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恩壽(1849年 - 1911年),字藝棠,索卓羅氏,滿洲鑲白旗人,進士出身,晚清政治人物。父麟魁,道光六年(1826年)二甲一名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同治元年(1862年),麟魁奉命赴蘭州辦事,因病遽卒,朝廷賜其子恩壽舉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恩壽中三甲進士,選任四川嘉定府知府(今樂山市)。光緒十九年(1893),在任成都府知府。光緒二十三年(1897),任陜西陜安道。光緒二十四年(1898),擔任江西按察使。光緒二十五年(1899),擔任江寧布政使(其藩署園即瞻園)。光緒二十七年至三十年(1901-1904),擔任江蘇巡撫(繼任端方,1904;陸元鼎,1904-1906),兼兵部侍郎與督察院右副都御史,授頭品頂戴;光緒二十九年(1903)出任癸卯恩科江南鄉(xiāng)試主考官;三十年(1904)屬末任漕運總督(光緒二十七年,曾任該職一個月,漕督府內(nèi)有清晏園;前任陸元鼎,1903-1904),隨后(1905)調(diào)江淮巡撫。光緒三十二年(1906),擔任山西巡撫。光緒三十三年(1907),任陜西巡撫,兼署西安將軍。宣統(tǒng)三年(1911年)七月因病解職。任職江蘇期間(1899-1906),與俞樾、正藍旗漢軍胡俊章、鑲白旗滿洲景星 (清朝)、汪鳴鑾、漕運總督陸元鼎等在蘇州時有詩歌唱和。1901年-1904年(光緒二十七年-三十年)任職江蘇巡撫時期,恩壽寄居蘇州拙政園,為其族兄福州將軍景星十年前任蘇松糧道時在該園種植的山茶花補栽數(shù)株(據(jù)恩壽詩作)。1906年,恩壽作《滄浪亭增建二程子祠記》,石刻二方,存于滄浪亭園中的看山樓。光緒二十九年(1903)為康熙年間梁延年(根據(jù)康熙的“上諭十六條”)輯錄的《圣諭像解》二十卷重版本校對并序(江蘇巡撫署重校本,1903)。1906年,任職山西巡撫時,選派山西大學堂的預科畢業(yè)生20多人赴美國專習(據(jù)《山西歷代紀事本末》,1999)。到任陜西巡撫后,于1907年5月,上奏清廷建立陜西圖書館,宣統(tǒng)元年八月(1909年8月),陜西圖書館成立(民國四年(1915年)遷至當時西安政治、文化、經(jīng)濟中心地帶的南院門街之南院的恩壽創(chuàng)建的“勸工陳列所”,俗稱慈禧亮寶樓,即原陜西巡撫部院東花園舊址,民國后為省議會所在地)。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正式成立陜西新軍督練公所。后因財力有限,遂確定以盡快建立一個混成協(xié)(相當于旅,下轄兩標即兩個團)(據(jù)《西安市軍事志》);同年,按照清政府頒布的《欽定咨議局章程》、《咨議局議員選舉章程》,在西安設立了咨議局籌辦處。次年六月,先由各縣選舉代表;八月十九日各縣代表到西安開會,醞釀選舉事宜。十月十四日,正式選出咨議局議員36名(據(jù)《西北通史》,2005)。宣統(tǒng)二年(1910年),陜西巡撫恩壽和西安將軍文瑞,為改變旗人“安坐而食,生計日艱”的處境,設立“駐防工藝傳習所”,選取八旗子弟入所學習,以解決旗丁生活出路問題(據(jù)《陜西省志》卷54,1990)。時任貴州巡撫龐鴻書奏請設立存古學堂,意在:“設法保守紹先賢之緒,以防蔑古之譏”;陜西巡撫恩壽在《奏遵設存古學校折》中也提出:“然萬國皆各有所長,斷未可一意師人而失其故有。所謂兩途并進,不可偏廢者也”(據(jù)《四川國學院史》,2020)。1908年,陜西巡撫恩壽奏請清廷增撥銀兩,修建公路,增打油井;慈禧、光緒批增撥官銀27萬兩,慈禧還把美國人贈送的皇宮照明發(fā)電機轉(zhuǎn)贈延長石油廠,以示支持(據(jù)《中國科技史雜志》,v.27,2006)。
人物簡介
郭囧,安徽省安慶府太湖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十六年(1890),參加光緒庚寅科殿試,登進士三甲157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光緒十九年(1893),代理江蘇鎮(zhèn)洋縣知縣期間,辦理太倉州富豪兄弟拳毆斃命一案,拒絕串通改拳傷為木傷,遭太倉州知州程其玨之子程鼎臣指使丁役,將郭囧父子毆打捆縛,誣指瘋癲。后為御史張仲炘得知上奏。
人物簡介
章華(1872年—1930年),字縵仙,湖南省長沙府長沙縣人,進士出身。1893年考上舉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參加光緒乙未科殿試,登進士二甲98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四年四月,散館,著以部屬用。官至郵傳部主事。經(jīng)常參與北京的詞社,例如:王式通、夏孫桐、趙椿年等人的「聊園詞社」以及王鵬運、鄭文焯、張仲炘、左紹佐、夏孫桐等人的「咫村詞社」。會彈古琴,曾教楊宗稷彈琴。與黃勉之、王樹楠、楊宗稷等人常聚在一起彈琴、聽琴。曾和楊宗稷、羅惇曧、溥侗等人合編《禮議》。
人物簡介
張爾田(1874-1945) 字孟劬,號遁庵,又號遁堪,一名采田。錢塘人。初官刑部,后以知府候補江蘇。丁外艱歸。民國初,應聘入清史館,預修《清史稿》。又歷任政治大學、交通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晚年任燕京大學國學總導師。精于史學。工詩文,文古潔雋永,詩步趨李商隱。詞尤有名,淵源家學,復與鄭文焯相切磋。有《遁庵文集》、《遁庵樂府》、《玉玉溪年譜會箋》。遁盦樂府·序
遁盦樂府·弁言昔予與君同官吳中,歸安朱古微侍郎僑寓聽楓園,一時所往來者皆當世詞人,張次珊通參、鄭叔問舍人、陳伯韜大令及君尊人沚莼先生常在座。吾曹獲以燕間承緒論,參校樂文,研討聲律。或旦夕得一詞,則傳簡互欣賞。是時君方肆力經(jīng)史,著書曰史微。其為詞特寄興所及耳。辛亥后君始寫定詞一卷,侍郎為編入滄海遺音者是也。君慊然自以為為足,而儕輩已絕嘆君造詣之深。矧君自遘世蹇屯,益勵士節(jié),勤撰述。其寓思于詞也,時一傾吐肝肺芳馨,微吟斗室間,叩于窈冥,訴于真宰。心癯而文茂,旨隱而義正,豈余子所能幾及哉。予嘗謂詞人易致,學人難致,學人而兼為詞人尤難致。有學人之詞,有詞人之詞,君鄉(xiāng)先輩沈寐叟,學人也,曼陀羅寱詞,學人之詞一。叟遺書他人不能董理,而君優(yōu)為之。其箋注蒙古源流,散布丹墨于眉行間,及身為寫定,君為校補發(fā)正者又數(shù)十百事,勒成完書。叟固不能為君之詞也,詞于文體為末,而思致則可極于無上,學者雖淹貫群籍,或不能為,蓋記丑無所施于用,強之則傷其格。若于學無所窺者,但求諸古昔人之詞,又淺薄無足道,彌卑其體,其上焉者止于詞人之詞而已。君,學人也,亦詞人也,二者相因相濟而不相捍格,詞境之至極者也。君又嘗為清史撰樂志,于一朝言律呂之書剖析明朗,條列精簡,謂隋唐登歌雜蘇祗婆、龜茲樂,以律呂文之神瞽弗世等于詩,亡其分別古今,使不淆溷,諸泥古樂以求唐宋詞律者可資以發(fā)矇正惑矣。平日論詞及字音陰陽清濁之辨,謂詞興于唐,唐人讀音有異于今,引慧琳一切經(jīng)音義之反切為證,則尤前人所為言者。君今將刊其續(xù)所為詞,因書弁簡端,以告承學之士。己卯季秋,新建夏敬觀序。
孟劬先生平所為詞往往不自存稿,多散在朋好間。此樂府前一卷吾師彊村翁曾刻之滄海遺音,后一卷則勛從篋衍中選錄者也。孟劬嘗奉教于吾師,又嘗從鄭君叔問研討聲律,故所作清商變徵,一唱三嘆,有小雅匪風之思焉。流離北渡,投老依人,其阨窮之所遭,亦復似之。今海內(nèi)承吾師衣缽者尚有其人,而親接大鶴墜緒者蓋寥寥矣。眷伐木之相勞,感知音于為沫,忝附玄賞,以代引喤,此后續(xù)有所得,尚當孴之為集外詞云。辛巳。(龍榆生)
人物簡介
陳匪石(1883-1959) 原名世宜,號小樹,又號倦鶴。江寧人。早年就讀尊經(jīng)書院,曾隨張次珊學詞。入同盟會。又隨朱祖謀研究詞學,并入南社,編《七襄》刊物。據(jù)傳譯有《最后一課》(鄭逸梅《南社叢談》)。歷任上海各報記者、中國大學、華北大學、中央大學教授,1952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編纂。著有《舊時月色齋詩》、《倦鶴近體樂府》、《宋詞舉》、《聲執(zhí)》。加詩稿書影、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