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吳子光(1819~1883),原名儒,字士興,后因業(yè)師宋心珠(名其光)之貺,改今名,號蕓閣,別署云壑,晚年自號鐵梅老人或鐵梅道人。原籍廣東嘉應(yīng)州,生于清嘉慶廿四年(1819),卒于光緒十九年(1883),年六十五。青少年時在家鄉(xiāng)熟讀儒家經(jīng)典,博覽諸子百家著作及稗官野史,然屢試不進,遂于道光十七年(1837)渡臺,后寄籍臺灣淡水,以課館為業(yè),暇則以詩文自遣。長于詩,尤長駢體。同治四年(1865)中舉,受知于臺灣道臺徐宗干,充幕僚多年。同治七年(1868)應(yīng)淡水知府陳培桂聘,參與《淡水廳志》之修撰。光緒四年(1878)應(yīng)聘主講文英書院。是年,彰化望族三角仔莊呂氏新葺筱云山莊,聘子光設(shè)教其中,賓主殊相得。從其游者除呂氏兄弟外,尚有:傅子亦、丘逢甲、謝頌臣及子光之侄吳師廉等。大抵而言,晚清本土才學(xué)之士,盡萃于斯。筱云軒藏書數(shù)萬卷,無所不備,吳子光曾為之作藏書記。逝后,呂家禮葬之,并恤其家,越年,復(fù)出資刻其書。王松《臺陽詩話》稱其詩「專學(xué)晚唐」,「杰句名篇,美不勝錄。」從〈小草拾遺序〉可知其少時好賦,原存有古律賦百馀篇;中年后,以近體詩為主要創(chuàng)作對象,亦存有二百多首,惜多所亡失。蕓閣博學(xué)多才,然一生遭際不佳,「欲伸其文章報國之志而不可得」 。于是,以東坡自況,名其文集為《一肚皮集》。共十八卷,于光緒元年(1875)刊刻行世,附詩作《小草拾遺》一卷。又著《三長贅筆》十六卷、《經(jīng)馀雜錄》十二卷。則諸史緒論、書后題跋、古今詞語、詞林典實之類。臺灣銀行經(jīng)濟研究室嘗輯其有關(guān)臺灣史跡稿為《臺灣紀(jì)事》,列為《臺灣文獻叢刊》第三十六種。民國六十八年(1979)中華民國史跡研究中心得其稿本,輯印為《吳子光全書》,民國九十年(2001)又由龍文出版社重印出版。今以《一肚皮集》所附《小草拾遺》為底本編校。
人物簡介
【生卒】:1841—1903 【介紹】: 清廣西灌陽人,字維卿。同治四年進士。中法戰(zhàn)起,自請出關(guān)招劉永福,率景字軍與之共敗法軍于宣光。戰(zhàn)后,除臺灣道,累擢至巡撫?!恶R關(guān)條約》割讓臺灣于日本,士紳擁之為總統(tǒng),宣告自立。日軍攻基隆,微服遁歸廈門。有《請纓日記》。全臺詩
維基唐景崧(1841~1903),字維卿,又字薇卿,號南注、南注生、請纓客,廣西灌陽人。同治四年(1665)進士,入翰林院選庶吉士,授吏部主事。光緒八年(1882)入越南,力勸劉永福黑旗軍加入抗法行列。光緒十年(1884)率「景字軍」迎戰(zhàn)法軍有功,官升二品。光緒十一年(1885)十月出任臺灣兵備道,兼理學(xué)政。唐氏雅好文學(xué),曾修葺臺南道署舊有斐亭,創(chuàng)「斐亭吟社」,時邀僚屬、詩友飲酒賦詩。臺人士之能詩者,悉禮致之,扢雅揚風(fēng),于斯為盛,一時臺士競為詩作。又禮聘臺南進士施士潔擔(dān)任海東書院山長,挑選臺士之秀異者如丘逢甲、許南英、汪春源等入海東書院就讀,對當(dāng)?shù)匚娘L(fēng)之鼓倡,頗具影響力。光緒十七年(1891)升臺灣布政使,駐省會臺北。公馀復(fù)屢邀文士百數(shù)十人集于官署,為詩酒之會,尤以競作詩鐘為能。適因安溪人林鶴年辦理茶釐船捐等局務(wù)來臺,贈以數(shù)十盆牡丹,故取名為「牡丹吟社」。社員吟詠詩稿,景崧悉加收錄,遂有《詩畸》之輯錄。此外,唐氏又好詩謎,臺南、臺北兩地任職時皆致力推展之,編有《謎拾》一書,對臺灣謎學(xué)之發(fā)展影響頗大。光緒二十年(1894)九月出任臺灣巡撫,次年(1895)割臺議起,唐氏致電清廷,預(yù)言臺民將有大亂,建議急請英俄為同盟以保臺,并請辭巡撫職。及馬關(guān)條約簽訂,全臺嘩然,唐氏復(fù)電告清廷,自云遭臺人「劫留」,不得已暫允駐臺,與當(dāng)?shù)丶澝癜l(fā)布公告,宣示保臺決心。五月二十五日全臺紳民倡建「臺灣民主國」,共推唐氏為總統(tǒng)。六月五日,日軍逼近臺北城,唐氏搭德船從滬尾遁逃,內(nèi)渡廈門,后歸桂林。光緒二十三年(1897)支持康有為在桂林的維新運動,光緒二十五年(1899)任桂林「體用堂」中文總教習(xí)。晚年耽愛戲劇改革,為中國十大劇種之一「桂戲」之奠基者。著有《請纓日記》、《寄閒吟館詩存》、《看棋亭雜劇》。唐氏在臺之作可見者不多,以下?lián)对娀匪珍浿剖显娮鳛榈妆?,參照鄭鵬云《師友風(fēng)義錄》、連橫《臺灣詩乘》、《臺北文物》六卷四期所刊賴鶴洲〈斐亭吟會?牡丹詩社〉進行編校。(許俊雅、施懿琳合撰)
唐景崧(1841年—1903年),字維卿,又字薇卿,號南注、南注生,又號請纓客。廣西省桂林府灌陽縣人。同治年間以進士入詞林,改吏部主事。中法戰(zhàn)爭期間,請纓南下越南,招撫黑旗軍劉永福,且領(lǐng)軍與法軍激戰(zhàn)有功,歷升道員、布政使,署末代臺灣巡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臺灣割讓予日本后,曾短暫出任臺灣民主國大總統(tǒng)八天。后因日本軍隊從澳底登陸,唐景崧得知此消息,便攜帶銀兩逃回中國大陸。
人物簡介
魏照洲(1848~1919),原名炳彰,字光輝,又字照洲,號淡然,官章德彰,以字行。清云林西螺堡(今云林西螺鎮(zhèn))人。自幼聰穎敏捷,師事劉廷錫監(jiān)生、曾維靈孝廉。未弱冠而讀畢經(jīng)書,兼治文史。后因父逝母病,悲醫(yī)藥之未濟,乃轉(zhuǎn)學(xué)為醫(yī),埋首于歧黃醫(yī)術(shù)之研究,窮其理者有百馀部。由于脈精術(shù)妙,官紳名士受其治瘉痼疾難癥者甚多,賜詩贈匾,遂有「魏半仙」之雅號。光緒甲午年(1894),以監(jiān)生蒙李部堂面奏,準(zhǔn)以巡檢司選用,旋蒙上諭授贛州府吉江口巡檢司,適逢日軍侵臺,遂不赴任。時臺灣民主國團練使丘逢甲親約協(xié)力抗日,乃傾大半家資響應(yīng)之,并購槍枝彈藥以助本地義勇。抗日失敗后,不與政事。仍寄為醫(yī),活人濟世無數(shù)。熱心賑災(zāi)濟貧,義診送藥。著有《指若刀圭》一卷、《淡然醫(yī)案》三卷 。魏照洲所作,幾乎全為醫(yī)案詩。《淡然醫(yī)案》自序云:「錄所經(jīng)之癥有見效者,用立醫(yī)案。適醫(yī)事稍寬,啟囊檢閱,有數(shù)千帙。除瑣雜輕癥外,選其危險亡在數(shù)日,抑或死里逃生,同道共喻者,亦有一百零八名。」以醫(yī)案為詩,乃臺灣傳統(tǒng)詩壇首見之特例,亦醫(yī)學(xué)史上稀有之珍籍。今據(jù)魏嘉亨整理《淡然詩文集》刊本校錄 。
人物簡介
傅于天(?~?),字子亦,號覽青,咸豐至光緒初葉人士。清彰化東勢角(今臺中東勢鎮(zhèn))人,一作樸仔口莊(今豐原市樸子里)人,又作翁仔社人。為邑生員,二十六歲卒。曾構(gòu)草堂于東勢峰下、大甲溪邊,額曰「肖巖」,躬率子弟耕讀于其間。呂汝玉〈追懷諍友傅子亦〉詩云:「傅子攬青亦自奇,甲溪筑室水之湄。性情果毅難容世,風(fēng)度孤高弗入時。眼似金剛常怒目,心如菩薩不低眉。珊珊傲骨誰能近,悅服延陵蕓閣師。」可見其人品高學(xué)邃,性情果毅,一身傲骨。獨與三角仔莊筱云山莊呂汝玉、汝修、汝成昆仲交游,相與唱和,亦與丘龍章、逢甲父子交篤。同門中輩分較高,丘逢甲《柏莊詩草》屢屢稱之為「攬青叔」。光緒初,吳子光講學(xué)于文英書院,館于呂家筱云軒,子亦與呂氏兄弟、丘逢甲等受業(yè)焉。與呂氏兄弟、丘逢甲曾同游臺南,唱和之作集為《竹溪唱和集》。
人物簡介
呂汝玉(1851~1925),名文衡,官章賡虞 ,號縵卿、璞山、舜鄰,以字行。神岡三角仔呂炳南長子。光緒七年(1881)被提督學(xué)政張夢元舉為博士弟子員,入庠邑為生員。家豪富,購書兩萬馀卷,筑筱云軒藏之。師事吳子光。與其弟呂汝修、呂汝誠合稱「海東三鳳」。光緒十五年(1889)與士紳吳鸞旂等人倡建「宏文書院」。乙未割臺后,先明義表誠,明治廿九年(1896)協(xié)助日方鎮(zhèn)撫臺灣反抗勢力有功,于明治卅年(1897)四月授紳章,卅一年獲特敘勛六等。卅八年(1905)任臺中廳參事,大正元年(1912)初辭職。優(yōu)游閒居,以詩書自娛 。著有《璞山詩卷》(光緒年間印行,今不可見)、《海東三鳳集》(合著)、《竹溪唱和集》(合著)。其中《海東三鳳集》,據(jù)王國璠《臺灣先賢著作提要》稱,系呂氏三兄弟合著,光緒十五年(1889)于北京刊行,由許南英、丘逢甲作序,呂汝誠之子呂伯先擔(dān)任??蹋嬎木?,惜今已不可見。民國七十年(1981)臺灣史跡研究中心得到一批呂氏兄弟殘稿,是否即《海東三鳳集》,難以判定,后仍以《海東三鳳集》名義梓行。該書所收錄者共有四個部分:《海東三鳳集》、《餐霞子遺稿》、《竹溪唱和集》、《草廬居文稿》。其中《海東三鳳集》多為試帖詩,作者雖系呂氏兄弟,但逾半數(shù)的詩作未署名。書中所收詩多有重復(fù),排版偶見錯簡,應(yīng)非光緒十五年之梓行本。《竹溪唱和集》則為光緒七年(1881)呂氏兄弟和丘逢甲、傅于天等人同游臺南時的唱和之作。茲以臺灣史跡研究中心出版的《海東三鳳集》、《竹溪唱和集》為底本,參照館森鴻、尾崎秀真《鳥松閣唱和集》、鷹取田一郎《壽星集》、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編校。
人物簡介
全臺詩謝道隆(1852~1915),字頌臣,又作頌丞;因排行第四,人稱「謝四」。原籍廣東大埔,乾隆年間曾祖來臺開墾,卜居于田心仔莊(今臺中縣豐原市),以務(wù)農(nóng)為業(yè)。至其父謝樹棠習(xí)岐黃之術(shù),以醫(yī)藥活人。謝氏為丘逢甲表兄,早年從苗栗文人謝錫朋受書,后入廣東寓臺文人吳子光門下,與筱云山莊呂汝修、呂汝玉兄弟交誼頗深。光緒元年(1875)以第五名入府學(xué);光緒十六年(1890)在自宅設(shè)「養(yǎng)閒軒」,傅錫祺、張麗俊于此時受業(yè)門下。光緒二十年(1894)應(yīng)大雅張家之請,授學(xué)于「學(xué)海軒」。張書炳、張德林、張曉峰,皆為其弟子。臺灣割讓之際,謝氏募集義勇軍,率「誠」字正中營駐扎頭前莊(今桃園縣蘆竹鄉(xiāng));后因義軍節(jié)節(jié)敗退,遂西渡避難。明治二十九年(1896)始再度返臺,隱于醫(yī)。曾與林癡仙、林資修、連雅堂等文士交游唱和,酒酣耳熱之馀,往往痛陳時事。明治卅九年(1906)自營生壙于大甲溪右鍋底窩(俗稱「睦督科」);又于風(fēng)景幽美處筑草堂,稱為「小東山」。春秋佳日,招友朋,攜名妓,為文酒之會。如是數(shù)年,竟抑郁以終。謝氏著有《小東山詩存》,民國三十四年(1945)九月,由其子謝秋濤刊??;民國六十三年(1974)再由其孫謝文昌二度刊印,共收古今體詩一百一十首。另收丘逢甲、林癡仙等唱和詩三十四首。后又有友人題謝氏詠生壙之詩,集為《科山生壙詩集》,錄有當(dāng)時名流洪棄生、連雅堂、蔡啟運、陳基六之詩作 。茲以謝文昌刊印的《小東山詩存》為底本,參照鄭鵬云《師友風(fēng)義錄》、王松《臺陽詩話》、連橫《臺灣詩乘》、陳漢光《臺灣詩錄》及王建竹《臺中詩乘》等編校。
謝道?。?852~1915),字頌臣,又作頌丞;因排行第四,因此友人稱之為「謝四」。光緒年間秀才。原籍廣東大埔,乾隆年間曾祖來臺開墾,卜居于田心仔莊(今臺中縣豐原市),以務(wù)農(nóng)為業(yè);至其父謝樹棠始習(xí)岐黃之術(shù),以醫(yī)藥活人。謝氏為丘逢甲表兄,早年從苗栗謝錫朋受書,后入?yún)亲庸忾T下,與筱云山莊呂汝修、呂汝玉兄弟交誼頗深。光緒元年(1875)以第五名入府學(xué);光緒十六年(1890)應(yīng)大雅張家之請授學(xué)于「學(xué)海軒」。傅錫祺、張書柄、張德林皆為其弟子。臺灣割讓之際,謝氏募集義勇軍,率「誠」字正中營駐扎頭前莊(今桃園縣蘆竹鄉(xiāng));后因義軍節(jié)節(jié)敗退,遂西渡避難。明治二十九年(1896)始再度返臺。隱于醫(yī),與林癡仙、林資修、連橫等人過往甚密。酒酣耳熱之馀,往往痛陳時事。晚年自營生壙于大甲溪右鍋底窩;又于風(fēng)景幽美處筑草堂,稱為「小東山」。春秋佳日,招友朋,攜名妓,為文酒之會。如是數(shù)年,遂抑郁而終。 謝氏著有《小東山詩存》,民國三十四年(1945)九月,由其子謝秋濤刊印;民國六十三年(1974)再由其孫謝文昌二度刊印。共收古今體詩一百一十首。另收丘逢甲、林癡仙等唱和詩三十四首。后來又有題謝氏詠生壙之詩,集為《科山生壙詩集》,當(dāng)時名流洪棄生、連雅堂、蔡啟運、陳基六均有詩收錄其中〖參考王國璠《臺灣先賢著作提要》,新竹:新竹社教館,1958年?!?。以下所收詩作,據(jù)謝文昌刊印的《小東山詩存》,及其后所附《科山生壙詩集》進行編校。(施懿琳撰)
人物簡介
蔡見先(1855~1911),字振豐,又字啟運,號應(yīng)時、運時,以字行。清新竹縣人。其先原籍福建同安,累世武職。蔡氏博學(xué)能文,喜兵書,好交游,時與諸名士詩文唱酬。光緒十二年(1886)將「竹社」、「梅社」改組為「梅竹吟社」,并擔(dān)任社長。光緒十七年(1891)取中秀才,二十年(1894)遷居苗栗苑里。乙未割臺之際,曾襄助表兄丘逢甲舉兵抗日。明治三十年(1897),與鹿港文人洪棄生、許劍漁等共創(chuàng)「鹿苑吟社」。同年三月,應(yīng)苗栗支廳長橫堀氏之聘,擔(dān)任事務(wù)囑托,并授佩紳章。十月,又應(yīng)苑里事務(wù)署長淺井氏之邀,編修《苑里志》,旋任苗栗辦務(wù)署參事。明治三十九年(1906),與林癡仙、林幼春等人創(chuàng)立「櫟社」,為創(chuàng)社九老之一。明治四十年(1907),任苑里區(qū)長。四十三年(1910),「奇峰吟社」因新竹縣知事櫻井勉離去,改由蔡啟運擔(dān)任社長。明治四十四年(1911)四月病逝,年五十七。蔡氏生平好擊缽吟,其子蔡汝修編《臺海擊缽吟集》,收錄其擊缽吟作百馀首。所著《養(yǎng)馀軒詩鈔》,今已佚。〖參考《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雜報」欄,詩人作古,1911年4月25日,第三版;《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雜著」欄,蔡啟運先生事略,1911年5月2日,第一版;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4月;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jù)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頁710至711。〗 今蔡氏詩作據(jù)《臺灣新報》、《臺灣日日新報》、《竹梅吟稿》、鄭鵬云編《師友風(fēng)義錄》、《萊園第三周年詩會稿》、蔡汝修編《臺海擊缽吟集》、《櫟社第一集?啟運詩草》、曾笑云編《東寧擊缽吟前后集》等資料輯錄編校。(江寶釵撰)
人物簡介
陳浚芝(1855~1901),一作陳浚芝,字瑞陔,號紉石,新竹人。光緒八年(1882)舉人,光緒二十年(1894)考取貢士,曾任教于新竹明志書院及臺北明道書院。乙未割臺后,定居祖籍福建安溪。光緒二十四年(1898)補行殿試,以進士任考亭書院山長。(江寶釵撰)維基
陳浚芝(1855年—1901年),字瑞階,號紉石,臺灣淡水廳竹塹城西門石坊人。賜同進士出身。清光緒年間,舉孝廉,授知縣,因清理田賦及奏辦全臺團練有政績,擢五品銜,候補同知,誥授奉政大夫。光緒八年壬午科(1882年)鄭孝胥榜中舉人,曾與布政使唐景崧、舉人林鶴年倡設(shè)“臺陽吟社”,著有《竹梅吟草》。曾入新竹梅社,竹梅吟社及臺北牡丹詩社為社友,又曾掌教新竹明志書院及臺北明道書院,1894年笫五次赴禮部考試(會試),中為貢士,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未及應(yīng)殿試而返臺。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戰(zhàn)起,遂協(xié)辦臺灣防務(wù)。次年,《馬關(guān)條約》簽訂,清廷割讓臺灣。浚芝與臺灣名士邱逢甲等聯(lián)名奏請增加賠款以易臺灣,勿割地資敵。書上,不報。浚芝勸唐景崧成立臺灣民主國,領(lǐng)導(dǎo)軍民抗日,并請召臺南劉永福將軍北上,部署抗敵機宜。后唐景崧軟弱無能,且不聽黑旗將軍劉永福意見,聞日本占領(lǐng)軍懸賞六十萬銀兩欲購其首級,大驚失色,不聽軍民挽留,立即辭卸總統(tǒng)職位,假扮商人,乘輪內(nèi)逃。臺北失陷后,臺南亦告失守。陳浚芝見局勢已無可挽回,義憤填膺,縱橫淚下,恥為異族之奴,憤然攜眷離臺內(nèi)渡,歸籍福建安溪,掌教考亭、崇文兩書院。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在經(jīng)嶺病逝。
人物簡介
呂汝修(1855~1889),官章賡年,號宜壽,又號餐霞子,以字行。神岡三角仔呂炳南次子。光緒元年(1875)生員,光緒十四年(1888)舉人。家豪富,購書兩萬馀卷,筑筱云軒藏之。師事吳子光。與其兄呂汝玉、其弟呂汝成合稱「海東三鳳」。 著有《餐霞子遺稿》、《海東三鳳集》(合著)、《竹溪唱和集》(合著)。其中《海東三鳳集》,據(jù)王國璠《臺灣先賢著作提要》稱,系呂氏三兄弟合著,光緒十五年(1889)于北京刊行,由許南英、丘逢甲作序,呂汝誠之子呂伯先擔(dān)任??蹋嬎木?,惜今已不可見。民國七十年(1981)臺灣史跡研究中心得到一批呂氏兄弟殘稿,是否即《海東三鳳集》,難以判定,后仍以《海東三鳳集》名義梓行。該書所收錄者共有四個部分:《海東三鳳集》、《餐霞子遺稿》、《竹溪唱和集》、《草廬居文稿》。其中《海東三鳳集》多為試帖詩,作者雖系呂氏兄弟,但逾半數(shù)的詩作未署名。書中所收詩多有重復(fù),排版偶見錯簡,應(yīng)非光緒十五年之梓行本。《竹溪唱和集》則為光緒七年(1881)呂氏兄弟和丘逢甲、傅于天等人同游臺南時的唱和之作。茲以臺灣史跡研究中心出版的《海東三鳳集》、《竹溪唱和集》、《餐霞子遺稿》為底本,參照館森鴻、尾崎秀真《鳥松閣唱和集》、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高火順《卅韻詩鈔》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