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楊鐘羲(1865-1940) 字子晴,號留垞、圣遺居士。正黃旗漢軍籍。光緒十一年舉人。1933年受溥儀命入奉天"國立博物館"館長。有《圣遺詩集》、《學橋詞》、《學橋詩話》、《白山詞介》。維基
楊鐘羲(1865年—1940年),原名鐘廣,字子勤、梓琴、子晴、芷晴、芷晴、芷庼、慏盦,號留垞、梓勵,又號雪橋、雪樵,晚號圣遺居士、南湖鮮民。內(nèi)務府漢軍正黃旗人(屬內(nèi)務府正黃旗漢姓滿洲旗人),籍奉天遼陽(襄平)。光緒十五年己丑(1889)進士,江寧府知府。家族世居遼陽,原隸內(nèi)務府滿洲正黃旗,乾隆間改為內(nèi)務府漢軍正黃旗。光緒十一年乙酉(1885)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十五年己丑(1889)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六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保送知府,分發(fā)浙江,但未實授,改派外任時冠姓楊。二十七年入湖北巡撫端方幕府,三十一年任湖北襄陽府知府。三十二年入兩江總督端方幕府,補授淮安府知府,三十四年任江寧府知府。出任光緒二十年(1894)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二十一年(1895)會試同考官。謚文敬。因父親在湖北武昌府任職,鐘羲出生于省寓祝家園,年輕時跟從黃岡童嗣興(字步階)先生以及未來的岳父、內(nèi)務府正白旗漢軍、時任黃岡縣知縣李恒琛學習(時黃州府知府為鑲白旗漢軍安氏英啟),又師湘中名士鄒振麟(字雁峰),并與恒琛之子寶謙、從子寶巽(又李孺)同中光緒十一年乙酉順天鄉(xiāng)試舉人(恒琛另一子寶豐中該鄉(xiāng)試副榜)。中舉之后21歲時(c.1886年),受業(yè)于咸豐六年(1856年)丙辰科狀元翁同龢,尤受翁賞識(載《翁同龢日記》,v.4,2006);又師從鑲藍旗宗室福錕、正藍旗宗室麟書、內(nèi)務府鑲黃旗滿洲完顏嵩申等。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法租界,不問世事(先避居法租界升平里,后移寓茄勒路之順元里,又遷打鐵浜之馨德里)。1912年,遭母憂。為劉承干的《嘉業(yè)堂叢書》校閱。“鐘羲樓居終歲,伏案整輯,往往徹夜不睡。微倦則于胡床假寐,少醒則燈尚熒然,與晨曦相映,十余年如一日。而尤珍惜物品,凡屬片紙寸縑,無不手自撿存。燈下常為其哲嗣講掌故,或為長孫課文選。……蓋辛亥之變,鐘羲脫身出險,藏書被掠”(載鄭逸梅《藝林舊事》)。1923年由滬回京。宣統(tǒng)十五年(1923年)三月初一日,與景方昶、王國維、溫肅三人均著南書房行走,十二月初三日均著在紫禁城內(nèi)騎馬。1928年于北京開設雪橋講舍,著述課徒(學生包括兩位日本學者倉石武四郎、吉川幸次郎,載《啟功講學錄》)。1933年應邀赴日本訪書。1927年為逝去的學者王國維作《誥授奉政大夫賞食五品俸南書房行走特謚忠愨王公墓志銘》。1939年與畫家徐操(字燕孫)合作人物、書法扇面圖(扇骨陰刻溥心畬書畫)。與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探花商衍鎏(字藻亭)合作行書扇面。與溥心畬為盛昱的《行書祝壽序》手卷作跋(由瑞洵弟子鈴木吉武收藏)。為李宣龔的《碩果亭詩》作序。為自己的高祖、乾隆朝兵部侍郎虔禮寶刻《椿蔭堂詩文存稿》。為內(nèi)務府正白旗漢軍進士姚氏斌桐刻《還初堂詩鈔》。為進士宗室盛昱刻《郁華閣遺集》、《意園文略》。為正黃旗滿洲進士瑞洵的《散木居奏稿》寫作者傳。鑲白旗宗室盛昱與楊鐘羲在交往中以表兄弟相稱,大概因為盛昱的本生祖母或曾祖父肅恭親王永錫之側福晉均姓楊,但與楊鐘羲家族是否有姻戚關系有待查證。據(jù)楊鐘羲《雪橋詩話: 附自訂年譜》,“伯羲少時往來予家先伯祖,常攜以游十剎海。予贈伯羲詩云:‘樁蔭堂開侍帝晨,裕陵雨露四時春。百年門巷留詩卷,中表交親得偉人’。伯羲和詩(《次韻答楊子勤表弟》)有‘看荷門巷嬉游地,古柏祠堂下拜時’之句”。鐘羲的詩句“樁蔭堂開侍帝晨”,當指其高祖虔禮寶的詩集《椿蔭堂詩文存稿》與乾隆帝的室名“椿蔭堂”有關。盛昱在其《次韻答楊子勤表弟》詩注中說,“君家油漆作,舅祖煺公常攜余游十剎?!保砻鲀杉以谧娓改篙呉延忻芮型鶃?,且透露楊鐘羲家族府址在今北京地安門內(nèi)大街西側的油漆作胡同(明代時叫做油漆作)。盛昱在其詞作《夢橫塘 送子勤表弟乞外》寫道:“燕子巢痕,世家王謝,模黏門巷非故。喬木陰陰,只勝我、午橋莊住。失喜君來,相將幾載,又悲君去。念垂髫年紀,嬉戲君家,略省識、門前樹”(載盛昱《郁華閣詞》;兩江總督端方字“午橋”,“午橋莊”意指楊鐘羲入端方幕府)。室名“儼山簃”。光緒二十四年進士袁勵準為其作篆書“儼山誃” 橫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