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字定國,少為諸生,有名吳中。王弇洲先生嘗為二子擇師,張肖甫司馬因與言甬上有朱定國者,其人國士也。及公造謁,弇洲一見曰:朱先生人如玉潤,文則金聲,誠吾輩人也。因留館中,使逸季、房仲并師事之。王文肅公亦言江南文人無踰朱定國者,由是公名重吳中。未幾,舉于鄉(xiāng)謁,授靖江令,數(shù)斷疑獄,疏河渠,罷無名之征。靖田多瀕江,坍漲不常,公履畝度之,賦其漲以代坍者,民俱悅服。遷同知松江,善治盜,除郡中大猾,治行赫然,為同官所忌,罷歸。公性嗜古善鑒,所居五岳軒,購先代彝器名跡充其中。博古家所載某物在四明朱氏,即五岳軒也。公家居,日與里中名薦紳相倡和。布衣葉鄭郎、李子年二先生俱負高才,橫睨一世。公獨與定交,相接意甚歡,即其人可知矣。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生卒】:1514—1583 【介紹】: 明江西南昌人,初名應(yīng)舉,字德甫。嘉靖二十九年進士,官至福建按察副使。有文名,與魏裳、汪道昆、張佳胤、張九一并稱“后五子”。亦附“七子”之末,其詩靡不足觀。
初名應(yīng)舉,字德甫,南昌人。嘉靖庚戌進士,除刑部主事,歷官福建按察司副使。有《余德甫集》、《午渠集》。維基
余曰德(1514年—1583年),初名余應(yīng)舉,字德甫,號午渠,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民籍,文學(xué)家。江西鄉(xiāng)試第九十一名,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會試第二百四十八名,登第二甲第七十名進士。初授刑部貴州司主事,升員外郎、郎中。官至福建按察副使,卒年七十?!?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池州府建德人,字調(diào)卿。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歷官兵部右侍郎,巡撫江西。在任皆著勞績,廉潔自持,不受饋贈。嘉靖、隆慶間,在朝中為清官之最。維基
李一元(1518年—1572年),字調(diào)卿,號陶山,直隸池州府建德縣人,匠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二百十五名,登第二甲第七十四名進士。二十七年任開州知州,曾官浙江金華府知府。歷官江西布政使司左參政,四十五年三月升太仆寺少卿,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升鴻臚寺卿,十一月升太仆寺卿,二年二月升通政使司通政使,三年十二月升南京刑部右侍郎,四年七月改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江西,五年三月南京科道論劾,降一級調(diào)外任,因自稱疾篤,不敢復(fù)玷班行,乞賜罷免,疏入,皇帝以為怨望瀆擾,七月黜為民。萬歷元年(1573年)以撫臣張佳胤奏,得復(fù)職,賜祭葬。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湖廣蒲圻人,字順甫。嘉靖二十九年進士。以刑部郎出任濟南知府,有惠政,晉山西副使罷歸。遂閉門著書,從學(xué)者頗多。工詩文,王世貞稱其為后五子之一。有《云山堂集》、《湖廣通志草》。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順甫,蒲圻人。嘉靖庚戌進士,歷刑部郎中出知濟南府遷按察副使有云山堂集維基
魏裳(1520年—1574年),字順甫,號蘭川子,湖廣武昌府蒲圻縣人,明朝中期文學(xué)家、政治人物。曾受業(yè)于王世貞門下。三十一歲中式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二甲進士,授刑部山西司主事,歷升郎中。任濟南府知府,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分巡冀南道,罷歸,閉門著述。魏裳與南昌余曰德(字德甫)、銅梁張佳胤(字肖甫)、新蔡張九一(字助甫)同有文名,時稱“四甫”。又為王世貞所稱之“后五子”之一。萬歷二年(1579年)卒。著有《楚史》、《仁山堂集》等。
人物簡介
【生卒】:1523—1608 【介紹】: 明順天府霸州人,字繼津。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兵部員外郎。楊繼盛彈劾嚴(yán)嵩論死,遴為資饘粥,且以女許配其子楊應(yīng)箕。嵩父子大怒,借故下之獄。事白,復(fù)官。繼盛死,又為收葬。隆慶間巡撫宣府,大興屯田。萬歷初,以與張居正不睦,出閱邊,事畢即移疾歸。居正死后歷官工、戶、兵三部尚書。維基
王遴(1523年—1608年),字慎徵,號繼津,謚恭肅,京師順天府霸州(今河北省霸州市)人,民籍。嘉靖丁未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十六名舉人,二十五歲聯(lián)捷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一名,三甲八十一名進士,就任紹興府推官。入朝為兵部主事,歷任兵部員外郎。耿直矜持,不輕易與人結(jié)交。同僚楊繼盛彈劾嚴(yán)嵩和他的孫子嚴(yán)效忠冒領(lǐng)功績,奏章下達給兵部復(fù)查。嚴(yán)世蕃自己撰稿,以此給武選郎中周冕。周冕揭發(fā)了嚴(yán)世蕃,反而被治罪。尚書聶豹恐懼,催促所司將嚴(yán)世蕃的文稿呈上,王遴徑直上前爭辯,聶豹惱怒,最終如嚴(yán)世蕃所言向上全報。楊繼盛被判死罪,王遴為他送去稠粥,并且將女兒許配給他的兒子楊應(yīng)箕。嚴(yán)嵩父子大為憤恨,借口其他事情將他投入詔獄。事情后恢復(fù)官職。楊繼盛死去,他收殮、安葬了楊繼盛。嘉靖三十五年,調(diào)任山東僉事,再調(diào)任岢嵐兵備副使。他享有威名,為巡撫忌恨,受彈劾而離去。官民爭相為他訴訟冤屈,皇帝下詔準(zhǔn)許他再度起用。嘉靖四十五年(1566),王遴升為右僉都御史、延綏巡撫。蒙古大舉入侵定邊、固原,總兵官郭江戰(zhàn)死。總督陳其學(xué)、陜西巡撫戴才遭罷免,王遴降俸一級。隆慶元年,蒙古六次入塞,都戰(zhàn)敗而逃。而御史溫如玉不斷抨擊王遴,將他解除官職聽候?qū)彶椤?div id="4ygk00w" class='inline' id='people_51143_1_21_comment'>后來御史楊軫核查匯報了他的戰(zhàn)績,于是又恢復(fù)原職,管轄宣府,總兵官馬芳驍勇,敵寇不敢深入。王遴便大興屯田,邊防儲備都有賴于此。十年期滿,他升任右副都御史。不久被任命為兵部右侍郎,起用他協(xié)助處理邊防事務(wù)。神宗繼位后,張居正執(zhí)政,他與王遴同年登進士,卻一向不和。遇上商議、檢閱邊防事務(wù),王遴請求前往。皇帝命令他前往陜西四鎮(zhèn),他冷峻地拒絕饋贈。事情完成之后,就稱病回鄉(xiāng)。張居正去世后,他才出任南京工部尚書。不久,改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與機要事務(wù)。守備太監(jiān)丘得用大肆奴役營中的兵丁,王遴上奏請求禁止此事,趁機奏請施行謀略、安定留都等十二件事。萬歷十一年,皇帝召見并任命他為戶部尚書。他先奉皇帝的詔令,免除一年賦稅以及織造商議的提留,共計一百七十六萬多兩白銀,此時,皇帝命令由太倉庫中補充,王遴勸諫,于是指出京倉和通倉的糧食積蓄達八百萬石,足以供給九年的需求,請酌量將一百五十萬石折換成銀兩,三年后停止。皇帝下詔準(zhǔn)許他施行一年。當(dāng)時尚寶丞徐貞明、御史徐待在京城東面開辟水田,王遴極力贊賞此舉,提議很快被決定。以往,戶部銀專門供給軍隊和京都,不提供給其他事務(wù)。皇帝舉行婚禮時,暫時提取了用于接濟邊關(guān)的銀兩九萬兩作為織造的費用,此時皇帝又打算這么做,王遴執(zhí)意爭辯。不久,皇帝下詔提取四千兩黃金作為慈寧宮的開支,王遴又極力反對。皇帝都沒有采納。此后,他陳述理財?shù)钠呒虑?,奏請皇帝崇尚?jié)儉、重視農(nóng)業(yè)、督促拖欠的償還、懲治貪官污吏、擴大儲蓄、整治貢市。皇帝答復(fù):“有關(guān)我自己的事我已經(jīng)知道了,其余的事責(zé)成所司商議辦理。”當(dāng)時佛教盛行,王遴奏請將身強力壯的和尚淘汰,令他們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聚眾進行齋戒的人以邪道罪論處。禮部尚書沈魯奏請依王遴的諫言行事。皇帝已經(jīng)下詔同意,后妃和宦官大都聲稱不行,事情中途廢止。萬歷十三年,他改任兵部尚書。遼東總兵官李成梁的賄賂遍及皇帝身邊的大臣,但不敢進入王遴家門。王遴在戶部頻繁爭執(zhí),已被宦官嫉恨。遇上皇帝察看去世后享用的寢宮,宦官拿著皇帝批示向他索要馬匹。王遴認為題本應(yīng)該蓋章,司禮的傳遞應(yīng)當(dāng)由科發(fā)給部里,沒有徑直下達給部里的,他援引先例執(zhí)意上奏。皇帝不高興。大學(xué)士申時行曾經(jīng)因管事指揮羅秀而囑托王遴將他補作錦衣僉書,王遴阻止不許。申時行便擬旨責(zé)備王遴擅自扣留皇帝的批示,對皇上缺乏尊敬。御史爭相彈劾王遴,王遴請求退休而離去,由張佳胤代任。給事中張養(yǎng)蒙稱:“羅秀本是太監(jiān)滕祥的奴仆,靠賄賂進入禁衛(wèi)中。往年他圖謀僉書,尚書王遴主持公正,被他們中傷而離去。不久,羅秀馬上被越級錄用,眾議沸騰。”因此罷黜了羅秀,張佳胤也被罷免。王遴雖然退位,聲望更高,他年事很高,一再受到朝廷慰問。萬歷三十六年(1606),王遴去世。贈封為太子太保。天啟年間,追贈謚號恭肅。有子王樂善、王應(yīng)箕。
人物簡介
劉漢儒(1529年—1603年),字文卿,號憲吾,更號思魯,河南沈丘縣人。河南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會試第二百九十四名,三甲第五十九名進士。初任河南滑縣知縣,改??h知縣,頗有政績,鄉(xiāng)民為其立生祠。升任兵部武選司主事、武庫司員外郎、郎中等職時,參與兵部《九邊圖說》的編纂。外任山西按察司副使、右參政,隨刑部侍郎王宗沐閱視宣府、大同、山西邊防。領(lǐng)云中兵憲,整飭兵備,修筑新城堡,也稱永安堡。工程從萬歷三年(1575年)三月開始,萬歷四年(1576年)十二月落成。彈劾大同總兵郭琥,再任浙江按察使、右布政使,萬歷十年(1582年),浙江杭州兵變,協(xié)同江南巡撫張佳胤平息變亂。調(diào)任福建右布政使,轉(zhuǎn)左布政使,于云南左布政使任上因病致仕。
人物簡介
俞顯卿,字子如,號適軒,直隸上海人,進士出身。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九名。萬歷十一年(1583年)登進士第二甲第二十八名。授刑部主事。顯卿精通理學(xué),修身嚴(yán)厲剛毅。早年舉孝廉,即留心民間疾苦,有范仲淹先憂后樂之志。穆宗末年,有奸民誣告絕田,牽連騷擾,幾至煽亂。顯卿為了老百姓呈遞給官府的文書,令耆民羅奉等人抄呈巡撫張佳胤。遂停止備文上奏,百姓因而賴以安定。顯卿過去在朝為官時。曾與同為刑部主事的屠隆有嫌隙,心里很是怨恨屠隆。遂上疏明神宗,稱屠隆與西寧侯宋世恩淫縱,而且其中語帶牽涉到禮部尚書陳經(jīng)邦。屠隆等人則上疏為自己申訴,并列出顯卿心懷仇恨,刻意假造罪名加以陷害自己罪狀。明神宗看后極為惱怒,并責(zé)成有司將屠隆革職,同時亦將俞顯卿罷免,并停西寧侯宋世恩俸祿半年。顯卿辭官后,在家閑住,閉門清修,推崇事父母孝順、對兄弟友愛等理念。執(zhí)父喪這三年間,均以草菜為食,又變賣家園以成葬禮,士人談?wù)摯耸拢瑢ζ浜苁蔷粗亍?div id="qmacawu" class='inline' id='people_120879_0_15_comment'>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山西陽曲人,字明南,號龍池。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歷蘇州知府,官至四川布政使。與石星、黎民表、朱多煃、趙用賢號稱續(xù)五子。有《奕世增光錄》、《桂子園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明甫,陽曲人。嘉靖庚戌進士,官至布政司使有桂子園槁維基
王道行(1531年—?),字明輔(明甫),號龍池,山西陽曲縣人,嘉靖庚戌進士。官至四川布政使。山西鄉(xiāng)試第九名,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進士第二甲第四十二名。時歐陽文莊公典試,得人最盛,以文名者吳之宗子相、楚之吳明卿、蜀之張肖甫、晉之王明甫,年最少。初授鄧州知州,遷大名府同知,轉(zhuǎn)蘇州府知府,累官陜西鳳翔府知府。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轉(zhuǎn)任南直隸蘇州府知府。正直廉介,所至吏畏民懷,人不敢干以私。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升常鎮(zhèn)兵備副使。歷陜西右參政,隆慶元年(1567年)三月升湖廣按察使,不久因前任蘇州知府被彈劾,令回籍聽勘。降山東布政使司右參政,三年(1569年)七月升河南按察使,四年三月官至四川右布政使,五年正月以耿介忤當(dāng)路,以拾遺罷免歸。日惟杜門著書,或與里中耆德結(jié)祉觴詠。陳民間利病,如議開三門,復(fù)書院,革說帖之誣,雪青衿之冤,罷一切諸行庫役斗級里長之苦,當(dāng)?shù)乐刂?div id="qg6qqei" class='inline' id='people_49709_2_12_comment'>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生卒】:1533—1598 【介紹】: 明河南新蔡人,字助甫,號周田。嘉靖三十二年進士。授黃梅知縣,擢吏部驗封主事。為湖廣僉事時,景王赴封地,過岳陽。宦官向地方需索巨款,佯許之,約至蘄黃付款。夜使數(shù)百人舉火大噪于河邊。宦官大懼,解舟去。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嘉靖中結(jié)詩社于京師,與余曰德、魏裳、汪道昆、張佳胤稱后五子。有《綠波樓詩集》、《朔方奏議》。
字助甫,新蔡人。嘉靖癸丑進士,自黃梅知縣擢吏部主事累官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有綠波樓集維基
張九一(1533年—1598年),字助甫,號周田,河南省汝寧府新蔡縣孫召鄉(xiāng)綠波樓村人。父張?zhí)O是秀才出身,以課徒為業(yè)。張九一十四歲補邑諸生,二十歲由縣學(xué)生中式壬子科(1552年)河南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張九一聯(lián)登癸丑科進士,授湖廣黃梅縣知縣,考績最優(yōu),擢拔為吏部稽勛司主事,歷官文選司員外郎、驗封司署郎中,四十年(1561年)四月升南京尚寶司卿,八月考察以不職降調(diào),調(diào)補廣平府同知,四十三年升湖廣按察司僉事。隆慶二年考察降調(diào),罷職歸鄉(xiāng)。歷升陜西右參議,萬歷五年(1577年)十一月升江西副使,六年八月調(diào)補陜西副使、甘肅管糧兼理分巡,八年五月升本省右參政,九年三月升山東按察使,七月調(diào)任山西,十一年正月升山西右布政使,閏二月官至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十四年二月科道糾拾,調(diào)外任。萬歷十七年(1539年)十月,以吏科都給事中陳與郊等奏薦,以原官巡撫貴州,未赴任,十二月因工科給事中林材彈劾其居喪期間酗飲達旦,歌舞通宵,至若求嚴(yán)世蕃之結(jié)歡,望張居正之鑒識,詔令九一回籍聽用
人物簡介
張文熙(1547—?),字質(zhì)卿,廣西桂林府臨桂縣人,民籍。廣西鄉(xiāng)試第四名舉人。萬歷五年(1577年)登丁丑科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七年九月授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浙江。十年三月,浙江巡撫吳善言將杭州東西二大營兵每月九錢餉銀減去三分之一,引發(fā)杭州兵變,眾兵卒擁入督撫衙門,縛吳善言以出痛毆之,巡按御史張文熙率三司官吳憲等及巡鹽御史孫旬、工部主事王謙光先后至,多方戒諭,始放開吳善言并散去。文熙因彈劾吳善言、杭嚴(yán)道僉事王許之、都司魯邦、游擊呂應(yīng)陽等人,朝廷遂以兵部侍郎張佳胤取代吳善言。后因疏論首輔申時行,十四年二月出為順天府府丞,丁憂歸。二十年四月起復(fù),補太仆寺少卿管京營事,十一月吏科給事中楊廷蘭疏論,因以病乞放歸,許之。次年考察,調(diào)南京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