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卓茂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17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樂府云。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云。雁門太守行歌古洛陽令一篇。《后漢書》曰: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少好俠。尚氣力。晚改節(jié)。敦儒學。習書讀律。略通大義。后舉茂才。除溫令。討擊奸猾。境內(nèi)清夷。永元十五年。還為洛陽令。政平訟理。發(fā)摘奸伏。京師稱歡。以為有神算。民思其德。為立祠安陽亭西。每食輒弦歌而薦之。延熹中。桓帝事黃老道。悉毀諸旁祠。惟存卓茂與渙祠焉。
孝和帝在時,洛陽令王君,本自益州廣漢蜀民。
少行宦學,通五經(jīng)論(一解)。
明知法令,歷世衣冠。
從溫補洛陽令,治行致賢。
擁護百姓,子養(yǎng)萬民(二解)。
外行猛政,內(nèi)懷慈仁。
文武備具,料民富貧。
移惡子姓,篇著里端(三解)。
傷殺人,比伍同罪對門。
禁鍪矛八尺,捕輕薄少年。
加笞決罪,詣馬市論(四解)。
無妄發(fā)賦,念在理冤。
敕吏正獄,不得苛煩。
財用錢三十,買繩禮竿(五解)。
賢哉賢哉,我縣王君。
臣吏衣冠,奉事皇帝,功曹主簿,皆得其人(六解)。
臨部居職,不敢行恩。
清身苦體,夙夜勞勤。
治有能名,遠近所聞(七解)。
天年不遂,早就奄昏。
為君作祠,安陽亭西,欲令后世(《后漢書》注作代。),莫不稱傳(八解)。
按:樂府云。右一曲晉樂所奏?!稹端螘窐分??!稑犯娂啡??!对娂o》六。又《后漢書》王渙傳作古樂府歌。引君、人、論、冠、賢、仁、端、寬、勤、聞、昏、西、傳十三韻?!段倪x》五十九故安陸王碑文注引仁、貧、端三韻。草堂詩箋二十一送梓詩注引私、聞二韻。○逯案。歌中民作人。世作代。治作化。皆系唐人避諱。
引用典故:卓魯
伯舅吏淮泗,方喟然。
悠哉自不競,退耕東皋田。
條桑臘月下,種杏春風前。
酌醴賦歸去,共知陶令賢。
倬彼垂象。悠哉混元。
列泰階而有曜。應洪化而無言。
歷歷映天。連光于維斗。
昭昭初月。接影于軒轅。
總而言之。三臺之號攸著。
詳而察也。六符之驗斯存。
圣人有以仰觀于變。其教彌敦。
今上握符正位。出震居尊。
宮壸肅穆。巖廊政分。
行其三無。庶欽崇乎道德。
致其五至。洵光被乎乾坤。
此上臺所以曜而不昏也。若乃山川降精。
卜夢斯并。野無遺彥。
朝滿偫英。稷契夔龍。
詢謨乎三署。龔黃魯。
鎮(zhèn)撫于百城。上下以之和睦。
品物以之咸亨。此中臺所以炯然而明矣。
夫其偫氓是賴。一藝必精。
農(nóng)無事而狎野。仕有祿而代耕。
康衢之童。久嫻于歌詠。
擊壤之老。無謝于生成。
此下臺所以皎爾而晶矣。故能通燭寰瀛。
交泰天地。信景爍兮物有序。
降休徵兮靈必至。曷比夫兩曜合璧。
作祥瑞之一端。五星連珠。
為太平之一致。況其照耀熠熠。
其精純粹。分輝既象于六爻。
比影復侔于三事。盛其德而高其色。
通乎微而洞其秘。大易所謂自天祐之。
吉無不利者也。乃作歌曰。
君臣穆兮純化清。玉衡正兮泰階平。
嘉歷數(shù)兮無極。配乾坤兮永貞。
南浦渡口 唐 · 李嘉祐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卓魯
寂寞橫塘路,新篁覆水低。
東風潮信滿,時雨稻粳齊。
寡婦共租稅,漁人逐鼓鼙。
慚無術,解印謝黔黎。
密縣 唐 · 汪遵
七言絕句
引用典故:卓長官
百里能將濟猛寬,飛蝗不到邑人安。
至今閭里逢災沴,猶祝當時卓長官。
贈羅隱 唐 · 羅袞
七言律詩
① (一作使兩浙贈羅隱)。(一作姚合詩)
引用典故:赤松游 卓侯
平日時風好涕流,讒書雖盛一名休。
寰區(qū)嘆屈瞻天問,夷貊聞詩過海求。
向夕便思青瑣拜,近年尋伴赤松游。
何當世祖從人望,早以公臺卓侯(隱開平中召拜夕郎,不就)。
和李宗諤秀才贈蒯員外 五代至宋初 · 徐鉉
五言律詩
性僻時難偶,神清壽有馀。
曾施魯政(自注:蒯累宰劇縣,皆有善政。),舊講老莊書。
賤更襟懷曠,貧猶世利疏。
圣君將就見,慎無買山居。
幾賦 北宋 · 吳淑
幾,庪也,所以庪物者也。
故吉事變幾,兇事仍幾。
或以見祭祀之典,或以供饗射之禮。
喪偶既傳于南郭,不言仍聞于孟子。
若乃鵠膝狐蹯之飾,白玉青石之奇,既拂以獻矣,亦操而從之。
或以致幽冥之召,或以紀訓誦之詞。
《內(nèi)則》嘗聞于斂席,時令攸稱其養(yǎng)衰。
觀夫黃金之質(zhì),云紈之覆,學重麟士,名推卓茂。
撫之驚劉毅之亡,抵之見朱君之怒。
至于黃帝垂法,張華著銘,荀罃投之而怒士丐,呂布斫之而責陳登。
爾其虎附兩頭,花攢五色,或斫棐以備用,或加綈以為飾。
戴勝既見于王母,草文仍傳于阮籍。
別有毛玠古風,楊彪舊德,魏舒遜位,吳王稱疾。
靈產(chǎn)以止足荷賜,王沖以尊大蒙錫。
斯所以表王澤之褒崇,優(yōu)耆年于閑適也。
杖賦 北宋 · 吳淑
夫杖者,所以褒元老,彰淑德。
故六十杖于鄉(xiāng),七十杖于國。
則有號以延年,賜之朝直。
荷蓧曾見于丈人,吹火仍聞于太一。
若夫邛竹之來大夏,靈壽之出九真,金則有少千之侈,藜則有原憲之貧。
若其刻塔狀新,飾鳩制古,麟角既傳于劉向,桃枝亦聞于魏武。
投葛陂而遽化,棄鄧林而自茂。
長房得之而靈變,介象與之而遐騖。
則有賜于卓茂,錫以袁逢,協(xié)楊沛之嘉夢,報糜竺之陰功。
聞負手于仲尼,逢掛錢于阮氏。
山賓對巨源之目,昌邑求積竹之制。
誦武王踐阼之銘,行鄉(xiāng)人飲酒之義。
既執(zhí)末以為獻,亦在函而當祭。
仲尼制禮,問之有貴賤之差;
陸賈著書,用之在傾危之際。
馬賦 北宋 · 吳淑
夫驥不稱力,而稱其德。
若夫產(chǎn)余吾而生渥洼,來東道而出西極。
騰黃、騕裊之姿,俶儻權奇之質(zhì),必也資無鬼之精鑒,藉九方之妙識。
然后可以驂乘旦,駕齧膝,若亡若失,若喪若一,軼昆雞于姑馀,過歸鴻于碣石,超然長騖,萬里一息者也。
若夫周穆八駿,漢文九良,劉備的顱,唐公肅爽。
將軍則白,使君則黃。
絢練半漢,沛艾騰驤,象月善走,行地無疆。
或著翰如之象,或傳沃若之章。
美伯厚之似狗,偉張奐之如羊。
別有鄭莊置驛,萬石左輅,飲長城之窟,走章臺之路。
颯若遺風,夐如飛兔。
習蟻封而遂勝,惜障泥而不渡。
兩服上襄,八鑾節(jié)步。
鉗旦、大丙之駕,王良、造父之御。
馳日則懸峰不薄,為龍則慶云遙覆。
又有項籍之騅,鮑氏之驄,昌邑乘之于果下,石慶數(shù)之于車中。
或匝日而騖,或藏形于空。
望如匹練,見似游龍。
若其執(zhí)轡如組,兩驂如舞,同槽者三,浮江者五。
雞斯獻之以悅紂,文駟遺之而敗魯。
啖以地黃,哺之棗脯。
齊祖龍驤,休之揚武。
朝但見其發(fā)跡,夕不知其何許。
有骃有騢,有騅有駓。
或遇郭璞而活,或濟于謹之危。
晏子一言而刑罰必中,叔敖三歲而牝牡不知。
亦有光武駕鼓,漢文卻貢,及沙衍而飲血,至巨搜而洗湩。
救吳漢而緣尾,濟苻堅而垂鞚。
若乃德至山陵,政云頌平,于是地之類,月之精,河水之靈,銅器之英,沾赤汗而沓至,羈堅轡而來庭。
乃有太宗十驥,始皇七名,曹真驚帆之號,魏武白鶴之稱。
或隨西逝而王地,或依奔跡而筑城。
美伍倫之純至,嘉卓茂之不爭。
慶鄭知還濘之敗,邢伯識夜遁之聲。
是故春祭天駟,夏祀先牧,冬則講馭,秋則臧仆。
既除蓐而釁廄,亦飾弊而執(zhí)撲。
或生桃林之野,或出頗黎之谷。
乃有麟腹、虎胸,龍頭、鳥目。
郭伋至郡而騎竹,趙高不臣而指鹿。
贖華元之百駟,食從者之啟服。
優(yōu)孟則言其葬禮,馬防則明其調(diào)谷。
戎事則齊力,田獵則齊足,豈復與跛貓而校能,將韓盧而并逐者哉!
若乃分三輩,駕七騶,過津橋而超渡,飲湛水而不流。
冒頓輕鄰國之遺,貳師吝漢使之求。
食場藿而維縶,戀棧豆而遲留。
諸葛未獲而先謝,杜林受之而必酬。
至于匈奴之五方異色,公孫之群騎皆白。
綱惡功駒,教駣佚特,雖東野之善御,必顏回之先識。
然則乘有駑駿,物有苦良。
若乃膝本起,汗溝長,眼有紫艷,口有紅光。
故頭欲得方,腹欲得張,鼻欲得大,脊欲得強,耳欲近而小,唇欲急而方,備此數(shù)者,終焉允臧。
如其大髂短脅,淺髖薄髀,口有榆寫,目有承淚,烏銜短壽,騰蛇不利,弱脊小頸,大頭緩耳,斯八百之下直,蓋十駕而方至。
至若簡其六節(jié),辨其四時,精陳悲之股腳,習謝氏之唇鬐。
茍執(zhí)轡之非人,或持刀而睨之。
故卓子制其進退,而造父見之漣洏。
獻珠澤以供膳,投濉水而立威。
終戢景于火光,而淪軀于敝帷也。
若乃服乘黃,驂紫燕,控裴果之黃驄,馭長孫之閃電。
衛(wèi)侯尾鬣以皆朱,薛公去來而不見。
垂法于金馬之門,立程于宣德之殿。
若夫庾亮的顱,王戎巴??,至黃池而噴玉,飲渭水而投錢。
燕昭死而猶市,子方老而尚憐。
駕鹽車而躑躅,上太行而遷延。
愿一顧而增價,雖賢達而皆然。
至若蹙芻有誅,過關驗齒,蹶如歷塊,忽如景靡。
亦有辯三物,正六閑,或縛戟而奔陣,或吐甲而臨壇,或勵其率驥,或比以希顏。
師曠有似駮之談,公孫有非白之說。
嵇紹不畜于駿逸,懷遠但虞于驚蹶。
若夫來從西北,死忌壬申,或以青絲禍梁,或以黃班讖陳。
委以圉師,掌之校人。
龜茲之萬計盈廄,爾朱之色別為群。
又聞天下無道則生郊,圣人既出則服皂。
升山而不失,放孤竹而知道。
別有義渠茲白,瀚海驄駒,屈產(chǎn)假道,纖驪遺吳。
苻堅示其無欲,高宗明其有馀。
當慎原蠶之禁,宜驗金壺之書。
彼聾蟲之可教,若枹鼓之相符。
于是參以賁戎,輔以韓哀,豈較能于款段,而角力于虺隤。
亦聞氣盛怒發(fā),躁中煩外。
角為燕丹而生,肝有荊軻之嗜。
佩杜衡而善走,惡衣香而致斃。
始教則車在馬前,任力則人能勝驥。
赤兔乃比于呂公,白額爰興于李氏。
望青云而一蹴,乘吉疆而千歲。
道林養(yǎng)之而不用,延年賦之而特麗。
勿矜千駟,終齊景之無稱;
徒說三長,豈晉侯之所恃。
共 17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