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守初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良雅,青原下八世,洞山初禪師法嗣。
住潭州(今湖南長沙)福嚴寺。
事見《五燈會元》卷一五。
全宋文·卷二八六六
良雅,與文準為佛門昆仲,嘗述《禪本草》,文準和之以《炮炙論》。見《佛祖綱目》卷三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4—1032 【介紹】: 宋僧。臺州寧海人,俗姓葉,字知白。投東掖山義全出家。年二十受具戒,研律學。后詣普賢像前,自誓習天臺教法,遂趨寶云義通師講席,盡得臺宗秘奧。真宗大中祥符中敷席杭州昭慶寺,講揚所學。后復興故天竺寺居之。真宗賜號慈云大師。著有《懺儀》多種,世稱“百本懺主”、“慈云懺主”。又有《天竺靈苑集》。
全宋詩
釋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葉,字知白,天臺寧海(今屬浙江)人。少投東山義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從寶云義通受業(yè)。淳化初,居寶云講席。真宗咸平中,歸天臺。大中祥符中,歷居景德寺、杭州昭慶寺講席。后居復興故天竺寺,賜號慈云。著《凈土懺法》、《金光明》、《觀音》諸本懺儀行世,又號慈云懺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事見《鐔津集》卷一五《杭州武林天竺寺故大法師慈云式公行業(yè)曲記》。著述今存《金園集》三卷、《天竺別集》三卷等?!∽袷皆?,以《續(xù)藏經(jīng)》本《金園集》、《天竺別集》為底本,《金園集》參校日本刻本(簡稱日刻本,藏上海圖書館)。另從諸書輯得集外詩十七首,共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二○○
遵式(九六四——一○三二),字知白,寧海(今浙江寧海)葉氏子。稍長,潛往東山,依義全師出家,繼入國清寺。雍熙元年,見明州寶云寺義通法師北面受業(yè),與知禮同門相契。智解秀出,得天臺奧旨。義通入寂,眾請居寶云講《法華》諸經(jīng),又歷講諸寺,后定居杭州天竺寺。天禧中賜號慈云,乾興元年受章懿太后命,為皇室行懺,遂請?zhí)炫_教文入藏,天臺宗由是大振。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著述甚豐,今存《往生凈土決疑行愿二門》一卷、《大乘止觀釋要》四卷、《金園集》三卷、《天竺別集》三卷等十數(shù)種。見契嵩《慈云式公行業(yè)曲記》(《鐔津文集》卷一五),《補續(xù)高僧傳》卷二。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遵式。字知白。臺州寧海葉氏。母夢咽明珠而生。出家于東掖山。傳天臺教于寶云通師。未幾。繼其席。祥符八年。刺史薛公請居靈山天竺寺。寺久廢。師按其舊而新之。王文穆出守。重師之道。奏復天竺名。尋請賜慈云號。章獻太后遣使赍白金命修懺。師著金光明護國儀文上之。因奏請?zhí)炫_教文入藏。又依經(jīng)撰集諸懺法盛行于世。常行三昧以九十日為期。師力行之。感應非一。凡為法祈禱必然指。唯存三焉。及建光明懺堂。每架一椽一甃。必誦大悲咒七遍。屢經(jīng)兵火。巋然獨存。愿力致也。師詩文典雅。有金園靈苑天竺別集。天圣九年歸東嶺草堂。明年十月十八日夜有大星隕于山。師示寂。累謚法寶禪慧。淳祐八年。其徒明禋禱晴獲應。上御宸翰。加謚圣應。淳祐十一年。明禋禱晴復應。上御宸翰。加謚正覺。 贊曰。 臺嶺一宗  興于法智  師出寶云  金昆玉季 示無生忍  住不退地  徽號累旌  終古不墜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遵式。字知白。天臺寧海葉氏子。母王氏。乞男于觀音。夢大士與明珠吞之而生。稍長。潛往東山。依義全師出家。受具戒。研律學。繼入國清。普賢像前。燼一指誓弘教觀。雍熙元年。見寶云北面受業(yè)。未幾智解秀出。智者諱日。然頂誓行四三昧。寶云入寂。師乃返天臺。以苦學致疾。至于嘔血。感異夢而愈。既而頂高寸馀。手垂過膝。聲若洪鐘。時年二十八也。眾請居寶云。講法華維摩金光明等經(jīng)。至道二年。結(jié)緇素。專修凈業(yè)。作誓生西方記。咸平中。歸天臺。主東掖。以徒屬之繁。即西隅益建精舍。率眾修念佛三昧。有白鶴廟。居民甚神之。師與神授戒。改祭為齋。祥符四年。講止觀于景德寺。道經(jīng)黃巖。有豕奔伏于前。推其來。乃逸于屠肆者。償其直而豢之。赤山寺瀕海而高。先是。山顛有異光。中現(xiàn)七層浮屠之形。周山四十里。皆漁人之[竺-二+(一/(尸@邑))]梁?;蛞哉Z師。師喜其有先兆。遂建塔焉。于是居人感化。不復為漁。時東山結(jié)懺會。天大旱。師卓錫石縫。泉即激涌。七年。受杭昭慶請。大弘法化。從化者眾。自是居杭矣。八年。蘇人以郡符。迓師于開元建講。緇素畢集。不葷飲者。傾匝邑。屠酤不售。官監(jiān)有失課之言。師辭其徒曰。智者遺晉王書。有言六恨。其一謂。以法集動眾妨官。為人所忌。余今德薄。安可久留。遂幡然復杭。刺史薛顏。始以靈山。命師居之。即隋真觀所營天竺寺也。天禧三年。王欽若撫杭。與師道契。奏錫天竺舊名。復其寺為教。又奏請西湖。為放生池。因賜號慈云。乾興元年。章懿太后。以師熏修精進。遣使赍白金。命于山中。為國行懺。天臺教文。于是入藏矣。天圣四年。中秋月望之夕。桂子降于殿庭。師取其實。播種林下。乃作桂子之詩。九年講凈名經(jīng)。忽謂其徒曰。昔在東掖講此經(jīng)。夢荊溪授我卷。及出室視日已沒。今吾殆終此講乎。因與眾訣。作謝三緣詩。謂謝徒屬。絕賓友。焚筆硯也。隨徙東嶺之草堂。明道元年十月八日。示疾不用醫(yī)藥。惟說法勉眾而逝。壽六十九。臘五十。逝之夕。山中人。見大星殞于靈鷲峰。越明年仲春四日。奉遐榻。葬于寺東月桂峰下。師始出家??浿T生。慕師才俊。勉回業(yè)儒。為詩答盧積。中有真空是選場。大覺為官位之句。人多誦之。常行三昧。以九十日為期。于行道。四隅置??熾炭。遇困倦。則漬手于??。十指惟存其三。崇寧三年。賜號法寶大師。紹興中。又謚懺主禪慧云。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一
釋遵式,字知白,姓葉氏,寧海人。
投天臺東掖山義全出家,納戒于禪林寺,習律于守初師。
郡校諸生,要其還初服,式答以偈曰:“真空是選場,大覺為官位。
”因詣普賢像前,然指自誓,習天臺教法,趨寶云義通師講席,盡得臺宗秘奧,遂然頂誓行四禪三昧。
后染疾危甚,入靈墟佛室,持咒伏消,夢感神覺,其疾乃愈。
于是澄心澈慮,著《觀音禮懺文》,復撰《誓生西方記》、《念佛三昧十四大愿文》。
大中祥符四年,昭慶齊一律師啟請至寺,宣講四部,兼弘律儀,學者向慕,如水赴壑,沛然莫禦。
杭之風俗,以酒肴會葬,式諭以勝緣,其俗皆化,易為蔬果,因著《戒酒肉慈悲法門》以正其事,至今猶則效之。
嘗赴姑蘇開元寺,大敷講席,聽者踵止,戶內(nèi)之履,幾不能容。
后居天竺靈山,于寺東建日觀庵。
老撰《天竺高僧傳》,補智者大師《三昧行法說》,著《金光明經(jīng)懺法三昧儀》。
名徹上聞,召賜紫衣。
乾興元年,賜號“慈云大師”。
明道壬申歲,入寂,葬寺東月桂峰下,所著詩文《金園集》、《靈苑集》,釋元復贊曰:“臺嶺一宗,興于法智。
師出寶云,金昆玉季。
示無生忍,住不退地。
徽稱累旌,終古不墜。
”其《慈云集》中有《酬伉上人》詩云:“塵外清閒極,誰能更似君。
山光晴后見,瀑響夜深聞。
拾句書幽石,收茶踏亂云。
江頭待無事,終學棄人倫。
”又《寄悟和尚》詩云:“無累無機祗任緣,一齋長掩古松邊。
長垂白發(fā)過深雪,不下青林知幾年。
木葉當薪燒更暖,草苗為履著難穿。
竟何人問東林社,時引清流灌碧蓮。
”其風度超邁,胸懷活淡,可想見矣。

人物簡介

禪林僧寶傳·卷第十二
禪師名承古。
西州人。
傳失其氏。
少為書生。
博學有聲。
及壯。
以鄉(xiāng)選至禮部。
議論不合。
有司怒裂其冠。
從山水中來。
客潭州丫山。
見敬玄禪師。
斷發(fā)從之游。
已而又謁南岳雅禪師。
雅洞山之子。
知見甚高。
容以入室。
后游廬山。
經(jīng)歐峰。
愛宏覺塔院閑寂。
求居之。
清規(guī)凜然。
過者肅恭。
時叢林號古塔主。
初說法于芝山。
嗣云門。
景祐初。
范文正公仲淹守饒。
四年十月。
迎以住薦福示眾曰。
眾生久流轉(zhuǎn)者。
為不明自己。
欲出苦源。
但明取。
自己者。
有空劫時自己。
有今時日用自己。
空劫自己是根蒂。
今時日用自己是枝葉。
又曰。
一夏將末。
空劫已前事。
還得相應也未。
若未得相應。
爭奈永劫輪回有何。
什么心情。
學佛法。
廣求知解。
風吹入生死海。
若是知解。
諸人過去生中。
總曾學來。
多知多解。
說得慧辯過人。
機鋒迅疾。
只是心不息。
與空劫已前事。
不相應。
因茲惡道輪回。
動經(jīng)塵劫。
不復人身。
如今生出頭來。
得個人身。
在袈裟之下。
依前廣求知解。
不能息心。
未免六趣輪回。
何不歇心去。
如癡如迷去。
不語五七年去。
已后佛也不奈汝何。
古德云。
一句語之中。
須得具三玄。
故知。
此三玄法門。
是佛知見。
諸佛以此法門。
度脫法界眾生。
皆令成佛。
今人卻言。
三玄是臨濟門風。
誤矣。
汾州偈曰。
三玄三要事難分。
古注曰。
此句總頌三玄也。
下三句別列三玄也。
得意忘言道易親。
古注曰。
此玄(或作意)中玄也。
一句明明該萬象。
古注曰。
此體中玄。
重陽九日菊花新。
古注曰。
此句中玄也。
僧問。
三玄三要之名。
愿為各各標出。
古曰。
三玄者一體中玄。
二句中玄。
三玄中玄。
此三玄門。
是佛祖正見。
學道人。
但隨入得一玄。
已具正見。
入得諸佛閫域。
僧問。
依何圣教參。
詳悟得體中玄。
古曰。
如肇法師云。
會萬物為自己者。
其唯圣人乎。
又曰。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又曰。
諸法所生。
唯心所現(xiàn)。
一切世間因果。
世界微塵。
因心成體。
六祖云。
汝等諸人。
自心是佛。
更莫狐疑。
外無一法而能建立。
皆是自心。
生萬種法。
又云。
于一毫端現(xiàn)寶王剎。
坐微塵里轉(zhuǎn)大法輪。
如此等。
方是正見。
才缺纖毫。
即成邪見。
便有剩法。
不了唯心。
僧又問。
如何等語句。
及時節(jié)因緣。
是體中玄。
古曰。
佛以手指地曰。
此處宜建梵剎。
天帝釋將一莖草。
插其處曰。
建梵剎竟。
佛乃微笑。
水潦被馬祖一踏踏倒。
起曰萬象森羅。
百千妙義。
只向一毫上。
便識得根源。
僧問趙州。
如何是學人自己。
州對曰。
山河大地。
此等所謂合頭語。
直明體中玄。
正是潑惡水。
自無出身之路。
所以云門誡曰。
大凡下語如當門劍。
一句之下。
須有出身之路。
若不如是。
死在句下。
又南院云。
諸方只具啐啄同時眼。
不具啐啄同時用。
僧進曰。
有何言句。
明出身之路。
古曰。
如杏山問石室。
曾到五臺不。
對曰曾到。
曰見文殊不。
對曰見。
又問文殊。
向汝道什么。
對曰。
道和尚父母。
拋在荒草里。
僧問甘泉。
維摩以手。
擲三千大千世界于他方。
意旨如何。
答曰。
填溝塞壑。
僧曰。
一句道盡時如何。
答曰。
百雜碎。
云門問僧。
甚處來。
曰南岳來。
又問。
讓和尚為甚入洞庭湖里。
僧無對。
云門代云。
謝和尚降尊就卑。
此等語。
雖赴來機。
亦自有出身之路。
要且未得脫灑潔凈。
更須知有句中玄。
僧曰。
既悟體中玄。
凡有言句。
事理俱備。
何須句中玄。
古曰。
體中玄臨機須看。
時節(jié)分賓主。
又認法身法性。
能卷舒萬象。
縱奪圣凡。
被此解見所纏。
不得脫灑。
所以須明句中玄。
若明得。
謂之透脫一路。
向上關(guān)捩。
又謂之本分事。
祗對更不答話。
僧曰。
何等語句是句中玄。
古曰。
如比丘問佛。
說甚法。
佛云。
說定法又問。
明日說甚法。
佛云。
不定法。
曰今日為甚定。
明日為甚不定。
佛曰。
今日定。
明日不定。
僧問思和尚。
如何是佛法大意。
答曰。
廬陵米作么價。
又僧問趙州。
承聞和尚親見南泉來。
是否。
答曰。
鎮(zhèn)州出大蘿卜頭。
又問云門。
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
答曰。
糊餅。
如何是向上關(guān)捩。
曰東山西嶺青。
又問洞山。
如何是佛。
答曰麻三斤。
若于此等言句中。
悟入一句。
一切總通。
所以體中玄見解。
一時凈盡。
從此已后。
總無佛法知見。
便能與人去釘楔。
脫籠頭。
更不依倚一物。
然但脫得知見見解。
猶在于生死。
不得自在。
何以故。
為未悟道故。
于他分上。
所有言句。
謂之不答話。
今世以此為極則。
天下大行。
祖風歇滅。
為有言句在。
若要不涉言句。
須明玄中玄。
僧曰。
何等語句。
時節(jié)因緣。
是玄中玄。
古曰。
如外道問佛。
不問有言。
不問無言。
世尊良久。
外道曰。
世尊大慈大悲。
開我迷云令我得入。
又僧問馬大師。
離四句。
絕百非。
請師直指西來意。
答曰。
我今日無心情。
但問取智藏。
僧問藏。
藏曰。
我今日頭痛。
問取海兄。
又問海。
海曰。
我到遮里卻不會。
又臨濟問黃檗。
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
三問三被打。
此等因緣。
方便門中。
以為玄極。
唯悟者方知。
若望上祖初宗。
即未可也。
僧曰。
三玄須得一時圓備。
有何過。
古曰。
但得體中玄。
未了句中玄。
此人常有佛法知見。
所出言語。
一一要合三乘。
對答句中。
須依時節(jié)。
具理事。
分賓主。
方謂之圓。
不然。
謂之偏枯。
此人以不忘知見。
故道眼未明。
如眼中有金屑。
須更悟句中玄。
乃可也。
若但悟句中玄。
即透得法身。
然返為此知見奴使。
并無實行。
有憎愛人我。
以心外有境。
未明體中玄也。
云門臨濟下兒孫。
多如此。
凡學道人。
縱悟得一種玄門。
又須明取玄中玄。
方能不坐在脫灑路上。
始得平穩(wěn)。
腳踏實地。
僧曰。
既云于祖佛言句。
棒喝中學。
何故有盡善不盡善者。
古曰。
一切言句棒喝。
以悟為則。
但學者下劣不悟道。
但得知見。
是學成非悟也。
所以認言句作無事。
作點語。
作縱語。
作奪語。
作照作用。
作同時不同時語。
此皆邪師過謬。
非眾生咎。
學者本意。
只欲悟道見性。
為其師不達道。
祇將知見教渠。
故曰我眼本正。
因師故邪。
僧曰。
師論三玄法門。
名既有三。
法門亦有三。
而語句各各不同。
如何又言。
一句之中。
須具三玄三要。
古曰。
空空法界。
本自無為。
隨緣應現(xiàn)。
無所不為。
所以虛空世界。
萬象森羅。
四時陰陽。
否泰八節(jié)。
草木榮枯。
人天七趣。
圣賢諸佛。
五教三乘。
外道典籍。
世出世間。
皆從此出。
故云。
無不從此法界流。
究竟還歸此法界。
經(jīng)云。
一切諸佛。
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皆從此經(jīng)出。
楞嚴曰。
于一毫端現(xiàn)寶王剎。
坐微塵里轉(zhuǎn)大法輪。
維摩曰。
或為日月天梵王世界主。
或時作地水。
或時作火風。
李長者云。
于法界海之智水。
示作魚龍。
處涅槃之大宅。
現(xiàn)陰陽而化物。
真覺云。
一月普現(xiàn)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攝。
三祖云。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故曰。
萬法本無。
攬真成立。
真性無量。
理不可分。
故知。
無邊法界之理。
全體遍在。
一法一塵之中。
華嚴曰。
法性遍在一切處。
一切眾生及國土。
三世悉在無有馀。
亦無形相而可得。
到此境者。
一法一塵。
一色一聲。
皆具周遍含容四義。
理性無邊。
事相無邊。
參而不雜。
混而不一。
何疑一語之中不具三玄三要耶。
僧又進曰。
古人何故須要。
一語之中。
具三玄三要。
其意安在哉。
古曰。
蓋緣三世諸佛。
所有言句教法。
出自體中玄。
三世祖師。
所有言句并教法。
出自句中玄。
十方三世佛之與祖。
所有心法。
出自玄中玄。
故祖道門中。
沒量大人。
容易領(lǐng)解。
且如親見云門尊宿。
具大聲價。
如德山密。
洞山初。
智門寬。
巴陵鑒。
只悟得言教。
要且未悟道見性。
何以知之。
如僧問巴陵。
提婆宗。
答曰銀碗里盛雪。
問吹毛劍。
答曰珊瑚枝枝撐著月。
問佛教祖意是同別。
答曰。
雞寒上樹。
鴨寒下水。
云我此三轉(zhuǎn)語。
足報云門恩了也。
更不為作忌齋。
大眾。
云門道。
此事若在言句。
一大藏教。
豈無言句。
豈可以三轉(zhuǎn)語。
便報師恩乎。
古臨終寫偈。
辭眾曰。
天地本同根。
鳥飛空無跡。
雪伴老僧行。
須彌撼金錫。
乙酉冬至四。
靈光一點赤。
珍重會中人。
般若波羅蜜。
贊曰。
古說法有三失。
其一判三玄三要。
為玄沙所立三句。
其二罪巴陵三語。
不識活句。
其三分兩種自己。
不知圣人立言之難。
何謂三玄三要。
為玄沙所立三句耶。
曰。
所言一句中具三玄。
一玄中具三要。
有玄有要者。
臨濟所立之宗也。
在百丈黃檗。
但名大機大用。
在巖頭雪峰。
但名陷虎卻物。
譬如火聚。
觸之為燒。
背之非火。
古謂非是臨濟門風。
則必有據(jù)。
而言有據(jù)。
何不明書。
以絕學者之疑。
不然則是臆說。
肆為臆說。
則非天下之達道也。
見立三玄。
則分以為體中。
為句中。
為玄中。
至言三要則獨不分辯乎。
方譏呵學者。
溺于知見。
不能悟道。
及釋一句之中。
具三要。
則反引金剛首楞嚴維摩等義。
證成曰。
性理無邊。
事相無邊。
參而不雜。
混而不一。
何疑一語之中。
不具三玄三要。
夫敘理敘事。
豈非知見乎。
且教乘既具此意。
則安用復立宗門。
古以氣蓋人。
則毀教乘為知見。
自宗不通。
則又引知見。
以為證。
此一失也。
何謂罪巴陵三語。
不識活句耶。
曰巴陵真得云門之旨。
夫語中有語。
名為死句。
語中無語。
名為活句。
使問提婆宗。
答曰外道是。
問吹毛劍。
答曰利刃是。
問祖教同異。
答曰不同。
則鑒作死語。
墮言句中。
今觀所答三語。
謂之語則無理。
謂之非語。
則皆赴來機活句也。
古非毀之過矣。
二失也。
何謂分二種自己。
不知圣人立言之難耶。
曰世尊偈曰。
陀那微細識。
習氣如瀑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開演。
以第八識。
言其為真也耶。
則慮迷無自性。
言其非真也耶。
則慮迷為斷滅。
故曰我常不開演。
立言之難也。
為阿難指示。
即妄即真之旨。
但曰二種錯亂修習。
一者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二者識精圓明。
能生諸緣。
緣所遺者。
然猶不欲間隔其辭。
慮于一法中。
生二解故。
古創(chuàng)建兩種自己。
疑誤后學三失也。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薦福承古。西州人。不知誰氏子。少為書生。博學有聲。及壯。以鄉(xiāng)選至禮部。議論不合。有司怒裂其冠。從山水中來??吞吨萘松?。見敬玄禪師斷發(fā)。從之游。已謁南岳雅公。雅洞山子。知見甚高。容以入室。后游廬山。經(jīng)歐峰。愛宏覺塔院閑寂。求居之。清規(guī)凜然。過者肅恭。時叢林號古塔主。初說法于芝山。嗣云門。景祐初。范文正公仲淹守饒。迎住薦福。示眾曰。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益無功德。近來出家人。貪著?;?。與道全乖。若為?;?。須至明心。若要達道。無汝用心處。所以常勸諸人。莫學佛法。但自休心。利根者。畫時解脫。鈍根者?;蛉迥辍_h不過十年。若不悟去。老僧與汝。墮拔舌地獄。 系曰。師去云門近百年。覽語而悟。遂嗣之不疑。時云門子孫方盛。無敢異詞者。蓋所得真耳。不知傳燈何以不錄師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