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江日升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8 首
追歡三載別今朝,對酒離魂黯欲消。
楚國行春迎露冕,郵亭卜夜駐星軺。
殘雞唱斷風(fēng)生柝,萬馬聲寒月送潮。
暫歇梨園留刻燭,莫教紅蠟一時燒。
二旬孤纜白門津,花暖煙深數(shù)夕晨。
此日江風(fēng)知客去,一聲平卷六朝春。
絕命詞 清 · 朱術(shù)桂
五言絕句
① 此詩收于高拱乾《臺灣府志》〈藝文〉,又載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藝文〉、李丕煜《鳳山縣志》〈藝文〉、王禮《臺灣縣志》〈藝文〉、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人物〉、范咸《重修臺灣府志》〈人物〉、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人物〉、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寓賢〉、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人物〉、薛志
艱辛避海外,總為幾根(編者按:「幾根」,薛志亮《續(xù)修臺灣縣志》、蔣師轍《臺游日記》、連橫《臺灣通史》、《臺灣詩乘》作「數(shù)莖」。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江日升《臺灣外記》、朱景英《海東札記》、陳云程《閩中摭聞》作「幾莖」。)發(fā)。
于今事畢矣(編者按:「于今事畢矣」,江日升《臺灣外記》作「于今事已畢」;夏琳《海紀(jì)輯要》作「今日事畢矣」。夏琳《閩海紀(jì)要》作「今日事已畢」;連橫《臺灣詩乘》作「今日事已矣」。),祖宗應(yīng)容納(編者按:「祖宗應(yīng)容納」,范咸《重修臺灣府志》、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朱景英《海東札記》、陳云程《閩中摭聞》、連橫《臺灣詩乘》作「不復(fù)采薇蕨」。江日升《臺灣外記》又多刊「宣宗九世孫術(shù)桂書」的落款)。(楊永智編校)。
江東愁客,隋苑暗經(jīng)行。
鶯語滑,游絲細(xì),夾衣輕。
正清明。
追憶當(dāng)年此際,樓臺外,鞦韆畔,棠梨樹,垂楊渚,玉簫聲。
一自風(fēng)煙滿目,傷心煞、水綠山青。
看江都雖好,舊跡已飄零。
憔悴蘭成。
意難平。

念寄奴去,黃奴老,今古事,可憐生。
回頭望,隔江是,石頭城。
草縱橫。
樓船南下日,君王醉,未曾醒。
宮車出,晚鴉鳴,使人驚。
惟有一江春水,依稀似、舊日盈盈。
想?yún)④婖U照,欲賦不勝情。
此恨曾經(jīng)。
畫地成川(流) 清 · 姚鼐
五言排律
聞有西京士,矜誇幻術(shù)優(yōu)。
導(dǎo)川寧致力,畫地忽成流。
涇渭分條理,魚龍想泳游。
河疑天上落,江是坐中收。
真看過帆肆,應(yīng)逢資陸舟。
何如通鄭白,便可澗田疇。
幽魂咽。
東風(fēng)萬古傷離別。
傷離別。
江是淚,春花是血。

人家歲歲清明節(jié)。
關(guān)山處處銷魂色。
銷魂色。
紅時斜日,碧時斜月。
遺構(gòu)臨江是
帶滄波、脂痕碧沁,露桃紅地。
細(xì)雨黃昏飄斷綆,滴盡冰蜍清泚。
剔蒼蘚、南朝零字。
一片高梧銀瓶凍,問龍鸞、沈恨今何世。
秋鏡老,素瀾起。

一泓誰浸愁滋味。
遣鬘天、珠幡密護(hù),織綃泉底(井有開山林一字,蓋僧坊故物。)
凝白雕闌沈香換,那問鴛鴦錦砌。
算常幫、游春鐙市。
冷濯塵緇凌波影,照娉婷、翻怕花容悴。
殘月唱,付溝水。
鳳吹二十四首 其六 清末至現(xiàn)當(dāng)代 · 吳研因
七言律詩
申春江是女仙壇,密約居然降彩鸞。
北站車迎花馥郁,東方云擁月團(tuán)圞。
攻心不礙身仍守,抱璞誰知璧尚完。
無奈相逢無奈別,贈行還襭紫羅蘭(以紫羅蘭詩八絕句為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