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潘璋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貴池人,字垂象,一字士龍。與杜荀鶴、殷文圭友善,同肄業(yè)九華山,有文名。懿宗咸通十五年登進士第,為高駢淮南節(jié)度從事。畢師鐸之亂后,退居霅川,杜門著書。昭宗大順中,預(yù)修宣、懿、僖三朝實錄。書成,加虞部員外郎。乾寧初卒。有《鳳策聯(lián)華編稿》、《昭亭雜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94? 字垂象,一字士龍,池州秋浦(今安徽池州)人。
鹽商之子。
初與杜荀鶴、段文圭同居九華山學(xué)習(xí),又同羅隱受知于令狐绹。
懿宗咸通十五年(874)登進士第,以試秘書省校書郎入淮南高駢幕,為行營都招討判官。
僖宗光啟三年(887),高駢為部將所殺,云退居霅川,杜門著書。
昭宗大順中,入朝為太常博士,與盧知猷、陸希聲等人分修宣、懿、僖三朝實錄。
書成,加虞部員外郎。
乾寧(894-898)初卒。
事跡散見《唐摭言》卷一二、《北夢瑣言》卷六、《新唐書·藝文志四》、《唐詩紀(jì)事》卷六七。
云善詩文,所獻高駢之長啟短歌,崔致遠(yuǎn)譽為“學(xué)派則鯨噴海濤,詞鋒則劍倚云漢”(《獻詩啟》)。
所著頗多,有《顧云賦》1卷、《顧云集遺》10卷、《顧云編藁》10卷、《鳳策聯(lián)華》3卷等,皆佚。
全唐詩》存詩1卷。
《全唐詩續(xù)拾》補詩2首。
唐詩匯評
顧云(?-約894),字垂象,一字士龍,池州秋浦(今安徽貴池)人。鹽商之子。少與杜荀鶴、殷文圭讀書于九華山。咸通十五年(874),登進士第?;茨瞎?jié)度使高駢辟為觀察支使、都統(tǒng)判官,由校書、侍御、協(xié)律累進檢校虞部郎中。駢死,退居湖州霅川,閉門著書。大順中,受詔與羊昭業(yè)等修宣、懿、僖三朝實錄,加虞部員外郎,卒。與杜荀鶴友善。有《鳳策取華》三卷,《顧氏編遺》、《苕川總載》、《纂新文苑》、《集遺具錄》各十卷,又《啟事》一卷、《賦》二卷,均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文·卷八百十五
云字垂象。池州人。咸通十五年進士。授校書郎。高駢鎮(zhèn)淮南。辟為從事。畢師鐸之亂。退居霅川。大順中。分修德宣懿三朝實錄。書成。加虞部員外郎。乾寧初卒。

作品評論

鄭谷《同志顧云下第往京偶有寄勉》
《鳳策聯(lián)華》是國華,春來偶未上仙槎。鄉(xiāng)連南渡思菰米,淚滴東風(fēng)避杏花。吟聒暮鶯歸廟院,睡消遲日寄僧家。一般情緒應(yīng)相信,門靜莎深樹影斜。
直齋書錄解題
《鳳策聯(lián)華》三卷,唐虞部郎中淮南從事秋浦顧云垂象撰。多以擬古為題,蓋行卷之文也。
湯悅 朝代:南唐至宋初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湯悅,即殷崇義,陳州西華(今屬河南)人。
文圭子。
南唐保大十三年(九五五)進士(明萬歷《池州府志》卷三)。
官司空,知左右內(nèi)史事。
入宋,避太祖父名諱,易姓名為湯悅。
嘗預(yù)修《太平御覽》。
《南唐書》卷二三、《十國春秋》卷二八有傳。
今錄詩六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陳州西華人。殷文圭子。博學(xué)善屬文。仕南唐,官學(xué)士、樞密使、右仆射同平章事。自淮上用兵,凡書檄教誥,皆出其手。后周世宗器其文。南唐亡入宋,避諱易姓名為湯悅。宋太祖開寶間以司空知左右內(nèi)史事。有《江南錄》。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本名殷崇義,后避宋宣祖廟諱改。字德川,其先陳州西華(今河南西華)人,后為池州青陽(今安徽青陽)人。仕南唐,中主時為學(xué)士,歷樞密使、右仆射。中主遷南都,留守金陵,輔太子。后主時,為禮部侍郎,進門下侍郎平章事。宋開寶二年(969),罷為潤州節(jié)度使,仍同平章事。復(fù)以司空知左右內(nèi)史事。南唐亡,事宋。奉宋太宗命與修《江南錄》、《太平御覽》。生平見馬令《南唐書》卷五及卷二三、《十國春秋》本傳。悅能詩善文,尤富史才,《直齋書錄解題》卷五著錄其與徐鉉合撰《江南錄》10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5首,《全唐詩外編》補詩1首。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七
崇義。
文圭子。
事南唐嗣主。
官至學(xué)士。
歷樞密使。
嗣主遷南都。
輔太子留守金陵。
進右仆射同平章事。
開寶二年罷為潤州節(jié)度使。
仍同平章事。
及貶制度。
以司空知左右內(nèi)史事。
入宋。
避宣祖廟諱。
易姓曰湯。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四
釋自扃,字道開,號闿庵。
姓周氏,吳人。
出家虎邱,詩如石田,畫宗巨然,師事蒼雪徹、汰如河,通賢首、慈恩二宗旨,歸講《圓覺》于虎邱,講《涅槃》于華亭,講《楞伽》于武塘,妙義云委,如瓶瀉水。
順治壬辰六月,自槜李歸虎邱東小庵,屬疾數(shù)日,邀蒼公坐榻前,手書訣別。
有曰“一事無成,五十二載。
一場懡?,雙手拓開。
”志氣清明,字畫端好,歛衣端容,擲筆而逝。
塔在庵右,其徒文圭謁虞山錢謙益,為撰塔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