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814 【介紹】: 清山西興縣人,字茂園。乾隆二十二年進士。授江蘇新陽知縣。歷河南河北道、江南淮徐道。以治河有聲,擢江蘇按察使,兼河務(wù),尋署江南河道都督。嘉慶間官至河?xùn)|河道總督。治河以束水攻沙為主。維基
康基田(1732年—1813年),字茂園,山西省興縣人。清朝官員,善治水,曾任河?xùn)|河道總督、江南河道總督等職。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進士,授江蘇新陽縣知縣,調(diào)昭文縣。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遷廣東潮州府通判。以抓獲盜賊之功,晉同知,累遷河南河北道,調(diào)江南淮徐道,以治河而有聲。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擢江蘇按察使,重點管理河務(wù),次年,遷江寧布政使,仍兼河務(wù)。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署江南河道總督,不久回任。同年六月,在睢南防汛有功。次年護理安徽巡撫,因高郵糧胥偽造印串,巡撫閔鶚元被嚴(yán)厲斥責(zé),基田則被褫頂戴,又因陳奏不實,革職逮問,遣戍伊犁。僅隔數(shù)月,朝廷即準(zhǔn)許其贖罪,任南河同知。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仍授淮徐道。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因力守豐汛曲家莊堤防,得到高宗特詔褒獎。擢江蘇按察使,調(diào)山東,仍兼理黃河、運河事務(wù)。嘉慶元年(1796年),南河豐汛河溢,康基田前往治理,遷布政使。次年春擢江蘇巡撫。秋季,黃和在碭山楊家壩決口,康基田奉命馳往巡視,山東曹縣黃和亦決口,又前往堵筑。授河?xùn)|河道總督,調(diào)南河總督。嘉慶三年(1797年),因曹縣河工不力被褫頂戴花翎。不久,命專任下游挑河事,輾轉(zhuǎn)奔忙。嘉慶五年(1799年)正月,因壩工失火被革職,留工效力。康基田對待下屬一向嚴(yán)厲,帶領(lǐng)將卒守堤,動輒以軍法從事,下屬多有怨言。但仁宗知其性剛守潔,又以知州用,補江蘇太倉州知州。累擢廣東布政使,調(diào)江西,又調(diào)江寧。嘉慶十一年(1806年),因貴州鉛船遲滯,又被降調(diào),授戶部郎中。嘉慶十三年(1808年),隨同協(xié)辦大學(xué)士長麟、戴衢亨巡查南河,加道銜,賜花翎,又加太仆寺少卿職銜,稽核南河重要工程錢糧。嘉慶十六年(1811年),康基田以年過八旬乞休,仁宗批準(zhǔn),命其來京養(yǎng)老。嘉慶十八年(1813年),重與鹿鳴宴。賜三品卿銜。同年病卒。《清史稿》有傳。
人物簡介
閔受昌,字文甫,號緘三,浙江湖州府烏程縣織里鎮(zhèn)晟舍人,祖籍山東濟寧州,同進士出身。閔鶚元孫,閔思誠子。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丙子科舉人、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聯(lián)捷進士,入詞垣。散館,改刑部主事。道光二年(1822年)辦理秋審,分管提牢事務(wù)。期滿,升刑部郎中。道光八年(1828年)京察,擢為鴻臚寺卿,道光十一年(1831年)典試蜀中,所取皆名士。道光十二年(1832年)稽察平糶倉事,日夜辛勞,染上眼疾,屢治不愈。道光十三年(1833年)上疏請求歸里就醫(yī),不及數(shù)月卒。蘇州吳慈鶴有《送閔緘三茂材自吳興來歷下即赴新城》,詩中有句曰:中丞節(jié)鉞曾吳趨,孫子轉(zhuǎn)眼愁饑驅(qū)。七閩百越兩足繭,性命一擲鴻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