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胥

共 2 首
齊城下,即墨守。
燕將代,昌國走。
卑辭累使招不歸,臣心上有先王知(潘云只一句道盡)
先王知,心獨(dú)苦。
義君臣,邦父母。
當(dāng)時誓死卻齊封,更忍還兵向燕土。
終不似信要劉胥報(bào)楚(謝云說得樂毅心出)。
蘇齋寄我漢尺篇,三尺分弆詩應(yīng)聯(lián)。
摩挲蠖屈屢嘆息,此尺與我尤多緣。
江都閔氏舊寶此,鑒藏尚在吾生前(此尺本在江都為吾卿之物此一緣也)。
家鄉(xiāng)漢石竟手獲,吉金豈不增惜憐(予手獲西漢厲王胥冢石字于甘泉山)。
一從法物歸闕里,較量禮器相后先。
憶昔再試四氏學(xué),量才借尺曾兩年。
自茲一別十七載,壬申復(fù)由魯至燕。
蘇齋重見喜作考,葉氏仿古鑄且鐫。
翁葉阮各得其一,日本銅質(zhì)镕精堅(jiān)。
我曾獲燬越南印,模鑄漢尺分豪懸。
葉氏鑄用原尺較,一絲不爽符貨泉。
世間尚有晉前尺,周漢尺賴拓本傳。
晉尺亦為我所得,復(fù)齋宋冊相駢連
積古齋中列觀八,商角周罍及漢磚
末列一觀漢鼎尺,定陶仿鑄量與權(quán)。
惟度量衡共二器,周漢制度今兼全。
古今度數(shù)無二理,適于世用斯為便。
測量粟米刱捷法,一尺算遍船五千。
寒冬壚火小閣暖,淮陰官舍如瑯?gòu)帧?div class="euo16jk" id='poem_sentence_18_866690_comment'>
詩成握尺天欲雪,茶甌香雜沈壇煙。
⑴ 葉東卿志詵仿鑄漢建初銅尺三枚以二尺分贈蘇齋暨予而自留其一
⑵ 予兩至曲阜試士皆借此尺于衍圣公府徹棘后還之此二緣也
⑶ 壬申年予從闕里借漢尺至京師鑄畢還之闕里此三緣也
⑷ 葉氏用日本銅仿鑄三尺予得其一此四緣也
⑸ 予于庚申年剿獲安南四總兵銅印于臺州銷為一劍一尺其尺僅以漢尺拓本仿鑄今以原尺較之弱一分有奇不及葉氏此鑄分豪不爽
⑹ 世間除此漢尺外惟宋王復(fù)齋鐘鼎款識冊內(nèi)有晉前尺拓本其尺銘載與周尺劉歆尺相同即沈冠云據(jù)以著周官祿田考者此冊今藏予齋中此五緣也
⑺ 予以商銅角周齊侯罍漢晉八磚唐貞觀涂金銅碑宋王復(fù)齋鐘鼎款識宋尤延之板文選舊拓未剪本華山廟漢碑及仿鑄漢鼎尺銅貯積古齋中列為八觀
⑻ 予得漢定陶恭王銅鼎置之焦山仿鑄一鼎存之齋中漢人鑿所重斤兩所容升斗于鼎蓋器上再合此尺可得古度量衡之全此六緣也
⑼ 漕運(yùn)總督盤糧之法舊用尺量船三乘四因始得米數(shù)予以今米一石積為六面立方形即命此一面為一尺創(chuàng)為新尺秪用再乘即得米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