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六十三【生卒】:?—168 【介紹】: 東漢汝南平輿人,字仲舉。初仕郡,舉孝廉。太尉李固薦為議郎,歷任豫章太守、尚書令、大鴻臚、光祿勛,桓帝時累遷太尉,謝絕大將軍梁冀請托,不與交往。有“不畏強御陳仲舉”之譽。靈帝立,為太傅,錄尚書事,封高陽侯。與大將軍竇武謀誅宦官曹節(jié)、王甫等,事泄,竇武被殺。率官屬諸生八十余人,拔刀突入宮門,遂被害,年七十余。
蕃,字仲舉,汝南輿興人。初仕郡,舉孝廉,除郎中。母憂棄官。州辟別駕從事,復(fù)棄去。公府舉方正,不就。徵拜議郎,再遷樂安太守,以忤梁冀,左轉(zhuǎn)修武令,遷尚書,出為豫章太守。徵拜尚書令,遷大鴻臚,坐救李云免。復(fù)徵拜議郎,遷光祿動,免。徵為尚書仆射,轉(zhuǎn)太中大夫,代楊秉為太尉,坐救李膺等免。竇后臨朝,以為太傅,錄尚書事。建寧初,與竇武等謀誅宦官,事泄,為曹節(jié)等矯詔反殺,年七十馀。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十六【生卒】:?—168 【介紹】: 東漢扶風(fēng)平陵人,字游平。竇融玄孫。少以經(jīng)行著稱,名顯關(guān)西。以長女為桓帝皇后,封槐里侯,拜城門校尉。桓帝卒,武立靈帝,更封聞喜侯,拜大將軍,輔朝政。與陳藩等謀誅宦官曹節(jié)、王甫等,事泄自殺。
武,字游平,融玄孫。延熹末,拜郎中。以長女立為皇后,遷越騎校尉,封槐里侯。尋為城門校尉。靈帝立,拜大將軍,封聞喜侯,與太傅陳蕃等謀誅中官,事敗自殺。
人物簡介
【生卒】:?—172 【介紹】: 東漢宗室。桓帝弟。封蠡吾侯,嗣渤海王。行為險辟,僭傲不法。延熹八年坐謀不道貶廮陶王。后被宦官王甫等誣告謀反,自殺。
人物簡介
【生卒】:?—178 【介紹】: 東漢扶風(fēng)平陵人。靈帝之后。建寧三年入宮為貴人,次年得立。無寵而居正位,眾姬譖毀。中常侍王甫、太中大夫程阿等構(gòu)言其左道祝詛,被廢,憂死。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六十四【生卒】:?—179 【介紹】: 東漢武威姑臧人,字紀(jì)明。少習(xí)弓馬,尚游俠。初舉孝廉,歷陽陵令、遼東屬國都尉。桓帝永壽二年,任中郎將,以鎮(zhèn)壓泰山、瑯邪農(nóng)民軍,封列侯。延熹間遷護羌校尉,并州刺史、破羌將軍。靈帝初,鎮(zhèn)壓羌人有功,更封新豐縣侯,拜侍中,進太尉、司隸校尉,轉(zhuǎn)潁川太守。光和二年復(fù)任太尉,時司隸校尉陽球奏誅宦官王甫,以颎曲意阿和甫,連及下獄,飲鴆死。
颎,字紀(jì)明,武威姑臧人。恒帝初,舉孝廉,為憲陵園丞陵陽令,遷遼東屬國都尉,徵拜議郎。永壽中,拜中郎將,以功封列侯。延熹中,遷護羌校尉,坐罪徵下獄,輸作左校。起徒中,復(fù)拜議郎,遷并州刺史,復(fù)為護羌校尉。建寧初,拜破羌將軍,以功更封新豐縣侯。徵還拜侍中,轉(zhuǎn)執(zhí)金吾、河南尹。坐事左轉(zhuǎn)諫議大夫,再遷司隸校尉。熹平中,代李咸為太尉,病免。復(fù)為司隸校尉,轉(zhuǎn)潁川太守,徵拜太中大夫。光和二年,代橋玄為太尉,會日食自劾,詔詣廷尉,飲鴆死。
人物簡介
【生卒】:?—179 【介紹】: 東漢陳留浚儀人。中常侍王甫養(yǎng)子。喜名聲而性殘忍。以父秉權(quán)寵,年二十余為沛相。視事五年,凡殺萬余人。后為陽球所奏,死獄中。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六十八【生卒】:?—179 【介紹】: 東漢漁陽泉州人,字方正。少習(xí)弓馬,能擊劍,好申韓之學(xué)。有郡吏辱其母,聚少年數(shù)十殺滅其家。舉孝廉,為高唐令,治政嚴(yán)苛。被劾。后以有治才授九江太守。累遷司隸校尉。靈帝光和二年奏收中常侍王甫、太尉段颎等,殺之。尋與劉合、陳球等謀誅宦官曹節(jié)、張讓等。謀泄,反為所誣。下獄,被殺。
球,字方正,漁陽泉州人?;傅蹠r,舉孝廉,補尚書侍郎,出為高唐令。建寧初,辟司徒劉寵府,舉高第,拜九江太守,遷平原相。熹平末,徵為議郎。光和中,歷將作大匠、尚書令,遷司隸校尉,徙衛(wèi)尉。為中官曹節(jié)所誣,下獄誅。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瑯邪人。桓帝時為宗正,直道不容,自免歸家。靈帝即位,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輔政,復(fù)征用之。熹平初為司隸校尉,有人在宮門外朱雀闕書曹節(jié)、王甫幽殺太后等語,詔猛逐捕,以不力免官。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人。宮中小黃門,為大將軍竇武所親。靈帝時,武與太傅陳蕃謀誅剪宦官,以冰為黃門令,使押送閹黨鄭颯下北寺獄。武等事泄,冰為大宦官王甫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