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林資修

相關(guān)人物:共 10 位。
共 9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淺學(xué)胡然敢望回,英躔幸甚得追陪。
談鋒羨子雨無極,詩境愧予田盡萊。
叢桂晚香牽獨(dú)夢,小梅春思惱清才。
丁寧閣老須勤賦,早晚西扉詠砌苔(自注:一時(shí)同館南強(qiáng)供職最久。)。
繞虹梁、敧棹溯空明,芳會(huì)憶年時(shí)。
自詞仙去后,花零粉怨,鷺老秋絲。
難得觀蓮佳節(jié),選勝酒重?cái)y。
卅六陂塘遠(yuǎn),波濺胭脂。

坐有歐蘇賢守,對風(fēng)裳水佩,勸酌瓊卮。
問紅妝無語,應(yīng)笑我來遲。
暗惆悵、佳人天末,采幽香、誰與寄相思。
新愁滿、譜江南弄,唱過邪溪。
珠圓粉潔。
傍碧紋槅子,越樣清絕。
半貯犀奩,半壓鸞梳,玉纖幾度親摘。
蘭湯乍試冰綃潤,惹一種、麝熏難滅。
記晚涼、倦倚紅藤(枕名),開遍兩鬟秋雪。

休喚南強(qiáng)小字,素馨斜畔路,殘霸銷歇。
纈錦圍鐙,織翠穿簾,消受海天風(fēng)月。
羅巾鈿合傳情處,又誰把、同心相結(jié)。
好付他、茜袖深籠,莫被竊香人竊。
駐顏無奈水千波,寫恨聊憑墨十螺。
結(jié)綺樓成隨客至,阿房宮矗楚人過。
神山櫻蕊奇光吐,海外玫瑰寶靨多。
一樣秋風(fēng)有搖落,南強(qiáng)北勝誤誰何。
三叉河上望模糊,隱隱云端見大湖。
草木不隨人鲊腐,林菁時(shí)聽鬼車呼。
有如白水辭微祿,直為青山誤老夫。
愁愧雙魚勞問訊,長貧今較一錐無。
⑴ 編者按:「河」,《洪棄生先生遺書(四)。寄鶴齋詩話》誤作「湖」。
⑵ 編者按:「聽鬼車呼」,《洪棄生先生遺書(四)。寄鶴齋詩話》誤作「見鬼車號」。
⑶ 此詩又載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
秋霜入鬢已堪憐,舊事思量更黯然。
父子紀(jì)群交再世,主賓瑜策話同年。
毛錐無用垂疏禿,羽扇非時(shí)合棄捐。
誰料不談阿堵客,老來偏欲乞囊錢。
⑴ 編者按:「垂」,《洪棄生先生遺書(四)。寄鶴齋詩話》作「兼」。
乞食茫然任所之,言詞既拙計(jì)工詩。
屈原澤畔吟多苦,庾信江南賦甚悲。
歸路渴思雙馬角,鬻身賤值五羊皮。
不知七十虞奚老,尚有他時(shí)富貴為。
年過方知畏后生,波瀾才思令人驚。
常聞溫嶠呼英物,未怪文淵愛客卿。
新法祖龍方蔑士,諸儒孔鮒尚談經(jīng)。
琴書不惜相持贈(zèng),望汝文章老更成。
五疊前韻(秋懷八首) 其四 (乙巳、丙午、丁未)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詩
蠻夷大長亦工詞,竟筑朝臺望漢師。
生為丈夫除帝制,死留奇女報(bào)佳詩。
蛟精異代仍黃屋,龍氣中天化白蜺。
一笑南強(qiáng)成底事,看花空發(fā)美人思。
海民舊狎庚桑子,滄桑今作祝宗豕。
中有風(fēng)塵骯臟人,埋頭插腳顏常泚。
鰲沉已斷地六維,鶉淫竟周星一紀(jì)。
仰叩蒼蒼闃不聞,獨(dú)行踽踽歌靡恃。
勃蘇復(fù)楚有未能,狐庸事吳不屑以。
將與軒皇備應(yīng)龍,豈為蚩尤作工倕(作者注:「作上聲?!梗?/span>。
況他雨澤不霈施,使人炎火長秉畀。
虞候何止守薪蒸,崦嵫且遍徵礪砥。
哀嗷鴻雁無澤逃,取子鴟鸮有室毀。
鉗余蟹足汝戲嬉,攘我牛田彼疆理。
警吏穿房長肆威,催科闖戶且攘臂。
籍沒田園不可堪,擾傷市獄更已矣。
保甲橫施何足言,毆撻亂加尤莫比。
法律神明中外同,獨(dú)至臺灣法妄抵。
此間言論不自由,口尚須緘況敢指。
阜財(cái)無處挹南薰,嚼殺時(shí)來驚北鄙。
曩年屠戮焚山林,至今遍地生荊杞。
偶陳一二足心酸,欲說萬千難口使。
有時(shí)種樹實(shí)搖根,恰似從禽輒破觜。
我與蜣蘇判薰蕕,彼于燕虱殊悲喜。
方今海宇正紛爭,衣裳溷在干戈里。
蘆中有士徒激昂,朝右無人空諾唯。
方望十年或轉(zhuǎn)移,不圖兩紀(jì)猶如此。
孰填冤石拔愚山,孰灑神灰止禍水。
東南裨海既已枯,西北漏天豈無圮。
不能軒舞愧龐然,每有跳梁輸蕞爾。
朝鮮已入不羹封,越裳殆絕庭堅(jiān)祀。
矧茲海島土一拳,流沙黑水同司彘。
漢家既任珠崖淪,扶馀豈易虬髯起。
中土著鞭讓人先,伊川被發(fā)哀吾始。
我生十載早埋塵,再墜劫中心早死。
既睹時(shí)艱足蒿目,每聞時(shí)事輒塞耳。
有懷中夜即撫膺,如跛尋履眇尋視。
能將東學(xué)心求真,豈覺西方法獨(dú)美。
漢唐再世威萬方,湯武一朝興百里。
莫嗤鄒衍幻天談,不見種蠡湔國恥。
聞君有志欲興華,君倘能行世能俟。
要知外學(xué)有金沙,須待吾人抉渣滓。
翹首東望海泱泱,富士山頭峰齒齒。
一二畸人時(shí)往來,扶桑氣到南溟紫。
我在柴桑采菊英,時(shí)哦楚騷搴澤芷。
門內(nèi)無聲地?zé)o塵,壁上有圖床有史。
安得復(fù)遇素心人,閒把南華談畏壘。
⑴ 編者按:「淫」,《洪棄生先生全集》、《臺中詩乘》均作「淫」。
⑵ 編者按:「候」,《臺中詩乘》誤作「侯」。
⑶ 編者按:「理」,《洪棄生先生全集》誤作「埋」。
⑷ 作者注:「供賦民本不敢后,自總府有沒田之令,民尚未知,偶有稍后期到者,吏即不收,將該田發(fā)官賣?!?/div>
⑸ 作者注:「余前有〈入市所見〉詩可考。市如此,獄可知?!?/div>
⑹ 編者按:「年」,洪小如所藏抄本作「載」。
⑺ 作者注:「原耳字復(fù),古亦有之。此用東坡〈次正輔韻〉改『』作『椏』字之例?!?/div>
共 9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