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杜詩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君房,一字僧杲。萬歷八年進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官至太常少卿。有持操,期為國家節(jié)用。所居不改湫隘,僦負(fù)郭數(shù)椽,讀書著述其中。年七十五卒。有《乙未私志》、《同姓名錄》、《農(nóng)丈人文集》。
甬上耆舊詩·卷十九
先生本字君房,晚年謂古君房盡非人,改字僧杲,學(xué)者稱漢城先生。
自兒時即異里,師授句讀,每為所屈。
及壯,益喜讀秦漢以前書,倡為古文。
凡為名諸生二十馀年,孝廉十二年,始舉進士,官水曹。
督制賜俺荅妃三娘子袍??,及犒邊士。
錦衣日有支發(fā),未嘗干一錢。
凡省縑及金,俱貯所司,人謂余水部真如水也。
方檢校六科廊,廊故有庋閣,上貯絲綿。
先生嘗假息其下,忽聞閣上大聲云:余主事遷去,可惜。
然閣上實無人。
次日命下,遷禮部員外郎。
先生嘗謂國家一銖一粟,俱有神明護之,守者蔑視,必不祥,蓋指此也。
進郎中,上正風(fēng)俗十事。
疏出,以按察副使視學(xué)陜西,請謁一無得入。
即御史所首錄,士考居下下。
最慎鄉(xiāng)賢、名宦二祠,謂鄉(xiāng)先生非國中大賢,豈得冒祭于社。
循吏尤不易得,必若所祀郿令諸葛京,斯不愧召矣。
京蓋諸葛丞相次孫也。
稍遷左參政,改山東。
居官所信者心,所謹(jǐn)守者法。
宿講求國朝典故、灼有定畫。
及臨事更問憲章若何。
持操廉白,期為國家節(jié)用。
監(jiān)司俱以費不給請,先生獨否,人雖陽服之,而心齟齬不堪也。
遂以積忤時,上疏乞骸骨,再起福建。
再乞休。
故事,凡以病賜告,病巳得召用。
若進官,即不更出。
時遂加先生太常少卿致仕,意尼使不復(fù)用也。
先生性亢厲,受不黨之氣,狷然獨行。
與同鄉(xiāng)顏御史鯨、孫觀察光祖并以氣伏一時。
家衣食裁足,性顧慕義,倡置田百畝,奉社祭酒沈嘉則。
先生養(yǎng)其老。
既里居,身擅文章之事,然恥以其筆札資身,樹交養(yǎng)聲名,所從交游甚寡,歲時往來,惟老諸生朱一誠及群從子弟數(shù)輩,與沈文恭公少同研席。
及文恭枋國,先生意漠如也。
至垂死,乃以一劍一書贈文恭曰:別我老友。
初,先生夢人與語,君命若孔子。
至七十三,竟無恙。
后二年,奉川產(chǎn)一麟,持獻郡中,太守使吏來白,先生曰:吾其死矣。
未幾遂卒。
文恭銘其墓曰:君持此道游于世,宜偃蹇能卷,猶可不卷,辱將大故,吾不悲其不合,而幸其能卷。
雖然,先生之不合,天也,非盡天也。
其善卷而去之,果幸耶,抑不幸耶。
悲夫,余嘗讀農(nóng)丈人集論。
其文,既詳言之矣。
至先生之詩,癯而堅,質(zhì)而峭,介然之色,絕似其人,足自成一家。
而先生顧欿然自謂于詩涉其藩,未能窺其奧意,專以其古文詞上追千載。
然則先生所欿然自謂不必傳者,正其所必可傳者也。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君房,一字僧杲,鄞縣人。萬歷庚辰進士,歷禮部郎中出為陜西提學(xué)副使遷山東參政入為太常少卿有農(nóng)丈人集
維基
余寅(1541年—1615年),本字君房,號漢城,晚年改字僧杲,浙江鄞縣人,萬歷進士,初任工部主事,清廉自持,時人稱“余水部,真如水”。官至太常寺少卿。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四十歲登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二甲十四名進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清廉自持,時人稱“余水部,真如水”。與范欽友好。歷禮部郎中,十五年四月升升陜西提學(xué)副使,遷左參政。十九年四月補山東左參政,六月因病乞休。萬歷二十三年三月起補福建左參政,再乞休,十二月加太常寺少卿致仕。卒年七十五歲。今寧波仍有其故居棋桿巷。
胡行知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胡行知(?
—?),字遵聞,山東萊州府濰縣人。
明朝官員。
天資聰敏,自幼無書不讀,尤喜南華。
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第二十三名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登辛丑科進士,仕無極、永年縣知縣,和氣化人,清風(fēng)勵俗,縣民比為召,祀鄉(xiāng)賢。

人物簡介

維基
秦樂天(16世紀(jì)—17世紀(jì)),字元一,陜西西安府三原縣人。
秦樂天是天啟四年(1624年)乙丑科舉人,次年(1625年)聯(lián)捷進士,獲授趙城知縣,調(diào)任南宮,在兩地都有政績,民稱召
之后他入朝擔(dān)任戶部主事,改任山東督餉道副使,因為忤逆權(quán)貴降為四川參議,不久張獻忠作亂,他回避不受大西政權(quán)任命直到去世。
陳昌文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陳昌文(1585年—1637年),字清時,號伯武,福建泉州府同安縣軍鹽籍,翔風(fēng)古區(qū)人。
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
授廣西平樂府司李,治尚寬和,在粵九載,歷署諸篆,人誦為九印召。
嘗曰:『治有三要,清、慎、勤耳。
』崇禎四年擢南刑科給事中,士民遮道。
崇禎八年(1635年)轉(zhuǎn)北吏垣,疏請各郡邑立倉,令縉紳捐粟以備賑。
劾尚書張鳳翼防西失職狀,未幾于崇禎十年卒官,年五十三。
墓在長興北頭山頭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