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馮定

共 4 首
通天下之志者。在大君元臣之感會而已。成天下之務(wù)者。在知人安人之教化而已。孝文御宇。貞元十九祀。統(tǒng)燭偫生。德侔往初。建用皇極。澤流萬國?;茨瞎?jié)度觀察使左仆射相國杜公。政成入覲。乃三月壬子朔。登拜司空。秉鈞居中。閒一歲。上皇承末命。越八月。皇帝受神器。弼亮三圣。謨明九功。當(dāng)冢宰總已之任。護(hù)崇陵因山之制。盡董經(jīng)費(fèi)。以頒地貢。乃作司徒。式和人則。進(jìn)封岐土。命賜備厚。均齊天下之政。茂遂萬物之宜。遵道宏化。匪躬宣力。中外之重。必歸于公。初公之入輔也。制詔副節(jié)度使兵部尚書王公為左仆射。代居師帥。州壤鄉(xiāng)部。鰥孤幼艾。蒙公之化也久。感公之惠也深。郁陶詠嘆。愿刻金石。王公累章上請。公輒牢讓中止。至是復(fù)以邦人不可奪之誠。達(dá)于聰明。且用季孫行父請史克故事。故德輿得類其話言。而鋪其馨香云。公字君卿。京兆杜陵人。不書名。尊大臣也。清明廉直。溫毅宏重。易之道。本于健順。忠智之謀。發(fā)為事業(yè)。慮善以動。得時(shí)大行。其初筮仕。州府交辟。韋尚書元甫實(shí)為已知。始自掾吏。累為命介。盈庭斗辨。積歲疑留者。片言以聽斷。含冤自誣。具獄論殺者。覆視而全活。江介吏師。以為神明。由殿中侍御史轉(zhuǎn)主客員外郎工部郎中。再為撫州刺史。以御史中丞領(lǐng)容州刺史經(jīng)略使。入為金部度支二郎中。復(fù)兼中丞。超拜戶部侍郎。出為蘇州刺史。屬受代者以憂闋換饒州刺史。明年以御史大夫領(lǐng)廣州刺史嶺南節(jié)度觀察使。徵為尚書左丞。復(fù)以御史大夫領(lǐng)陜府長史陜虢都防禦觀察使。歲在庚午。以禮部尚書至于是邦。禹貢淮海之域。職方東南之奧。產(chǎn)金三品。射利萬室??厍G衡以沿泛。通夷越之貨賄。四會五達(dá)。此為咽頤。初公之至也。歲丁驕陽。人有菜色。于是息浮費(fèi)以悅之。蠲雜征以利之。夫家之稅有冒沒者。免其罪以購之。廢居之豪有委積者。盈其直以出之。瀕海棄地。茭芻填淤。一夫之勤。百畝可穫。終古遺利。沛然嘉生。成于指顧。得以蕃殖。先是營部未葺。囷倉未完。介夫半寓于仁祠。公聚或委于支郡。公乃慮材用。量事期。輯中權(quán)。規(guī)大壯。百堵皆作。三軍寧宇。轅門言言。夏屋耽耽。可以張射侯??梢匀菅缍?。爰居爰處。而武備修矣。巨廩崇構(gòu)。翚飛云矗??s以板干。積如京坻。得蓋藏之宜。協(xié)出入之制。多黍多稌。而禮節(jié)行矣。連營三十二。積谷五十萬。工以悅使。人以樂成。又潴雷陂。以溉穡地。釃引新渠。匯于河流。皆省工費(fèi)。而宏利澤。俄授左揆。竟參大政。加徐泗濠等州節(jié)度使。先皇帝在宥天下。推恩彭城。顧懷舊勞。復(fù)命其嗣。使得以州師建節(jié)。而公以二郡進(jìn)律。惟公鎮(zhèn)定一方。心平德和。言仁必及人。言智必及事。生聚教訓(xùn)。勤身急病。視闔境如棖闑之內(nèi)。撫編人有父母之愛。因其習(xí)俗而均安之。識其慘舒而導(dǎo)利之。仕六朝而時(shí)推元老。踰二紀(jì)而再掌邦賦。揚(yáng)美化于方志。流淑聲于命書。其牧臨川也。地參閩蜑。人本輕惰?;擞问帧C粲谵r(nóng)功。堅(jiān)舊防而時(shí)其蓄泄。當(dāng)大旱而我有云雨。每歲徵令。歸諸有司??俗冚攲⒅?。不虧公上之入。因獲贏利。悉赒困窮。其總司計(jì)也。權(quán)重輕以平物力。受比要以均財(cái)征。厚生而不匱。量入而有節(jié)。當(dāng)一人注意之重。盡三接沃心之言。宰司沮傷。不得久處。其鎮(zhèn)南海也。服嶺阻深。族類猜害。涂巷狹陋。熛埃接連。忿懥相因。郁攸斯作。公乃修伍列。辟康莊。禮俗以阜?;馂?zāi)自息。南金象齒。航海貿(mào)遷。悍將反覆。遠(yuǎn)夷愁擾。吏困沓貪。商久阻絕。公乃導(dǎo)其善利。推以信誠。萬船繼至。百貨錯出。邕部絕徼。裔人自擅。誘掖招徠。以威以懷。朱崖黎氏。保險(xiǎn)三代。種落盤互。數(shù)犯吏禁。公麾偏師。一舉而平。獷俗率化。原人得職。其登左轄也。紀(jì)律修明。清萬事之本。其理分陜也?;萁棝亚ⅰ:甓现?。必宿其業(yè)。而修其方。崇庸大績。其昭昭如是。而又博極書術(shù)。詳觀古今。謀王體。斷國論。其言有章。聽者皆竦。作為通典。以究理道。上下數(shù)千百年閒。損益討論而折衷之。佐王之業(yè)。盡在是矣。公之先。在漢則建平敬侯。有立宣之功。在晉則當(dāng)陽成侯。決平吳之策。忠力雋賢。寖明而昌。以至曾祖諱行敏。皇銀青光祿大夫荊益二州大都督府長史南陽郡公。王父諱愨。尚書右司員外郎麗正殿學(xué)士。烈考諱希望。歷鴻臚卿御史中丞。再為恒州剌史代鄯二州都督西河郡太守襄陽縣男。贈尚書左仆射。惟南陽德化。茂于列藩。惟右司文雅。重于中臺。惟仆射有文武器任??藫P(yáng)風(fēng)績。其督鄯州總節(jié)制留府。數(shù)與虜確。奮其威謀。奪鹽泉。吞河曲。城便地。置新軍。剖符惠人。理行第一。以先大夫代德丕烈之若是。公能聿修而宏大之。憑厚貽慶。為不誣矣。居鎮(zhèn)十三年。愿修覲謁。拜章十上。西向涕淚。上難其繼。慰勉而已。公以述職在于庇人。納忠在于薦賢。密疏請以王公為代。詔為之貳。暨公之至也。由大司寇為大司馬。以副車戎裝。伏謁和門。禮容渥命。寵耀藩服。介圭得請。丹轂載馳。勛籍裨校。乞留遮道。初諭以溫顏。終肅以軍法。既告令尹之政。卒獲子牟之心。詩曰。布政優(yōu)優(yōu)。百祿是遒。又曰。神之聽之。式谷以汝。則岐公永享鮐耋。如岡如陵。不待瞽史而前知矣。惟王公師長論道。如公之位。阜俗撫封。如公之心。且以斯人向慕。三歲愈甚。大懼公之功德。寢而不章。初撫人廣人。皆鏤堅(jiān)石。以攄盛烈。及茲而追琢者三矣。古所謂信讓以蒞百姓。則人之報(bào)禮重。其在是乎。銘曰。
惟天惠人,惟辟奉天。
利建元侯,于藩于宣。
文武杜公,端誠絜矩。
化洽陜服,聿來茲土。
辟我舄鹵,長我禾黍。
乃建營部,乃新廩庾。
成師足食,比屋安堵。
里閭熙熙,衍沃膴膴。
十有三年,慰安斯人。
雪泣抗章,血誠上陳。
結(jié)戀明庭,不私其身。
樹善交代,如公之仁。
考祥視履,宜錫蕃祉。
寅亮三朝,是毗是倚。
密勿中樞,矢其謀謨。
乃升司空,亦作司徒。
九賦既平,五教式敷。
中外之重,惟公是圖。
彼都人士,飲公之德。
彼土樂康,繄公之力。
永言介福,祝我岐國。
稽合聲詩,于胥篆刻。
彼泉而實(shí),彼石而泐。
公之德耀,永永無極。
歲在戊寅夏五月甲子。居守天官扶風(fēng)公以病就第??冀K命于京師永命里。春秋七十四。越三日丁卯。追命為太子少傅。秋七月甲子。歸全于萬年縣少陵原。前此又詔有司。以鹵簿鼓吹。飾其儀法。以德以勞。以榮以哀。馨香光大。為宗工表式。公諱亞。字次公。漢建平侯延年二十一代孫。曾祖元道?;视仪?。王父含章。皇上郡司馬。贈岳州刺史。烈考繹?;市弥菪闳菘h令。贈左散騎常侍。公承積德之淑靈。稟中和之粹精。山立揚(yáng)休。得時(shí)大行。歷諫議大夫給事中。再兼御史中丞。繇睦州刺史入為刑部侍郎。三兼御史大夫檢校禮部吏部二尚書。正色于朝。而文憲損益。懋功于外。而藩服輕重。宣力以肆勤。納忠而愛人。稽于法制。導(dǎo)以善利。魏昭子能理大官。趙文子能恤大事。足以斷國論。謀王體。殆不可及已。早歲州里舉經(jīng)明。既授初命。以為大廈之材。不可以植培塿。南溟之翼。不可以棲榆枋。于是初服燕居。博通偫書。深探理古之道。焯見天人之際。天寶末。盜穢兩都。宣皇在岐。褐衣召見。前席三接。實(shí)貢昌言。以扶大統(tǒng)。乃以處士授校書郎。其后三辟大府。五登郎位。清議善價(jià)。必歸于公。大歷中。宰府擅朝。交利崇黨。司諫八年。嶷然貞厲。盡規(guī)時(shí)疾。天下直之。權(quán)臣既誅。乃擢左曹。先是魏壁未下。東師既老。密疏方略。深圖理安。再勤皇華。大布清問。導(dǎo)以善氣。灑其他腸。不寧方來??藚f(xié)宸慮。故先皇今上。皆以公之才??梢源笫?。姑以九牧四征。試其多能。鐘陵上游。提封七郡。命公以廉問之政。師役之后。因緣煩費(fèi)。雜征逋賦。盡削其書。未逾年而庸亡自占。與夫家相半。能厚下矣。函關(guān)陜服。介于周秦。命公以藩屏之任?;们屐o。身為律度。里闬無吠犬。府庭無諍詞。四封之內(nèi)。幼艾相賀。能去煩矣。河靈蒲坂。陶唐所理。命公以尹正之重。地本沃饒?;儍€。盡以解梁之盬。歸于有司。凡緡物錢之息其出。池澤之賦其入。歲一萬萬。率皆罷廢。不以利為利矣。揚(yáng)州葆強(qiáng)。都會庶富。命公為節(jié)制之帥。日講軍實(shí)。歲修職貢。師貞人和。政成事時(shí)。河渠填淤。積歲為病。乃釃二浸于蜀岡之西??Ef坊以股引。順地泐而啟閉。滌源導(dǎo)滯。力省功倍。邗溝之人。受其賜而歌頌之矣。勤學(xué)在公。盡瘁其身。上思褒優(yōu)之禮。乃命保釐之任。昔在成周。三后協(xié)心。公率其道。寬而有制。且以洛苑汝墳。棄地可辟。籍其介夫。頒以稼器。歲皆登成。人用洽和。地官以之省費(fèi)。游手以之務(wù)本。分正七年。厥后用加。徵還京師。日俟其復(fù)。天則不吊。竟孤人望。夫人范陽郡夫人盧氏。茹未亡之哀。既虞而終。無子。以猶子某為后。悲夫。初公文章合雅。議論經(jīng)遠(yuǎn)。見知于太尉房公琯。受辟于衛(wèi)國杜公鴻漸。以志氣才業(yè)。英華博厚。合于彭城劉公晏贊皇李公棲筠。以道義經(jīng)術(shù)。研幾盡性。合于司徒楊公綰司業(yè)張公參?;蛞怨脮r(shí)中之道?;蛞怨惺峦庵?。皆曰。聆次公之言。可以書紳作憲。至于博約后學(xué)。章明遠(yuǎn)至。有闕里之善誘焉。有平輿之深鑒焉。噫嘻。昔漢武帝以韓安國為國器。劉向謂董仲舒有王佐之才。當(dāng)理平之時(shí)?;蝈炕蜥?。止于御史府膠西相。竟不得總秉國成。扶贊化育。則公之位望。終不相配。亦如是耶。昔魯視豐碑。衛(wèi)銘烝彝。近古鼎不以窆。追琢介石。楬于道周。參魯衛(wèi)之遺也。公從父弟太子賓客黃裳。德位相倫。友悌相輝。功衰之喪。加人一等。以德輿辱公之知。俾論風(fēng)烈。懼詞之不敏。而無愧焉。銘曰。
昔在周邦,實(shí)憲吉甫。
于惟杜公,亦備文武。
武弁峨峨,玉聲鏘鏘。
公在左垣,羽儀周行。
鉤膺濯濯,文馬翼翼。
公為元侯,表率方國。
推誠導(dǎo)利,興事任力。
陟恪清時(shí),作稽忠德。
冢宰是職,周郊是式。
宜永介福,如何不淑。
壽堂幽閟,襚印榮飾。
勒銘于茲,山石無極。
漢興五代。孝武思理。膠西相陳天人之際。王道之端。昌言大對。統(tǒng)紀(jì)條貫。純嘏積厚。遠(yuǎn)而寖明。帝唐九葉。順考古道。隴西公兼將相之重。承尉衛(wèi)之崇。啟心宣力。作率慶事。陟格宗工。能積其烈。公諱晉。字混成。河?xùn)|虞鄉(xiāng)人。廉忠溫厚。絜矩通理。秉義以立。故不為利疚。知動之微。故每與吉會。初肅宗受端命以合兵車。思欲去元元于湯火。致王度于金玉。以文告威讓遠(yuǎn)猷密布(一作命)之為重也。故公解巾披荊。校文視草。凡三徙官。被以采章。代宗御天下。乃清吏職。以為文憲彌綸。陪貳事任。百辟交修。則理道洽。故公再入御史府。三為尚書郎。歷秘書監(jiān)長府奉常武候之亞。今上建皇都以纂鴻業(yè)。思代天工。俾寧方內(nèi)。故公出入屯夷。昭明有融。中居大僚。以至柄用。貞元五年春三月。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居五年。除禮部尚書。用耆碩俊德。轉(zhuǎn)遷兵部。分正宏化。以本官畢命為東都留守東都畿汝州都防禦使。安危注意。以左揆持相印。充宣武軍節(jié)度汴宋亳潁等州觀察處置等使。十五年二月丁丑。薨于位。享年七十六。罷朝三日。追命太傅。有司易其名曰恭惠。職喪法賻。皆峻彝等。所以視其踐履而加優(yōu)之也。初公以祠部郎為出疆從事。北方之強(qiáng)。驕蹇沓貪。伐功怙力。徵我厚幣。使臣指顧。公攝其詞。詞達(dá)氣直。虜皆震伏。殫威命于專對。輝光華于外區(qū)。仁者之勇。沛然馀力。其為太府。未浹日而理。乃珥貂蟬。實(shí)兼憲丞。含章以承顧問。秉直以司紀(jì)律。修起故事。京師肅然。其為華州。徵赴行在。以祭酒亞相。使于北河。其往也。薊門不出。關(guān)東多壘。習(xí)俗故態(tài)。且相附離。公則破其從約。使循軌道。其還也。蒲坂既阻。王宮未清。婪婪二逆。恣睢相合。公則折其兇謀。因以郁沒。憑軾有勞。扈蹕而旋。益用尊禮。大其職業(yè)。司徼循也。五校嚴(yán)備。持重而不苛。處綱轄也。六職遵修。舉直而不紊。典禮樂也。百神咸秩。薦信而不黷。其為相也。上戴元圣。下熙百工。柔惠小物。協(xié)寧大政。推明常古之制。章敘理平之業(yè)。粹和而不耀。敬讓而不居。言陳于前。不可悉數(shù)。拜章八上。然后得請。其撫封也。尤為難理。先是在宥推恩。參授兵柄。至有恃兇器以邀好爵者。氣燄不還。風(fēng)波相沿。是邦再亂。人用恫恐。上以為陳留天下之郊也。非素重臣不可以率先賦政。公既受命。與一二從事記室。儒服而前。不待里言。不恃捍衛(wèi)。寬信夷易。闇然風(fēng)行。長城大蔡。蘊(yùn)在靈府。悍將伏罪。齊人樂業(yè)。四鄰諸侯。折中于公。居四年政成。力疾累求入覲。因條陳利病。請制于未然。上難其繼。以致沒代。噫夫。一邦之人。得公而理。失公而亂。劫介夫。殺大吏。猶原燎川潰于不可遏向。公之嘉猷密疏。如前知焉。其明智歟。董氏在春秋時(shí)。書法不隱。在戰(zhàn)國時(shí)。贊明命聞于諸侯。自膠西而下。淳耀滋大。在魏有司徒昭。在蜀有尚書令允。扶義納忠。以斡機(jī)衡。其族舊矣。公曾祖仁琬?;手莶┦?。祖大禮。贈右散騎常侍??疾?。開州新浦主簿。贈尚書左仆射。三代有令德而無貴仕。蕃祉所鐘。發(fā)為追崇。宜哉。有子四人。秘書省著作郎全道秘書郎溪大理評事全素太常寺太祝澥等。其承學(xué)也專。其就列也敬。斬然而孤。累然以哀。日于先遠(yuǎn)。象數(shù)協(xié)吉。以某年十月丁酉。奉理命家法。薄葬公于河南縣萬安山之原。以前夫人南陽張氏繼夫人京兆韋氏祔焉。從周禮也。惟公自筮仕至捐館。四十五年。無伐善。無違德。歷官三十六。皆以理效聞。自建中以還。居中分閫。再調(diào)鼎實(shí)。一人而已。范文子所謂厚德者能享多福。惟公有之。全道等猶懼懿鑠之不永于后。與陵谷之有遷也。以德輿奉行公之命書者三。宜金石刻。故跡其誄謚而為之銘。其詞曰。
后王財(cái)成,雋乂昭明。
以建皇極,甫申居內(nèi)。
方邵理外,周邦是式。
于惟隴西,求福不回。
文武宣力,調(diào)和公餗。
整訓(xùn)長轂,柔惠且直。
膠西章章,道可佐王。
屈相下國,綿代儲慶。
至公而盛,位實(shí)配德。
孑孑干旟,昔往浚都。
俗既紓息,翻翻素旗。
今旋洛師,人用悽惻。
惟是壤樹,資于四布。
萬安之側(cè),德輝在茲。
永代有詞,于以篆刻。
玉座新規(guī)盛,金章舊制非。
列城初執(zhí)禮,清廟重垂衣。
不睹千箱詠,翻愁五稼微。
祇將蘋藻潔,寧在餼牢肥。
徙市行應(yīng)謬,焚巫事亦違。
至誠期必感,昭報(bào)意猶希。
海日明朱檻,溪煙濕畫旗。
回瞻郡城路,未欲背山歸。
(《會稽掇英總集》卷八)(〖1〗《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四二《集古錄跋尾》卷九《唐薛蘋唱和詩》〖大和中〗云:「右薛蘋唱和詩,其間馮宿、馮定、李紳皆唐顯人,靈澈以詩名后世,皆人所想見者,然詩皆不及蘋,豈唱者得于自然,和者牽于強(qiáng)作耶!」〖2〗《寶刻叢編》卷十三引歐陽棐《集古錄目》云:「《唐禹廟詩》,唐浙東觀察使越州刺史薛蘋詩,不著書人名氏。蘋初至鎮(zhèn),易禹廟金紫服以冠冕,后因祈雨,作此詩,其和者鹽鐵轉(zhuǎn)運(yùn)崔述等凡十七首。」按:岑仲勉先生《貞石證史·薛蘋唱和詩即禹廟詩》對此詩考證甚詳,可參看。惟訂歐陽修云「大和中」刻石為誤,實(shí)未察《集古錄跋尾》著錄年歲,為刻石時(shí)間而非寫作時(shí)間,為小疵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