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宋越州上虞人,字介之。楊次山子。以外戚恩賜第,累授保寧節(jié)度使。寧宗死,史彌遜謀廢皇子趙竑而立趙昀,命石與兄楊谷屢說恭圣皇后,遂得矯詔廢竑立昀,是為理宗。石又密疏古今母后臨朝稱制得失,后遂撤簾。累進太傅,除彰德、集慶節(jié)度使,進封魏郡王。卒年七十一。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162—1233 【介紹】: 宋會稽人。寧宗后。少以姿容入官,失其姓氏,后有楊次山者,自稱其兄,遂姓楊。累進貴妃,與曹美人俱有寵。韓皇后死,韓侂胄勸立曹美人,寧宗不聽。嘉泰二年立楊為皇后。因深恨侂胄,后指使次山與史彌遠謀殺之。寧宗死,彌遠謀廢皇子趙竑而立成國公趙昀,楊后無奈,矯詔廢竑而立昀,是為理宗。尊為皇太后,同聽政。次年撤簾。卒謚恭圣仁烈。
楊皇后(一一六二~一二三三),少選入宮,忘其姓。寧宗慶元三年(一一九七)進婕妤后,認會稽人楊次山為兄,遂姓楊氏。六年,進貴妃。同年,恭淑韓后卒,韓侂胄忌后多權(quán)術,勸寧宗立曹美人。而后通書史,知古今,終得立。遂深銜侂胄,俾次山深結(jié)史彌遠等共圖之。開禧三年(一二○七)十一月三日,侂胄方早朝,被健卒擁至玉津園槌殺,由是史彌遠專國政。理宗即位,尊為太后。紹定五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一。謚恭圣仁烈。有《宮詞》一卷傳世。《宋史》卷二四三有傳?!罨屎笤?,以《叢書集成》影印《二家宮詞》為底本,校以清嘉慶云間沈氏古倪園刊《四婦人集》(簡稱嘉慶本,藏上海圖書館)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人物簡介
【生卒】:?—1225 【介紹】: 宋湖州人。太學生。理宗寶慶元年,與其兄潘壬起兵,密結(jié)李全,借反對丞相史彌遠擅自廢立為名,率太湖漁民及巡尉兵卒不滿百人,乘夜入王邸,擁濟王趙竑為帝,事敗被殺。
人物簡介
【生卒】:?—1228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祖籍泉州晉江,字純中,一字漢玉,號松月居士。徐定子。光宗初以蔭補太平州司戶參軍,未上任。寧宗慶元元年中刑法科,授慶元府司法參軍,除大理評事。累遷知嘉興府、夔州路安撫使。嘉定末任大理少卿。濟邸獄興,史彌遠授意羅織,啖以美官,不從,遂謫象州,卒于戍所。全宋文·卷六八八六
徐瑄(一一六八——一二二八),字純中,一字漢玉,自號松月居士,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定子。光宗初補授太平州司戶參軍,未上。慶元元年中刑法科,改授慶元府司法參軍,除大理評事,三遷至大宗正丞,歷知漢陽軍、瀘州,除刑部郎官。出知饒州,召為戶部郎官,嘉定末擢升大理少卿。寶慶間以論濟王事,謫居象州。紹定元年卒,年六十一。端平初特贈集英殿修撰。見魏了翁《大理少卿贈集英殿修撰徐公墓志銘》(《鶴山大全集》卷八六)。
人物簡介
【生卒】:約1177—約1251 【介紹】: 宋平江府吳縣人,字元善,號竹湖。李彌遜曾孫。寧宗嘉定四年進士。累官知泉州兼市舶。理宗端平間歷右正言、殿中侍御史。數(shù)劾宦官、女道士招權(quán)納賄,出知漳州。嘉熙三年,疏請崇尚節(jié)儉,臥薪嘗膽,選用人材,改革弊政。淳祐中,累官翰林學士兼知制誥兼侍讀。以直諫名,與杜范合稱“李杜”。后以端明殿學士提舉玉隆宮。卒謚忠清。全宋詩
全宋文·卷七三二四李韶(一一七七~一二五一),字元善,號竹湖,吳縣(今屬江蘇)人。彌遜曾孫。寧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進士,調(diào)南雄州教授。遷主管三省架閣文字,以上疏諫濟王獄,出通判泉州。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累遷起居舍人。出知漳州。嘉熙四年(一二四○),遷戶部侍郎。五年,再遷吏部侍郎兼中書舍人。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知泉州。十一年卒,年七十五。事見《宋元學案補遺》卷一二,《宋史》四二三有傳。今錄詩二首。
李韶(一一七七——一二五一),字元善,號竹湖,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彌遜曾孫。登嘉定四年進士第,歷官州縣。端平中拜右正言,遷殿中侍御史。嘉熙中累官禮部侍郎,淳祐間擢翰林學士。以端明殿學士致仕,十一年卒,年七十五,謚忠清。見《宋史》卷四二三本傳,《宋元學案補遺》卷一二。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237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子敬,一作承敬。鄭僑子。以父任補官。累知吉州。召對言濟王冤狀,忤權(quán)臣,被黜。理宗端平初,入為左司郎中,兼權(quán)樞密副都承旨。又請為濟王立廟,且言三邊無備,宿患未除,宜正綱紀,抑僥幸,裁濫賞,汰冗兵,以張國勢。出知漳州,進直寶章閣卒。有《包蒙》、《中興綸言集》。
鄭寅,字子敬,號肯亭,仙游(今屬福建)人。以父任補官,歷知吉州。理宗端平初召為左司郎中兼權(quán)樞密院副都承旨。出知漳州。進直寶章閣致仕。著有《包蒙》、《中興綸言集》,已佚。事見《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三○、《閩詩錄》丙集卷一四。全宋文·卷七四七五
鄭寅(?——一二三七),字子敬,一作承敬,號肯亭,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僑子。博習典故,以父任補官。歷知吉州。端平初召為左司郎中,兼權(quán)樞密院副都承旨。出知漳州,進直寶章閣。嘉熙元年卒。見《莆陽文獻傳》卷二六,《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三○,《宋元學案》卷四六,《宋元學案補遺》卷四六。
人物簡介
【生卒】:1178—1237 【介紹】: 宋邛州蒲江人,字華父,號鶴山。寧宗慶元五年進士。累知嘉定府。史彌遠入相,了翁力辭召命,居白鶴山授徒講學。歷知漢州、眉州,在蜀凡十七年。入為兵部郎中,至權(quán)工部侍郎。遭誣劾降三官,靖州居住。后復職,擢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筑城修武備,興學校。曾上章論十弊,召還,權(quán)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以端明殿學士同僉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后除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官終知福州、福建安撫使。卒謚文靖。有《鶴山集》、《九經(jīng)要義》、《師友雅言》等。全宋詩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進士,授簽書劍南西川節(jié)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為國子正,次年改武學博士。開禧元年(一二○五),召試學士院,以阻開邊之議忤韓侂胄,改秘書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彌遠當國,力辭召命。丁父憂,筑室白鶴山下,開門授徒。起知漢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點刑獄,歷知遂寧、瀘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為兵部郎中,累遷秘書監(jiān)、起居舍人。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異論、朋邪謗國黜靖州居住。紹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為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權(quán)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以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江淮京湖軍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遺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傳世有《鶴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見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吳淵序、清繆荃孫《魏文靖公年譜》,《宋史》卷四三七有傳。 魏了翁詩,以《四部叢刊》影印宋開慶元年刻本為底本(此本有殘缺,據(jù)目錄,卷首即奪《游古白鶴山》、《和薛秘書紱聞鴉韻》、《和虞永康剛簡滄江鶴再誕雛》三詩,但實為傳世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吳鳳高翀刻本(簡稱吳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詞學圖錄
魏了翁(1178-1237) 字華甫。蒲江(今屬四川)人。曾筑室白鶴山下。有《鶴山先生大全文集》、《鶴山詞》。全宋文·卷七○五三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登慶元五年進士第,授簽書劍南西川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召為國子正,改武學博士。開禧元年,召試學士院,改秘書省正字。明年,遷校書郎,以親老乞外,乃知嘉定府。歷知漢州、眉州。嘉定四年,擢潼川路提刑。八年,兼提舉,遷轉(zhuǎn)運判官。十年,知瀘州,主管潼川路安撫司公事,后知潼川府。十五年召對,進兵部郎中,俄改司封郎中兼國史院編修官,遷太常少卿、秘書監(jiān)、起居舍人。理宗即位,遷起居郎。會論濟王事忤時相,為言者所劾,詔降三官,靖州居住。紹定中復職奉祠,進寶章閣待制、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還朝,權(quán)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六月之間,論奏二十馀上,皆當時急務。忌者合謀擠之,乃以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未幾兼江淮督府,改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嘉熙元年,改知福州、福建安撫使。是年以疾卒于官,年六十。詔贈太師,謚文靖,累贈秦國公。了翁窮經(jīng)博古,學術自成一家。著述甚豐,今存者有《周易要義》、《尚書要義》、《毛詩要義》、《古今考》、《經(jīng)外雜抄》、《鶴山先生大全文集》等。事跡見《宋史》卷四三七本傳。
人物簡介
盛章,嘉定元年以宣教郎任行在雜買場提舉官。七年除干辦諸司審計司。九年任監(jiān)察御史,十一年為左司諫。理宗時為給事中。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五○、七五之二三,《玉牒初草》卷一、二,《宋史》卷二四六《鎮(zhèn)王竑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185—? 【介紹】: 宋吉州吉水人,字季昭,改字季汲,號竹林愚隱。寧宗嘉定十年進士。累官大理評事。理宗即位,上疏論齊王事,忤史彌遠,為御史所劾,削籍羈管象州,貶欽州卒。度宗初追謚剛簡。全宋詩
全宋文·卷七四二二胡夢昱(一一八五~一二二六),字季昭,又字季汲,號竹林愚隱,吉水(今屬江西)人。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進士。歷南安縣、都昌縣主簿。中大法科,授峽州司法參軍。除大理評事。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因上疏訟濟王冤,謫象州羈管。二年,移欽州,未行而卒。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追謚剛簡。有《象臺集》六卷、《竹林愚隱集》一卷。事見《象臺首末》卷二《行述》,清光緒《吉水縣志》卷三二有傳。今錄詩四首。
胡夢昱(一一八五——一二二六),字季昭,一字季汲,號竹林漁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嘉定十年登進士第,歷南安、都昌二縣主簿。中大法科,授峽州司法,除大理評事。屢上言時事,言辭剴切。史彌遠專權(quán),扶立理宗。寶慶元年,湖州人潘壬等謀立濟王竑,彌遠逼死竑,追奪王爵。夢昱上書力辯濟王之不幸,乞追贈褒崇,又貽書史彌遠。彌遠大怒,御史承風劾夢昱黨附叛逆,與洪咨夔并逐,夢昱削籍羈管象州,病死于貶所。咸淳中追謚剛節(jié)。事跡見其子知柔所編《象臺首末》卷二《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