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陳少游

相關(guān)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0—788 【介紹】: 唐僧。暨陽人,字道恭。俗姓蔡。年十二請業(yè)于法華寺俊師,每覽儒佛典籍,一讀能誦。后依玄儼,通《四分律鈔》,從左溪玄朗習(xí)《天臺止觀》等經(jīng)論。值安祿山之亂,東歸故鄉(xiāng),與皇甫曾等賦詩往復(fù)。移居越州焦山大歷寺,為開山始祖。有《破倒翻迷論》及詩集等。
全唐文·卷九百五
道恭。蘇州法師。貞觀中以高行召至京師。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字道恭。
姓蔡氏。
東晉太尉謨十五代孫也。
寓居于會稽之暨陽。
母宣氏之娠。
尤多瑞徵。
襁褓中。
聞經(jīng)唄音。
必有凝神側(cè)聽之態(tài)。
丱角聰寤。
每覽孔釋二典。
輒得其理要。
年十二辭親。
請業(yè)于法華寺俊法師。
開元二十六年。
以詔恩獲度。
隸鄉(xiāng)里之香嚴(yán)寺。
仍依法華玄儼師。
習(xí)四分律鈔。
儼出輔律篇。
邕獨(dú)嚌其雋永。
而無所遺軼。
儼謂人曰。
此子學(xué)者之司南也。
又從左溪玄朗師。
研究止觀禪門。
昉五夏而遽能開演證入。
天寶中。
邑人郭密。
首眾請?zhí)幏匪轮鞣弧?div id="y1kn0o7" class='inline' id='people_18921_2_29_comment'>
棟宇為之完壯。
俄游京師。
止安國寺。
公卿日填擁。
會祿山反。
乃東還。
過襄陽。
時御史中丞庾光先出鎮(zhèn)荊南。
滯留數(shù)月。
給事中竇紹。
中書舍人苑咸。
鉆仰堅(jiān)高。
俱受心要。
著作郎韋子春。
一時之盛名也。
與之詶抗。
而折其角。
苑舍人嘆曰。
阇梨可謂世外摩尼。
論中師子。
旋鄉(xiāng)里。
仍居法華。
殿中侍御史皇甫曾。
大理評事張河金吾衛(wèi)長史嚴(yán)維。
兵曹呂渭諸暨長丘丹。
校書郎陳允初。
賦詩往來。
以繼文許之游。
盧士式為之序引。
以傳永遠(yuǎn)。
乃登壇以度釋子。
建寺以憩行旅。
則其功德之被物弘矣。
先是中岳道士吳筠。
造論數(shù)篇見斥。
而或者信之。
觀察使陳少游。
請決焉。
于是邕小施韜略。
盡獻(xiàn)俘囚。
遂著破倒翻迷論三卷。
貞元四年十一月十四日。
以疾卒于大歷寺之法堂焉。
寺即檀越騎都尉陳紹欽者所建也。
后以鄉(xiāng)貴徐浩白。
廉使皇甫溫。
奏此額。
而邕獲葬其地。
豈非命歟。
壽七十九。
臘五十。
有文集十卷。
皇甫曾序。
而銘則校書郎陸淮。
碑則戶部員外郎丘上卿。
皆雄筆也。
宋高僧傳·卷第十七 護(hù)法篇第五
釋神邕。
字道恭。
姓蔡氏。
東晉太尉謨即度江祖十五代孫也。
因官居于暨陽。
邕生于是邑。
母宣氏始娠之際。
率多徵異。
襁褓中聞唱經(jīng)聲。
必有凝神側(cè)聽之貌。
丱角聰?過人。
年十二辭親學(xué)道。
請業(yè)于法華寺俊師。
每覽孔釋二典。
一讀能誦。
同輩者罕不欣慕。
開元二十六年敕度。
隸諸暨香嚴(yán)寺名藉。
依法華寺玄儼師通四分律鈔。
儼識其志氣。
謂人曰。
此子數(shù)年后。
卒為學(xué)者之司南矣。
爾其勉之。
儼新出輔篇律記。
邕抉其膏腴窮彼衢術(shù)。
一宗學(xué)者少能與其聯(lián)鏕方軌焉。
性非局促。
又從左溪玄朗師習(xí)天臺止觀禪門法華玄疏梵網(wǎng)經(jīng)等四教三觀等義。
秘犍載啟觀性知空。
爰至五夏果精敷演。
吳會問學(xué)者從之。
天寶中本邑郭密之請居法樂寺西坊。
恢拓佛舍層閣摩霄。
半澄江影廊宇完備。
后乃游問長安居安國寺。
公卿藉其風(fēng)宇。
迫慕者結(jié)轍而至。
方欲大闡禪律。
倏遇祿山兵亂。
東歸江湖經(jīng)歷襄陽。
御史中丞庾光先出鎮(zhèn)荊南。
邀留數(shù)月時給事中竇紹中書舍人苑咸。
鉆仰彌高俱受心要。
著作郎韋子春。
有唐之外臣也。
剛氣而贍學(xué)與之詶抗。
子春折角滿座驚服。
苑舍人嘆曰。
阇梨可謂塵外摩尼論中師子。
時人以為能言矣。
旋居故鄉(xiāng)法華寺。
殿中侍御史皇甫曾大理評事張河金吾衛(wèi)長史嚴(yán)維兵曹呂渭諸暨長丘丹校書陳允。
初賦詩往復(fù)。
盧士式為之序引以繼支許之游。
為邑中故事。
邕修念之外。
時綴文句有集十卷。
皇甫曾為序。
自至德迄大歷中。
頻受請登壇度戒。
起丹陽洎乎金華。
其間釋子皆命為親教師也。
又以縣南路通衢婺其中百馀里殊無伽藍(lán)釋侶往來宴息無所邕。
愿布法橋接憩行旅。
遂于焦山可以為梵場也。
得邑人騎都尉陳紹欽等。
率群信搆凈剎。
一紀(jì)方乃集事焉。
前吏部侍郎徐浩出佐明州。
以邦國聚落乃白廉使皇甫溫。
奏賜額曰大歷焉。
先是中岳道士吳筠造邪論數(shù)篇斥毀釋教。
昏蒙者惑之。
本道觀察使陳少游請邕決釋老二教孰為至道。
乃襲世尊之?dāng)z邪見復(fù)寶琳之破魔文。
爰據(jù)城塹以正制狂。
旗鼓才臨吳筠覆轍。
遂著破倒翻迷論三卷。
東方佛法再興。
實(shí)邕之力歟。
末游天臺又纂地志兩卷。
并附于新論矣。
邕廞頤豐角風(fēng)韻朗拔。
前后廉問。
皆延置別榻請為僧統(tǒng)。
以加崇揖之禮。
貞元四年戊辰歲十一月十四日遇疾。
遺教門人。
趺坐端相而歸寂于大歷法堂焉。
以十二月十四日奉靈儀于寺北原。
遵僧制也。
報(bào)齡七十九。
法歲五十。
明年冬十一月方建塔矣。
秘書省校書郎陸淮為其銘。
上首弟子智昂靈澈進(jìn)明慧照等。
咸露鋒穎。
禪律互傳。
至十一年戶部員外郎丘上卿為碑紀(jì)德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4—793 【介紹】: 唐僧。昆山人,俗姓朱。年二十八赴京師,路遇鶴林玄素禪師,遂從而習(xí)牛頭禪法。后居臨安徑山,參學(xué)者眾。代宗大歷三年,召至長安,問法要,賜號“國一”。宰相崔渙、裴度等皆師事之。后辭歸,卒謚大覺。世稱“牛頭六祖”。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6—794 【介紹】: 或作道欽。唐僧。昆山人,俗姓朱。師從玄素禪師,修習(xí)牛頭禪法。后住余杭徑山,結(jié)廬獨(dú)處。代宗大歷中詔至京師,賜號國一禪師,后辭歸。卒謚大覺禪師。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姓朱氏。
吳郡昆山人。
家世業(yè)儒。
母管。
夢。
折蓮華系之衣帶。
覺而有孕。
及生性溫雅。
與詳兒戲。
輒為佛事。
長從校橫。
不勤師傅。
年二十八。
將趨試京師。
道由丹徒。
謁素禪師于鶴林。
素謂之曰。
子能從吾游乎。
即躬為剃落。
顧語其徒法鑒曰。
此子異日大興吾宗在。
既受具。
遂將南詢。
以博其趣向。
祈教誡于素。
素曰。
乘流而行。
遇徑即止。
至臨安有山焉。
樵者以為此天目之徑路也。
因次素言。
禪坐石上不他往。
一日有老翁。
拜于前曰。
我龍也。
淵居此山久矣。
自師之來。
天人擁衛(wèi)。
威德熾盛。
吾宮殿眷屬。
皆不能安。
師誠有意教化者。
愿舍為道場。
語具別錄。
前臨海令吳貞。
又以別嶼歸之。
自爾來學(xué)之士眾矣。
大歷三年二月。
詔曰。
朕聞江左有蘊(yùn)道禪人。
德性冰霜。
凈行林野。
朕虛心瞻企。
渴仰懸懸。
有感必通。
國亦大慶。
愿和尚遠(yuǎn)降中天。
盡朕歸向。
不違愿力。
應(yīng)物現(xiàn)形。
今遣內(nèi)侍黃鳳。
宣旨特到詔迎。
速副朕心。
春暄。
師得安否。
遣此不多及。
敕令本州供送。
凡到州縣。
開凈院安置。
官吏不許謁見。
疲師心力。
弟子不算多少。
聽其隨侍。
上見之鄭重。
咨問法要。
供施勤至。
司徒楊綰嘆曰。
此真方外高士也。
手詔賜號國一。
當(dāng)是時執(zhí)弟子禮者。
相國崔渙晉公裴度第五琦陳少游等。
既還山。
貞元五年。
璽書宣勞。
所賜尤豐縟。
六年州牧治龍興之凈院。
請下山。
以便省候。
八年示微疾。
說法而逝。
報(bào)齡七十九。
法臘五十。
謚大覺。
弟子實(shí)相常覺等。
奉全身塔葬于龍興之凈院。
刺史王顏?zhàn)摹?div id="iqod0gp" class='inline' id='people_17971_2_95_comment'>
有慧崇者。
亦其手度弟子也。
事具別傳。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道欽。吳郡昆山人。姓朱氏。世服儒業(yè)。年二十八。即貢于禮部。道由丹徒。遇鶴林玄素禪師。得指入道之要。遂出家。大悟宗旨。久之辭去。素曰。汝乘流而行。遇徑即止。師至臨安東北山下。問途于樵者。曰。此徑山也。師自東北而登。涉重岡。西至高峰北巖中。據(jù)石床而坐。俄有老人素衣拜于前曰。我龍也。自師至此。吾屬五百皆不安居。當(dāng)挈歸天目。愿以此地為立錫之所。言訖不見。北峰之陽有草庵可居。蓋龍所造也。大歷三年。代宗詔至闕下。禮遇有加。一日在內(nèi)廷。帝至起立。帝曰。師何以起。師曰。檀越何得向四威儀中見貧道。帝悅。賜號國一。逾年辭歸杭州。即其庵所建寺。是為開山始祖。示寂后。謚號大覺。 贊曰。 代有覺士  出于文儒  宴坐雙徑  龍?bào)J厥居 珠淵鱗屋  化為精廬  國之一號  帝賜不誣
宋高僧傳·卷第九 習(xí)禪篇第三之二
釋法欽。
俗姓朱氏。
吳郡昆山人也。
門地儒雅祖考皆達(dá)玄儒。
而傲睨林藪不仕。
欽托孕母管氏忽夢蓮華生于庭際。
因折一房系于衣裳。
既而覺已便惡葷膻。
及迄誕彌歲在于髻辮。
則好為佛事。
立性溫柔雅好高尚。
服勤經(jīng)史便從鄉(xiāng)舉。
年二十有八俶裝赴京師路由丹徒。
因遇鶴林素禪師。
默識玄鑒知有異操。
乃謂之曰。
觀子神府溫粹幾乎生知。
若能出家必會如來知見。
欽聞悟識本心。
素乃躬為剃發(fā)。
謂門人法鑒曰。
此子異日大興吾教與人為師。
尋登壇納戒。
鍊行安禪。
領(lǐng)徑直之一言。
越周旋之三學(xué)。
自此辭素南征。
素曰。
汝乘流而行逢徑即止。
后到臨安。
視東北之高巒。
乃天目之分徑。
偶問樵子。
言是徑山。
遂謀掛錫于此。
見苫蓋覆罝網(wǎng)屑近而宴居介然而坐。
時雨雪方霽旁無煙火。
獵者至將取其物。
頗甚驚異嘆嗟。
皆焚網(wǎng)折弓而知止殺焉。
下山募人營小室請居之。
近山居前。
臨海令吳貞舍別墅以資之。
自茲盛化參學(xué)者眾。
代宗睿武皇帝大歷三年戊申歲二月下詔曰。
朕聞江左有蘊(yùn)道禪人。
德性冰霜凈行林野。
朕虛心瞻企渴仰懸懸。
有感必通國亦大慶。
愿和尚遠(yuǎn)降中天盡朕歸向。
不違愿力應(yīng)物見形。
今遣內(nèi)侍黃鳳宣旨。
特到詔迎速副朕心。
春暄師得安否。
遣此不多及。
敕令本州供送。
凡到州縣開凈院安置。
官吏不許謁見疲師心力。
弟子不算多少聽其隨侍。
帝見鄭重咨問法要。
供施勤至。
司徒楊綰篤情道樞行出人表。
一見欽于眾。
退而嘆曰。
此實(shí)方外之高士也。
難得而名焉。
帝累賜以縑繒陳設(shè)御饌。
皆拒而不受。
止布衣蔬食。
悉令弟子分衛(wèi)。
唯用陶器行。
少欲知足無以儔比。
帝聞之更加仰重。
謂南陽忠禪師曰。
欲錫欽一名。
手詔賜號國一焉。
德宗貞元五年遣使赍璽書宣勞并慶賜豐厚。
欽之在京及回浙。
令仆公王節(jié)制州邑。
名賢執(zhí)弟子禮者。
相國崔渙裴晉公度第五琦陳少游等。
自淮而南婦人禮乞。
號皆目之為功德山焉。
六年州牧王顏請出州治龍興寺凈院安置。
婉避韓滉之廢毀山房也。
八年壬申十二月示疾。
說法而長逝。
報(bào)齡七十九。
法臘五十。
德宗賜謚曰大覺。
所度弟子崇惠禪師。
次大祿山顏禪師。
參學(xué)范陽杏山悟禪師。
次清陽廣敷禪師。
于時奉葬禮者。
弟子實(shí)相常覺等。
以全身起塔于龍興凈院。
初欽在山猛獸鷙鳥馴狎。
有白兔二跪于杖屨之間。
又嘗養(yǎng)一雞不食生類。
隨之若影不游他所。
及其入長安長鳴三日而絕。
今雞冢在山之椒。
欽形貌魁岸身裁七尺骨法奇異。
今塔中塑師之貌憑幾猶生焉。
杭之錢氏為國。
當(dāng)天復(fù)壬戌中叛徒許思作亂。
兵士雜宣城之卒發(fā)此塔。
謂其中有寶貨。
見二甕上下合藏肉形全在而發(fā)長覆面。
兵士合甕而去。
刺史王顏?zhàn)龅隆?div id="arrxmod" class='inline' id='people_17971_4_111_comment'>
比部郎中崔元翰湖州刺史崔玄亮故相李吉甫丘丹。
各有碑碣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77 【介紹】: 唐鳳翔岐山人。
元載子。
釋褐校書郎。
代宗大歷中,官至秘書丞。
時載在相位多年,權(quán)傾四海,伯和兄弟得肆其志,唯以聚斂財(cái)貨、征求音樂為事。
名姝、異樂,禁中所無。
后貶揚(yáng)州兵曹參軍。
節(jié)度使陳少游外與之交,陰伺其過以上聞。
十二年,載得罪,伯和于揚(yáng)州賜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0—779 【介紹】: 唐渤海蓨人,字公穎。
蘇味道外孫。
早游江湖間,以朋酒自娛。
肅宗時,張鎬薦為上饒令,有能名。
劉晏以狀聞,遷晉陵令。
入佐陳少游宣歙幕府。
隨府遷越州。
代宗永泰末,平三衢之亂,時人稱之。
尋拜比部郎中,兼越州長史。
尋退歸無錫私第,淡然自居,梁肅曾從之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宣州人。
少師事蕭穎士,善文章。
玄宗天寶進(jìn)士。
淮南陳少游表為掌書記。
累遷刑部侍郎。
德宗貞元四年詔群臣宴曲江作詩,德宗品評優(yōu)劣,以太真、李紓等為上。
遷禮部,掌貢士,多取大臣貴近子弟,坐貶信州刺史。
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25—792 字仲適,潤州上元(今江蘇南京)人。玄宗天寶中師事蕭穎士,十三載(754)登進(jìn)士第。安史之亂中避亂歸鄉(xiāng)。代宗大歷中歷官常熟令,浙東、淮南節(jié)度從事。十四年(779)征拜起居郎,累遷工部侍郎。德宗貞元三年(787)任禮部侍郎,四年、五年兩掌貢舉。五年三月貶信州刺史,八年三月卒。生平見裴度《劉府君神道碑銘》,新、舊《唐書》本傳。太真有詩名。貞元四年,德宗與百官唱和,太真詩評為上等?!?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五
太真。
宣州人。
天寶末舉進(jìn)士。
大歷中為淮南節(jié)度陳少游掌書記。
徵拜起居郎。
累歷臺閣。
自中書舍人轉(zhuǎn)工刑禮三部侍郎。
貞元五年掌貢士。
多取大臣貴近子弟。
坐貶信州刺史。
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9—803 【介紹】: 唐絳州聞喜人,字胤叔。
裴寬弟子。
擢明經(jīng)第。
初在李抱玉鳳翔幕府,更從宣歙觀察使陳少游,抱玉怒,劾貶桐廬尉。
李棲筠為浙西觀察使,引胄為支使。
代宗召棲筠為御史大夫,除胄殿中侍御史。
為元載所惡。
會棲筠卒,胄護(hù)喪歸洛陽,人為危之,胄屹然不沮惴。
載敗,始拜刑部員外郎,累遷荊南節(jié)度使。
每中使至,待之有節(jié),餉直不數(shù)金,以是人稱之。
卒謚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42—800 【介紹】: 唐幽州范陽人,字載初。
少好讀書。
德宗建中末,陳少游薦于朝廷,為江西行營糧料使,以正直聞。
貞元六年,入拜侍御史。
淮西吳少誠擅決司、洧水溉田,使者止之,不奉詔。
命群臨詰,少誠感悅聽命。
以奉使稱旨,遷檢校秘書監(jiān)。
貞元十六年,拜為義成軍節(jié)度。
尋遇疾卒,贈工部尚書。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42—800 字載初,范陽(今河北涿州)人。代宗大歷八年(773)為淮南節(jié)度從事。德宗建中四年(783)任監(jiān)察御史兼江西行營糧料使。興元元年(784)后歷佐江西、荊南、襄陽幕。貞元六年(790)入拜侍御史,累轉(zhuǎn)左司、職方、兵部三員外郎,遷兵部郎中。十三年出為義成軍行軍司馬,十六年拜義成節(jié)度使,九月卒。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06 【介紹】: 唐吳郡人,字伯沖。
初名淳。
精通《春秋》。
師事趙匡,匡師啖助,乃盡得二家學(xué)。
陳少游薦之朝,授左拾遺,累遷國子博士,出歷信、臺二州刺史。
素與韋執(zhí)誼善,順宗時征為給事中、太子侍讀。
卒,門人私謚文通先生。
有《集注春秋》、《春秋辨疑》、《君臣圖翼》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05 字伯沖,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原名淳,避憲宗諱改。代宗時為淮南從事。后入朝,累官至左司郎中。坐事貶國子博士。德宗貞元末,歷任信州、臺州刺史。順宗永貞元年(805),召為給事中、太子侍讀,旋病卒。門人私謚文通先生。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柳河?xùn)|集》卷九存其墓表。陸質(zhì)長于經(jīng)學(xué),尤精于《春秋》,為學(xué)務(wù)究大義,與前儒頗立異同,開宋儒懷疑經(jīng)傳之先聲。著作今存《春秋集傳纂例》10卷、《春秋微旨》3卷、《春秋集傳辨疑》10卷?!短炫_霞標(biāo)》第四篇第一卷存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全唐文·卷六百十八
淳本名質(zhì)。因避諱改名。累官左司郎中。順宗時徵為太子侍讀。貞元二十一年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6—797 【介紹】: 唐河南人。
房琯子。
為人狂縱不法,初為淮南節(jié)度陳少游、浙西節(jié)度韓滉從事。
累拜杭州刺史。
縱妻杖殺私埋二侍兒,事發(fā)貶連州司馬。
終容州刺史。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6—797 河南(今河南洛陽)人。房琯之子。代宗大歷十年(775)為淮南節(jié)度從事,德宗貞元元年(785)為浙西觀察從事。約于四年任杭州刺史,與韋應(yīng)物、顧況等詩酒唱酬。五年以妻杖殺侍兒事貶連州司馬。移辰州刺史,十年遷容管經(jīng)略使,十三年卒。生平事跡附見新、舊《唐書·房琯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陳正儀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趙郡人。
陳少游子。
貞元中,求襲父封,為御史中丞竇參所沮。
十三年,官大理評事。
文宗大和五年,自前安州刺史為黔中觀察使。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