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鄭清之

相關(guān)人物:共 22 位。
共 2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07 【介紹】: 唐宋州宋城人,本名真宰。少為太學生,不以舉薦為意,累年不調(diào)。高宗儀鳳中,吐蕃犯邊,元忠上封事,言命將用兵之要,高宗善之,令直中書省,累遷殿中侍御史。武則天光宅元年,監(jiān)李孝逸軍擊徐敬業(yè),轉(zhuǎn)洛陽令。為周興所誣,遠貶。后又為來俊臣陷害,前后流放三次。武周圣歷二年,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中宗在東宮,二張勢傾朝廷,元忠上奏小人在君側(cè),貶高要尉。中宗復(fù)位,遷兵部尚書,進侍中,拜中書令,封齊國公,當朝用事,不再直言,隨波逐流,譽望大減。后坐節(jié)憫太子起兵反韋后及殺武三思事,貶思州務(wù)川尉,行至涪陵,卒,年七十余。玄宗時追謚貞。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
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
本名真宰,以避武后母諱改。
初為太學生。
高宗儀鳳中,上書論馭吐蕃,授秘書省正字,令直中書省內(nèi)供奉。
累遷殿中侍御史。
武后時,以平徐敬業(yè)功擢司刑正,累遷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中宗朝,拜侍中,遷中書令,封齊國公,又進尚書右仆射,知兵部尚書。
景龍元年(707)罷,貶為渠州司馬,又左遷思州務(wù)川尉,行至涪陵卒,年七十余。
景龍四年(710)追贈尚書左仆射、齊國公,玄宗開元六年(718)謚曰貞。
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書史會要》卷五。
元忠善草書。
預(yù)撰《則天皇后實錄》。
全唐詩》存詩2首,《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首。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六
元忠。
宋州宋城人。
本名真宰。
以避則天母諱改。
高宗時為太學生。
上封事。
授秘書省正字。
令直中書省內(nèi)供奉。
再遷殿中侍御史。
監(jiān)李孝逸軍事。
以討平徐敬業(yè)功擢司刑正。
稍遷洛陽令。
再陷罪流嶺表。
還授御史。
圣歷二年擢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遷左肅政臺御史大夫。
長安中副相王為并州元帥。
突厥吐蕃犯塞。
加為大總管。
以張易之昌宗譖下獄。
貶高要尉。
中宗即位。
驛召授衛(wèi)尉卿同中書門下三品。
遷兵部尚書。
進拜侍中中書令。
封齊國公。
神龍四年拜左仆射。
武三思之黨宗楚客紀處訥證元忠及子升與節(jié)憫太子同謀構(gòu)逆。
請夷三族。
中宗不許。
元忠懼。
上表固請致仕。
手制聽解左仆射。
以特進齊國公致仕。
仍朝朔望。
又以姚庭筠劾貶渠州員外司馬。
又左遷思州務(wù)川尉。
行至涪陵卒。
年七十馀。
景龍四年追贈尚書左仆射齊國公本州刺史。
開元六年謚曰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84—762 【介紹】: 唐高州良德人。馮盎曾孫?;鹿俑哐痈pB(yǎng)為子,改姓高。為宦官,玄宗時知內(nèi)侍省事,四方奏事均經(jīng)其手,頗能謹慎從事,進封渤海郡公,寵任極專。肅宗為太子時,以兄禮事之。累官驃騎大將軍,進開府儀同三司。安史亂起,隨玄宗入蜀。肅宗上元元年被放巫州,兩年后赦歸,病死途中。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84—762 潘州(今廣東高州)人。本姓馮。圣歷元年(698)入宮,武則天令給事左右?;鹿俑哐痈J諡轲B(yǎng)子,因改姓高。玄宗時以誅蕭至忠、岑羲等有功,知內(nèi)侍省事,寵任極專,權(quán)傾中外,累官驃騎大將軍、封齊國公,加開府儀同三司。肅宗上元元年(760),配流黔中道。寶應(yīng)元年(762)赦歸,卒于道中?!?a target='_blank'>舊唐書》卷一八四、《新唐書》卷二〇七有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錄存高力士詩1首,出唐鄭處誨《明皇雜錄·補遺》,又收斷句1聯(lián)。
全粵詩·卷一一
高力士(六八四 — 七六二),潘州(今屬信宜)人。
馮盎之曾孫。
父君衡以獲罪,家被籍沒,力士幼隨母移居瀧州。
武則天圣歷元年(六九八),嶺南討擊使李千里進為閹兒,敕留給事左右,坐累逐出之。
內(nèi)官高延福收為養(yǎng)子,遂冒其姓。
歲馀,復(fù)入禁中。
善傳詔令,授宮闈丞。
唐中宗景龍中,玄宗在藩,力士傾心附結(jié),及平韋氏,升儲位,奏力士屬內(nèi)坊,擢內(nèi)給事。
玄宗即位,力士以誅蕭、岑等功,加右監(jiān)門衛(wèi)將軍,知內(nèi)侍省事。
四方進奏,必先呈力士,然后進御,小事便決之。
肅宗在東宮,亦兄事之。
帝曰:“力士當上,我寢乃安。
”天寶初,拜冠軍大將軍、右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進封渤??す?。
七載,加驃騎大將軍。
玄宗幸蜀,力士從之,進齊國公。
還京后,加開府儀同三司,賜實封五百戶。
后為李輔國所構(gòu),長流巫州。
代宗寶應(yīng)元年(七六二),赦還,見二帝遺詔,北望號慟,嘔血而卒。
以護衛(wèi)先帝功,敕還其官,贈揚州大都督,陪葬泰陵。
舊唐書》卷一八四、《新唐書》卷二○七有傳。
詩一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86—965 【介紹】: 宋初汾州平遙人。
唐昭宗光化中,以拳勇隸李克用麾下。
仕后唐、后晉,累遷武寧軍節(jié)度、同平章事。
少帝時授河中尹、護國軍節(jié)度。
契丹入汴,授鳳翔節(jié)度。
后漢高祖即位,益自以嘗受命契丹,頗憂之,謀歸蜀。
后授開封尹。
廣順間,封齊國公致仕。
宋太祖即位,以耆舊厚待之。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二
益。
汾州平遙人。
唐光化中隸李克用麾下。
天成中累授費州刺史。
應(yīng)順初加西面行營都巡檢使。
晉初領(lǐng)光州防禦使。
改河陽三城節(jié)度。
充鄴都行營都虞候。
移鎮(zhèn)潞州。
天福四年遷武寧軍節(jié)度同平章事。
五年徙鎮(zhèn)泰州。
充西面都部署。
遷河中尹護國軍節(jié)度。
契丹入汴。
授鳳翔節(jié)度。
漢祖即位。
加兼侍中。
乾祐中授開封尹。
兼中書令。
封魯國公。
周廣順初封楚國公。
改太子太師。
又改封齊國公
顯德元年致仕。
入宋。
乾德三年卒。
趙熙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人,字績巨。趙光逢從子。后唐明宗時,累遷至起居郎,數(shù)上章言事,以稱旨,尋除南省正郎。后晉高祖時,承詔與張昭遠等修《唐史》。出帝時,授諫議大夫。契丹犯闕,遣使于晉州率配豪民錢幣以實行橐,熙畏契丹峻法,窮力搜索,遂為百姓所殺。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四
熙字績巨。
宰相齊國公光逢從子。
起家授秘書省校書郎。
后唐天成中累遷南省正郎。
晉天福中授秘書少監(jiān)。
遷右諫議大夫。
十二年。
漢祖入太原。
為晉州亂軍所殺。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妙峰善禪師。
劉氏子。
世居彭城。
后徙吳興。
年十三落發(fā)。
其師教以經(jīng)論。
一覽輒了大意。
久而棄之。
時佛炤唱道鄮山。
師往參焉。
于風幡話下悟旨。
佛炤可以偈曰。
今日與君通一線。
斬釘截鐵起吾宗。
自是辯慧泉涌。
然不以是自足。
入武康廬妙高峰。
壁坐十年。
身隱而名彰。
學者尊之。
曰妙峰禪師。
出世于臺之慧因鴻福萬年諸剎。
退居皋亭劉寺者。
又十馀年。
其徒推迫不已。
復(fù)領(lǐng)明之瑞巖。
蘇之萬壽。
常之華藏。
次至靈隱。
靈隱。
密邇于闕。
輪蹄湊集。
師掩戶若不聞。
一無所將迎。
公卿貴人。
或見之。
寒溫而已。
會天童虛席。
鄭清之秉鈞軸。
謂非師莫宜居。
因勉師行。
師答曰。
老僧年耄矣。
尚夜行不休乎。
鄭公高之。
師善于誘掖后進。
未嘗厲聲色。
然一經(jīng)指授。
無不心融神化。
充然有得。
相傳。
師住靈隱時。
夜坐方丈。
為四鬼舁出入。
此與洞山寶事相類。
得道人。
時或有是。
不欲章異以惑修。
故諱而不言。
中峰所謂當時賴遇妙峰。
若王老師。
又作修行無力會也。
將示寂。
澡身趺坐。
書偈云。
來也如是。
去也如是。
來去一如。
清風萬里。
遂逝。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詹迥,字明遠。
仁宗慶歷六年(一○四六)進士。
官至禮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以少保、齊國公致仕。
事見《縉云文徵》卷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3 【介紹】: 宋明州奉化人,徙居鄞縣,字試可。樓郁孫。神宗元豐八年進士。調(diào)汾州司理參軍。遷大宗正丞,度支員外郎。以養(yǎng)親求知泗州,復(fù)為左司郎中、鴻臚卿?;兆谡湍?,知隨州、明州,屢治湖為田,以增歲糧,但湖水盡泄,自是苦旱,鄉(xiāng)人怨之。方臘起事時,以善理城戍,進徽猷閣直學士,知平江府。
全宋詩
樓異(?
~一一二三),字試可,人稱墨莊先生(清同治《鄞縣志》卷二六引《義田莊記》),奉化(今屬浙江)人。
神宗元豐八年(一○八五)進士(《寶慶四明志》卷一○)。
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知登封縣(《攻愧集》卷七六《跋先大父嵩岳圖》)。
后除直秘閣,知秀州。
徽宗政和七年(一一一七),知隨州,入辭,改知明州(同上書卷七三《跋陳進道所藏杜祁公詩》)。
宣和三年(一一二一),知平江府(明洪武《蘇州府志》卷一九)。
五年,卒,贈太師、齊國公(《跋先大父嵩岳圖》)。
宋史》卷三五四有傳。
今錄詩二十四首。
全宋文·卷二七七三
樓異(?
——一一二三),字試可,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
鑰祖父。
元豐八年進士。
紹圣元年任汾州靈石縣令,調(diào)汾州司理參軍,歷大宗正丞、度支員外郎、吏部左司郎中、太府鴻臚卿。
除直秘閣、知秀州。
政和末徙知隨州、明州。
宣和初為徽猷閣直學士、知平江府。
宣和五年卒,累贈太師齊國公。
見樓鑰《跋先大父嵩岳圖》(《攻愧集》卷七六),《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二之三。
宋史》卷三五四有傳。

人物簡介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六
禪師名之善。吳興人也。其先劉姓。世歷膴仕。善自視欿。然年十三。志決出塵。其親謂之曰。吾家欬唾青云之上。若更何慕而欲為。之善對。曰欲為佛耳。其親惻異。知不可禁。乃許受業(yè)于齊政沙門。內(nèi)行純粹。人敬愛之。出入經(jīng)論。胸無宿義。乃遍扣禪坊。未得究竟。晚謁佛炤光禪師。辨論風幡公案。光不諾。善固求明破。光示曰。非風幡話露全機。千古叢林起是非。咄者新州賣柴漢。得便宜是失便宜。善厲聲曰。啊?卻只恁么。光以杖擊曰。今日與君通一線。斬釘截鐵起吾宗。光自此旬月不下堂。問其故。光曰。吾妙喜先師。擔子幸卸肩矣。善歷衡湘。游廬岳。保養(yǎng)圣胎。于妙高峰下。疊柴為室。不謀宿舂。一住十載。時以妙峰尊宿稱之嘗詠曰。廬陵米價報君知。浩浩塵中識者稀?;厥撞恢翁幦?。白云流水共依依。又曰。有時笑兮有時哭。調(diào)高和寡難拘束。一派清音徹九天。風前誰解聯(lián)芳躅。鄰山有座主。自負妙悟楞嚴。攜數(shù)徒屬訪善善揖坐相視移時。座主曰。昨見大慧。有八還頌曰。春至自開花。秋來還落葉。黃面老瞿曇。休搖三寸舌語雖工俏。但未出經(jīng)意耳。善驀召座主。座主應(yīng)諾。善曰經(jīng)意且止。還出得大慧老人意么。座主咿唔莫措。善呵呵大笑而起。座主歸避席數(shù)月。復(fù)具師弟。禮請益于。善善示偈曰。沒弦琴上無私曲。一曲彈來轉(zhuǎn)轆轆。斷崖流水少知音。六六不成三十六。善東游雁山。闡法于臨海?;垡驓v洪福。遷萬年。乃示眾曰。久參高士。眼空四海。鼻孔撩天。見也見得。親說也說。得親行也行。得親用也用。得親只是未識。老僧拄杖子在。何故將成九仞之山。不進一簣之土。是時善之名滿江南。卒退休皋亭。道俗仍以明州瑞巖居。善居無何。平江晉陵請符疊至。善任緣而應(yīng)。不執(zhí)可否。善既久領(lǐng)眾事。法令益略。衲子益新。及卻天童赴靈隱。蓋暮年也。雖檀旋憧憧。善仍蕭然一衾室中。長物竹篦禪杖而已。端平二年。自題小像。遺龍濟宗鍪。復(fù)誡諸弟子曰。像法垂秋。名利根深。如象沒深泥。珠沉巨海。識浪塵緣。終無了日。我為僧七十馀載。目之所到。耳之所聞。衛(wèi)護法門。隱忍受垢者。間或有之求。其不奉明詔。不接公卿。如寒巖枯木。確不可回者鮮矣。人但知法門繇顯而盛。殊不知繇盛而衰。故有緣之功于法門者。其功一時也。無緣之功于法門者。其功萬世也。諺云。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無。又豈謬哉。九月二十八日。書偈趺坐。瞑目而寂。壽八十四。僧夏七十有一?;鹪?。舍利無數(shù)。門人善珍。號藏叟。丐清之鄭公為銘。塔于靈隱之西岡。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五
釋之善,字妙峰,姓劉氏,吳興人。
參佛照光于鄮山,照舉風幡語,妙峰直截了當,機鋒不讓,遂印可,贈偈曰:“今日與君通一線,斬釘截鐵起吾宗。
”乃游匡廬,面壁妙高峰下十載,出世慧因、洪福、萬年諸剎。
會天童虛席,時鄭清之秉鈞軸,謂非妙峰莫屬,因勉其行,妙峰答曰:“老僧踰耄矣,尚夜行不休乎?
“鄭公高之。
晚住靈隱,上堂云:“久參高士,眼空四海,鼻孔撩天,見也見得親,說也說得親,行也行得親,用也用得親,只是未識老僧拄杖子在。
何以故?
將成九仞之山,不進一簣之土。
”妙峰平生善誘,一經(jīng)指授,輒神融意悟。
端平二年九月示寂,壽八十四,臘七十一。
荼毗,舍利不可數(shù)計,塔靈隱西岡,鄭清之為之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嚴州淳安人,字達卿。
孝宗乾道八年進士。
歷武昌令,通判嘉興。
宰相鄭清之家奴暴橫,朝穎置之以法。
除守岳州兼湖北提刑。
有《靜軒集》。
全宋詩
胡朝穎,字達卿,號靜軒,淳安(今屬浙江)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歷武昌令,通判嘉興,知岳州兼荊湖北提點刑獄。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由知岳州任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一九)。著有《靜軒集》三卷等,皆佚。明嘉靖《淳安縣志》卷一一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六四一四
胡朝穎,字達卿,號靜軒,嚴州淳安(今浙江淳安西)人。乾道八年登進士。歷武昌令、通判嘉興,除知岳州兼湖北提刑。著有《武昌雜詠》、《西湖百詠詩馀》各一卷,《靜軒集》三卷。見嘉靖《淳安縣志》卷一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慶元府鄞縣人,字景允。
鄭清之曾孫。
潛心性理之學。
嘗為慈溪、麗水、常山三縣教諭,調(diào)徽州紫陽書院山長,遷浮梁教授。
學者稱習齋先生。
有《論語本義》、《中庸大學章旨》、《衍桂堂集》。
共 2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