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儲嗣宗
相關(guān)人物:
共 2 位
。
共 9 首
秋日懷
儲嗣宗
唐 ·
司馬扎
引用典故:
單于臺
故人北游久不回,塞雁南渡聲何哀。
相思聞雁更惆悵,卻向
單于臺
下來。
梅花集句
其一百七十五
南宋 ·
李龏
五言絕句
自愛新梅好,相歡得幾回。
來年又相見,先發(fā)映春臺
(張籍、戴叔倫、任蕃、(原注:又作
儲嗣宗
。)齊己)
。
集古 悼征婦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七言絕句
萬里行人尚未還
(
儲嗣宗
)
,百年多在別離閒
(盧綸)
。
當時驚覺高唐夢
(李涉)
,為雨為云過別山
(李弄玉)
。
山居集句
其五十四
明 ·
金時習
七言絕句
曲幾焚香對石屏
(
儲嗣宗
)
,依前明月嶺頭生
(琪和尚)
。
君看白首誦經(jīng)者
(盧尚書)
,自有天龍側(cè)耳聽
(龍門)
。
踏莎行 中秋席上送吳孝廉南還
清 ·
朱彝尊
積水深沉
(盧綸)
,平原廣潔
(張南史)
。
夕陽照個新紅葉
(司空圖)
。
秋風滿樹鵲南飛
(
儲嗣宗
)
,不寒不暖看明月
(徐凝)
。
風月相知
(上官昭容)
,故人離別
(顧況)
。
世間惟有情難說
(同上)
。
百壺那送酒如泉
(杜甫)
,但須茗艼酬佳節(jié)
(杜牧)
。
艷情
其六十
清 ·
黃之雋
五言律詩
月午籬南道,依稀履跡斜。
定非籠外鳥,猶有鏡中花。
故事諳金谷,春風滿若耶。
仙來紅燭下,飛燼污鉛華。
注:月午(
儲嗣宗
村月)依稀(李商隱喜雪)定非(溫庭筠感舊陳情獻淮南李仆射)猶有(皇甫冉徐州送丘侍御之越)故事(吳融個人)春風(綦母潛若耶溪逢孔九)仙來(王良士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飛燼(李賀追賦畫江潭苑)
美人
其三十二
清 ·
黃之雋
五言律詩
美人隔湘浦,款曲擘香箋。
贈遠聊攀柳,相思寄采蓮。
前溪徒自綠,明月為誰圓。
夢即重尋熟,繡窗愁未眠。
注:美人(柳宗元初秋夜坐贈吳武陵)款曲(權(quán)德輿端午日有衣服?結(jié)之貺以詩還答)贈遠(溫庭筠病中書懷呈友人)相思(萬齊融贈別江頭)前溪(
儲嗣宗
吳宮)明月(羅鄴秋別)夢即(李頻寄范評事)繡窗(韓偓效崔國輔體)
仿風
其十二
清 ·
黃之雋
昔歲夢游春,春來有女郎。
黃金扼雙腕,偎門勻紅妝。
羞人映花立,含情雙玉珰。
粲然顧我笑,問我來何方。
徘徊春風前,吹卻蘭麝香。
含笑引素手,羅袖從回翔。
小苑花臺間,晝陰橫半墻。
開軒卷綃幕,尊酒坐高堂。
帷橫雙翡翠,樹棲兩鴛鴦。
香搖五明扇,甌擎五云漿。
我有一端綺,五色成文章。
持為美人贈,歡喜入心腸。
誰家無風月,獨我到寢房。
夜影寄紅燭,自非日月光。
殷勤照永夜,悄悄夜正長。
燈花助春意,吹上玳瑁床。
碧云暗雨來,宛若巫山陽。
悠悠春夢馀,覺來疑在側(cè)。
枕席芙蓉馨,求之不可得。
徒看春草芳,猶帶羅裙色。
注:昔歲(元稹夢游春)春來(薛能圣岡)黃金(于濆越溪女)偎門(盧仝小婦吟)羞人(王維早春行)含情(李商隱夜思)粲然(韋應物清都觀答幼遐)問我(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徘徊(陳陶續(xù)古)吹卻(崔國輔古意)含笑(李白游泰山)羅袖(李賀河南夜試十二月樂詞)小苑(李暇怨詩)晝陰(李頎題神力師院)開軒(任希古和李公七夕謝惠連體)尊酒(劉復出東城)帷橫(郭震子夜冬歌)樹棲(徐彥伯擬古)香搖(喬知之長信宮中樹)甌擎(溫庭筠鴻臚寺錫宴堂遺址)我有(釋貫休上裴大夫)五色(李嶠詠鳳)持為(陳子昂鴛鴦篇)歡喜(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誰家(孟浩然夜登孔伯昭南樓時沈太清朱升在座)獨我(張籍祭退之)夜影(錢起賦得巢燕送客)自非(賈島寄遠)殷勤(楊衡殘燈)悄悄(李群玉烏夜號)燈花(羊士諤上元日紫極宮門觀州民燃燈張樂)吹上(崔萱古意)碧云(儲光羲蘇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見贈作)宛若(張說和朱使欣道峽似巫山之作)悠悠(
儲嗣宗
得越中書)覺來(白居易夢與李七庾三十三同訪元九)枕席(劉駕山中有招)求之(李華詠史)徒看(王昌齡擊磬老人)猶帶(劉長卿春草宮懷古)
諏吉九月初三日宣諭建儲書事予蒙昊蒼垂佑列圣貽庥幸符初愿得在位六十年茲近歸政之期因十月朔日例頒來歲時憲書爰諏吉九月初三日宣諭建立皇太子以明年丙辰為嗣皇帝嘉慶元年敬書長句用志夙懷
(乾隆乙卯)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歸政丙辰天佑荷,改元嘉慶憲書觀。
祖孫兩世百廿紀,繩繼千秋比似難。
弗事虛名收實益
(建儲立嫡原以豫定國本三代以后自漢迄明踵行之若朕以為非則朕非讀書稽古之人矣然考之史籍儲貳一建其弊百端可為炯鑒我承密親王為皇太子其后不克祇皇祖初建嫡嗣理春顧我皇考即位之初親書朕名貯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上并另書密緘常以自隨實為千古至善之制是以朕踐阼后曾以皇次子為孝賢皇后所生遵名蕆貯不意早年無祿嗣于癸巳年皇考之例書南郊大祀敬以繼定儲嗣之名奏之得另上帝并默禱所定嗣子倘不充負荷祈降之罰俾簡元良以膺大實又于盛京展謁敬告而于太祖大計太宗是朕以神器為重雖不明立
儲嗣宗
祏實為豫定時不效前代之務虛名而鮮實益耳茲以歸政期近召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等啟視密緘立所定皇十五子嘉親王為皇太子用昭付托之重至朕仰承及軍懋春精神強固未至倦勤歸政后凡于用人行政國大事豈肯竟耽安逸置之不問仍當躬親指教令嗣皇帝稟承練習豈非國家天下之大慶更為千古以來史策所未有之盛事耶)
,唯循家法肅朝端。
古今惇史誠希見,愧以為欣敬染翰。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