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全舉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jiǎn)介

禪林僧寶傳·卷第十四
禪師洪諲者。
襄水人也。
傳失其氏(或云生于扈氏)。
隱于衡岳之三生藏。
有湘陰男子。
邦稱右族。
來游福嚴(yán)。
即諲室。
見諲氣貌閑靖。
一缽掛壁。
莫能親疏之。
傾愛之忘去。
謂曰。
師寧甘長(zhǎng)客于人。
亦欲住山乎。
我家神鼎之下。
鄰寺吾世植福之地。
久無住持者。
可俱往。
諲笑曰諾。
乃以己馬馱諲還。
諲至。
設(shè)魚鼓粥飯。
如諸方。
一年而成叢席。
十年而有眾三十輩。
僧契嵩少時(shí)游焉。
諲坐堂上。
受其展。
指庭下兩小甕。
咤曰。
汝來乃其時(shí)寺。
今年始有醬食矣。
明日將粥。
一力挾筐。
取物投僧缽中。
嵩睨上下。
有即咀嚼者。
有置之自若者。
嵩袖之下堂出。
以觀皆碎餅餌。
問諸耆老。
曰此寺自來不煮粥。
脫有檀越請(qǐng)應(yīng)供。
諲次第撥僧赴之。
祝令??乾殘者。
歸納庫下。
碎焙之。
均而分俵。
以當(dāng)面也。
堂頭言。
汝來適丁其時(shí)。
良然。
嵩大驚。
有木床一。
夜則諲坐其上。
三十輩者環(huán)之。
聽其誨語。
諲曰。
洞山頌曰。
貪瞋癡。
太無知。
果賴今朝捉得伊。
行即打。
坐即槌。
分付心王子細(xì)推。
無量劫來不解脫。
問汝三人知不知。
古人與么道。
神鼎即不然。
貪瞋癡。
實(shí)無知。
十二時(shí)中任從伊。
行即往。
坐即隨。
分付心王無可為。
無量劫來元解脫。
何須更問知不知。
又嘗曰。
無量劫來賃屋住。
至今不識(shí)主人公。
借問諸人還識(shí)主人公也未。
良久云。
若有人問神鼎。
向伊道作么作么。
又云。
不得作主人公話會(huì)參。
智度寺沙門本延。
謁諲夜語。
還謂郡將曰。
諲公所謂。
本色老宿。
惜陸沈山中。
郡以禮請(qǐng)開法。
諲辭免不得已曰。
山僧年十八游方。
亦無正意參禪。
只欲往東京。
聽一兩本經(jīng)論。
以答平生。
何期行到汝州。
忽值風(fēng)發(fā)吹上首山。
見個(gè)老和尚。
劈頭槌一槌。
當(dāng)時(shí)浹背汗流。
禮卻三拜。
如今思量。
悔不當(dāng)初。
束縛送去首山后。
卻歸鄉(xiāng)井。
古寺閑房。
任運(yùn)過時(shí)。
豈不快哉。
雖然如是。
官不容針。
私通車馬。
今日有一炷香。
也要對(duì)眾燒卻。
供養(yǎng)此老。
只是汝州土宜。
乃升座問答罷。
又曰。
齋會(huì)已具。
僧俗已集。
問答已畢。
佛法成辦。
只將此善。
上?!〗裆匣实凼蹮o疆。
便下座。
道俗歡呼。
以為未始見也。
于是諲聲名普聞。
僧問。
鳥窠侍者。
欲往諸方。
學(xué)習(xí)佛法去。
鳥窠但吹布毛。
便悟去。
如何。
諲曰。
此事即知。
此人久積凈業(yè)。
曠劫修行。
方能了解。
乃拈布毛舉似。
復(fù)吹之曰。
會(huì)么。
不得辜負(fù)老僧。
良久曰。
我在首山。
與汾陽師兄。
曾如此說。
汾陽作偈曰。
侍者初心慕勝緣。
辭師擬去學(xué)參禪。
鳥窠知是根機(jī)熟。
吹毛當(dāng)下得心安。
看他吐露。
終是作家。
又曾同作拄杖子偈。
昭曰。
一條拄杖刺蝎。
勁直螺紋爆節(jié)。
尋常肩上橫擔(dān)。
大地乾坤挑斡。
??開懵鈍頑癡。
打破伶俐尖黠。
如今卓在面前。
諸方作么拈掇。
我即不與么道。
僧曰。
愿聞和尚偈。
偈曰。
得處不在高峰。
亦非淺溪深壑。
如今幸得扶持。
老病是為依托。
僧問。
有問首山。
如何是佛法大意。
答曰。
我不將小意對(duì)阇梨。
諲曰。
若有問神鼎。
但向道。
此一問豈是小意。
會(huì)么。
首山大似擔(dān)水河頭賣。
神鼎只解就窩里打。
良久曰。
相見不揚(yáng)眉。
君東我亦西。
有時(shí)示眾曰。
雨下階頭濕。
晴乾又沒泥。
姨姨娘姊妹。
嫂嫂阿哥妻。
若與么會(huì)得。
猶是長(zhǎng)連床上粥飯僧。
作么生道得一句。
作個(gè)出格道人。
有么。
良久云。
適來有一人。
為蛇??足。
踣跳上梵天。
??著帝釋鼻孔。
帝釋惡發(fā)。
雨似盆傾。
諸人還覺袈裟濕么。
有僧自汾州來(傳是舉道者)。
諲倚拄杖曰。
一朵峰巒上。
獨(dú)樹不成林時(shí)如何。
僧曰。
水分江樹淺。
遠(yuǎn)澗碧泉深。
又問。
作么生是回互之機(jī)。
僧曰。
盲人無眼。
又問曰。
我在眾時(shí)。
不會(huì)汾陽一偈。
上座久在法席。
必然明了。
僧曰。
請(qǐng)和尚看。
諲曰。
鵝王飛鳥去。
馬頭嶺上住。
天高蓋不得。
大家總上路作么。
起坐具曰。
萬年松在祝融峰。
諲曰。
不要上座答話。
試說看。
僧曰。
忽憶少年曾覽照。
十分光彩臉邊紅。
即拂衣去。
諲曰。
弄巧成拙。
僧請(qǐng)益首山答佛話。
諲作偈曰。
新婦騎驢阿家牽。
誰后復(fù)誰先。
張三與李四。
拱手賀堯年。
從上諸圣。
總皆然。
起坐忪??沒兩般。
有問又須向伊道。
新婦騎驢阿家牽。
乃又曰。
雖然如此。
猶未盡首山大意。
進(jìn)曰。
如何盡首山大意。
諲曰。
天長(zhǎng)地久。
日月齊明。
又作偈曰。
長(zhǎng)安甚樂到人稀(千圣同源)。
到者方知不是歸(方可較些子)。
直道迥超凡圣外(有人不肯在)。
猶是曹溪第二機(jī)(青霄有路)。
郴州道俗。
即山迎請(qǐng)。
住王莽山。
不赴。
僧問。
佛不違眾生之愿。
為甚有請(qǐng)不赴。
諲曰。
莫錯(cuò)怪老僧好。
有偈曰。
一月普現(xiàn)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攝。
若人解了如斯意。
大地眾生無不徹。
諲德臘俱高。
叢林尊仰之。
如古趙州。
同曰神鼎。
閑書壁作偈曰。
壽報(bào)七十六。
千足與萬足。
若問西來意。
彼此莫相觸。
何付囑。
報(bào)你張三李四叔。
山又青水又綠。
歿時(shí)年八十馀。
諲少年時(shí)。
與耆宿數(shù)人。
游湘中。
一僧舉論宗乘。
頗博敏。
會(huì)野飯山店供辦。
而僧論說不已。
諲曰。
上人言三界惟心萬法惟識(shí)。
惟識(shí)惟心。
眼聲耳色。
何人之語。
僧曰。
法眼大師偈也。
諲曰。
其義如何。
對(duì)曰。
惟心故根境不相到。
惟識(shí)故聲色摐然。
諲曰。
舌味是根境否。
對(duì)曰是。
諲以箸挾菜置口中。
含胡而言。
曰何謂相入耶。
坐者相顧大驚。
莫能加答。
諲曰。
路涂之樂。
終未到家。
見解入微。
不名見道。
參須實(shí)參。
悟須實(shí)悟。
閻羅大王。
不怕多語。
贊曰。
不欲爭(zhēng)虛氣于形跡之間。
唯務(wù)收實(shí)效于言意之表者。
憃叟論也。
予觀神鼎。
殆庶幾。
無愧此言。
得道時(shí)未壯。
隱于南岳二十年。
乃領(lǐng)住持事。
又二十年。
方開堂說法。
然皆緣起于他。
寔非己意。
譬如夜月行空。
任運(yùn)而去至。
于甘枯淡。
以遂夙志。
依林樾以終天年。
可以追媲其師也。
補(bǔ)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洪諲者。生扈氏。襄水人。自受首山印記。隱衡岳三生藏。有湘陰男子來游。即師室見師。氣貌閑靜。一缽掛壁。莫能親疏。愛之忘去。謂曰。師寧甘長(zhǎng)客于人。亦欲住山乎。家神鼎下鄰寺。乃吾世植福之地。久無住持者??删阃?。師笑曰。喏。乃以己馬馱師還。十年始成叢席。一朽床為說法座。甘枯淡。無倫比。僧契嵩。少時(shí)游焉。師坐堂上受其展。指庭下兩小甕。詫曰汝來。乃其時(shí)。寺始有醬食矣。明日將粥。一力挾筐。取物投僧缽中。嵩睨上下。有即呾嚼者。有置之自若者。嵩袖之下堂。出以觀。皆碎餅餌。問諸耆老。曰。此寺自來不煮粥。脫有檀越請(qǐng)應(yīng)供。諲次第撥僧赴之。祝令??乾殘者。歸納庫下。碎焙之。均而分俵。以當(dāng)面也。堂頭言汝來。適丁其時(shí)。良然。嵩大驚止此。已見諲老平生爾。他具燈錄。 系曰。頌古自汾陽始。觀其頌布毛公案。曰。侍者初心慕勝緣。辭師擬去學(xué)參禪。鳥窠知是根機(jī)熟。吹毛當(dāng)下獲心安。與胡僧金錫光偈??此侣丁=K是作家。真寔?zhàn)趲熞荒橐慌e。皆從性中流出。殊不以攢華疊錦為貴也。

人物簡(jiǎn)介

全宋詩
釋楚圓(九八六~一○三九),俗姓李,全州(今屬廣西)人。住潭州石霜,稱楚圓慈明禪師。為南岳下十世,汾陽昭禪師法嗣(《五燈會(huì)元》卷一二)。仁宗寶元二年卒,年五十四(《嘉泰普燈錄》卷二)。
中國(guó)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僧。全州清湘人,俗姓李。少為儒生,潛心舉業(yè)。年二十二,回心向道,于湘山隱靜寺得度。嗣汾陽昭禪師。仁宗景祐末,住石霜,稱慈明禪師。其徒編有《慈明和尚五會(huì)語錄》。
禪林僧寶傳·卷第二十一
慈明禪師。
出全州清湘李氏。
諱楚圓。
少為書生。
年二十二。
依城南湘山隱靜寺(或云依金地寺)得度。
其母有賢行。
使之游方。
公連眉秀目。
頎然豐碩。
然忽繩墨。
所至為老宿所呵。
以為少叢林。
公柴崖而笑曰。
龍象蹴踏。
非驢所堪。
嘗橐骨董箱。
以竹杖荷之。
游襄沔間。
與守芝谷泉俱結(jié)伴。
入洛中。
聞汾陽昭禪師。
道望為天下第一。
決志親依。
時(shí)朝廷方問罪河?xùn)|。
潞澤皆屯重兵。
多勸其無行。
公不顧渡大河。
登太行。
易衣類廝養(yǎng)。
竄名火隊(duì)中。
露眠草宿。
至龍州。
遂造汾陽。
昭公壯之。
經(jīng)二年。
未許入室。
公詣?wù)选?div id="1qrhir5" class='inline' id='people_33887_2_37_comment'>
昭揣其志。
必罵詬。
使令者或毀詆諸方。
及有所訓(xùn)。
皆流俗鄙事。
一夕訴曰。
自至法席已再夏。
不蒙指示。
但增世俗塵勞念。
歲月飄忽。
己事不明。
失出家之利。
語未卒。
昭公熟視罵曰。
是惡知識(shí)。
敢裨販我。
怒舉杖逐之。
公擬伸救。
昭公掩其口。
公大悟曰。
乃知臨濟(jì)道。
出常情。
服役七年辭去。
依唐明嵩禪師。
嵩謂公曰。
楊大年內(nèi)翰。
知見高。
入道穩(wěn)實(shí)。
子不可不見。
公乃往見大年。
大年問曰。
對(duì)面不相識(shí)。
千里卻同風(fēng)。
公曰。
近奉山門請(qǐng)。
大年曰。
真?zhèn)€脫空。
公曰。
前月離唐明。
大年曰。
適來悔相問。
公曰。
作家。
大年喝之。
公曰恰是。
大年復(fù)喝。
公以手劃一劃。
大年吐舌曰。
真是龍象。
公曰。
是何言歟。
大年顧令別點(diǎn)茶曰。
元來是家里人。
公曰。
也不消得。
良久又問。
如何是圓上座為人句。
公曰。
切。
大年曰。
作家作家。
公曰。
放內(nèi)翰二十拄杖。
大年拊膝曰。
這里是什么處所。
公拍掌曰。
不得放過。
大年大笑。
又問。
記得唐明悟時(shí)因緣否。
公曰。
唐明聞。
僧問首山佛法大意。
首山曰。
楚王城畔(或有汝汝)水東流。
大年曰。
只如此語意如何。
公曰。
水上掛燈毬。
大年曰。
與么則辜負(fù)古人去。
公曰。
內(nèi)翰疑則別參。
大年曰。
三腳蝦蟆跳上天。
公曰。
一任??跳。
大年乃又笑。
館于齋中。
日夕質(zhì)疑智證。
因聞前言往行。
恨見之晚。
朝中見駙馬都尉李公。
曰。
近得一道人。
真西河師子。
李公曰。
我以拘文。
不能就謁奈何。
大年默然。
歸語公曰。
李公佛法中人。
聞道風(fēng)遠(yuǎn)至。
有愿見之心。
政以法不得。
與侍從過從。
公黎明謁李公。
李公閱謁。
使童子問。
道得即與上座相見。
公曰。
今日特來相看。
又令童子曰。
碑文刊白字。
當(dāng)?shù)婪N青松。
公曰。
不因今日節(jié)。
馀日定難逢。
童子又出曰。
都尉言。
與么則與上座相見去也。
公曰。
腳頭腳底。
李公乃出坐定。
問曰。
我聞西河。
有金毛師子。
是否。
公曰。
什么處得此消息。
李公喝之。
公曰。
野犴鳴。
李公又喝。
公曰。
恰是。
李公大笑。
既辭去。
問臨行一句。
公曰。
好將息。
李公曰。
何異諸方。
公曰。
都尉又作么生。
曰。
放上座二十拄杖。
公曰。
專為流通。
李公又喝。
公曰。
瞎。
李公曰好去。
公曰諾諾。
自是往來?xiàng)罾钪T。
以法為友。
久之辭還河?xùn)|。
大年曰。
有一語。
寄唐明。
公曰。
明月照見夜行人。
大年曰。
卻不相當(dāng)。
公曰。
更深猶自可。
午后更愁人。
大年曰。
開寶寺前金剛。
近日因什么汗出。
公曰。
知。
大年曰上座臨行。
豈無為人句。
公曰。
重疊關(guān)山路。
大年曰。
與么則隨上座去也。
公作噓聲。
大年曰。
真師子兒。
公還唐明。
李公遣兩僧訊公。
公于書尾??雙足。
寫來僧名。
以寄之李公。
作偈曰。
黑毫千里馀。
金槨示雙趺。
人天渾莫測(cè)。
珍重赤須胡。
公以母老南歸。
至筠州。
首眾僧于洞山。
時(shí)聰禪師居焉。
先是汾陽謂公曰。
我遍參云門尊宿兒孫。
特以未見聰為恨。
故公依止。
又三年。
乃游仰山。
楊大年以書抵宜春太守黃宗旦。
使請(qǐng)公出世說法。
守虛南原致公。
公不赴。
旋特謁候守愿行。
守問其故。
對(duì)曰。
始為讓。
今偶欲之耳。
守大賢之。
住三年。
棄去省母。
以白金為壽。
母詬曰。
汝定累我入泥犁中。
投諸地。
公色不怍。
收之辭去。
謁神鼎諲禪師。
諲首山高弟。
望尊一時(shí)。
衲子非人類精奇。
無敢登其門者。
住山三十年。
門弟子氣吞諸方。
公發(fā)長(zhǎng)不剪。
弊衣楚音。
通謁稱法侄。
一眾大笑。
諲遣童子問。
長(zhǎng)老誰之嗣。
公仰視屋曰。
親見汾陽來。
諲杖而出顧見。
頑然問曰。
汾州有西河師子。
是否。
公指其后。
絕叫曰。
屋倒矣。
童子返走。
諲回顧相矍鑠。
公地坐脫只履。
而視之。
諲老忘所問。
又失公所在。
公徐起整衣。
且行且語曰。
見面不如聞名。
遂去。
諲遣人追之不可。
嘆曰。
汾州乃有此兒耶。
公自是名增重叢林。
定林沙門本延有道行。
雅為士大夫所信敬。
諲見延稱。
公知見可興臨濟(jì)。
會(huì)道吾席虛。
延白郡請(qǐng)以公主之。
法令整肅。
亡軀為法者集焉。
示眾曰。
先寶應(yīng)曰。
第一句薦得。
堪與祖佛為師。
第二句薦得。
堪與人天為師。
第三句薦得。
自救不了。
道吾則不然。
第一句薦得和泥合水。
第二句薦得。
無繩自縛。
第三句薦得。
四棱著地。
所以道。
起也海晏河清。
行人避路。
住也乾坤失色。
日月無光。
汝輩向什處出氣。
良久曰。
道吾為汝出氣。
乃噓一聲。
卓拄杖而起。
又曰。
道吾打鼓。
四大部州同參。
拄杖橫也。
挑掛乾坤大地。
缽盂覆也。
蓋卻恒沙世界。
且問。
汝輩向何處。
安身立命。
若也知之。
北俱盧州吃粥吃飯。
若也不知。
長(zhǎng)連床上吃粥吃飯。
后住石霜。
當(dāng)解夏謂眾曰。
昨日作嬰孩。
今朝年已老。
未明三八九。
難踏古皇道。
手鑠黃河乾。
腳踢須彌倒。
浮生夢(mèng)幻身。
人命久難保。
天堂并地獄。
皆由心所造。
南山北嶺松。
北嶺南山草。
一雨潤(rùn)無邊。
根苗壯枯槁。
五湖參學(xué)人。
但問虛空討。
死脫夏天衫。
生著冬月襖。
分明無事人。
特地生煩惱。
喝一喝。
時(shí)真點(diǎn)胸者。
為善作者折難。
自金鑾還。
公呵曰。
解夏未一月。
乃已至此。
破壞叢林。
有何忙事。
真曰。
大事未透脫故耳。
公曰。
汝以何為佛法要切。
真曰。
無云生嶺上。
有月落波心。
公詬曰。
面皺齒豁。
猶作此見解。
真不敢仰視曰。
愿為決之。
公曰。
汝問我答。
真理前語而問之。
公曰。
無云生嶺上。
有月落波心。
真遂契悟。
住南岳福嚴(yán)。
以大法授南禪師。
語在南傳。
僧問。
臨濟(jì)兩堂首座。
一日相見。
同時(shí)喝。
臨濟(jì)聞之升座曰。
大眾要會(huì)臨濟(jì)賓主句。
問取堂中二禪客。
此意如何。
公作偈曰。
啐啄之機(jī)箭柱鋒。
瞥然賓主當(dāng)時(shí)分。
宗師憫物明緇素。
北地黃河徹底渾。
又問。
趙州勘婆子。
師意如何。
公亦作偈曰。
趙州勘破婆子。
葉落便合知秋。
天下幾多禪客。
五湖四海悠悠。
明日升座曰。
一喝分賓主。
照用一時(shí)行。
要會(huì)個(gè)中意。
日午打三更。
遂一喝云。
且道是賓是主。
還有分得者么。
若也分得。
朝行三千暮行八百。
若也未能。
老僧失利。
移住興化。
康定戊寅。
李都尉遣使邀公曰。
海內(nèi)法友。
唯師與楊大年耳。
大年棄我而先。
仆年來頓覺衰落。
忍死以一見公。
仍以書抵潭帥敦遣之。
公惻然。
與侍者舟而東下。
舟中作偈曰。
長(zhǎng)江行不盡。
帝里到何時(shí)。
既得涼風(fēng)便。
休將櫓棹施。
道過瑯琊。
覺禪師出迎。
大喜曰。
有眾之累。
不得躬造。
受曲折而惠然。
辱而臨之。
天賜我也。
公為逗留。
夜語及并汾舊游。
覺曰。
近有一老衲至。
問其離何所。
曰楊州。
問船來陸來。
曰船來。
問船在何處。
曰岸下。
問。
不涉程途一句如何道。
其僧恚曰。
杜撰長(zhǎng)老。
如麻似粟。
遣人追不及。
云是舉道者。
頃在汾州時(shí)尚少。
陸沉眾中。
不及識(shí)之。
公笑曰。
見處才能自了。
而汝墮負(fù)。
何以為人。
覺屏息汗下。
公為作牧童歌。
其略曰。
回首看。
平田闊。
四方放去休攔遏。
一切無物任意游。
要收只把索頭撥。
小牛兒。
順毛捋。
恐上高坡四蹄脫。
日已高。
休喂草。
捏定鼻頭無少老。
一時(shí)牽向圈中眠。
和泥看渠東西倒。
覺默得其游戲三昧。
至京師。
與李公會(huì)月馀。
而李公果歿。
臨終??一圓相。
又作偈獻(xiàn)公。
偈曰。
世界無依。
山河匪礙。
大海微塵。
須彌納芥。
拈起幞頭。
解下腰帶。
若覓死生。
問取皮袋。
公曰。
如何是本來佛性。
李公曰。
今日熱如昨日。
隨聲便問。
公臨行一句作么生。
公曰。
本來無掛礙。
隨處任方圓。
李公曰。
晚來困倦。
更不答話。
公曰。
無佛處作佛。
李公于是泊然而逝 仁宗皇帝尤留神空宗。
聞李公之化。
與圓問答。
加嘆久之。
公哭之慟。
臨壙而別之。
有詔賜官舟。
南歸中途。
謂侍者曰。
我忽得風(fēng)痹疾。
視之口吻已喎斜。
侍者以足頓地曰。
當(dāng)奈何平生呵佛罵祖。
今乃爾。
公曰。
無憂為汝正之。
以手整之。
如故。
曰。
而今而后。
不鈍置汝。
遂以明年至興化。
正月初五日。
沐浴辭眾。
跏趺而逝。
閱世三十有四。
坐夏三十有二。
李公之子。
銘志其行于興化。
而藏全身于石霜。
公平生以事事無礙行心。
凡圣所不能測(cè)。
室中宴坐。
橫刀水盆之上。
旁置草鞋。
使來參扣者下語。
無有契其機(jī)者。
又作示徒偈曰。
黑黑黑。
道道道。
明明明。
得得得。
又冬日榜僧堂。
作此字?○○○?==≡兒([田/?][曲-曰+口][(巨-匚)@二]才)。
其下注云。
若人識(shí)得。
不離四威儀中。
有首座者。
見之謂曰。
和尚今日放參。
慈明聞而笑之云。
贊曰。
有際天之云濤。
乃可容吞舟之魚。
有九萬里之風(fēng)。
乃可負(fù)乖天之翼。
三世如來之法印重任也。
豈尋常之材。
可荷檐乎。
余觀慈明。
以英偉絕人之姿。
行不纏凡圣之事。
談笑而起臨濟(jì)于將仆。
叱咤而死黃龍之偷心。
視其施為。
不見轍跡。
未三世而死為繩墨。
諺曰。
字經(jīng)三寫烏焉成馬。
此言雖小。
可以喻大。
補(bǔ)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石霜楚圓禪師。號(hào)慈明。汾陽嫡嗣也。生全州李氏。少為書生。年二十二出家。母有賢行。使游方。師連眉秀目。頎然豐碩。然忽繩墨。所至為老宿呵。以為少叢林。師柴崖而笑曰。龍象蹴踏。非驢所堪。嘗橐骨董箱。以竹杖荷之。游湘沔間。聞汾陽道望。遂與大愚谷泉瑯琊造焉。陽顧而默器之。經(jīng)二年未許入室。每見必罵詬?;驓гg。諸方所訓(xùn)。皆流俗鄙事。一夕訴曰。自至法席已再夏。不蒙指示。但增世俗塵勞念。歲月飄忽。己事不明。語未卒。陽熟視罵曰。是惡知識(shí)。敢裨販我。怒舉杖逐之。師擬伸救。陽掩師口。乃大悟曰。乃知臨濟(jì)道出常情。服役七年辭去。依唐明嵩公。嵩指會(huì)楊大年。因大年。復(fù)會(huì)李都尉。二公恨見之晚。館于齋中。日夕質(zhì)疑智證。以為法友。久之辭還河?xùn)|。省唐明。李公遣二僧訊師。師于書尾。畫雙足寫來僧名。以寄之。李作偈曰。黑毫千里馀。金槨示雙趺。人天渾莫測(cè)。珍重赤須胡。師以母老。南歸至筠州。首眾于洞山。時(shí)聰禪師居焉。先是。汾陽謂師曰。我遍參云門兒孫。特以未見聰為恨。故師依止三年。乃游仰山。大年以書抵宜春太守黃宗旦。使請(qǐng)師出世。守虛南原致師。師不赴。旋特謁候守愿行。守問其故。師曰。始為讓。今偶欲之耳。守大賢之。住三年。棄去省母。以白金為壽。母投金于地。罵曰。汝少行腳。負(fù)布橐去。今安得此物。吾望汝濟(jì)我。反置我地獄耶。師色不怍。徐收之辭去。謁神鼎諲公。鼎首山高弟。望尊一時(shí)。衲子非人類精奇。無敢登其門者。住山三十年。門弟子氣吞諸方。師發(fā)長(zhǎng)不剪。弊衣楚音。通謁稱法侄。一眾大笑。鼎遣童子問。長(zhǎng)老誰之嗣。師仰視屋曰。親見汾陽來。鼎杖而出。顧見頎然。問曰。汾州有西河師子是否。師指其后。絕叫曰。屋倒矣。童子返走。鼎回顧相矍鑠。師地坐脫只履而視之。鼎老忘所問。又失師所在。師徐起整衣行。且語曰。見面不如聞名。遂去。鼎遣人追之。不可。嘆曰。汾陽乃有此兒耶。師自是名重叢林。適道吾虛席??ひ茣S么蠖U伯領(lǐng)之。鼎以師應(yīng)召。法令嚴(yán)整。亡身為法者集焉。師之大機(jī)大用。不可思議。傳者謂。師以事事無礙行心。凡圣不能測(cè)。可為知言矣。水庵。謂尤侍郎延之曰。昔大愚慈明谷泉等。結(jié)伴參汾陽。河?xùn)|苦寒。眾人憚之。惟慈明曉夕不憚。夜坐欲睡。則引錐自刺。嘆曰。古人為生死事大。不食不寢。我何人哉。乃縱荒逸。生無益于時(shí)。死無聞?dòng)诤?。是自棄也。及辭歸。汾陽嘆曰。楚圓今去。吾道東矣。次住福嚴(yán)。又移興化。嘗室中插劍一口。以草鞋一對(duì)。水一盆。置在劍邊。擬議者。師曰。喪身失命了也。便喝出。無有一人契者。其他玄言妙語。提唱宗乘。探旨者麻粟出焉。而黃龍南楊岐會(huì)二人。最為上首。能世其家。以某年正月五日示寂。前是。李都尉遣使邀師曰。海內(nèi)法友。唯師與楊大年耳。大年棄我而先。仆年來頓覺衰落。忍死以一見公。仍以書抵潭帥敦遣之。師惻然。與侍者舟而東下。舟中作偈曰。長(zhǎng)江行不盡。帝里到何時(shí)。既得涼風(fēng)便。休將櫓棹施。至京與李公會(huì)。月馀而李公歿。臨終畫一圓相。又作偈獻(xiàn)師。偈曰。世界無依。山河匪礙。大海微塵。須彌納芥。拈起幞頭。解下腰帶。若覓死生。問取皮袋。師曰。如何是本來佛性。公曰。今日熱如昨日。隨聲便問。師臨行一句作么生。師曰。本來無質(zhì)礙。隨處任方圓。公曰。晚來困倦。更不答話。師曰。無佛處作佛。公于是泊然而逝。仁宗皇帝。尤留神空宗。聞李公化與師問答。嘉嘆久之。師哭之慟。臨壙而別。有旨賜官舟南還。中途謂侍者曰。我忽得風(fēng)痹疾。視之口吻已喎斜。侍者以足頓地曰。當(dāng)奈何平生呵佛罵祖。今乃爾。師曰。無憂為汝正之。以手整之如故。曰。而今而后。不鈍置汝。逾年而化。李公子。銘志其行于興化。全身塔于石霜。 系曰。達(dá)人出世。以開物成務(wù)。為心非自衒也。方師之受南原也。戢天際想于眉睫間。聊試吾道動(dòng)靜何如。觀其初不赴。后自請(qǐng)行。進(jìn)退躊躇。意可知矣。覺范云。慈明道。起臨濟(jì)于將仆。而平昔廓落乃如此。微神鼎。則亦谷泉流也。雖然。狂奴故態(tài)。特師之寓言耳。真面目。豈無知音者哉。然神鼎固長(zhǎng)者。難及也。

人物簡(jiǎn)介

全宋詩
釋彌光(?~一一五五)(《嘉泰普燈錄》卷一八),俗姓李,閩人。住泉州教忠寺,稱晦庵彌光禪師。為南岳下十六世,徑山大慧宗杲禪師法嗣(《五燈會(huì)元》卷二○)。今錄詩九首。
大明高僧傳·卷第六 習(xí)禪篇第三之二
釋彌光號(hào)晦庵。
閩中季氏子也。
生寡言笑聞僧貝梵則喜。
年十五依文慧禪師圓頂。
未窮海藏喜究群書。
一日計(jì)曰。
剃發(fā)染衣當(dāng)期悟徹。
而醉心俗典耶。
遂首謁圓悟。
次參黃檗詳高庵悟。
機(jī)語皆契。
以淮楚盜起歸謁佛心。
值大慧寓廣因從之。
慧曰。
汝在佛心處所得者試舉一二看。
光曰。
佛心上堂拈普化公案曰。
佛心即不然。
總不恁么來時(shí)。
如何劈脊便打。
從教遍界分身。
慧曰。
汝意如何。
曰某不肯。
他后頭下個(gè)注腳。
慧曰。
此正是以病去法。
光毅然無信可意。
慧曰。
汝但揣摩看。
光竟以為不然。
經(jīng)旬因記海印信公拈曰雷聲浩大雨點(diǎn)全無。
光始無滯。
趨告慧。
舉道者見瑯邪并玄沙未徹語詰之。
光對(duì)已大慧笑曰。
雖進(jìn)一步秖不著所在。
如人斫樹根。
下一刀則命根斷矣。
汝向枝上斫。
其能斷命根乎。
今諸方浩浩說禪見處總?cè)缡且病?div id="gqzr300" class='inline' id='people_33727_1_41_comment'>
何益于事。
其楊岐正傳止三四人而已。
光慍而去。
翌日慧問。
汝還疑否。
曰無可疑者。
慧曰。
秖如古人相見未待開口已知虛實(shí)。
或聞其語便識(shí)淺深。
此理如何。
光悚然汗下莫知所詣。
慧令究有句無句話。
慧過云門庵。
光亦侍行。
一日問曰。
某到這里不能得徹。
病在甚處。
慧曰。
汝病最癖世醫(yī)拱手。
何也別人死了不得活。
汝今活了未曾死。
要到大安樂田地。
須是死一回始得。
光疑情愈深。
后入室慧問。
吃粥了也洗缽盂了也。
去卻藥忌道將一句來。
光曰裂破。
慧乃振威喝曰。
你又說禪也。
光即大悟。
慧即撾鼓告眾曰。
龜毛拈得笑咍咍。
一擊萬重關(guān)鎖開。
慶快平生在今日。
孰云千里賺吾來。
光亦呈偈曰。
一拶當(dāng)機(jī)怒雷吼。
驚起須彌藏北斗。
洪波浩渺浪滔天。
拈得鼻孔失卻口。
自爾名喧宇宙。
道洽緇素出住教忠。
瓣香為妙喜拈出。
其為知本也歟。
系曰。
凡為人師者須具二種法方堪坐曲錄床。
一先明己眼。
二鑒機(jī)病源。
若己則未明。
自尚拖枷帶鎖。
胡能為人解粘去縛。
不識(shí)病源未免傭丑殺人之陋。
所以久依爐鞴不能脫胎成器者。
非學(xué)人之罪也。
為學(xué)者亦須具二種法。
方可驗(yàn)天下善知識(shí)舌頭。
一不自知足。
二死后復(fù)蘇。
若易知足必以魚目為珠。
若不死后再蘇。
則生死命根不斷。
所以久入選佛場(chǎng)不能心空及第者。
非宗匠之罪也。
是故妙喜一生不自肯。
晚登川勤之室直階華嚴(yán)七地。
不其然乎。
今晦庵以滑稽參禪。
未曾大死一番。
茍非妙喜屠龍之手。
而不珍魚目者幾希。
故遭振威一喝。
直下喪身失命。
便能對(duì)眾作蟭螟蟲大吼。
豈不快哉。
嗚呼世之靈利漢靡不坐晦庵膏盲之疾。
如狂子失心而不可療者多矣曾未服醫(yī)父起死之劑。
且急欲為人指迷。
不亦謬乎。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號(hào)晦庵。
閩中李氏子也。
生寡言笑。
聞僧貝梵則喜。
年十五。
依文慧禪師圓頂。
喜究群書。
一日計(jì)曰。
剃發(fā)染衣。
當(dāng)期悟徹。
而醉心俗典耶。
遂首謁圓悟。
次參黃檗祥。
高庵悟。
機(jī)語皆契。
以淮楚盜起。
歸謁佛心。
值大慧寓廣因從之。
慧曰。
汝在佛心處。
所得者。
試舉一二看。
光曰。
佛心上堂。
拈普化公案曰。
佛心即不然。
總不恁么來時(shí)如何。
劈脊便打。
從教遍界分身。
慧曰。
汝意如何。
曰某不肯他后頭下個(gè)注腳。
慧曰。
此正是以病去法。
光毅然無信可意。
慧曰。
汝但揣摩看。
光竟以為不然。
經(jīng)旬。
因記海印信公拈曰。
雷聲浩大。
雨點(diǎn)全無。
光始無滯。
趨告。
舉道者見瑯邪。
并玄沙未徹語詰之。
光對(duì)已。
大慧笑曰。
雖進(jìn)一步。
祇不著所在。
如人斫樹。
根下一刀。
則命根斷矣。
汝向枝上斫。
其能斷命根乎。
今諸方浩浩說禪。
見處總?cè)缡且病?div id="ytsixov" class='inline' id='people_33727_2_56_comment'>
何益于事。
其楊岐正傳。
止三四人而已。
光慍而去。
翌日慧問汝還疑否。
曰無可疑者。
慧曰。
祇如古人相見。
未待開口。
已知虛寔。
或聞其語。
便識(shí)淺深。
此理如何。
光悚然汗下。
莫知所詣。
慧令究有句無句話。
慧過云門庵。
光亦侍行。
一日問曰。
某到這里不能得徹。
病在甚處。
慧曰。
汝病最癖。
世醫(yī)拱手何也。
別人死了不得活。
汝今活了未曾死。
要到大安樂田地。
須是死一回始得。
光疑情愈深。
后入室。
慧問吃粥了也。
洗缽盂了也去卻藥忌道將一句來。
光曰裂破。
慧乃振威喝曰。
你又說禪也。
光即大悟。
慧即撾鼓告眾曰。
龜毛拈得笑咍咍。
一擊萬重關(guān)鎖開。
慶快平生在今日。
孰云千里賺吾來。
光亦呈偈曰。
一拶當(dāng)機(jī)怒雷吼。
驚起須彌藏北斗。
洪波浩渺浪滔天。
拈得鼻孔失卻口。
自爾名喧宇宙。
道洽緇素。
出住教忠。
瓣香為妙喜拈出。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二
釋彌光,字晦庵,閩中李氏子也。
生寡言笑,聞僧貝梵,則喜。
年十五,依文慧禪師圓頂,未窮海藏。
喜究群書,嘗自忖曰:“剃發(fā)染衣,當(dāng)期悟徹,而醉心俗典耶?
”遂首謁圓悟,次參黃蘗祥、高庵悟,機(jī)語皆契。
以淮楚盜起,歸謁佛心,值大慧寓廣,因從之。
慧曰:“汝在佛心處,所得者試舉一二。
”光曰:“佛心上堂,拈普化公案,曰:‘佛心即不然,總不恁么來時(shí),如何劈脊便打,從教遍界分身?
’”慧曰:“汝意如何?
”曰:“不肯他后頭下個(gè)注腳。
”慧曰:“此正是以病去法。
”光毅然無信可意。
慧曰:“汝但揣摩。
”光竟以為不然。
經(jīng)旬,因記海印信公拈曰“雷聲浩大,雨點(diǎn)全無。
”光始無滯,趨告。
舉道者見瑯琊并玄沙未徹語,詰之,光對(duì)已,大慧笑曰:“但道一步不著所在,如人斫樹,根下一刀,則命根斷矣,汝向枝上斫,其能斷命根乎?
今諸方浩浩說禪,見處總?cè)缡且?,何益于事?div id="xjcnwdt" class='inline' id='people_33727_3_17_comment'>
其楊岐正傳,止三四人而已。
”光慍而去。
翌日,慧問:“汝還疑否?
”曰:“無可疑者。
”慧曰:“秪如古人相見,未待開口己知虛實(shí),或聞其語便識(shí)淺深,此理如何?
”光悚然汗下,莫知所詣。
慧令究有句無句話,慧過云門庵,光亦侍行。
一日問曰:“某到這里不能得徹,病在甚處?
”慧曰:“汝病最癖,世醫(yī)拱手,何也?
別人死了不得活,汝今活了未曾死,要到大安樂田地,須是死一回始得。
”光疑情愈深。
后入室,慧問:“吃粥了也,洗缽盂了也,去郤藥忌,道將一句來?
”光曰:“裂破。
”慧乃振威喝曰:“你又說禪也。
”光即大悟。
慧即搥鼓,告眾曰:“龜毛拈得笑咍咍,一擊萬重關(guān)鎖開。
慶快平生在今日,孰云千里賺吾來。
”光亦呈偈曰:“一拶當(dāng)機(jī)怒雷吼,驚起須彌藏北斗。
洪波浩渺浪滔天,拈得鼻孔失郤口。
”自爾名喧宇宙,道洽緇素。
出住教忠,瓣香為妙喜拈出,其為知本也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