禁左垣董誥),暢音閣迥面雕甍(42)。
年長者石文而質(zhì)(文峰石在外景福門之),春盎有梅元起貞(欞景福宮西外植梅)。
內(nèi)外福連楣藻麗(43),詩書典引帖芝榮(44)。
不華不樸居惟適,即舊即新役豈更。
寶示諸有典有則(45),記言之為法為程(前年既揭堂額因作記以述事垂訓)。
御園藩邸恒欽仰(五福堂額乃雍和皇祖御書以賜之以皇考者自少皇考敬摹于宮圓明園皆用顏堂予至于今朝夕每深欽仰),斂巳錫民永惠行。
有待額斯竟如愿(46),欲傳心本自先盟(以下恭繹堂記御制五福五代中語)
德攸予好泉旁達(記云獲福必歸于好德),善與人同木鬯萌(在好記云好德尤其善以斂錫厥庶民)
敬曰明而敬曰旦(天記云敬初臣沈),安其鑿與安其耕(云愛記民)。
幾惟萬政法行健(云勤記政),經(jīng)次二賢占匯征(云親記賢)。
由厥舊章欽自昔(47),所其無逸語詳精(不敢記云暇逸)
曰三致意親書扆(48),于萬斯年廑見羹(49)。
論采蘇文洵具備(50),詞卑何賦但嚶??(何晏景福殿賦駢儷華藻無關大義)。
物浮大小水為氣(51),中判危微言乃聲(52)。
子梓孫蓀德金玉(53),祥詳佩佩器瑤瓊(54)
晉封識喜含飴合(55),戴錫命名置膝并(56)。
麟角崢嶸能仰笑(57),龍珠的皪見高擎。
生三月解瞻仙仗,天一笑看攜錦繃。
曲賚優(yōu)恩數(shù)亦異(58),重熙屢洽祉加贏(59)。
歸馀值閏桐枝長(60),獻壽維南華蓋迎(61)
佇教方名臻總角(臣童鳳三),即陪家宴預稱觥(62)。
寅秋惇敘膏流葉(乾隆丙寅于宗惇敘殿賜宴室),卯歲乾清露挹莖(63)。
視奉字行尚猶子(64),在元孫輩總為兄(65)
周男則百世非衍(66),唐院計千慶未宏(唐有千孫院亦非五代一堂)。
詎數(shù)磐宗系著表(臣季學錦御制),爰咨畺吏奏馳伻(67)。
六家見者期頤逮(68),五代同將二百盈(69)。
壽世共民沐天佑,泰朝有詔荷恩令(70)。
蜀中翼己儕期羨(71),江右爵還倫偓鏗(72)。
若粵若齊若郊甸(73),汝張汝李汝月英(74)。
門烏卓楔標人瑞(75),竹馬照盆圖戲嬰(76)。
皆際辰昌蕃以殖(臣吳壽昌),彼因文顯炳而弸(77)。
榜書四字妙八法(78),賜句疊章諧五韺(79)。
民子君親衣暨食(80),夫耕婦織袯兼荊(81)。
大生之宇皇春啿,中午當陽谷日晴。
宴以承歡效堯祝(臣鄭際唐),詩毋侈頌慕皋賡。
嘉祥允矣超前古,負荷艱哉凜后庚。
堂構(gòu)克昌百世永,箴辭惟勖一心誠(御制)
⑴ 我朝仰蒙共有天眷瓜瓞蕃昌自太祖至今十一世朕躬以上太祖以下太宗皇孫世祖孫皇皇祖又命皇考凡五世朕躬皇子皇曾元孫宗人府查出字輩太祖長子褚英支派下得皇元孫載下又一輩賜名奉福奉壽亦凡五世
⑵ 生民兩見于雅厥初生民舉后稷而言民之初生舉太王而言周家奕世相承文王所以極本支百世之盛
⑶ 長白山之東有布庫哩山其下有池曰布勒瑚里相傳有三天女浴于池有神鵲銜朱果置季女衣女含口中忽已入腹遂有身產(chǎn)一男生而能言體貌奇異及長母告之故因錫姓為愛新覺羅名之曰布庫哩雍順與小舠乘之毋遂凌空而去此本朝發(fā)祥之始也臣阿桂
⑷ 長白山為鴨本朝發(fā)祥之地淥混同愛滹三江出焉源遠流長形家以為億萬年衍派延洪之象
⑸ 由乾隆五十一年上溯太祖高皇帝天命元年紀元一百七十有九年迪光衍慶垂裕無疆
⑹ 我已朝宗室繁衍合十一世現(xiàn)在逾二千人實前古所未有
⑺ 祖陵皇上四巡祀盛京恭謁迎奉諸宗室來駕者有法祖宗家御制詩勖以水源木本無忘伍彌泰教養(yǎng)成全無微不至臣
⑻ 向例每十年恭修期編帙玉牒一次本年正屆應修之較前愈盛
⑼ (自明年丁未至乾隆六十年乙卯歸政之期尚有九年予惟日益孜孜以待昊蒼純估)。(御制)
⑽ 稽古圣壽古稀有六每日萬幾之暇讀書無間寒署吟詠日十數(shù)篇臨池則擘窠蠅頭各臻神妙心力目力因應有馀實由自強不息積中形外自宜天日之表益彰睟盎
⑾ 上年九月初一日涖行駕行圍阿濟格鳩獵罷已營虞人報西山有虎指其處上復策騎前往虎伏叢薄中左右約上親御圣祖所遺虎神鎗一發(fā)中其要害立殪隨圍內(nèi)外臣仆無不驚服歡悅
⑿ 康熙壬寅年曾舉千叟宴上年復于皇上御極五十年仰繩祖武乾清宮舉千叟宴耆耇盈廷多至三千人視康熙年間入宴人數(shù)更逾三倍錫福之隆蕃禧之厚伊古未有臣和珅
⒀ 垂皇上宵旰勤勞五十年常如一日而凌念三品以上大臣年逾七旬者免其寒早起入朝凡在有位靡不感激加勉
⒁ 上年皇上御極以來常舉耕耤之典圣壽七十有五復履畝耒親耕從容成禮不惟隨侍耆臣所不能及即挾掌牛之耆老亦皆六十以上之人并無年逾七旬者
⒂ 京師自元太祖建立大學以來五百馀年辟雍之規(guī)未備皇上詳稽典制酌古準今肇立橋門圜水于上年二月上丁釋奠之后親臨講學多士圜橋觀聽踴躍歡欣其時瑞雪繽紛自晨入夜盈尺有馀畿輔廣沾麥苗因之渥潤遂以有秋不惟文治光昌因時大備抑且來牟率育道合陳常
⒃ 文源皇上右文典學于閣文淵全文津文溯四四庫書既成之后復之三部分弆揚州命發(fā)帑雇募書手繕錄全書文匯閣金山之文宗閣杭州之觀文瀾閣嘉惠東南士子俾得抄錄摩廣敷文教臣劉墉
⒄ 于上欽定古今儲貳金鑒年冬告成頒賜
⒅ 乾隆壬寅春得玉印二方鐫大西天草書一曰薩爾瓦漢語普也一曰莽噶拉穆漢語吉祥也獻歲徵祥實為萬民禔福之兆
⒆ 日下舊聞載白塔寺遼壽昌二年建元至元八年世祖發(fā)視石函銅瓶香水盈滿舍利堅圓瓶底獲一銅錢文曰至元通寶逮明天順二年改名妙應寺上年新正初六日蒙古恩賜千叟宴時是塔頂輪上懸哈達哈達者語奉佛吉祥制帛也塔高二十馀丈瑞帛飄綴非人所能升陟佛力神通吉祥善應益信而有徵也
⒇ 客秋樂劄皇上披閱四庫全書內(nèi)張照論子云世所傳五六工尺上等字即宮商角徵羽五音因五六命典司樂部諸臣將現(xiàn)習各樂章譜內(nèi)駢注工尺上及宮商角徵羽字俾樂工肄習通曉引俗入雅彌昭天地同和之盛臣曹文埴
(21) 首善御制補笙詩六篇久譜宮商以京師為之地命順天府招選佾生肄習嫻熟于鄉(xiāng)飲酒禮用之以廣化民成俗之治
(22) 盧溝橋創(chuàng)建金明昌時元明迄今幾經(jīng)重葺而輪蹄雜還石面漸致敝壞洞門亦間有鼓裂者爰發(fā)帑重葺司事之人有欲拆洞門而改筑者鐵釘上命先拆石面以觀洞門皆石工鱗砌錮以堅固莫比因祗令重葺石西并橋之兩垂取坡就長以便重運車行不致遙震洞門于是成功不毀人力不勞自能杜侵冒而復舊觀去之御制記中申明重葺非重修之故以揚舊過善而防新將來之弊即一事而皇上行政之權(quán)衡于斯畢具矣
(23) 甲辰閏三月南巡江寧回蹕駐龍?zhí)缎叙^是日留京王大臣飛報得五代元孫之喜
(24) 時扈從王公大臣及外藩蒙古王公等下逮地方官吏老幼黎民無不額手歡忭同聲頌慶
(25) (馳諭內(nèi)廷翰林彭元瑞曹文埴檢查四庫全書古來見元孫者有幾詳悉奏聞)。(御制)
(26) 禹湯文武三代圣王考其年代世次俱未及見元孫
(27) 遍翻四庫全書自秦漢至明帝王從未有得見元孫者編氓中雖間有之然自唐以來亦止六家
(28) 山堂肆考載唐錢朗南昌人年一百七十馀歲元孫數(shù)人皆以明經(jīng)為縣宰臣福長安
(29) 周必大平園續(xù)藁載宋張燾饒州人孝宗時官參知政事年七十五見元孫一人
(30) 元吳宗元紹興人年八十八見元孫舉觴為壽抱置膝上望者謂神仙中人見宋濂潛溪集
(31) 明羅恢吉安人永樂時官國子監(jiān)博士年八十二見元孫一人事載程敏政選明文衡中
(32) 明歸璿昆山人即歸有光之高祖有光集文中載璿有高元嘉慶堂顧九和為之記臣王杰
(33) 明文徵明甫田集載戊午元旦詩有百歲幾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見曾元之句考徵明年九十有元孫二人
(34) 內(nèi)廷皇上喜得元孫有翰林查奏后復有御制志意詩一章?lián)浦臼略娨徽?/div>
(35) 心愛御制志事詩中有忍不敕幾民之句仰見皇上絜矩引申誠求保赤臣金簡
(36) 天御制志意詩中有獲茲惟益凜事一思之句仰見皇上凝承昭氣感通
(37) 上葺皇寧壽宮內(nèi)之名景福宮曾而未御制五福頌書屏而未以五福堂者蓋引發(fā)今五代一堂期累天庥熙國慶允恊昌洽重斯為極盛
(38) 寧壽宮之制仿坤寧宮為歸政后祀所神之所其前為皇極殿則朝堂規(guī)制將來受朝臨御也
(39) 景福宮為所居皇祖恭奉頌序孝惠皇太后詳見五福
(40) 景宮制分中東西三路而福宮為寧壽宮東路
(41) 又景福宮相近有翠鬟亭有石洞鐫云竇二字
(42) 閣在上景福宮前以皆寧壽宮東路與景福宮密邇
(43) 景福宮額懸門外前檐堂內(nèi)懸五福五代堂扁臣莊存與
(44) 堂內(nèi)徵篤御筆聯(lián)云燕翼仰貽謀斂時五福瓜綿祜至于萬年句述詩書義蘊廣大
(45) 子寶皇上七旬萬壽鐫鐫甲辰既額斯堂又古稀天五福五代堂寶又連其文鐫皆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奎章寶帙鈐用之臣陸費墀
(46) (予臨御五十年未循五福之名遽以顏堂者蓋有待國家天庥而邀祖貺今竟得古今希有吉瑞實我萬世子孫申錫無疆之慶也)。(御制)
(47) 毋忘記云舊章臣以粵撫入敷天覲蒙臣向恩預宴欽惟機司圣學圣政共仰以中書為軍員親見徵事愈敕幾典學今更得讀本行健之功致福之睿文而賡盛臣孫士毅
(48) 制五記云五章之中三致意焉蓋福頌久經(jīng)宸翰書屏揭堂御中
(49) 祖記云于萬斯年恒保此福蓋體見羹見圣世宗朝乾夕惕之心以致墻之慕
(50) 景福語出周雅既醉之章所謂既醉備五福也蘇軾有論朱臣圭
(51) 韓愈云氣水也言浮物也舉以示為文之法伏讀御皇上每制文鴻鈞默運元氣充周非取喻于水所能盡也
(52) 法契御制記推本獲福之由上溯心聲矣心精一危微之旨著為文言乃
(53) 皇皇子元孫命名皆從玉旁今胡命名從金旁臣高望
(54) 近詠古玉宜子孫佩詩有是佩誠堪佩言祥試可詳之句余既辨佩佩二字從玉為器從人為事因以祥詳亦韻同而義別連類及之聯(lián)句詳紀祥徵于宜子孫之佩恰相葉吉也
(55) 甲辰新正以皇長孫公綿德將有抱孫之喜先晉封貝子以為迓喜延祥之兆既而果如所愿一堂五代祖孫共慶含飴洵天家希有之瑞也
(56) 皇祖親見曾孫四五人嘉名肇錫則自最長之永琛始是以予之子侄輩用永字胥皇祖所賜也乾隆丙寅宴宗室于惇敘殿其時綿德尚未生而近支宗室中已有與皇孫同輩者衍派以綿則予所命也后一年而綿德生又二十一年而綿德生子命名奕純至戊子新正題皇六子永瑢所畫歲朝圖恭進慈寧因有永綿奕載奉為后慈娛之句首三字既以慶源三世排序成文意更來似續(xù)按字開支引之勿替是以皇元孫以載錫命名并查宗室中載字下一輩二人賜名奉福奉壽計予歸政后年至九十則載錫年當十七或可見奉字輩來孫增六代同堂之慶雖此愿未敢預必而上年千叟宴中九十以上親為賜卮者且十數(shù)人可知壽世長齡亦屬尋常之事予惟颙祈天佑以為召祥迓福之本耳
(57) (甲辰初冬予親臨綿德邸第閱視元孫抱置膝上見其頭角崢嶸依依仰笑實深欣慰)。(御制)
(58) 皇上愛篤賚元孫凡年例節(jié)慶賞有加臣阿肅
(59) 后慈慶圣祖躬承輩凡下至永字孝莊文皇親見六世巳為世所希覯我既祖今又慶得元孫現(xiàn)皇上逮事世衍祥圣親見七未艾備祉彌隆
(60) 八皇元孫于閏三月初日生桐孫葉瑞知閏春長
(61) 報正圣駕南巡喜聞吉合維南獻壽之占
(62) 向例上元前一日筵宴制皇子以下凡授室者方得侍座上年御小宴詩有編展書房待預元之句蓋預宴圣意待五皇元孫六齡入學之年即令以實副代同堂之慶也
(63) 乾隆癸卯新正于俱乾清宮普宴宗室凡年已及歲之閑散賞給四品頂戴
(64) 現(xiàn)在輩于宗室中倫序最小者為奉字皇上系屬來孫皇元孫雖在繡褓已居季父行矣臣吉夢熊
(65) 皇皇上福履所綏椒蕃瓞衍將來元孫輩雁序眾多皆肩隨踵接之弟也
(66) 有周御制得元孫志意詩室百男非五代之句
(67) 前因慶得元孫隨傳詢各督撫將民間得元孫者查明咨報匯奏
(68) 據(jù)直??江西山東四川廣西各督撫奏報百歲壽民五世同堂者現(xiàn)有六家
(69) 據(jù)各督撫先后奏報五世同堂者共得一百九十四家計其數(shù)巳將盈二百矣
(70) 乾隆五十年正月初一日凡民間得元孫者均加賞恩詔賜
(71) 四川達州壽民張子翼年百歲有子三人孫八人曾孫六人元孫三人
(72) 江西龍泉縣壽民古朝爵年百歲子孫曾元并萃一堂
(73) 廣西桂平縣生員鐘君寵山東聊城縣張羽歷城縣劉湘直??順義縣郭有英四人皆壽登百歲曾元五世臣黃軒
(74) 直??張璧湖北李進也貴州孫月英各得元孫自八人至四人不等在一百九十四家中尤為繁衍
(75) 會典載凡民間壽至百歲以上者給與建坊銀三十兩表其門曰升平人瑞
(76) 嬰圖皇上安懷廑念寓意翰墨如戲照盆孩兒圖屢見吟詠今蕃昌大化翔洽閭閻生齒驂筱嬉游天然活畫
(77) 四庫全書中唐后僅有錢朗等六家均以仕籍得存記載齊氓御制詩比之馬遷青云之羨若今日之編戶亦得以國慶附彰家慶名列奏章事登邅逢御集真曠古未有之也
(78) 古朝御筆賜張子翼扁曰衍慶頤齡爵曰繁頤馀慶鐘君寵曰養(yǎng)庠衍福張羽曰引年鐘盛劉湘曰延齡馀慶郭有英曰期瑞繁昌
(79) 子翼御制祥字韻詩一首朝爵賜張疊韻一首賜古再疊韻一首世一賜鐘君寵等四家乂之盛詩二首記各省五堂得一百九十四家先后共成五章數(shù)葉元音宣播五韺
(80) 伏讀可憐御制黔黎滋盛寧非喜衣食謀艱廑之句仰見我皇上愛民如子授衣謀食無日不廑仁壽宸懷是以如洋德洋恩漙舉一世而胥登也臣汪
(81) 織一御制賜古朝爵詩有夫耕婦家昌之句于斂時敷錫之中即具方之訓俗型義
東華哭聲猶未已,司空中書執(zhí)戈起,同謀亦聞檀道濟。
廬陵何人,武皇愛子陛下弟。
金昌亭邊鼓聲沸,磨刀霍霍且及帝。
五蛇升,一龍去。
龍歸若得瞻皇馭,應問爾來何太據(jù)。
按:徐羨之與傅亮、謝晦受遺詔輔少帝。帝居喪無禮,羨之等令檀道濟引兵入,廢帝為營陽王,復弒之金昌亭,并殺廬陵王義真。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