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淑真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魏仲恭,字端禮,宛陵(今安徽宣州)人。
良臣子,魯察婿。
與范成大有交。
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監(jiān)行在點(diǎn)檢贍軍激賞酒庫所糴場(《周文忠集》卷三二《魯察墓志銘》)。
淳熙九年(一一八二),通判平江(《斷腸詩集序》)。
嘗輯刻朱淑真《斷腸詩集》并為序。
全宋文·卷六二六九
魏仲恭,字端禮,號醉□居士,寧國府宣城(今安徽宣城)人。曾知富陽縣,淳熙中為平江府通判。見所撰《斷腸詩集序》,《吳郡志》卷六,《咸淳臨安志》卷五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松陽人,字若瓊。號一貞居士。宋提舉官張懋女。生有殊色,敏惠絕倫。嫁沈佺,未婚而佺卒。玉娘郁郁不樂,得疾卒,年二十八。文章醞藉,詩詞尤得風(fēng)人之體,時(shí)以班大家比之。有《蘭雪集》。
元詩選
玉娘字若瓊,姓張氏,松陽女子也。父懋字可翁,號龍巖野父,仕宋為提舉官。媼劉氏。玉娘生有殊色,敏惠絕倫。及笄,字沈生佺,佺為宋宣和對策第一人晦之后,與玉娘為中表。未幾,張父有違言,佺與玉娘益私相結(jié)納,不忍背負(fù)。佺嘗宦游京師,時(shí)年二十有一,兩感寒疾不治,疾革,張折簡子沈,以死矢之。沈視之曰:若瓊能卒我乎?噓唏長潸,遂瞑以死。張哀惋內(nèi)重,常郁郁不樂,時(shí)值元夕,托疾隱幾,忽燭影揮霍下見沈郎,屬曰:若瓊宜自重,幸不寒夙盟,固所愿也。張顧視燭影,以手擁髻,悽然泣下曰:所不與沈郎者,有如此燭!語絕,覺不見,張悲絕,久乃蘇,曰:郎舍我乎!遂得陰疾以卒,時(shí)年二十有八。父媼哀其志,請于沈氏,得合窆于附郭之楓林。明邑人龍溪王詔為作傳。若瓊為文章醞藉,詩詞尤得風(fēng)人之體,時(shí)以班大家比之。嘗自號一貞居士。侍兒紫娥、霜娥,皆有才色,善筆札。所畜鸚鵡,亦辯慧,能知人意事,因號曰「閨房三清」。卒之日,侍兒皆哭之慟。踰月,霜娥以憂死,紫娥遂自經(jīng)而殞。詰旦,鸚鵡亦悲鳴而降。家人皆從殉于墓,時(shí)或稱張墓為「鸚鵡?!?。所著詩若干首,王龍溪得于道藏之末,謂古人以節(jié)而自勵(lì)者,多托于幽蘭白雪以見志,因名之曰《蘭雪集》云。
全宋詩
張玉娘,字若瓊,號一貞居士,松陽(今屬浙江)人。適沈佺,未婚,夫早死(本集卷下《哭沈生》)。玉娘宋亡后尚存世(本集卷上《王將軍墓》序),未幾亦卒,年二十八。有《蘭雪集》二卷。事見本集附明王詔《張玉娘傳》?!堄衲镌姡岳钍弦饲镳^據(jù)曲阜孔氏藏舊鈔本??緸榈妆荆R郧骞饩w八年松陽縣刊本(簡稱松本)。
詞學(xué)圖錄
張玉娘,字若瓊,號一貞居士。
處州松陽(今屬浙江)人。
前宋提舉官張懋女。
有殊色,知書,敏慧絕倫。
少許字沈儉,既而父母有違言,不從,以死自誓。
儉卒,郁郁終。
可繼軌李清照、朱淑真。
有《蘭雪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人,號荊山居士。
孟澄女。
工詩,有才辨。
配不得志。
性疏朗,不忌客。
嘗論朱淑真詩有俗氣,不及李清照。
其說為士林所賞。
作品皆散佚。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蘇州人。訓(xùn)導(dǎo)孟澄女自號荊山居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揚(yáng)州人,字修微,號草衣道人。七歲失父,流落為妓。長而才情殊眾,色藝雙絕,扁舟載書,往來吳會間,與勝流名士游。已而忽有警悟,皈心禪悅,游歷江楚間。適華亭潁川君,亂后相依兵刃間,誓死相殉。長于詩詞,性好名山水,撰集《名山記》數(shù)百卷。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九
草衣道人,字修微,揚(yáng)州人,王氏女。有《遠(yuǎn)游篇閒草》、《期山草》。
閨秀詞鈔·卷六
字修微,江都人。有《遠(yuǎn)游篇》、《浮山亭草》。
眾香詞
修微,常輕舟載書,往來五湖間自傷。
七歲父見背,致飄落無所依,眉嫵間,常有恨色。
其詩娟秀幽妍,與李清照、朱淑真相上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修微,揚(yáng)州妓,晚號草衣道人,有《期山草》、《樾館詩集》

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
徐自華(1873-1935) 女,字寄塵,號懺慧詞人。
浙江石門(今桐鄉(xiāng))人。
光緒二十年(1894)適南潯徐氏,七載夫歿,孀居。
創(chuàng)辦潯溪女學(xué),自任校長,交秋瑾,助辦《中國女報(bào)》。
秋瑾罹禍,為之營葬。
又議立秋社,被舉為社長。
入民國,在滬創(chuàng)辦競雄女學(xué),任校長。
為同盟會會員、南社社員。
詞步趨李清照、朱淑真。
有《聽竹樓詩稿》、《懺慧詞》。
人物簡介
徐自華(1873—1935),字寄塵,號懺慧,浙江桐鄉(xiāng)人。出身名門望族,是南社女詩人、秋瑾女俠的摯友,其一生由封建社會的大家閨秀轉(zhuǎn)變?yōu)楦锩臼康膿从?,從哀怨命運(yùn)多舛的舊式婦女成長為投身民主革命的文藝戰(zhàn)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