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智升

相關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僧法沖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隴西成紀人,俗姓李,字孝敦。初與房玄齡友善,官鷹揚郎將。母喪,讀《涅槃經》,頓生道心,遂出家。一生游道為務,棲泊無定。玄齡為宰相,以書召之,不從。卒年七十九。有《楞伽私記》。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六 護教科(二)
字孝敦。姓李氏。隴西成紀人。祖考歷仕魏齊。而沖則兗產也。幼俊穎。傲岸時俗。弱冠已與仆射房玄齡相善。玄齡嘗謂之曰。丈夫于少壯時。位不登五品者。便宜棄去祿位。以優(yōu)逸自處。沖年二十四歲。任鷹揚郎捋。遭母憂。讀涅槃經。至居處迫迮之文。遂發(fā)心出家。聽講涅槃三十馀過。復聽安州皓法師講大品三論棱伽。于是入武都山。以平日所得于文字語言者。而躬行之。年三十。游冀州。貞觀初。詔私度者處死。時僧避難嶧陽山中。資給窘乏。沖誓不顧身。即剃落。走州縣。告急守宰曰。但施糧餉。終獲福祐。諸守宰嘉其烈亮。而周濟之。乃兩分其僧。各置米十斛許。其一四十馀人而食之。經年米嘗不減。其一五六十人食。僅兩日。米已告竭。沖曰。無足怪者。蓋所學有大小。所脩有勤墮。則所感宜不同如此。久之避難而至者。日以增益。復值雨潦。莫之歸宿。山有大巖?;⒗撬鶙幸?。沖竟造。而告語使去。果去不旋踵。當是時。沖雖身營眾務。仍依哲匠。探討華嚴。如常時。及難釋。再往安州皓法師。已入滅矣。 道士蔡于晃。方以閑習內外典籍自負。而吾徒之往來者。過相輔贊。一日道俗盛集。俾于晃升座。開佛經。沖以其外道。而力沮之。識者謂沖識。末世護法菩薩。俄以棱伽奧義久廢。所在求訪。無恤夷險。始慧可禪師。以達磨之傳。南天竺一乘宗旨。盛習此經。故其后裔。如皓法師者。尤加勖勵。沖即依稟。屢蒙擊節(jié)。自爾闡演三十馀過。后學賴以啟悟者。殆莫殫紀今敘師承。使將來有所考據云。達磨禪師出慧可慧。育二師。育師受道。不務言說。可師出粲師。慧師。盛師。那老師。端師。長藏師。真法師。玉法師(已上并講演。無著述)。又出善老師(鈔四卷)。豐師(疏五卷)。明師(疏五卷)。胡明師(疏五卷)。遠承可師者。有大聰師(疏五卷)。道蔭師(鈔四卷)。沖法師(疏五卷)。岸法師(疏五卷)。寵法師(疏八卷)。大明師(疏十卷)。不承可師。自依攝論者。遷師(疏四卷)。尚德律師(出入棱伽疏十卷)。曠法師。弘智師(召住京師西明。身亡法絕)。明禪師后。伽法師。寶瑜師。寶迎師。道塋師(并傳鐙揚化)。沖公。專以棱伽命家。前后敷弘。殆二百過。當其說時。曾未涉文。而通變適緣。寄勢陶誘。莫不曲當。異師學者苦請出義。乃告曰。義者見之言說。則已粗矣。況在紙上者乎。是謂粗中之粗。事難一向。作疏五卷。題為私記。以示不敢公于天下也。 然沖周行東川。不任官貫。頻有度次。高讓不受。年將知命。有詔兗州度人。抑令入度。隸州部法集寺。雖名與公貫。而獨以玩弄泉石。撫接遺逸為心。房公位居臺輔。作書招之。沖題書背曰。我于三界無所須。卿至三槐位亦極。公屢招不赴。惟以弘法自任。席筵甫展。冠蓋鼎來。中書杜正倫。親廁下陳。共評玄義。弘福潤法師。初未相識。曰何處老大德。答曰。兗州老小僧也。問何為遠至。答聞此間知一乘者少。故欲以一乘教網。漉信地魚龍耳。潤曰。斯則大心開士也。偶行至大興善寺。萬年令鄭欽泰。于寺打人。沖止之曰。公勿于此打人。欽泰曰。打人罪。我自當。沖曰。罪不自當使誰當耶。然國家立寺。本欲安寧社稷。唯善行之。公今于寺打人。豈名為國祈福哉。欽泰禮謝。 又三藏玄奘。不許人講舊所翻經。沖曰。君依舊經出家。若不許弘舊經者。君可還俗。更依新翻經出家。方許君此意。奘聞遂止。噫何可及哉。仆射于志寧謂。沖寔法界頭陀僧。未易以名實拘也。其言得之。 顯慶間。還兗。至今麟德。年七十九。后不知所終。
續(xù)高僧傳·卷第三十五 感通篇中
釋法沖。
字孝敦。
姓李氏。
隴西成紀人。
父祖歷仕魏齊故。
又生于兗部。
沖幼而秀異傲岸時俗。
弱冠與仆射房玄齡善。
相謂曰。
丈夫年不登五品者。
則共不仕。
為逸人矣。
沖年二十四。
果為鷹揚郎將。
遭母憂讀涅槃經。
見居家迫迮之文。
遂發(fā)出家心。
聽涅槃三十馀遍。
又至安州皓法師下。
聽大品三論楞伽經。
即入武都山修業(yè)。
年三十行至冀州。
貞觀初年。
下敕有私度者處以極刑。
沖誓亡身便即剃落。
時嶧陽山多有逃僧避難資給告窮。
便造詣州宰曰。
如有死事沖身當之。
但施道糧。
終獲福祐。
守宰等嘉其烈亮。
昌網周濟。
乃分僧兩處。
各置米倉可十斛許。
一所徒眾四十馀人純學大乘并修禪業(yè)。
經年食米如本不減。
一所有五六十人才經兩日。
食米便盡。
由不修禪兼作外學。
沖告曰。
不足怪也。
能行道者。
白毫之惠耳。
蓋利由道感。
還供道眾。
行殊道業(yè)理固屢空。
于時逃難轉多。
復弊霖雨。
無處投止。
山有大巖。
猛獸所居。
沖往詣巖穴。
告曰。
今窮客相投可見容不。
虎乃相攜而去。
遂咸依之。
仍聽華嚴等經及難解。
重至安州。
有道士蔡子晃者。
閑習內外款狎僧倫。
道俗盛集僧寺。
乃令晃開佛經。
沖曰。
汝形同外道。
邪述纏懷。
茍講佛經終歸名利。
我道俗無名要惟釋子身既在此畢不得行。
早可識機無悔于后。
晃聞默然逡巡而退。
爾時大眾嘆曰。
護法菩薩斯其人哉。
沖以楞伽奧典沈淪日久。
所在追訪無憚夷險。
會可師后裔盛習此經。
即依師學。
屢擊大節(jié)。
便舍徒眾任沖轉教。
即相續(xù)講三十馀遍。
又遇可師親傳授者。
依南天竺一乘宗講之。
又得百遍。
其經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羅三藏翻。
慧觀法師筆受。
故其文理克諧行質相貫。
專唯念惠不在話言。
于后達磨禪師傳之南北。
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
后行中原。
惠可禪師創(chuàng)得綱紐。
魏境文學多不齒之。
領宗得意者時能啟悟。
今以人代轉遠紕繆后學。
可公別傳略以詳之。
今敘師承以為承嗣。
所學歷然有據。
達磨禪師后。
有惠可惠育二人。
育師受道心行口未曾說。
可禪師后。
粲禪師。
惠禪師。
盛禪師。
那老師。
端禪師。
長藏師。
真法師玉法師(已上并口說玄理不出文記)可師后。
善師(出抄四卷)豐禪師(出疏五卷)明禪師(出疏五卷)胡明師(出疏五卷)遠承可師后大聰師(出疏五卷)道蔭師(抄四卷)沖法師(疏五卷)岸法師(疏五卷)寵法師(疏八卷)大明師(疏十卷)不承可師自依攝論者。
遷禪師(出疏四卷)尚德律師(出入楞伽疏十卷)那老師后。
實禪師。
惠禪師。
曠法師。
弘智師(名住京師西明身亡法絕)明禪師后。
伽法師。
寶瑜師。
寶迎師。
道瑩師(并次第傳燈于今揚化)沖公自從經術。
專以楞伽命家。
前后敷弘將二百遍。
須便為引。
曾未涉文。
而通變適緣。
寄勢陶誘。
得意如一。
隨言便異。
師學者苦請出義。
乃告曰。
義者。
道理也。
言說已粗。
況舒在紙粗中之粗矣。
事不獲已作疏五卷。
題為私記。
今盛行之。
初沖周行東川。
不任官貫。
頻有度次。
高讓不受。
年將知命有敕度人。
兗州度抑令入度。
隸州部法集寺雖名預公貫而棲泉石撫接遺逸為心房公位居臺輔。
作書召入。
沖得題背曰。
我于三界無所須。
卿至三槐位亦極。
公又重延。
不守恒度。
翻翔都邑。
即弘大法晟動英髦。
冠蓋云蒸嘆未曾有。
中書杜正倫。
親位法席。
詳評玄義。
弘福潤法師初未相識。
曰何處老大德。
答兗州老小僧耳。
又問何為遠至。
答曰。
聞此少一乘。
欲宣一乘教網漉信地魚龍故至。
潤曰。
斯實大心開士也。
因行至大興善寺。
萬年令鄭欽泰。
于寺打人。
沖止之曰。
公勿于寺打人。
泰曰。
打人罪我自當。
沖曰。
道不自當可遣他受。
然國家立寺。
本欲安寧社稷。
唯善行之。
公今于寺打人。
豈名為國祈福。
泰即禮謝。
又三藏玄奘不許講舊所翻經。
沖曰。
君依舊經出家。
若不許弘舊經者。
君可還俗。
更依新翻經出家。
方許君此意。
奘聞遂止。
斯亦命代弘經護法強禦之士。
不可及也。
然沖一生游道為務。
曾無棲泊。
仆射于志寧曰。
此法師乃法界頭陀僧也。
不可名實拘之。
顯慶年言旋東夏。
至今麟德年七十九矣。
神僧傳·卷第六
釋法沖。字孝敦。姓李氏。隴西成紀人也。幼而秀異傲岸時俗。年二十四遂發(fā)心出家。聽涅槃三十馀遍。又至安州皓法師下聽大品三論楞伽經。即入武都山修業(yè)。年三十行至冀州。貞觀初年下敕有私度者處以極刑。沖誓亡身便即剃落。時嶧陽山多有逃僧避難。資給告窮。便造詣州宰曰。如有死事沖身當之。但施道糧終獲福祐。守宰等嘉其烈亮膏網周濟。乃分僧兩處各置米倉??墒S。一所徒眾四十馀人。純學大乘并修禪業(yè)。經年食米如本不減。一所五十六人才經兩日。食米便盡。由不修禪兼修外學。沖曰。不足怪也。能行道者白毫之惠耳。時逃難轉多無處投止。山有虎穴。沖詣告曰。今窮客相投可見容否?;⒛讼鄶y而去。及難解沖乃隨處弘法。沖雖廣宣經術專以楞伽命家。中書杜正倫每咨稟之。時三歲玄奘不許講舊翻經。沖曰。君依舊經出家。若不許弘舊經者。君請還俗。更依新翻經。方許君此意。奘聞遂止。師亦命代弘經護法。強禦之士不可及也。仆射于志寧曰。此法師乃法界頭陀僧也。不可名實拘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梓潼人。居簡州聚福寺。太宗貞觀中,玄奘西回,翻譯于長安廣福寺,召證義大德諳練大小乘經論為時所尊尚者,得十一人,邁預其精選,即居慈恩寺。所撰《譯經圖記》,銓序古今經目、譯人名位、單譯、重翻、疑偽等科,皆具條理,編于《大藏經》。
全唐文·卷九百五
靖邁。梓潼人。出家簡州福聚寺。貞觀中入京師。住廣福寺。
宋高僧傳·卷第四 義解篇第二之一
釋靖邁。
梓潼人也。
少孺矜持長高志操。
特于經論研覈造微。
氣性沈厚不妄交結。
游必擇方抵于京輔。
貞觀中屬玄奘西回。
敕奉為太穆太后。
于京造廣福寺。
就彼翻譯。
所須吏力悉與玄齡商量務令優(yōu)給。
遂召證義大德諳練大小乘經論為時所尊尚者。
得一十一人邁預其精選。
即居慈恩寺也。
同普光寺棲玄廣福寺明??會昌寺辯機終南山豐德寺道宣。
同執(zhí)筆綴文。
翻譯本事經七卷。
邁后與神昉筆受于玉華宮及慈恩寺翻經院。
皆推適變故得經心矣。
后著譯經圖紀四卷。
銓序古今經目譯人名位單譯重翻疑偽等科。
一皆條理見編于藏。
開元中智升。
又續(xù)其題目焉。
僧慧智 朝代:武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梵人,兼通梵華語。時地婆訶羅、提云若那、寶思惟等所有翻譯,皆召慧智為證。于洛陽佛授記寺自譯《觀世音頌》一卷。后不知所終。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譯經科
父印土婆羅門也。東游生智。少慕出俗。從長年婆羅門僧為弟子。善天竺書語。三藏地婆訶羅。提云若那。寶思惟等。有所翻譯。皆召證文。兼度語。長壽二年。智于東都佛授記寺。出觀世音頌一卷。
宋高僧傳·卷第二 譯經篇第一之二
釋慧智。
其父印度人。
婆羅門種。
因使游此方。
而生于智。
少而精勤有出俗之志。
天皇時從長年婆羅門僧。
奉敕度為弟子。
本既梵人善閑天竺書語。
生于唐國復練此土言音。
三藏地婆訶羅提云若那寶思惟等。
所有翻譯皆召智為證。
兼令度語。
后至長壽二年癸巳。
智于東都佛授記寺自譯觀世音頌一卷。
不詳所終。
有沙門明佺者。
不知何許人。
出家隸業(yè)悉在佛授記寺。
尤善毗尼兼閑經論。
天冊萬歲元年。
敕令刊定經目。
佺所專纂錄。
編次持疑。
更與翻經大德二十馀人。
同共參正。
號曰大周經錄焉。
智升云。
雖云刊定繁穢尤多。
徒見流行。
寔難憑準。
蓋此錄支經別品雜沓不倫。
致為升公之所黜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京兆藍田人,俗姓張。十歲依景云,尋究經論,訪問師承,旁及儒墨,兼擅詩歌。代宗大歷十三年,以《四分律》有法礪舊疏及懷素新疏,每致異議,奉詔至安國寺,與名僧大德十四人簽定之。德宗建中初奏進。累官內供奉、鴻臚少卿。有《貞元新定釋教目錄》等。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張氏。京兆藍田人。十歲依西明寺景云律師。受近圓。乃究維摩法華因明唯識涅槃中觀華嚴新經。頻敷座席。屢主壇場。開元中。詔參譯務。大歷十三年。詔兩街臨壇大德一十四人。至安國寺。定奪新舊兩疏是非。照材學優(yōu)贍。其所編稡制作。多不具述。于教門頗有功緒。在代肅二朝。尤用事。職至應奉。賜紫充臨壇兩街。十望大德。內供奉撿校。鴻臚少卿。食封一百戶。終于別院。壽八十二。臘五十八。
宋高僧傳·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釋圓照。
姓張氏。
京兆藍田人也。
年方十歲篤愿依西明寺景云律師。
云亦一方匠手四部歸心。
照當應法乃受近圓。
謹愿執(zhí)持如懷寶器尋究經論訪問師承。
維摩法華因明唯識涅槃中觀華嚴新經。
或深入堂皇或略從染指。
仍旁求于儒墨。
兼擅美于風騷。
律藏珠珍專探日用。
后則霜壇秉法雁序度人。
洎乎開元年中。
敕選名德僧參其譯務。
照始預焉至代宗大歷十三年。
承詔兩街臨壇大德一十四人。
齊至安國寺定奪新舊兩疏是非。
蓋以二宗俱盛。
兩壯必爭被擒翻利于漁人。
互擊定傷于師足。
既頻言競。
多達帝聰。
有敕令將二本律疏定行一家者。
時照等序奏云。
按四分律部主。
梵云曇無德。
秦言法藏。
自姚秦弘始五年壬寅歲。
罽賓三藏佛陀耶舍。
秦言覺明。
諷出梵文。
沙門竺佛念聽而筆受。
成四十五卷。
至十一年歲次戊申。
支法領又從西國將梵本來。
于長安中寺重讎校。
殆十四年辛亥譯畢。
沙門慧辯等筆受。
成六十二卷。
后有魏朝道覆律師。
于法聰講下纂成疏六卷。
北齊慧光律師造疏二本。
次道云律師修疏九卷。
次道暉撰疏七卷。
隋朝法愿裁疏十卷。
自唐平一天下也。
四方昌阜三寶增明。
有智首律師述疏二十一卷。
次慧滿律師造疏二十卷。
事各一時流通絕矣。
當武德元年戊寅歲。
有相州日光寺法礪律師制疏。
至九年丙戌歲成十卷。
宗依成實論。
今稱舊疏是也。
洎高宗天皇大帝咸亨元年歲在庚午。
有西太原寺懷素律師。
撰開四分律宗記十卷。
宗依根本一切有部大毗婆沙俱舍等論。
稱新章疏是也。
至我皇帝受佛付囑欽尚釋門。
信重大乘遵承密教。
見兩疏傳授各擅顓門學者如林。
執(zhí)見殊異數興諍論。
圣慈憫念務息其源。
使水乳無乖一味和合。
時遣內給事李憲誠。
宣敕勾當京城諸寺觀功德使鎮(zhèn)軍大將軍劉崇訓。
宣敕云。
四分律舊疏新疏。
宜令臨壇大德如凈等于安國寺律院僉定一本流行。
兩街臨壇大德一十四人俱集安國寺。
遣中官趙鳳詮敕尚食局索一千二百六十人齋食并果實解齋粥一事。
已上應副。
即于安國寺供僧慧徹如凈等十四人。
并一供送充九十日齋食。
用茶二十五丳藤紙筆墨。
充大德如凈等僉定律疏用。
兼問諸大德各得好在否。
又敕安國寺三綱。
僉定律疏院一切僧俗輒不得入。
違者錄名奏來云。
其時天長寺曇邃。
凈住寺崇睿。
西明寺道邃興泚。
本寺寶意神朗智釗超儕。
崇福寺超證。
薦福寺如凈。
青龍寺惟干。
章信寺希照。
保壽寺慧徹圓照。
共奉表謝。
答詔云。
師等道著依經功超自覺。
承雪宮之旨奧。
為火宅之涼飔。
四分律儀三乘扃鍵。
須歸總會永息多門。
一國三公誰執(zhí)其咎。
初機眩曜迷復孔多。
爰命有司婢供資費。
所煩筆削佇見裁成。
所謝知悉。
其日品官楊崇一。
宣敕薦福溫國兩寺三綱與凈土院檢校僧等。
嚴飾道場命僧行道。
用五十四人。
起今月一日轉經禮佛六時行道至來年二月一日散。
其設齋食料一事已上。
令所司祇供。
宜各精誠。
問師等好在。
及解道場。
中官李憲誠宣敕語溫國寺轉念道場四分律臨壇大德等。
釋門三學以心印相傳。
無上菩提以戒法為根本。
道場畢日即宜赴大安國寺楷定律疏十道流行。
至二月八日敕檢校道場大德曇邃飛錫等。
道場定取十日散。
設齋外各賜絹帛。
其十四人律師并令赴安國寺修疏。
程才品用各得其宜。
眾推如凈慧徹同筆削潤色。
圓照筆受。
正字寶意纂文僉定。
超儕筆受。
其崇睿已下九人證義。
共議篇題云。
敕僉定四分律疏卷第一。
京城臨壇大德。
某等奉詔定。
以此為題也。
照為首唱諸公和之。
其間厥義非長若農夫之去草。
其義合理猶??椭芍?。
可謂名解毗尼不看他面。
俄屬德宗即位。
改元建中。
其年五月疏草畢。
六月望敕圓照。
依國子學大歷新定字樣抄寫進本。
至十二月十二日。
送祠部進新僉定疏十卷。
仍乞新舊兩疏許以并行從學者所好。
敕宜依。
照務其搜集專彼研尋。
著大唐安國寺利涉法師傳十卷。
集景云先天開元天寶誥制三卷。
肅宗代宗制旨碑表集共二卷。
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
隋傳法高僧信行禪師碑表集三卷。
兩寺上座乘如集三卷。
僉定律疏一行制表集三卷。
般若三藏續(xù)古今翻譯圖紀三卷。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音義二卷。
三教法王存沒年代本記三卷。
上卷明佛。
中道。
下儒也。
翻經大德翰林待詔光宅寺利言集二卷。
再修釋迦佛法王。
本記一卷。
佛現八相身利益人天成正覺記一卷。
判方等道場欲受近圓沙彌懺悔滅罪辯瑞相記一卷。
五部律翻譯年代傳授人記一卷。
莊嚴寺佛牙寶塔記三卷。
無憂王寺佛骨塔記三卷傳法三學大德碑記集十五卷。
建中興元貞元制旨釋門表奏記二卷。
御題章信寺詩太子百寮奉和集三卷。
貞元續(xù)開元釋教錄三卷。
照自序云。
伏以開元十八年歲在庚午沙門智升修撰釋教錄。
洎乎甲戌經六十五年中間三藏翻經藏內并無收管。
恐年代??遠人。
疑偽經又先圣大歷七年許編入。
制文猶在。
時帝敕宜依。
至今江表多集此集中經而施用焉。
照于律道頗有功多。
肅代二朝尤為杰立。
累朝應奉賜紫充臨壇兩街十望大德內供奉檢校鴻臚少卿。
食封一百戶。
后終于別院。
春秋八十二。
法臘五十八云。
系曰。
刊正二宗會歸一見。
庶幾知有定分不橫馳求。
何以諸師卻請雙行。
不其感歟。
通曰。
是此舉也。
則元載所請。
帝乃曰俞。
究其始因乃新章也。
挾力輪摧相部。
獨存于我專利于人。
亦猶紀昌俄遇飛衛(wèi)并其箭術成我材官御大輅而廢其椎輪得火生而焚其木母。
竊量諸德微憤不平。
故奏雙行。
同不僉定則何異乎眼頭生目。
匪成三點之伊。
必須聲后知音方驗一夔之足。
因排法礪三本生焉。
舊有南山四家出矣。
又如東漢季也。
滅一跋扈生四強臣。
初止政出一門。
末云賂歸四貴。
若然者駢拇懸瘤雖多無用。
然則吾善用多矣。
大集經云。
如是諸見不妨諸佛法界及大涅槃。
依之修行皆得解脫。
此通方之大解也哉。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張。京兆藍田人。年十歲。依西明寺。景云律師。尋究經論。訪問師承。維摩法華。因明唯識。涅槃中觀。華嚴新經。代宗大歷十三年。承詔至齊安國寺定奪。新舊兩疏是非。敕令將二本律疏。定行一家。時照等序奏云。按四分律部。自姚秦弘始。五年壬寅歲。罽賓三藏佛陀耶舍。諷出梵文。沙門竺佛筆受。成四十五卷。至十一年戊申。支法領又從西國將梵本來。于長安中寺。重讎校。殆十四年辛亥。譯畢。沙門慧辯等。筆受成六十二卷。武德元年戊寅。有相州日光寺法礪律師制疏。至九年丙戌。成十卷。宗依成寔論。今稱舊疏。是也。洎高宗咸亨元年庚午。有西太原寺懷素律師。撰開四分律宗記十卷。宗依根本。一切有部。大毗婆沙。俱舍等論。稱新章疏。是也。兩疏傳授。各壇顓門。學者如林。執(zhí)見殊異。數興諍論。圣慈憫念。務息其源。使水乳無乖。時遣內給事李憲誠。鎮(zhèn)軍大將軍劉崇訓。宣敕云。四分律舊疏新疏。宜令臨壇大德如凈等。于安國寺律院。僉定一本流行。遣中官趙鳳。敕尚食局。索一千二百六十人齋。又敕安國寺三綱僉定律疏。一切俗僧。輒不得入。其時天長寺曇??。凈住寺崇睿。西明寺道??興此。本寺寶意。神朗。彼釗。超儕。崇福寺超證。薦福寺如凈。青龍寺惟干。章信寺希照。保壽寺慧徹。圓照。共奉表謝。俄屬德宗即位。改元建中。敕照。依大歷新定字樣。杪寫進本。至十二月。送祠部新進僉定疏十卷。仍乞新舊兩疏并行。敕依照搜集。專彼研尋。著大唐安國寺利涉法師傳十卷。集景云先天開元天寶。誥制三卷。肅宗代宗制旨碑表集共二卷。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隋傳法高僧。信行禪師碑表集三卷。兩寺上座乘如集三卷。僉定律疏。一行制表集三卷。般若三藏續(xù)古今翻譯圖記三卷。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音義二卷。三教法王本記三卷。利言集二卷。釋迦佛法王本記一卷。佛現八相成正覺記一卷。懺悔罪辯瑞相記一卷。五部律翻譯傳授記一卷。莊嚴寺佛牙寶塔記三卷。無憂王寺佛骨塔記三卷。傳法三學碑記集十五卷。建中興元貞元制旨釋門表奏記二卷。御題章信寺詩。太子百寮奉和集三卷。續(xù)開元釋教錄三卷。照自序。照于律道頗有功多。肅代二朝。尤為杰立。
僧行修 朝代:吳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吳越僧。泉州人,俗姓陳,號法真。兩耳垂肩。吳越錢镠寶大元年至杭州法相院,依石為室,禪定其中。乾祐初,跏趺而化。賜號宗慧大師。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八 傳宗科
出泉州陳氏。少依北巖院。課習經律。年十三乃落發(fā)。往受具于長樂府戒壇。年十八。即造雪峰。從存禪師??奂ば姆?。隨眾請益。未有趨向。方將辭存游兩浙。存指其耳曰。輪郭幸長。垂珰猶短。吾為汝伸之。異日庶幾使人睹相發(fā)心。于是為舉手拽之者三即過肩。后唐天成二年。抵錢唐傾城瞻禮檀。施填委。因卜西關高峰下??际乙跃印6沓纱笤?。然脩不事舉唱。但終日危坐如木偶?;騿栕陂T事。但一笑而已。出則士女嘩逐。戲牽耳于頤下。交結之。時號長耳相和尚。乾祐三年十一月示疾。明年三月中夜坐終。檀越門人以髹枲為永久計。久之復見夢于刺史陳榮曰。吾床坐未完。且而視之。則床坐果不髹枲。趣命工。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行修。
號法真。
泉南陳氏。
家本豪右。
尚儒學。
師獨存心清凈。
不樂處俗。
十三出家。
遍參諸方。
得法于雪峰禪師存公。
師生有異相。
耳垂至肩。
上過于頂。
下可結頤。
時號長耳和尚
后唐天成二年。
自天臺國清寒巖游錢塘。
吳越國王待以賓禮。
居南山法相院。
平昔常募人作福。
或問和尚募人作福。
未審有何形段。
師曰。
能遮百丑。
乾祐四年仲冬二日。
錢氏以誕辰飯僧。
問永明。
此會有圣僧否。
永明曰。
耳和尚乃定光如來化身也。
既而永明預戒侍者曰。
長耳或來。
但云我寢矣。
師詣永明。
侍者依戒告之。
師取永明革履覆之而返。
翌日坐逝。
門人漆其全身。
至今存焉。
崇寧二年賜謚崇慧大師。
贊曰。
佛為群生  悲愿叵量  應身衍?! 槭澜蛄?現大人相  雙耳懸珰  永明有語  是佛定光
宋高僧傳·卷第三十 雜科聲德篇第十之二
釋行脩。
俗姓陳。
泉州人也。
少投北巖院出家。
小心受課誦念克勤。
十三削發(fā)。
往長樂府戒壇受上品律儀。
年始十八參雪峰山存禪師。
隨眾請問。
未知詮旨。
辭存師言入浙去。
存曰。
與汝理定容儀。
令彼二人睹相發(fā)心。
遂指其耳曰。
輪郭幸長垂珰猶短。
吾為汝伸之。
雙手平曳登即及肩。
如是者三。
自此長垂見者舉目。
后唐天成二年丁亥歲入浙中。
傾城瞻望檀施紛紛。
遂構室于西關高峰。
為其宴息。
后郁成大院。
脩別無舉唱默默而坐。
人問唯笑而止。
士女牽其耳交結于頤下。
杭人號長耳和尚。
以乾祐三年庚戌歲十一月示疾。
動用如平時。
以三月中夜坐終。
檀越弟子以漆布。
今亦存焉后寄夢睦州刺史陳榮曰。
吾坐下未完。
檢之元不漆布。
重加工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19—987 【介紹】: 名或作義寂。宋僧。溫州永嘉人,字常照,俗姓胡。幼年出家,初入開元伽藍,后往天臺山研尋止觀。時天臺宗智者大師教跡,經安史之亂、會昌法難,焚毀殆盡。寂囑人從日本國購取教典。由是博聞多識,遂于佛隴道場、國清寺相繼講經。許王錢氏在浙時累請開演,賜號凈光大師并紫方袍。后興螺溪道場,四方僧侶云集學法。天臺智者一脈,六代傳法湛然之后,二百余歲,賴其中興,后人尊為天臺宗十五祖。有《止觀義例》、《法華十妙不二門科節(jié)》等。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八 傳宗科
字常照。姓胡氏。溫之永嘉人。方在娠。母頓厭葷血。及娩。蒙紫胞。墮蓐不呱泣。成童竟辭俗。為開元寺息慈師授法華經期月能暗誦。耆宿嘆美之。既登具戒。復往讀南山律于會稽。乃造天臺。研究止觀。先是智者遺文。遠則安史兵殘。近則會昌焚毀。零編斷簡。教跡幾熄。寂嘗于金華古藏中。得凈名疏因復有意于鳩集。以全其舊。時通玄韶公以禪學為兩浙忠懿王錢氏俶師。一日偶閱永嘉真覺集。有曰。同居四住。此處為齊。忠懿問。此何等語。韶答以為教家語。吾禪者不知也。且使召寂問其義。寂至。因得以前意。請于忠懿而為遣使。弊于海國。以致其書焉。天臺一宗至于今賴之。 太平興國五年。詔天下僧尼。試經業(yè)。寂引弟子。自螺溪趨州治試。且先安置于州治之寺樓上。樓迫大山。夜夢剎柱陷入地。獨心惡之。且雨甚亟。遷處西偏。而山頹樓壓矣。海門靈石。昔智者冬居道場也。地屬黃巖。眾請寂乘舟泛海。講金光明流水長者品。放生。以為常法。寺像為一新。上聞詔遣高品衛(wèi)紹欽。入山重建壽昌寺。為所在官僚授菩薩戒。雍熙初。又授戒于永安縣之光明寺。會尊像隳弛。偶于腹中。獲唐咸通六年。沙門希皎。所發(fā)愿辭。觀者知于寂有宿契。四年赴臨??N云永嘉東陽諸邑請。九月至自縉云。十月寢疾千寺之方丈。十一月四日。垂誡囑后事。奄爾而化。壽六十九。臘五十。初寂嘗寓四明之育王寺。夢登國清上方。有寶莊嚴幢座在焉。題曰。文殊臺。前限拒馬不可入。俄而觀音菩薩。手卻拒馬。從中出接。頓覺己與菩薩身合。自是勝氣日增。而進于才辯矣。講法華光明凈名梵網等經。止觀金錍等論。法界還源等觀。玄義禪源詮永嘉集等。各數遍。所著止觀義例法華十妙不二門科節(jié)等。各數卷。
宋高僧傳·卷第七 義解篇第二之四
釋義寂。
字常照。
姓胡氏。
溫州永嘉人也。
母妊娠公白不喜葷血。
生乃首蒙紫帽而誕焉。
幼啟二親堅求去俗。
旋入開元伽藍。
師授法華經期月而徹。
寺之耆老稱嘆希有。
受具已往會稽學南山鈔。
既通律義。
乃造天臺山研尋止觀。
其所易解猶河南一遍照也。
先是智者教跡遠則安史兵殘。
近則會昌焚毀。
零編斷簡本折枝摧。
傳者何憑。
端正甚學。
寂思鳩集也。
適金華古藏中得凈名疏而已。
后款告韶禪師。
囑人泛舟于日本國購獲僅足。
由是博聞多識。
微寂此宗學者幾握半珠為家寶歟。
遂于佛隴道場國清寺相繼講訓。
今許王錢氏在兩浙日。
累請開演。
私署凈光大師并紫方袍。
辭讓不卻受而不稱。
及興螺溪道場。
四方學侶霧擁云屯。
太平興國五年朝廷條貫緇伍經業(yè)。
寂從山入州治寺。
寺東樓安置。
樓近大山。
夜夢剎柱陷沒于地。
意頗惡之。
自徙于西偏僧房。
其夜春雨甚山崩樓圮。
人咸謂寂先見同修報得之眼焉。
因受黃巖邑人請。
乘舟泛江放生講流水長者品。
至海門靈石。
是智者冬居道場也。
勸人修寺塑像。
入緣者繁沓。
今上遣高品衛(wèi)紹欽入山重建壽昌寺也。
諸官同命受菩薩戒。
雍熙初永安縣請于光明寺受戒。
古殿像隳腹中獲發(fā)愿辭。
即唐咸通六年沙門希皎施戒。
勸七鄉(xiāng)人裝塑尊像。
愿舍報為男子。
童真出家常布褐傳法利樂眾生云。
觀者皆意寂之前身也。
四年臨??N云永康東陽諸邑請其施戒。
九月寂至自太末。
十月寢疾本院方丈。
十一月四日囑誡門人不許哭泣。
祭奠應緣俗禮者非吾弟子也。
即窆于方丈樹小塔焉。
享年六十九。
法臘五十矣。
四方傳法弟子見星而舍者數百人。
寂平素講法華經并玄義共二十許座。
光明凈名梵網等經。
止觀金[鏍-糸+拱]等論。
法界還源等觀禪源詮永嘉集各數遍。
所著止觀義例法華十妙不二門科節(jié)數卷。
自智者捐世。
六代傳法湛然師之后。
二百馀齡寂受遺寄。
最克負荷。
其如炎蒸講貫而無汗之沾洽。
曾不久聽而勝解佛乘。
每一談?chuàng)P則摐金玉應召羽商和。
彼九旬說妙相去幾何。
又嘗寓四明育王寺。
夢登國清寺。
上方有寶莊嚴幢座。
題曰文殊臺。
設枑梐闌隔。
求入無由。
俄睹觀音菩薩從堂徐出以手攘卻行馬低迂相接。
斯須覺已與觀音身泯合不分。
因而驚寤。
自是之來樂說無盡矣。
或曰。
入普門智乘利物悲。
上合佛覺證無上故。
下合眾生凡同體故。
開則群靈混成一法。
得是心者非觀音而誰歟。
是以講談也。
施戒也。
自甌越之鄉(xiāng)迨三天子障。
民多咈戾俗尚畋獵受寂之訓也咸食椹革音。
說法之功所謂善建。
由是堂室間可見者。
曰澄彧。
曰寶翔。
曰義通。
及乎臺之民庶曾受戒法迎真相。
來州治開元寺祭饗。
皆縞素哀泣。
天為之變慘。
其慈攝之所感。
知州鄭公元龜為詩悲悼焉。
論曰。
玄默垂文圣人俯察。
河雒之流有告。
圖書之法作程。
禹受斯符乃為經緯。
本六十馀字。
訓第表明號洪范。
以開章得彝倫而逌敘帝王之法粲然可觀。
祖述之家翕爾宗此。
我之佛道可弗然耶。
教自西傳若龜馬之文乍辯。
聲由此盛如夏商之美惟揚。
及其講訓相資簽箋互出。
因分異轍各競顓門。
施巧智之莫京。
致慧心之懸合。
宜乎。
得正信者必開正眼。
見正道者必事正修。
倒本前因則以決擇為主。
原夫能詮之教喻圖書也。
所詮之理喻訓第也。
經容緯入。
緯變經存。
令表顯之名言從體義之相雜。
唯識僉推于護法成即司南。
婆沙奄有于馀師說同衍字。
良以各迷己見皆未極成。
正不正之說恢張。
玄又玄之談崛起。
大抵無名相法作名相說。
非如色法影質易尋。
名色交加喜生迷競。
又以言存一意義止一途。
隨情取舍之時未為允當。
隨轉理門之處蓋涉無文。
加復教有弛張意關詳略。
討尋者非英明而莫悟。
承領者非行位而那知。
在人亡書以教為折中。
故論中以四種徵理。
理則難隱。
一觀待。
二作用。
三法爾。
四證成。
用斯道理義豈惑乎。
譬如甲氏背人而去。
有二三子相問曰。
彼去者誰耶。
一云乙也。
一云丙也。
此俱未是。
彼有識人云甲也。
回面視之是甲非乙。
由其不識遂有多名。
識者一呼應聲而至。
親得自體不涉異緣。
故曰精義無二也。
因義生解解必虛通。
除其執(zhí)情令生正解斷其迷執(zhí)。
執(zhí)情斷故所執(zhí)便遣。
既能生解則斷障。
二重斷染。
依他清凈。
依他圓成。
故得二勝果焉。
不然者認相似法墮惡取空。
曳曲木于稠林。
泛膠舟于苦海。
又不可勝道也。
瑜伽論中契經體有二。
一文二義。
文是所依。
義是能依。
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也。
夫以能化之教已翻。
所詮之理難悟。
茍非宿慧安喻經心。
宿慧當多世之熏方能生起。
經心乃大雄之意。
豈易尋求。
諺所謂老見事長。
佛已三祇之揚歷。
多言或中。
法從諸圣之同宣。
豈得以夏蟲共論其凌澌。
井魚互談其渤澥。
此誠不可也。
必須近佛菩薩。
善慧法師四無礙居游戲之中。
八辯音演自他之利。
秖如天親大士。
將世尊之一言。
中道圓宗成諸法之五位。
如龍帶涓滴而起為雨望苗稼而施。
又同命包作緯于春秋鑿度為資于大易。
此皆善其通變能其揣摩。
以利根而教鈍根。
以正見而誘邪見。
都稱為摩訶般特伽也。
西域蒲塞冶家子以為裘。
此方俊才鬻乳人而加水。
成裘則易。
以日見而留心。
免水則難以傳來而隔手。
昔以講人論法造疏尋宗。
用成實法數之名。
補大乘闕員之義。
其有解法名目隨人見知。
未融六釋之端。
何暇三隅之反。
至若黎邪是報非報化人有心無心。
和合怖數之徒。
聞熏滅不滅等。
百有馀科。
并三藏四含之盤根。
大小兩宗之鈐鍵。
先賢之所不決。
令哲之所共疑。
但謂闕如所知成障。
及乎奘師西復梵本東傳。
富瑜伽之寶林開唯識之淵府。
摩訶衍足殺三摩明。
名數均著作之家。
立破定是非之量。
深山大澤必生龍蛇。
有大乘基為其高足。
不緣宿習多見生知。
謂之義天。
則明星有爛。
謂之理窟。
則善閉無關。
堂堂合周髀之儀。
軋軋應昆崙之軸。
有經皆講。
無疏不成。
權奇百本之名。
控壓四人之圣。
復次光也寶也測乎沼乎。
章句之學頗長。
釋簽之理何富。
世茂珠林邁編圖紀璟附量度于鯨海。
尚綴文榮于玉華。
究三論極乎瑗康。
窮方等歸乎楷景。
觀公撰集華嚴命章。
解相入之連環(huán)。
且無難色。
通絕行之斷閣。
故立易功。
法藏從性海而游。
智升自名流而出。
偉歟。
一行所作通神。
實僧相之法王。
乃人形之菩薩。
忠氤琳甫賁秀詵真。
俱參譯判經。
盡開荒辟土。
于爍宗密。
美乎湛然。
悟達全才徹公令范。
可以副人之求備哉。
馀諸上士擅美殊方。
落落英翹互有長短。
矧以佛之說經。
申經者論。
經由論顯。
論待疏通。
疏總義章。
義從師述。
況以隔羅縠者見猶未盡。
大遍知者知方得全。
射侯之矢易疏。
診脈之求難中。
若非親證親說得自體之分明。
載驅戴馳妄他求之晻曖。
如攝異門。
分差別之相難知。
故智論中。
吾滅度后所有撰集者皆為論藏攝也俱作導師指迷人之歸路。
悉銜明燭照暗室之績工。
動戒足以行之入定門而安矣。
蓋纏克斷智慧成功。
咸從。
生死之河盡度涅槃之岸。
此始可與言從聞且思思至而修證大圓寂者。
過此以往未知執(zhí)名滯義。
問欲何為。
故曰。
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既有所用則舍筌蹄而直造佛地。
此則深于其道者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2—1098 【介紹】: 宋僧。饒州浮梁人。俗姓林,字覺老,號佛印。云門偃公五世法裔。博通中外,工書能詩,尤善言辯。神宗元豐中主鎮(zhèn)江金山寺,與蘇軾、黃庭堅等均有交游。有語錄行世。
全宋文·卷一七三九
了元(一○三二——一○九八),字覺老,號佛印。生饒州浮梁(今屬江西景德鎮(zhèn))林氏。幼業(yè)儒,后盡捐舊學,白父母出家。游廬山,后嗣江州承天法席,移淮山之斗方,廬山之開先、歸宗,丹陽之金山、焦山,江西之大仰,又四住云居,凡四十年。蘇軾久與之游。元符元年卒,年六十七。見《禪林僧寶傳》卷二九。
禪林僧寶傳·卷第二十九
禪師名了元。
字覺老。
生饒州浮梁林氏。
世業(yè)儒。
父祖皆不仕。
元生三歲。
瑯瑯誦論語。
諸家詩。
五歲誦三千首。
既長從師授五經。
略通大義去。
讀首楞嚴經。
于竹林寺。
愛之盡捐舊學。
白父母。
求出家度生死。
禮寶積寺沙門日用。
試法華。
受具足戒。
游廬山。
謁開先暹道者。
暹自負其號。
海上橫行。
俯視后進。
元與問答捷給。
暹大稱賞。
以為真英靈衲子也。
時年十九。
已而又謁圓通訥禪師。
訥驚其翰墨曰。
骨格已似雪竇。
后來之俊也。
時書記懷璉。
方應 詔而西。
訥以元嗣璉之職。
江州承天法席虛。
訥又以元當遷。
郡將見而少之。
訥曰。
元齒少而德壯。
雖萬耆衲。
不可折也。
于是說法。
為開先之嗣。
時年二十八。
自其始住承天。
移淮山之斗方。
廬山之開先歸宗。
丹陽之金山焦山。
江西之大仰。
又四住云居。
凡四十年之間。
德化緇白。
名聞幼稚。
縉紳之賢者。
多與之游。
蘇東坡謫黃州。
廬山對岸。
元居歸宗。
詶酢妙句。
與煙云爭麗。
及其在金山。
則東坡得釋還吳中。
次丹陽。
以書抵元曰。
不必出山。
當學趙州上等接人。
元得書徑來。
東坡迎笑問之。
元以偈為獻(或作戲)曰。
趙州當日少謙光。
不出三門見趙王。
爭似金山無量相。
大千都是一禪床。
東坡撫掌稱善。
東坡嘗訪弟子由于高安。
將至之夕。
子由與洞山真凈文禪師。
圣壽聰禪師。
連床夜語三鼓矣。
真凈忽驚覺曰。
偶夢吾等謁五祖戒禪師。
不思而夢。
何祥耶。
子由撼聰公。
聰曰。
吾方夢見戒禪師。
于是起。
品坐笑曰。
夢乃有同者乎。
俄報東坡已至奉新。
子由??兩衲。
候于城南建山寺。
有頃東坡至。
理夢事問。
戒公生何所。
曰陜右。
東坡曰。
軾十馀歲時。
時夢身是僧。
往來陜西。
又問。
戒狀奚若。
曰。
戒失一目。
東坡曰。
先妣方娠。
夢僧至門。
瘠而眇。
又問戒終何所。
曰高安大愚。
今五十年。
而東坡時年四十九。
后與真凈書。
其略曰。
戒和尚不識人嫌。
強顏復出。
亦可笑矣。
既是法契(或云法器)。
愿痛加磨勵。
使還舊觀。
自是常著衲衣。
故元以裙贈之。
而東坡酬以玉帶。
有偈曰。
病骨難堪玉帶圍。
鈍根仍落箭鋒機。
會當乞食歌姬院。
奪得云山舊衲衣。
又曰。
此帶閱人如傳舍。
流傳到我亦悠哉。
錦袍錯落尤相稱。
乞與佯狂老萬回。
元所居方丈。
特高名妙高臺。
東坡又作詩曰。
我欲乘飛車。
東訪赤松子。
蓬萊不可到。
弱水三萬里。
不如金山去。
清風半帆耳。
中有妙高臺。
云峰自孤起。
仰觀初無路。
誰信平如砥。
臺中老比丘。
碧眼照窗幾。
巉巉玉為骨。
凜凜霜入齒。
機鋒不可觸。
千偈如翻水。
何須尋德云。
只此比丘是。
長生未暇學。
請學長不死。
太子少保張公方平安道。
為滁州日。
游瑯琊山藏院。
呼梯梯梁。
得木匣發(fā)之。
忽悟前身。
蓋知藏僧也。
寫楞伽經。
未終而化。
安道續(xù)書殘軸。
筆跡宛然如昔。
號二生經。
安道欲刻以印施四方。
東坡曰。
此經在他人。
猶為希世之瑞。
況于公乎。
請家藏為子孫無窮之福。
元請東坡代書之。
鏤板金山。
時士大夫。
師歐陽文忠公為古文。
公佐韓子。
詆我以原性。
性者與生俱生之論。
為銓量。
元故以是勸之。
又嘗謂眾曰。
昔云門說法如云雨。
絕不喜人記錄其語。
見必罵逐曰。
汝口不用。
反記吾語。
異時裨販我去。
今室中對機錄。
皆香林明教以紙為衣。
隨所聞即書之。
后世學者。
漁獵文字語言。
正如吹網欲滿。
非愚即狂。
時江浙叢林。
尚以文字為禪。
謂之請益。
故元以是諷之。
高麗僧統義天。
航海至明州。
傳云。
義天棄王者位出家。
上疏乞遍歷叢林。
問法受道。
有詔朝奉郎楊杰次公。
館伴所經。
吳中諸剎。
皆迎餞如王臣禮。
至金山。
元床坐。
納其大展。
次公驚問故。
元曰。
義天亦異國僧耳。
僧至叢林。
規(guī)繩如是。
不可易也。
眾姓出家。
同名釋子。
自非買崔盧。
以門閥相高。
安問貴種。
次公曰。
卑之少徇時宜。
求異諸方。
亦豈覺老心哉。
元曰。
不然。
屈道隨俗。
諸方先失一只眼。
何以示華夏師法乎。
朝廷聞之。
以元為知大體。
觀文殿學士王公韶子淳。
出守南昌。
自以久帥西塞。
濫殺罰。
留神空宗。
祈妙語。
以藻雪之。
而元適至。
子淳請說法于上藍。
元炷香曰。
此香為殺人不眨眼上將軍。
立地成佛大居士。
一眾嘩曰善。
子淳亦悠然意消。
靈源清禪師在眾時。
廁云居法席。
痛自韜晦。
而聲名自然在人口。
元升座。
舉以為堂中第一座。
叢林服其公。
非特清公。
如感鐵面哲真如。
百丈肅。
仰山簡。
皆元所賞識也。
李公麟伯時。
為元寫照。
元曰。
必為我作笑狀。
自為贊曰。
李公天上石麒麟。
傳得云居道者真。
不為拈花明大事。
等閑開口笑何人。
泥牛漫向風前嗅。
枯木無端雪里春。
對現堂堂俱不識。
太平時代自由身。
元符元年正月初四日。
聽客語有會其心者。
軒渠一笑而化。
其令??笑狀。
而贊之。
非茍然也。
閱世六十有七。
坐五十有二夏。
元骨面而秀清。
臨事無凝滯。
過眼水流云散。
其為人服義疾惡。
初舉感鐵面。
嗣承天。
感曰。
使典粥飯。
供十方僧。
可也。
如欲繼嗣。
則慈感已有師。
元奇之。
又舉宣長老住甘露。
宣后賣元。
元白于官曰。
宣演法未有宗旨。
乞改正。
宣竟以是遭逐。
楊次公曰。
牽牛蹊人之田。
而奪之牛也。
元不恤。
元嘗游京師。
謁曹王。
王以其名。
奏之神考。
賜磨衲。
號佛印。
東坡滑稽于翰墨。
戲為之贊。
世喜傳。
故并記之。
贊曰。
佛印種性從橫。
慧辨敏速。
如新生駒。
不受控勒。
蓋其材足以御侮。
觀其臨事。
護法之心深矣。
段正明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理保定帝段正明,大理國皇帝,祖父為大理興宗段思廉。
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時,高智升與高升泰父子逼迫上明帝段壽輝退位出家,接著便擁立段正明繼位。
十三年以后的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年),專權已久的高升泰廢段正明,自立為帝。
段正明帝號為保定帝。
年號保立(或保定)、建安和天祐 。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善清(一○五七~一一四二),號草堂,俗姓何,南雄州保昌縣(今廣東南雄)人。神宗元豐四年(一○八一)剃度?;兆谡臀迥辏ㄒ灰灰晃澹┳↑S龍,后居曹疏二山,移住隆興府泐潭草堂寺。為南岳下十三世,黃龍祖心禪師法嗣。高宗紹興十二年卒,年八十六?!?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六、《五燈會元》卷一七有傳。今錄詩十首。
全粵詩·卷二四
釋善清(一○五七 — 一一四二),號草堂,俗姓何。南雄保昌(今南雄)人。宋神宗元豐四年(一○八一)剃度,初謁大溈哲禪師,無所得。宋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謁黃龍,豁然契悟。依止七年,乃辭。遍訪叢林,后出世黃龍,終于隆興府泐潭草堂寺,為南岳下十三世,黃龍祖心禪師法嗣。宋高宗紹興十二年卒,年八十六。宋釋正受《嘉泰普燈錄》卷六、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一七有傳。詩十首。
全宋文·卷二七八○
善清(一○五七——一一四二),一名懷清,號草堂,南雄州保昌(今廣東南雄)人,俗姓何。年三十始出游方,參黃龍祖心禪師得法。聞見淹博,機辯絕倫。輔弼祖心二十馀年,政和中遂嗣其席。后遷泐潭山,學侶云集,推諸山之冠。紹興十二年卒,壽八十六。見《嘉泰普燈錄》卷六。
僧寶正續(xù)傳·卷第五
禪師諱善清。
生何氏。
南雄保昌人也。
依香林寺法恩。
試所習。
得度具戒。
年三十。
始游方。
依黃龍晦堂禪師。
久之有悟獻頌。
晦堂曰。
得道易。
守道難。
守道猶在己。
說法為人難。
吾宗一句中具三玄。
一玄中具三要。
有玄有要。
向后自看。
師復立成一頌。
有剎剎塵塵。
奉此身之句。
晦堂可之。
去游江浙。
遍叩宗匠。
退歸廬山。
見真凈禪師問。
甚處來。
曰。
下江。
凈曰。
將得什么來。
曰。
和尚要什么。
凈曰。
一切要。
師提起坐具。
凈曰。
閑家具。
曰。
莫要急切底么。
凈曰。
試拈出看。
師摵一坐具。
凈駭異之。
會死心出世。
靈源走書。
招之俾輔佐。
死心師奇。
厖福艾剛。
嚴有識度。
凡死心由翠巖。
再住云巖。
遷黃龍。
師皆在焉。
率居第一座。
分席接衲。
與死心周旋。
垂二十年。
聞見淹博。
機辯絕倫。
政和五年。
死心去世。
大師張司成請師繼席。
開法唱晦堂之道。
時黃龍?zhí)柗Q法窟多奇杰之士。
師上堂曰。
昨日林間為野客。
今朝堂上住持人。
放開捏聚全由我。
萬像之中獨露身。
越明年謝院事。
結茅寺側。
自號草堂。
久之再住。
上堂曰。
掩息茅堂過六冬。
心忘境寂萬緣空。
不知幻業(yè)從何起。
依舊令教振祖風。
建炎末。
避地臨川。
太守蔣宣卿請居曹山。
遷疏山。
紹興五年。
以院事??得法弟子了如禪師。
乃遂閑居。
然接物無勌。
學者奔趨。
之唯恐后。
道價遂為天下第一。
南昌帥張參政聞風而悅。
患不能致。
會樞密徐山過洪。
相與虛泐潭以起。
師時年八十有三。
辭避甚力。
而敦請之。
禮有加。
不獲已而赴。
大師就請說法于州之東山。
傾城擁觀。
嘆未曾有。
及居泐潭。
學者不約而自治。
不化而自行。
未期年而厖鴻絕特之士。
至自遠方者五千指。
軍興之后。
叢林未有若此之盛。
十二年正月晦日。
出衣盂唱之。
付以后事。
明日端坐而化。
住世八十有六。
坐六十夏。
燼馀目睛不壞。
靈骨舍利。
塔于黃龍。
每對重客。
或語以世故。
則張目直視。
久乃厲聲曰。
老僧耳重。
及受參入室。
應機酬酢。
電擊星馳。
雖初機學者。
且莫咨扣。
未始有厭色。
猶日誦般若心經一藏。
其弘道力法。
老而益勤如此。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知和庵主(?~一一二五),俗姓張,蘇州玉峰(今上海嘉定)人。哲宗元符間,抵雪竇中峰、棲云兩庵,后住慶元府二靈。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應乾禪師法嗣?;兆谛推吣曜??!?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一○、《五燈會元》卷一八有傳。
新續(xù)高僧傳·靈感篇第六之一
釋知和,姓張氏,昆山人。
從南岳辨游,叢林以為飽參。
元符間,住雪竇中峰棲雪兩庵。
山之前曰“妙高臺”,有石突出,下臨無地,其旁古藤一枝,覃施而葉莫莫。
和攀厥柔條,盤屈成龕,常偃坐其中,名曰“藤龕”。
獨處二十年。
初與普交同參泐潭,盟曰:“他日吾二人,當踞孤峰絕頂,目視霄漢,為世外人。
不可若今時藉名官府,屈節(jié)自污。
”及交開法天童,訪舊至山,和竟不接。
和雖絕物,然有志于道者,多往見之。
主雪竇者嫉其名出己上,郡守嘗詢和于主者,主者曰:“常僧耳。
”和遂題偈于壁,徙居伏錫山。
偈曰:“竹筧兩三升野水,窗前五七片間云。
老僧浩計只如此,留與人間作見聞。
”其二曰:“十方世界眼前寬,拋卻云庵過別山。
三事衲衣穿處補,一條藜杖伴清間。
”其三曰:“自從南岳來雪竇,二十馀年不下山。
兩處住庵身已老,更尋幽谷養(yǎng)衰殘。
”其四曰:“黃皮裹骨一常僧,壞衲蒙頭百慮澄。
年老懶能頻對客,攀蘿又上一崚贈。
”后又遷二靈,《傳鐙錄》稱和住二靈三十年,恐非。
蓋其去雪竇時,已年近衰殘,讀題偈可知。
宣和七年四月十二日示寂。
聞和棲藤龕時,常有二虎擾側。
元大德間,棲云庵毀,虎為人患。
至元二年,復建庵祀和,其患頓息。
或謂妙高臺有伏虎洞,為虎在雪竇之證,而《傳鐙錄》謂在二靈,但以為知和故事,不必辨其何山,其言似是。
豈知虎為和馴,自有神異,和能往,虎亦能往,二靈之有馴虎又何足疑。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號依和庵主,昆山人。隱居雪竇,終二靈山。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