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昭玘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李定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五九
李定,濟州金鄉(xiāng)(今山東金鄉(xiāng))人。
景德三年明經中第,釋褐陳州司戶參軍。
祥符中歷通判棣州,知達州、萊州。
仁宗賜進士第,除益州路提點刑獄。
歷江西、成都轉運使,遷工部郎中、直秘閣,卒,年五十九。
曾撰《天圣策要》四十篇奏進,著有論策章奏若干篇,詩文若干卷。
李昭玘樂靜集》卷二九《李公神道碑》。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李兟(一○三六~一○九三),字世京,濟州金鄉(xiāng)(今屬山東)人。
以父蔭補太廟室長,授大名府元城主簿。
調泰州司法參軍,遷開封府中牟縣尉,改南京留守府司錄參軍。
通判徐州、兗州,攝知濟南府,官終朝散郎、知成州。
哲宗元祐八年卒,年五十八。
事見宋李昭玘樂靜集》卷二八《成州使君李公墓志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京兆府長安人,字履中,世稱潏水先生。神宗元豐二年進士。嘗師張載。喜言兵事,于書無所不讀,工詩文。累官中大夫、集賢殿修撰?;兆诔鐚幹校瑸槲鹾愚D運使,以議邊事不合罷。金兵入關中,起知秦州,空城無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全宋詩
李復(一○五二~?
)(《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銘》),字履中,號潏水先生,原籍開封祥符(今河南開封),因其先人累官關右,遂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同上書《李居士墓志銘》)。
與張舜民、李昭玘等為文字交。
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進士。
五年,攝夏陽令。
哲宗元祐、紹圣間歷知潞、亳、夔等州。
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經略安撫司機宜文字。
徽宗崇寧初,遷直秘閣、熙河轉運使。
三年(一一○四)知鄭、陳二州。
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東轉運副使。
靖康之難后卒。
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
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十六卷,其中詩八卷。
事見《潏水集》附錄宋錢端禮撰《書潏水集后》及清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新錄》卷一四,《宋元學案》卷三一有傳。
 李復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潏水集》為底本,參校文津閣《四庫全書》本(藏北京圖書館,簡稱文津閣本)和殘存《永樂大典》中李復詩。
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六二三
李復(一○五二——?),字履中,本貫開封,徙家京兆,遂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元豐二年登進士,歸里。五年,攝夏陽令,又嘗為耀州教授。元祐、紹圣間,官于潞州。元符二年,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經略安撫司機宜文字。崇寧初,累遷直秘閣、熙河轉運使。三年,改知鄭州,又改陳州。四年,移冀州,其秋除河東轉運副使。以抗論迕童貫輩,罷職奉祠。又嘗知夔州,再任提點云臺觀,累加集賢殿修撰。高宗立,以復舊德知兵,強起為秦鳳路經略使,守秦州空城,時年已七十馀。建炎二年初,金人陷秦州,復降,死于金國。復嘗從張載游,于書無所不讀,又工詩,學者稱潏水先生,著有《潏水集》四十卷。其事跡散見于本集及諸書,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心錄》卷一四、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二二《潏水集》條輯述最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