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鄭伯熊

相關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仲舉。
足智恢遠,能以義理勝血氣。
鄭伯熊、薛季宣引為親友,得官,調(diào)監(jiān)慈溪酒,恥之,謝不起。
卒年四十余。
朱伯起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
師事鄭伯熊,嗜地理學。
有《陰陽精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婺州浦江人,字文卿,號石陵。
喜談兵說劍,恥為無用之學。
高宗紹興末,聞金人欲南下,擬上萬言書請加征討,鄭伯熊見而極稱之。
與陳亮為學侶,遭廢徙筠陽,久之乃得赦歸。
平生究悉用兵攻守險要,尤精地理。
有《輿地會元》、《鑒轍錄》、《倪石陵書》。
全宋文·卷五四○六
倪樸(樸),字文卿,婺州浦江(今浙江浦江)人。
居于石陵村,因號石陵。
嘗應進士舉。
紹興末,為萬言書擬上高宗而不果。
為人好使氣,年四十七猶未娶,時人鮮有知之者,獨鄭伯熊、陳亮極稱之。
后為里人所搆,徙置筠州,會赦得還,槁餓以死。
著有《輿地會元志》四十卷、《鑒轍錄》五卷。
謝翱編其集為《石陵先生倪氏雜著》,元時尚存七卷,后佚。
見宋濂《倪石陵傳》(《倪石陵書》卷首),《金華賢達傳》卷八。
張淳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1—1181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忠甫。
五試禮部不中。
或薦之朝,祿以監(jiān)獄,歷三任,不食祿。
為人莊重深博,善忍事鎮(zhèn)物,有才智而抑之。
與薛士龍、劉景望齊名,為孝宗乾道、淳熙間大儒。
有《儀禮識誤》。
全宋文·卷四八七七
張淳(一一二一——一一八一),字忠甫,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
五試禮部不中,授特奏官去以居養(yǎng)。
晚而學《》、《》,與其友薛季宣、鄭伯熊齊名于時。
淳熙八年卒,年六十一。
著《儀禮識誤》三卷(存)。
見陳傅良《張忠甫墓志銘》(《止齋集》卷四七),《直齋書錄解題》卷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6—1189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季海。
高宗紹興十五年進士。
以薦除監(jiān)察御史,遷右正言。
曾劾罷宰相湯思退,薦舉學者鄭伯熊、李燾等。
孝宗淳熙二年,除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
八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旋遷左丞相。
因好友唐仲友為朱熹所劾,乃擢陳賈、鄭丙官,使攻道學,始開慶元偽學之禁。
卒謚文定。
全宋詩
王淮(一一二六~一一八九),字季海,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進士,調(diào)臺州臨海尉。召為監(jiān)察御史,除右正言。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為福建轉(zhuǎn)運副使,除秘書少監(jiān)兼恭王府直講。出知建寧府,改浙西提刑,尋召為太常少卿、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知制誥。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簽書樞密院事,累遷右丞相兼樞密使,九年,左丞相。十五年,奉祠,十六年卒,年六十四,謚文定。事見《誠齋集》卷一二二《王公神道碑》、《攻愧集》卷八七《王公行狀》,《宋史》卷三九六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四九九六
王淮(一一二六——一一八九),字季海,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幼敏悟力學,紹興十五年登第,為臺州臨海尉。除監(jiān)察御史,尋遷右正言,劾罷宰相湯思退,擢秘書少監(jiān)兼恭王室直講,出知建寧府,改浙西提刑。入朝,除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知制誥。淳熙二年,以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進同知,兼參政。八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事,旋遷左丞相?;此夭幌仓祆洌旃サ缹W,慶元「偽學」之禁實肇于此。奉祠,提舉洞霄宮。十六年卒,年六十四,贈少師,謚文定。有詩文、制草、奏議四十卷,多已亡佚。見樓鑰《少師觀文殿大學士魯國公致仕贈太師王公行狀》(《攻愧集》卷八七),《宋史》卷三九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0—1192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景元,號歸愚翁。
鄭伯熊弟。
孝宗隆興元年進士。
與兄齊名,人稱大、小鄭公。
喜慷慨論事。
自度不能俯仰于時,甫任秀州判官,即以親老奉祠,不復起。
有《歸愚翁集》。
全宋詩
鄭伯英(一一三○~一一九二),字景元,號歸愚翁,永嘉(今浙江溫州)人。與兄伯熊齊名,人稱大鄭公、小鄭公。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調(diào)秀州判官,自度不能俯仰于時,遂以親辭,終身不復仕。光宗紹熙三年卒,年六十三。有《歸愚翁集》,已佚。事見《水心集》卷一二《歸愚翁文集序》、卷二一《鄭景元墓志銘》。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五四○九
鄭伯英(一一三○——一一九二),字景元,號歸愚翁,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登隆興元年進士第四,授從事郎,官秀州判官。性剛介,以親老丐祠,三十年不調(diào),竟不起。紹熙三年卒,年六十三。伯英與兄伯熊齊名,人稱大鄭公、小鄭公。有《歸愚翁集》。見《水心文集》卷二一《鄭景元墓志銘》,《宋元學案》卷三二,《宋史翼》卷一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7—1203 【介紹】: 宋溫州瑞安人,字君舉,號止齋。
以文擅當世,師事鄭伯熊、薛季宣,與張栻、呂祖謙友善。
孝宗乾道八年進士。
累官通判福州累官至吏部員外郎。
輪對極言以愛惜民力為本。
光宗紹熙四年以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
寧宗即位,召為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士院,同實錄院修撰。
終寶謨閣待制。
卒謚文節(jié)。
為學自三代、秦漢以下靡不研究。
有《詩解詁》、《周禮說》、《春秋后傳》、《建隆編》、《止齋集》等。
全宋詩
陳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舉,溫州瑞安(今屬浙江)人。
早師事鄭伯熊、薛季宣,為永嘉學派巨擘。
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授太學錄。
歷通判福州、知桂陽軍。
光宗禪位,遷提舉湖南常平茶鹽、轉(zhuǎn)運判官,改提點浙西刑獄,過闕,留為吏部員外郎。
紹熙三年(一一九二)遷秘書少監(jiān)兼實錄院檢討官,嘉王府贊讀,起居舍人,四年,兼權中書舍人,因建言調(diào)和兩宮矛盾不應,自免而歸。
寧宗即位,召為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士院、同實錄院修撰。
尋與韓侂胄不合,出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
慶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罷宮觀,杜門韜晦,榜所居室為止齋。
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節(jié)。
有《止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
事見本集附錄宋樓鑰《陳公神道碑》、蔡幼學《陳公行狀》,《宋史》卷四三四有傳。
 陳傅良詩,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齋本為底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
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一七
陳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舉,號止齋,溫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
師薛季宣、鄭伯熊,傳永嘉之學。
乾道八年登進士甲科,授泰州教授,特除太學錄。
添差通判福州,以言者罷。
后五年,起知桂陽軍。
光宗立,提舉湖南常平茶鹽,授轉(zhuǎn)運判官,改提點浙西刑獄。
過闕,留為吏部員外郎。
遷秘書少監(jiān),兼實錄院檢討官、嘉王府贊讀。
紹熙三年,擢起居舍人;四年,兼權中書舍人。
時光宗以疾不朝重華宮,傅良抗疏不聽,申省自免而歸。
寧宗即位,召為中書舍人,兼侍講、直學士院、同實錄院修撰。
以言者論罷。
嘉泰二年復官,起知泉州,以疾辭,授集英殿修撰、進寶謨閣待制致仕。
明年卒于家,年六十七,謚文節(jié)。
著有《詩訓義》、《周禮進說》、《春秋后傳》(存)、《左氏章指》、《歷代兵制》(存)、《皇朝大事記》、《永嘉先生八面鋒》(存)、《止齋論祖》(存)、《止齋文集》(存)等。
見蔡幼學《宋故寶謨閣待制贈通議大夫陳公行狀》,樓鑰《宋故寶謨閣待制贈通議大夫陳公神道碑》、葉適《宋故通議大夫?qū)氈冮w待制陳公墓志銘》(并見《止齋先生文集》卷五二附錄),《宋史》卷四三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蘊之。
洪邁婿。
鄭伯熊弟子。
孝宗隆興元年進士第一。
累官太子詹事、煥章閣待制、禮部尚書。
官至侍從,無所表現(xiàn)。
全宋詩
木待問(一一四○~?),字蘊之,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館閣錄》卷七)。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授簽書平江軍節(jié)度判官(《吳都文粹續(xù)集》卷八《平江府簽判廳勤繼堂記》)。乾道八年(一一七二)為秘書省校書郎,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次年,遷著作佐郎、著作郎(《南宋館閣錄》卷七、八)。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為起居舍人(《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八年,累遷中書舍人(《宋會要輯稿》職官三之二一)。出知吉州(同上書職官七二之四四)、寧國府。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知福州(《淳熙三山志》卷二二),歷知湖州、婺州(《攻愧集》卷三五《新知湖州木待問改知婺州制》)。累官禮部尚書(《宋歷科狀元錄》卷六)。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六二六一
木待問(一一四○——?),字蘊之,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隆興元年舉進士第一名,年二十四,授平江簽判。歷官著作郎。淳熙六年除起居舍人,進起居郎兼權中書舍人。出知吉、湖、寧國、福、婺諸州府,屢遭論劾。嘉泰二年為禮部侍郎,累官禮部尚書,卒,贈少師、光祿大夫。見《宋會要輯稿》崇儒七之一二、職官七二之四四、七三之六五、七四之四、選舉一之二六,《宋歷科狀元錄》卷六,《南宋館閣錄》卷七,《宋史》卷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